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随着草畜产业的发展,张掖市牛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适应市场需求,推动黄牛改良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根据省农牧厅通知精神,我局组织有关技术人员组成黄牛改良情况调查小组,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于2006年4月13日至5月30日,深入六县(区)12个乡镇的36个冻配点和50户养牛专业户(包括10户种公牛饲养户)中对养牛现状、牛群结构、改良点建设和冻精液氮供应等方面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核算分析.……  相似文献   

2.
巧家县黄牛冻精改良技术推广自1998年在药山镇首次开展以来,逐步向全县各乡(镇)推广。目前全县16个乡(镇)共建成31个冻精改良配种站(点),覆盖了县域内主要养牛行政村,特别是针对本地黄牛个体小、初生重轻、生长速度慢、饲养报酬低、养殖效益不高等不利因素方面得到了有效改变,大大提高了农户的养牛积极性,对全县肉牛存栏、出栏数量提高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汉源县自1979年开始建立黄牛改良人工授精冷配站,引进西门塔尔良种公牛冻精改良本地黄牛,至今已连续20多年从未间断。全县已建成冷配站(点)25个,其中固定冷配站17个,引进良种公牛16头,年杂交改良已达万头以上,为农民养牛增收1000多万元。西杂改良已在全县推广普及,改良成效显著,促进了养牛业的发展,全县牛存栏7万多头,年出栏4万多头。1998年又开始引进国外优质肉牛品种夏洛莱、利木赞、皮尔蒙特和海伏特4个品种冻精与高代西杂母牛分别进行三元杂交改良,改良效果十分显著,18月龄三杂肉牛体重可达450kg以上,经屠宰测定,各种指标都优于西杂牛,…  相似文献   

4.
<正>1肉牛业现状泰和县是全国首批商品牛生产基地县和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县之一,养牛是该县的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自1976年开始,泰和县就引进了外来良种西门塔尔冻精改良本地黄牛,是全省最早并  相似文献   

5.
正1梨树县肉牛养殖的基本情况梨树县是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吉林省优质肉牛系列开发项目的龙头县之一,秸秆饲料资源丰富,肉牛产业发展平稳。1.1肉牛种源基础好,品种优良我县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德系、苏系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对本地肉牛进行品种改良,是全省第一个黄牛改良"全冷县",现有牛人工授精改良站点88个,繁改技术人员112人,繁改网络覆盖全县。  相似文献   

6.
邹平县是畜牧大县,也是全国粮食基地县和优质棉基地县.自然条件优越,饲料、饲草资源丰富,农民素有养牛的习惯,黄牛存养量大,为黄牛改良和产业化开发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因此,我县立足实际,挖掘并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开展黄牛改良,从1978年开始引进利木赞、西门塔尔等世界优良肉牛冻精细管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7.
正1我县肉牛养殖的基本情况梨树县是国家秸秆养牛示范县,吉林省优质肉牛系列开发项目的龙头县之一,秸秆饲料资源丰富,肉牛产业发展平稳。1.1肉牛种源基础好,品种优良。我县自20世纪80年代引进德系、苏系西门塔尔牛和夏洛莱牛,对本地肉牛进行品种改良,是全省第一个黄牛改良"全冷县",现有牛人工授精改良站点88个,繁改技术人员112人,繁改网络覆盖全县。1.2肉牛养殖起步早,群众基础较好。多年来,  相似文献   

8.
我市牛改工作经过20多年的历程,由二元级进杂交改良发展到三元肉牛杂交生产,黄牛冻配点219个,形成了市、县(区)、乡(镇)三级服务推广网络和较为完善的牛改繁育体系。目前,年黄牛冻配改良达到5万头,牛的良种率达到90%以上,黄牛改良工作为全市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正> 为进一步搞好黄牛改良,提高经济效益,我们组织人员对全县黄牛进行了调查,重点对毕郭镇、蚕庄镇的西杂牛和本地牛做了测量。经过整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全县养牛基本情况我县黄牛改良始于1965年,1979年开始引进西门塔尔、夏洛来等肉牛的冻精颗粒进行人工授精。1985年以来,全县重点推广了  相似文献   

10.
宁南山区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行政区划共辖4县1区。地处黄土高原温室干旱气候区,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年降雨量200~600mm,多集中在7、8、9三个月,无霜期约100~140d,平均日照时数约2400h。宁南山区是宁夏的肉牛产业带,近年来借助各类项目支持,肉牛冷配改良服务体系建设也取得了明显进展,现建有肉牛冷配改良点220个,主要推广利木赞冻精改良黄牛,冷配改良覆盖面达39.1%,受胎率达75%以上。  相似文献   

11.
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川牛是中国五大良种黄牛品种之一,具有优良的肉用品质,做好秦川牛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我国未来养牛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对秦川牛的选育、改良及存在问题,秦川牛未来的育种方向,技术路线和措施作了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2.
华亭县自古以来就是黄牛的主产区之一,又是秦川牛、早胜牛的边缘产区,养牛已成了当地农户发展致富的主导产业。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华亭县肉牛养殖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基础母牛保护力度不大、资金短缺、技术匮乏、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加工链短是制约华亭县肉牛养殖业发展壮大的主要瓶颈,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促进该县进一步加快肉牛改良、扩繁和规模化发展,降低养殖户养殖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肉牛具有生长周期短、产肉效率高、经济效益高、市场需求大的特征。近年,随消费者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牛肉制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直接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肉牛养殖场养殖效益的好坏,受到新生犊牛饲养管理、早期断奶管理、疾病防治等各方面因素影响,做好犊牛养殖管理,能有效减少疫病的发生,避免由于传染性疾病危害造成严重经济损失,保证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优质安全的牛肉制品。  相似文献   

14.
皮南牛,是皮埃蒙特牛和南阳黄牛的杂交品种,该品种具有体型健壮、产肉量多、皮质优良和肉质优良等优点,发展前景可期,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为了扩大皮南牛的知名度并助力当地的经济发展,需要从目前的发展状况中寻找问题与对策。本文综述皮南牛的生产及繁殖性能、开发利用的情况及面临的问题,并提出可参考的合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肉牛业是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中的重点产业,也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重要产业。近年来,我国肉牛业发展总体趋稳,但供需不平衡,牛肉市场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肉牛种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新时期。推动肉牛种业高质量发展不仅关系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及我国经济实力,更标志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升。本文立足于我国肉牛种业现阶段的发展现状,对影响我国肉牛种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进行详细剖析,提出了我国肉牛种业发展的创新构想与突破路径,有望引导我国肉牛种业进入快车道,加速迈向联合育种的新时期,打破种源+牛肉“双重垄断”,实现肉牛种业由自主到主导的跨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通渭县引进大量的良种肉牛冻精,冻配改良了本地肉牛,为提高肉牛杂交改良效果,提高单体经济效益,增加农户养牛收入。对引进的肉牛杂交改良本地肉牛进行了试验研究。在通渭县以夏洛来为父本、西本杂交牛为母本,杂交一代肉牛初生重达到36.4 kg,平均日增重达到689.3 g,18月龄夏西本体高18月龄达到146.4 cm,体斜长达到158.8 cm,胸围达到192.8 cm,管围达到20.2 cm。18月龄夏西本体高比利西本高15.8%,体斜长比夏利本高14.7%,胸围比利西本高17.0%,管围比夏利本和利西本高5.7%。因此以夏洛来为终端父本,西门塔尔与本地黄牛杂交F_1为母本,进行杂交改良,其生长速度快,个体较大,能快速提高三元杂交肉牛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文章就清水县肉牛产业发展现状,政府政策,饲草资源,服务体系,市场环境以及群众养牛的积极性等方面综合分析,提出全县发展肉牛产业应当以农民为主体,进行科学养殖,考虑效益优先,同时兼顾生态良性循环等一系列指导原则,全面推进肉牛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早胜牛,俗称东牛,属于秦川牛的一个群体(类群),也是甘肃省唯一大型的优良黄牛品种。近年来,随着对牛肉需求的不断增加,政策也进行了不断改变,甘肃肉牛产业逐渐被重视,成为促进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重要产业,但因早胜牛品种资源保护措施不完备造成了种质不纯等问题。本文从早胜牛品种资源保护措施、肉品质选育改良、面临的问题以及未来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通辽市北部牧区肉牛产业是全市畜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之一,通过分析研究通辽市北部牧区肉牛改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有助于促进通辽市肉牛产业提质增效,推动北部牧区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进而达到农牧民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的南阳牛、郏县红牛是由河南省经过长期不断选育而形成的地方优良品种。近年来,由于牛肉需求的不断加大以及对牛肉品质要求的提高,同时由于河南肉牛的遗传改良基础好,培育具有优良肉质的新品种成为当前河南省育种产业的首要任务,与此同时,河南肉牛产业也凸显了一些新的问题。因此,本文综述了河南省肉牛遗传育种现状、遗传育种相关研究进展以及遗传育种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河南省地方牛种质研究及创新利用提供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