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干旱区幼龄红枣节水灌溉方式优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环塔里木盆地具有发展红枣种植的独特优势,也是对红枣节水灌溉技术需求大的地区.采用干旱区最常用的滴灌、低压软管灌、微喷灌、沟灌4种灌水技术进行田间试验,从红枣的叶温、地温、坐果率、产量、品质、气候特点和田间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滴灌在叶温、品质、适应气候、田间管理等主要的方面最优,微灌在坐果率和产量方面最优;干旱区幼龄红枣最适宜的灌溉技术是滴灌+花期微喷.  相似文献   

2.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节水灌溉方式优选模糊物元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反映评价指标特征值之间的差异性的参数——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结合实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节水灌溉方式优选中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节水灌溉方案优选的集对分析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节水灌溉方案的优选问题,从集对分析理论出发,采用评价方案与最优方案、最劣方案和中间方案的欧氏距离来建立节水灌溉方案评价的联系度表达式,根据经验取值法和均匀取值法确定联系度表达式中的不确定系数i值,计算联系数,据此来评价节水灌溉方案的优劣.经实例应用表明,该方法思路清晰、计算简单,评价结果可靠,可以用做节水灌溉方案的优选评价.  相似文献   

4.
模糊物元模型在节水灌溉方式优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在模糊物元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欧氏贴近度的概念,提出了基于欧氏贴近度的节水灌溉方式优选模糊物元分析模型。该模型采用反映评价指标特征值之间的差异性的参数——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的权重,减少了权重确定的主观性。结合实例介绍了该模型的具体运用,结果表明,该模型用于节水灌溉方式优选中是合理、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半结构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在工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更好地解决工程评标过程中人的经验与评标指标量化过程相结合的问题,进而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各投标方案,将半结构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应用到评标过程中。通过确定各指标对分系统相对优属度矩阵及分系统对总决策的相对优属度向量,并确定出各入选投标方案对总决策的优越程度,为最后做出总决策提供较为客观公正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李医民 《排灌机械》1998,16(2):60-63
利用多目标模糊优选理论就产品设计中多因素参数设计给出一种析的寻优方法--多目标系统Fuzzy优选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有效解决节水灌溉项目方案选择困难得多属性复杂决策问题.[方法]基于VIKOR算法提出了一种新的节水灌溉项目方案优选方法,使用目标差值率对各指标的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同时利用改进的CRITIC法进行客观赋权.[结果]通过对实际案例应用进行分析,并与其他优选方法作对比,当VIKOR法的决策系数取不同值时,得到的...  相似文献   

8.
系统模糊优选熵权模型在节水灌溉项目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振广  曹祥华等 《灌溉排水》2001,20(3):70-72,75
根据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和熵-信息理论,构建了一个系统模糊优选熵权模型,并将该模型用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综合评价中。应用效果表明,模型适用于任何结构性、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多目标多层次大型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且方法简单实用,结果客观可靠,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针对节水灌溉工程投标方案多属性、多指标的特点,采用变异系数法结合灰色关联理论,通过计算评价方案与理想方案间的优属度,建立了投标方案优选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某节水灌溉工程投标方案进行优选,结果表明该模型计算简便,结果客观可靠,为节水灌溉工程投标方案优选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节水就是提高水的利用率。要实现“滴水有效”,只要对水的重要性.水资源紧缺的忧患意识有足够的认识.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坚定信念.并不懈努力就能实现。其思路与应用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方案优选是一个具有确定性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与具有不确定性评价因子及其权重变化相结合的分析过程,所涉及的资源准则类、经济准则类、社会准则类、环境准则类、工程准则类等各评价指标具有中介过渡性,导致不同的多属性决策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不确定性,需对这些决策方法进行稳定性评价。根据可变集的对立统一数学定理,提出河湖水系连通方案优选决策可变集原理与方法,并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可变集决策结果灵敏度分析方法。以浙北引水工程中的新安江方案(S1)、富春江方案(S2)和太湖-富春江方案(S3)为例,分综合评价和不同准则评价两种情况评价分析了3种方案的排序,同时分析了单一指标变化和多个指标权重变化下的可变模型评价结果鲁棒性。结果表明:利用级别特征值和相对差异度来分析多准则综合评价结果,说明S3优于S1和S2;从指标灵敏度分析看,可变模型(α=1,p=1)和(α=2,p=1)综合评价的方案排序稳定性较好;从权重灵敏度分析看,4种参数组合的可变模型综合评价的方案排序容易受指标权重变化的影响,尤其是S2和S3;结合综合评价和不同准则评价的指标灵敏度和指标权重灵敏度分析来看,评价结果受指标体系的影响,说明该方法需要结合不同研究对象进行具体分析后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2.
借助改进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在灰关联分析和模糊物元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改进熵和灰关联分析的模糊物元分析模型。根据灰色关联度的大小对评价对象进行排序,并将其应用到农业节水灌溉项目的优选中,说明此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针对西北干旱区灌区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复杂不确定性等问题,以石羊河流域红崖山灌区为例,耦合2型模糊集、模糊可信度约束规划和多目标规划等理论方法,构建了基于2型模糊集的多目标农业-生态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模型。模型以灌溉水损失最小、生态植被灌溉水满意度最大、生态植被灌溉水费用最小和主要粮食作物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对红崖山灌区10个决策单元的地表水、地下水和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进行优化配置。求解模型得到不同可信度水平和不确定性程度下的水土资源优化配置方案。结果表明:耦合2型模糊集的模型能够提供丰富的配置方案,水量对可信度水平的敏感性高于不确定性程度,作物种植结构对可信度水平不敏感。以不确定性程度参数为0.5、可信度水平为0.7时为例,生态植被均通过地表水灌溉,作物通过地表水、地下水联合灌溉,玉米的产量和经济效益均大于小麦。相比前人研究,本研究考虑生态植被灌溉需求,优化结果更加真实合理。本研究可为决策者提供较为符合灌区实际的配置方案,为西北干旱区灌区现代化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4.
由于浑蒲灌区水源被污染,农田受到污水灌溉,对人畜造成危害。实现清水污水分流,消除水源污染,成为灌区改造的首要任务。利用模糊优先决策理论,通过4项评判指标对沈阳市浑蒲灌区清污分流与节水改造方案优选,从而找出最佳方案,为项目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模糊数学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国家地表水环境标准为依据,对2004年5月至7月乌梁素海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并将实地水质监测结果与评价结果对照分析。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乌梁素海的水质等级变化。证实了模糊模式识别方法应用于湖泊水质评价中的合理性和可靠性,对于湖泊水质评价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节水灌溉工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及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节水灌溉工程模糊综合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实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这一理论及模型,为节水灌溉工程方案的合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7.
根据系统模糊决策理论和熵—信息理论 ,构建了一个系统模糊优选熵权模型 ,并将该模型用于节水灌溉工程项目综合评价中。应用效果表明 ,模型适用于任何结构性、半结构性或非结构性多目标多层次大型复杂系统的综合评价 ,且方法简单实用 ,结果客观可靠 ,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区间两阶段模糊可信性约束模型的灌区水资源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灌区水资源配置系统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湖北省漳河灌区为例,构建区间两阶段模糊可信性约束规划模型,实现灌区各用水户间水资源优化配置。模型以系统经济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引入模糊变量、离散区间和概率分布表征系统中的多重不确定性,设置可信性置信水平解决带有违规概率的模糊风险问题。求解模型得到多种情景下水量、灌溉面积优化配置结果以及系统收益,结果表明,模型可以有效处理配置系统的不确定性问题,反映系统收益与风险之间的权衡,实现灌区水资源高效配置。优化结果有助于灌区管理者协调各用水户的利益冲突,制定合理的决策方案。  相似文献   

19.
灌溉工程方案的优选受到自然资源、技术水平、环境影响、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制约,是一个包含有众多不确定性的复杂过程。在分析鄂尔多斯市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和考虑节水灌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选取技术、资源、环境、经济、社会5个一级指标及其下属的28个二级指标,建立灌溉工程方案优选模型,接着确定各指标影响下不同决策的合适程度,并建立相应的知识矩阵,最后采用DS合成规则融合各知识矩阵的基本概率分布,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市灌溉工程方案最优程度由高至低依次是卷盘式喷灌、大型时针式喷灌、移动式喷灌、低压管道灌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