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膜下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运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将具有保墒增温等优点的地膜覆盖栽培方法,与具有节水增产适时适量的局部浸润滴灌集成创新,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膜下滴灌技术,是我国典型的内陆干旱新疆农业节水实践成果,这一技术已在新疆灌区大面积应用,成为我国干旱农业区实施节水灌溉的重要发展模式。随着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实践,该技术在具有节水增产、增温保墒等特点的同时,由于膜下滴灌特有的介面特征,显现出在水盐运行环境、运移变化特点、脱盐程度等方面与传统和单一的灌溉方式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综述了近年来新疆灌区有关膜下滴灌条件下的水盐运移、脱盐变化等主要方面试验研究和实践效果,提出了利用膜下滴灌的水盐运移规律而实施脱、排盐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将具有保墒增温等优点的地膜覆盖栽培方法,与具有节水增产适时适量的局部浸润滴灌集成创新,形成优势互补相得益彰的膜下滴灌技术,是我国典型的内陆干旱新疆农业节水实践成果,这一技术已在新疆灌区大面积应用,成为我国干旱农业区实施节水灌溉的重要发展模式。随着膜下滴灌技术的应用实践,该技术在具有节水增产、增温保墒等特点的同时,由于膜下滴灌特有的介面特征,显现出在水盐运行环境、运移变化特点、脱盐程度等方面与传统和单一的灌溉方式有着明显不同的特点。综述了近年来新疆灌区有关膜下滴灌条件下的水盐运移、脱盐变化等主要方面试验研究和实践效果,提出了利用膜下滴灌的水盐运移规律而实施脱、排盐应用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新疆膜下滴灌技术发展过程及趋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各种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分析,提出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出现是一种必然结果.文中回顾了膜下滴灌技术的发展过程,并对滴灌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减少投资,作物增产是滴灌技术迅速推广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4.
应用麦田水分动态平衡模型和干旱预报模型计算小麦的适宜灌溉期和灌溉水量。依据实测资料,对小麦的节水灌溉与增产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这种节水灌溉技术,可充分利用土壤储水和自然降水,减少灌水次数,降低麦田水分的无效消耗,提高土壤水利用率,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同其它方法相比,此方法的优点除投资省外,主要是能对旱情进行早期预报,从而能在大面积的农田上进行适时适量的灌水,这对促进农业节水增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节水灌溉>2008年第1期发表的"浅谈现代农业节水新概念——可持续节水"一文对滴灌有关环境方面的明确否定提出了异议.简单地阐述了节水灌溉的几个关键概念,阐述了新疆节水灌溉发展的基本态势:膜下滴灌迅猛发展,喷、微灌的布局和比例趋向科学合理,自压灌溉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地下滴灌的盲目发展受到遏制.从新疆盐碱地改良实际入手,对滴灌的生态效益问题进行了较全面系统的论述:谈及了灌溉方法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滴灌条件下影响土壤盐分分布的因素,滴灌条件下的土壤盐分控制,滴灌是环境最为友好的灌溉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新疆棉田滴灌供水系统自动化节水控制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军  张闯江  张卓 《农机化研究》2015,(12):236-239,244
新疆棉田属干旱区的农业生产,对棉田滴灌供水系统进行节水、节能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针对新疆棉田滴灌供水系统的利用现状,基于PLC技术与变频技术,设计了棉田滴灌自动化节水控制系统;根据设计内容,在实验田的供水控制基础上实现了自动化节水控制升级。对系统的调试试验表明:控制系统设计合理,可靠性强,达到了滴灌带供水管道水压与水流量的均衡控制;在供水管道高压力时节约了多余用水,10h共节约37.9km3的用水量。对供水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节能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10h内,采用自动化供水控制,共节约57.08kW·h的电量,具有明显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7.
<正>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创立子1999年12月,20年始终专注全球节水事业.是国内首家集生产,研发,销售、培训、工程服务和技术输出一站式节水灌溉供应服务商.可提供全方位大田灌漑系统方案作为滴灌器材国家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公司2006年2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注册资本金5.2亿元人民币公司所属子公司分别位子北京市、辽宁铁岭市.甘肃张掖市、新疆奎屯市、新疆哈密市、新疆阿克苏市等地公司在国内首创的膜下滴灌节水技术已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8.
郝勇 《当代农机》2019,(3):72-74
介绍了水肥一体滴灌技术是国内外公认的一项节水灌溉技术。以小麦为例在假设忽略了滴灌施肥系统滞后、滴灌规格和滴头压力的差别下,从首部枢纽位置对小麦水肥一体滴灌均匀性施肥方面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对目前滴灌施肥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与实践相结合形式的理论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和办法,为实现精准灌溉水肥一体化技术提供了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9.
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的开发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重点分析了膜下滴灌节水、增效、洗盐的机理。阐述了膜下滴灌技术在新疆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目前在推广与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膜下滴灌是一种结合以色列滴灌技术和中国覆膜技术优点的新型节水技术。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元春教授认为,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的有机结合,突破了滴灌技术不进大田的禁区,是世界节水史上的一个创造。在中国最干旱地区之一的新疆已推广应用11.33万hm~2,这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农田采用滴灌节水技术规模最大的国家。  相似文献   

11.
滴灌水氮耦合对北疆春小麦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泽  吕新 《灌溉排水学报》2011,30(5):116-119
在滴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水肥处理对北疆春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对春小麦干物质积累作用大于灌水量,表现在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吸收量、籽粒产量3个方面,水氮耦合效应的作用最小。灌水量、施氮量与以及耦合效应与产量的回归分析表明,水氮耦合作用为正效应。表明适当的灌水和施肥相结合,对春小麦产量有增加效应,在单...  相似文献   

12.
新疆滴灌技术已在小麦作物上推广应用,但滴灌小麦农田大多受盐碱危害,为研究滴灌小麦水盐分布特点,通过测坑试验,分析了小麦各生育期土壤剖面上的水盐分布,结果表明,小麦滴灌条件下土壤水盐分布垂直方向受影响深度主要在0~60cm土层,在0~20cm土层水盐变化最为剧烈。土壤盐分分布变化范围和水分变化范围基本吻合。在0~100cm土壤剖面内,土壤含水量的分布呈随土层深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土壤盐分则基本上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3.
新疆滴灌春小麦需水规律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1 a滴灌春小麦小区试验,试验设4 0503、150、2 250 m3/hm2三个水分处理,初步分析了不同灌溉定额下滴灌小麦各生育阶段的耗水特性及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初步认为,滴灌小麦在新疆具有可行性;滴灌小麦在20~40 cm土层耗水强度最大,耗水高峰期为拔节期和抽穗期,其次是灌浆期、分蘖期和苗期;通过试验数据拟合认为滴灌小麦在灌溉定额3 500 m3/hm2时,产量相对最高,为7 681.2 kg/hm2。  相似文献   

14.
滴灌毛管回收机是大面积推广、应用滴灌技术的关键机械装备,作者结合新疆棉花种植特点,研制了8SG-4型农田滴灌毛管回收机。介绍了该机的设计思路与技术难点,整机结构及主要技术参数,工作原理、使用及调整方法。本机的主要创新点为采用相应的机构解决了绕管速度与拖拉机前进速度的同步问题、结构简单的排管机构保证毛管在卷筒上排列紧而整齐。主要技术参数为:工作幅宽3.6m;配套动力>40KW;作业速度3.5~4km/h。  相似文献   

15.
滴灌方式下棉田土壤水分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石河子148团棉花滴灌试验区为例,利用经典统计学方法对滴灌棉田土壤水分在空间不同方向的空间变异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对灌水前与灌水后不同深度平面土壤水分空间变异强度的不同变化趋势进行了探讨,以便为滴灌棉田土壤含水率实测数据的合理处理与墒情预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深度平面上,土壤含水率的变异大小不仅与所处土层深度有关而且与施测的时间有关。灌水前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平面上的土壤含水率的变异强度增大,灌水后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各平面上的土壤含水率的变异强度逐渐减小;沿垂直地面方向各测定点的垂线平均含水率在空间上的变异强度比不同深度平面上含水率的空间变异强度要小。  相似文献   

16.
不同滴灌灌水定额对小麦的耗水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大田试验,探究滴灌条件下不同灌水定额的小麦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各处理间小麦的日均耗水量都呈双峰曲线变化,总耗水量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灌水相对充足的条件下,耗水强度从小到大依次为完熟期拔节期抽穗扬花期孕穗期乳熟期灌浆期。拔节期一定的水分胁迫有益于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单穗粒数的提高,灌浆期的耗水量对最终产量尤为重要。研究表明,T1(225m~3/hm~2)、T2(300m~3/hm~2)、T3(375m~3/hm~2)处理由于耗水量过低造成小麦减产。综合比较T4(450m~3/hm~2)、T5(525m~3/hm~2)、T6(600m~3/hm~2)处理,T5处理是最有利于节水增产的处理。该试验结果可为北疆地区滴灌小麦探究最优的灌溉制度提供合理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冬小麦水肥利用效率,旨在探索滴灌冬小麦最佳水肥运筹模式,为滴灌条件下冬小麦优质高产的水肥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两块不同土壤基础肥力的田块,进行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水氮组合处理对比试验研究,通过对冬小麦生长、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不同水氮运筹方案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基础肥力对滴灌冬小麦株高的影响显著,再适当增加返青-拔节期灌水量,对滴灌冬小麦株高有更好的调控效应;增施基肥能提高冬小麦光合产物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土壤基础肥力提高对滴灌冬小麦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维生素B1、氨基酸含量和吸水率具有负效应。推荐高肥力田滴灌冬小麦水肥运筹方式为W2N2即灌浆期水分调控和氮肥后移的组合方式,低肥力田滴灌冬小麦水肥运筹方式为W1N3即返青-拔节期水肥调控的组合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18.
地下滴灌棉花栽培试验与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段守明 《节水灌溉》2003,(5):4-5,10
根据新疆兵团农五师九十团8hm^2地下滴灌棉花栽培、灌溉和施肥等方面的试验研究,地下滴灌与地面滴灌比较,无论投入产出和作物的长势,地下滴灌都比地面滴灌优越。地下滴灌比地面滴灌工程设备、材料费低0.15297万元/hm^2,降低年运行费用841.8元/hm^2。  相似文献   

19.
地下滴灌对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90团在棉花上应用地下滴灌的实践,以膜下滴灌棉花为对照,研究分析了地下滴灌对新疆棉花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认为地下滴灌条件下的棉花生育期有所提前、株高较低、铃数较多、叶面积系数较大、根冠比较大、根系发达并有两个根系层,生物学产量和经济产量均比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