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对村庄进行整治规划,其中饮用水改造是村庄整治的重要内容。以10个整治村庄共100户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了其用水基本情况;运用数学方法系统分析了农村用水特点,确定了显著影响农村地区人均日用水量的11个因素;合理推测了各因素对人均日用水量产生正负相关性影响的原因。研究表明人均日用水量基本上随着家庭人均年收入、洗衣(洗澡)频率、用水器具个数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家庭净人口数的增加而减少;在水价按吨计费条件下,人均日用水量基本随着水价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短缺是制约黄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提高用水效率对缓解该区域水资源短缺问题十分重要。根据黄河流域2010年供用水资料构建用水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混合蛙跳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黄河流域用水效率进行评价,以模型计算的投影值作为衡量流域各省(区)用水效率水平的依据,并分析影响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用水效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相对较高,山西用水效率最高,宁夏用水效率最低;人均综合用水量、农田灌溉每公顷平均用水量、农业用水比例、万元GDP用水量等为黄河流域用水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可为用水效率管理及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生活用水成为新的需水增长点。目前,大多数基于因素分解模型的研究偏向于用水总量的影响因素,对刚性、弹性、奢侈3个层次的居民生活用水因素的分解未见报道。在河北省城镇居民层次化需水研究的基础上,基于刚性、弹性、奢侈用水层次理论,构建居民层次化生活需水评判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进行参数率定,计算各用水行为的层次化用水量。为定量识别河北省各层次用水变化的影响因素,运用Kayal恒等式和LMDI分解法,计算了河北省11个城市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节水技术水平对城镇居民刚性、弹性和奢侈3个层次用水变化的影响程度,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人口规模效应和经济发展水平效应为正向促进效应,节水技术水平为负向抑制效应;全省来看,刚性用水中节水技术水平效应起主导作用,在弹性用水和奢侈用水中经济发展水平效应起主导作用。(2)大部分城市刚性用水呈增长趋势,其中经济发展水平起主要促进作用,节水技术发展有一定抑制作用;(3)除邢台市外,各城市弹性用水量均呈增长趋势,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对弹性用水量的增长起正向作用,节水技术水平效应对弹性用水量增长起抑制作用;(4)大部分城市奢侈用水量增长...  相似文献   

4.
应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内蒙古河套灌区用水量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方差分析方法研究了河套灌区1990-2000年单位面积灌溉用水量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渠道衬砌、渠系配套建设等工程节水措施和用水管理措施对减少灌区用水量产生显著影响,而种植结构调整因素和降雨对灌区用水量产生的影响并不显著.在将来的节水改造中,应继续加强种植结构调整以增强节水效果.本研究所建立的模型拟合优度好,能准确地解释和评价灌区用水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田间灌溉用水定额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溉用水定额是实施灌溉"总量控制、定额管理"及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是科学确定农业种植结构和发展规模的依据.灌溉用水量的影响因素区分为基本因素、硬影响因素以及软影响因素.制订灌溉用水定额应该把灌溉用水普查和典型抽样调查作为主要手段,并以当地现状调查资料作为分析和确定灌溉用水定额的基点.  相似文献   

6.
从部门结构和地区结构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2001-2014年用水现状和趋势,以及各地区用水效率;采用支持向量机回归方法构建需水模型,并进行了短期需水预测,利用主成分法分析需水影响因素。研究期内玛纳斯流域用水量变化不大,其中农业占90%以上,有下降趋势,其他部门用水比例有一定的上升;各地区用水量比较固定,石河子地区占最大比例,其次是沙湾,玛纳斯最少;流域单位用水总产出和第一产业产出都不高,增长缓慢,第二产业单位产出最高,增长迅速;各地区单位用水总产出差异不大;流域用水效率较高。支持向量机回归对玛纳斯河流域需水量的拟合和预测效果较好,模型预测出短期内流域总用水量略微下降。流域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影响需水量的主要因素,其次是气温和降水等气候环境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河南某高校中水回用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各项用水因素间的关系,构建了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在对该模型精确度验证的基础上,对不同的人均用水量增长率条件下该校未来20a的用水总量、自来水用水量、中水用水量和需求量进行预测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用水量,并为中水回用系统的推广和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小麦灌溉用水是河北省南部平原区最主要的用水项,其用水量一般由河北省《用水定额》推算。但在实际灌溉中灌溉用水量与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往往存在较大偏差,为了准确得到小麦灌溉真实用水量为区域水资源规划与管理提供支撑。在河北省衡水市、沧州市、邢台市和邯郸市4市48个县选择401个典型地块进行了小麦灌水试验。试验期跨越整个冬小麦生育期,灌水试验采用超声波流量计和体积法进行相互印证,并结合小麦生育期内用电量及灌溉次数对灌溉用水量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理论推算灌溉用水量总体比试验灌溉用水量偏低4.9%,太行山山前平原区各典型县理论推算灌溉用水定额总体高于试验灌溉用水量26.3%,黑龙港低平原区各典型县理论推算灌溉用水定额总体略低于试验灌溉用水量0.7%。灌溉用水量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为田间灌溉技术的影响,因此对灌溉技术的改进是降低灌溉用水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
汉延渠灌区农业灌溉历史悠久,近年来灌溉用水量持续减少。开展汉延渠灌区用水量规律分析研究,探索用水量变化影响因素,对于灌区优化水资源配置和现代化节水型灌区建设意义重大。以宁夏汉延渠灌区为研究对象,分析灌区灌溉制度、有效灌溉面积及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建立了3种影响因素与灌溉用水节水量数学模型,计算分析几种影响因子贡献率,得出该灌区灌溉用水量减少原因的排序是灌溉面积萎缩及种植结构调整、渠系水利用系数提升、优化灌溉制度的结论,对类似灌区水资源优化配置和现代化节水型灌区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探讨了农业用水权转让的经济管理集成技术,研究内容包括农业初始水权的界定与水权分配、国家政策环境对农业用水权有偿转让的影响、农业用水权有偿转让主要内容、程序步骤等,最后结合河南省群库灌区调查,计算分析了灌区用水量转让、农业用水转移的供水价格与供水年限以及农业用水量转让后对当地工农业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影响等。研究成果对我国农业用水权有偿转让以及工农业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消费模式变化对虚拟水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均粮食和蔬菜的需求量下降,肉蛋奶及副食品的需求上升,这些变化导致城市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增加了54.72m3,农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增加了58.94m3,全国由于消费结构变化导致人均虚拟需水量增加了746.35m3。  相似文献   

12.
【目的】预测城市的生活、工业、农业用水的需水,对城市的规划、经济发展以及供水系统的管理及扩建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使用水平衡分析法及线性回归分析和大量的数据运算,通过线性回归分析现状年及2013—2017年用水量分析了海伦市用水现状并预测了2020年需水量。【结果】2020年海伦市城镇居民生活用水为774.66万m~3,农村居民生活用水量为1 622.32万m~3,2020年海伦市工业需水量为0.061亿m~3,2020年海伦市农业需水总量为3.64亿m~3。【结论】预测年2020年供水量大于需水量。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汉中市农村居民生活水污染物在全国范围内的赋存特征及其对环境的污染负荷,测算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的排放系数,通过实地采样与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并采用排污系数法核算了汉中市地区居民污染物排放量。结果表明,受地理地貌、人均日用水量、经济状况、年龄组成和日用餐次数等因素的影响,汉中市不同区域居民的生活水污染物的排放系数有所不同;村处理设施对化学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和总磷的去除率效果显著,但对动植物油的去除效率不明显。调研可为陕西省首次进行的农村生活源水污染物排放量的核算提供数据支撑,进一步健全我国生活污染源信息数据库。  相似文献   

14.
淡水资源紧缺一直是困扰海岛居民生产及生活的主要因素。近几年来,山东省胶南市在海岛供水工程的建设中大胆采用海水淡化设备和技术,引进了美国世界水系统公司生产的A1QUA-SEP1525215海水淡化器,缓解了岛上军民的用水困难,为解决海岛供水问题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筛选出显著的驱动因子,结合灰色关联分析将筛选出的驱动因子进行灰色聚类和优势分析.以用水量驱动因子为基础,利用SPSS建立多层感知器网络,利用矩阵实验室建立GRNN神经网络和BP神经网络.将诱导有序加权平均算子(IOWA)应用到水量预测模型中,构建基于IOWA算子的MLP-GRNN-BP组合用水量预测模型,最后建立由平方和误差(SSE)、均方误差(MSE)、平均绝对误差(MA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均方百分比误差(MSPE)和Theil系数(μ)组成的预测效果评价体系,评价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最后以重庆市的用水量预测为例,验证以上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过主成分分析及灰色关联分析,可将用水量驱动因子由31个降为12个, 12个驱动因子可综合为4个聚类,可确定4种用水量的各自驱动因子的重要性排序;BP, MLP, GRNN和MLP-GRNN-BP组合模型预测结果的MAPE,MSPE和Theil系数均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6.
基于需水函数的区域水资源需求驱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郑州市1995~2005年国民经济实际用水状况,在定性分析水资源驱动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郑州市农业、工业和生活需水函数,定义了贡献率概念,在需求弹性系数分析的基础上,分析了需求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①这段时期,郑州市用水量呈波动变化趋势,工业和农业用水呈递减趋势,生活用水呈递增的趋势。②在驱动因素中,排在前3位的正驱动因素分别是实际灌溉面积、重轻比和发电量,排在前3位的负驱动因素是农业和工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重复利用率和降雨量,抑制重轻比和发电量、改善水资源供水条件、改进工艺、提高用水效率是抑制用水增长的主要原因。③重轻比提高和发电量增加是郑州市工业用水增长的主要原因,影响郑州市农业用水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实际灌溉面积的增加,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郑州市农业用水量将会是减少的趋势。水价的提高和水资源供水条件的改善将会抑制郑州市生活用水量的增加。现阶段水资源管理的核心是改进工艺和提高用水效率。  相似文献   

17.
了解和认清我国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行为的现状,能够为农村地区食品供求政策的制定提供详实的依据。为了使苏北农村居民食品消费行为更加合理,对苏北农村居民进行实地调研,分析其食品消费行为的现状及特点,并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煤炭企业生产视角下水土资源损毁的关键影响因素。【方法】借助EViews软件对研究区内12个煤炭企业共15个水土资源损毁影响因素进行散点拟合,定量分析了各因素对水土资源损毁的影响;选取7个影响因素进行核密度估计并描述了其曲线特征,结合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多因素对研究区水土资源损毁的综合影响并确定了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影响研究区水资源耗损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径流量和总用水量,二者对数的核密度曲线双峰不明显,地下水径流量核密度曲线变化区间较大;服务年限与井田面积是土地资源损毁主要的影响因素,其对数的核密度曲线都是单峰,服务年限核密度曲线走势陡峭。【结论】研究区水土资源损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下水径流量、总用水量、服务年限与井田面积。  相似文献   

19.
农业需水价格弹性分析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计量经济学和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通过对原始资料样本数据建立预处理模型,剔除水价以外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建立农业需水价格弹性分析模型,得出农业需水的价格弹性,研究表明农业水价与需水量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将预处理模型和农业需水价格弹性分析模型在江苏省高扬程灌区中进行了定量的应用研究,结果显示农业水价对用水量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未来用水量的预测对制定区域宏观经济发展规划、水资源规划以及水资源合理配置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在1986-2005年的用水量演变分析基础上,选取出城镇人口、灌溉面积、GDP、耕地面积、降水量和ET06个驱动力因素,建立了基于驱动力因子的用水量预测的人工神经网络BP模型,并对关中地区2006-2020年的用水量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