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究紫锥菊多糖对大鼠小肠上皮细胞株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IEC-6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观察紫锥菊多糖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紫锥菊不同剂量与不同的培养时间对IEC-6细胞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不同浓度的促增殖效果也不尽相同,表现为在浓度为50、200μg/ml时增殖率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先增加后逐渐减弱,但在培养24 h后表现显著促增殖作用;浓度100μg/ml在72 h、浓度500μg/ml在48 h表现明显促增殖作用;经48 h处理的EPS其增殖率随浓度提高而增强。[结论]紫锥菊多糖具有促进IEC-6细胞增殖的作用,通过对小肠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而发挥对肠道黏膜吸收和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研究紫锥菊多糖对LPS损伤后小肠上皮细胞株IEC-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以IEC-6细胞为研究对象,将LPS 10μg/ml分别与EPS 50、100、200、500μg/ml先后加入培养液,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率,观察紫锥菊多糖对该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紫锥菊多糖100、500μg/ml对LPS损伤后的IEC-6细胞分别在48、72 h具有促增殖作用,因此紫锥菊多糖对LPS损伤后的IEC-6细胞具有保护作用。[结论]紫锥菊多糖预处理能增强LPS损伤后IEC-6细胞的增殖活性,能降低LPS对IEC-6细胞的损伤而显现出对细胞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紫锥菊多糖(EPS)在内毒素(LPS)损伤小肠上皮细胞(IEC-6)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 EPS对损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 TRIzon试剂提取总RNA,RT-PCR扩增 TNF-α m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并进行电泳及图像分析。[结果]50μg/ml EPS 可以部分抑制 LPS 刺激 IEC-6产生的TNF-α mRNA水平,而200、500μg/ml EPS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 TNF-α mRNA的水平逐渐增加;将 IEC-6分别用50、100、200及500μg/ml EPS预处理24 h,然后用10μg/ml LPS刺激达1、4 h,采用 RT-PCR方法分析得, LPS诱导 TNF-α mRNA表达被 EPS有效地抑制,4 h的抑制率高于1 h的抑制率。[结论]EPS通过抑制 LPS刺激细胞分泌 TNF-α mRNA的产生而起到肠道粘膜的保护作用,且 EPS对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紫锥菊多糖(EPS)在内毒素(LPS)损伤后IEC-6分泌IL-6m RNA的影响。[方法]采用Trizon试剂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图像分析。[结果]当LPS刺激IEC-6细胞时,IL-6m RNA分泌增加。而EPS可以抑制这种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50μg/ml EPS可以部分抑制LPS刺激IEC-6产生的IL-6水平,而100、500μg/ml EPS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IL-6的水平逐渐增加;将IEC-6用50、100、200、500μg/ml EPS预处理24 h,然后用LPS(10μg/ml)刺激1、4h,采用RT-PCR方法分析得,LPS诱导IL-6m RNA表达被EPS抑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证实了LPS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6m RNA产生增多,而EPS可以抑制LPS刺激细胞分泌的IL-6m RNA的产生从而起到肠道粘膜的保护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紫锥菊多糖(EPS)在内毒素(LPS)损伤小肠上皮细胞(IEC-6)时对肿瘤坏死因子(TNF)表达的影响,以探讨EPS对损伤细胞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TRIzon试剂提取总RNA,RT-PCR扩增TNF-αm RNA,琼脂糖凝胶电泳,并进行电泳及图像分析。[结果]50μg/ml EPS可以部分抑制LPS刺激IEC-6产生的TNF-αm RNA水平,而200、500μg/ml EPS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TNF-αm RNA的水平逐渐增加;将IEC-6分别用50、100、200及500μg/ml EPS预处理24 h,然后用10μg/ml LPS刺激达1、4 h,采用RT-PCR方法分析得,LPS诱导TNF-αm RNA表达被EPS有效地抑制,4h的抑制率高于1 h的抑制率。[结论]EPS通过抑制LPS刺激细胞分泌TNF-αm RNA的产生而起到肠道粘膜的保护作用,且EPS对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紫锥菊多糖(EPS)在内毒素(LPS)损伤后IEC-6分泌IL-6mRNA的影响.[方法]采用Trizon试剂提取总RNA,经RT-PCR扩增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及图像分析.[结果]当LPS刺激IEC-6细胞时,IL-6mRNA分泌增加.而EPS可以抑制这种作用,并且具有剂量依赖性,50 μg/ml EPS可以部分抑制LPS刺激IEC-6产生的IL-6水平,而100、500μg/mlEPS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IL-6的水平逐渐增加;将IEC-6用50、100、200、500 μg/ml EPS预处理24h,然后用LPS(10 μg/ml)刺激1、4h,采用RT-PCR方法分析得,LPS诱导IL-6mRNA表达被EPS抑制且具有时间依赖性.[结论]证实了LPS作用于小肠上皮细胞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L-6mRNA产生增多,而EPS可以抑制LPS刺激细胞分泌的IL-6mRNA的产生从而起到肠道粘膜的保护作用,并且这种抑制作用具有浓度及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合理开发利用紫锥菊产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早期妊娠的荷斯坦奶牛为试验动物,采用ELISA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狭叶紫锥菊提取物(Polinacea^TM)(6.3、20.0、60.0、180.0μg/ml)体外结合刀豆蛋白A(ConA,1μg/ml)和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PWM,0.6μg/ml)对其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Polinacea^TM均能促进正常奶牛PBMC增殖,180.0、6.3μg/ml Polinacea^TM刺激PBMC增殖的结果分别较对照高了近10和2倍;不同浓度Polinacea^TM结合ConA均可抑制PBMC增殖,其中180.0μg/ml Polinacea^TM结合ConA对PBMC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20.0、60.0μg/ml Polinacea^TM结合PWM可显著刺激PBMC增殖。[结论]紫锥菊提取物对奶牛外周血单核细胞增殖的影响具有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体外研制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抗MDV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吸取各试验药物(人参皂苷、人参皂苷衍生物1~8,阳性对照盐酸吗啉胍)溶液0.5 ml至24孔细胞培养板第1孔中,然后1~10孔每孔加入0,5 ml细胞维持液,再将第1孔内液体混匀,吸取0.5ml至第2孔内,再混匀,吸取0.5ml至第3孔内,如此反复至第10孔。则药物的稀释倍数分别为2~1~2~(10)。其浓度分别是3.000 mg/ml,1.500 mg/ml,0.750 mg/ml,0.375 mg/ml,187.500μg/ml,93.750μg/ml,46.880μg/ml,23.440μg/ml,11.720μg/ml,5.860μg/ml。采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检测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体外培养中增殖活性的影响。试验中必须结合细胞病变观察法,通过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CPE,确定进行测定的最佳时间,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具体操作如下:测定前2 h各孔加入50μl中性红染液,测定时倒掉孔内液体,用PBS洗细胞3次,每孔加入200μl脱色液,置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0 min,使结晶溶解。然后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OD(570)值,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OD值与活细胞的增殖呈正比,OD值越大,表明细胞增殖越旺盛。[结果]人参皂苷在大于750μg/ml浓度下对细胞有毒性,在5.86~46.88μg/ml浓度下对细胞有促增殖作用。毒性作用在72 h下降,而促增殖作用在给药24 h后就表现出来。衍生物1在高浓度的4组均有毒性,OD值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但衍生物1的促增殖作用不明显。衍生物2在48~72 h分别有5~6组高浓度的OD值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3在高于187.5μg/ml的浓度时,OD值低于细胞对照组,并且在72 h时,有2组OD值(11.72和5.86μg/ml)高于细胞对照组,表现出促增殖作用。衍生物4的毒性较高,大部分孔的OD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衍生物5在浓度高于187.5μg/ml时,OD值低于正常细胞对照组(P〈0.05),在24和72 h,分别有一组的OD值显著大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6的毒性较大。衍生物7的促增殖作用较明显,从浓度93.75μg/ml开始以后的OD值都大于细胞对照组,且在48 h有2组,72 h有3组显著大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8在72 h时,低浓度表现出促增殖作用。盐酸吗啉胍没有促增殖作用,3 000μg/ml浓度下与细胞对照组的OD值差异显著。可见,各药物的促增殖作用不完全相同,低毒性的药物促增殖作用更明显。从药物对CEF细胞的不同作用时间点来看,以72 h的OD值和正常对照的差异最大,在24 h和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在中、低浓度能够促进CEF细胞的增殖,且药物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9.
中性红染色法检测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对CEF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体外研制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的抗MDV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吸取各试验药物(人参皂苷、人参皂骨衍生物1~8,阳性对照盐酸吗啉胍)溶液0.5 ml至24孔细胞培养板第1孔中,然后1~10孔每孔加入0.5 ml细胞维持液,再将第1孔内液体混匀,吸取0.5 ml至第2孔内,再混匀,吸取0.5 ml至第3孔内,如此反复至第10孔.则药物的稀释倍数分别为21~210.其浓度分别是3.000 mg/ml,1.500 mg/ml,0.750 mg/ml,0.375 mg/ml,187.500μg/ml,93.750μg/ml,46.880μg/ml,23.440 μg/ml,11.720 μg/ml,5.860 μg/ml.采用中性红染料吸收法,检测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对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体外培养中增殖活性的影响.试验中必须结合细胞病变观察法,通过在光镜下观察细胞的CPE,确定进行测定的最佳时间,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具体操作如下:测定前2 h各孔加入50μl中性红染液,测定时倒掉孔内液体,用PBS洗细胞3次,每孔加入200μl脱色液,置微量振荡器上振荡10 min,使结晶溶解.然后用酶联免疫检测仪测定DD570值,作为细胞增殖的指标.OD值与活细胞的增殖呈正比,OD值越大,表明细胞增殖越旺盛.[结果]人参皂苷在大于750μg/ml浓度下对细胞有毒性,在5.86~46.88 μg/ml浓度下对细胞有促增殖作用.毒性作用在72 h下降,而促增殖作用在给药24 h后就表现出来.衍生物1在高浓度的4组均有毒性,OD值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但衍生物1的促增殖作用不明显.衍生物2在48~72 h分别有5~6组高浓度的OD值显著低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3在高于187.5 μg/ml的浓度时,OD值低于细胞对照组,并且在72 h时,有2组OD值(11.72和5.86 μg/ml)高于细胞对照组,表现出促增殖作用.衍生物4的毒性较高,大部分孔的OD值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衍生物5在浓度高于187.5 μg/ml时,OD值低于正常细胞对照组(P<0.05),在24和72 h,分别有一组的OD值显著大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6的毒性较大.衍生物7的促增殖作用较明显,从浓度93.75 μg/ml开始以后的OD值都大于细胞对照组,且在48 h有2组,72 h有3组显著大于细胞对照组.衍生物8在72 h时,低浓度表现出促增殖作用.盐酸吗啉胍没有促增殖作用,3 000 μg/ml浓度下与细胞对照组的OD值差异显著.可见,各药物的促增殖作用不完全相同,低毒性的药物促增殖作用更明显.从药物对CEF细胞的不同作用时间点来看,以72 h的OD值和正常对照的差异最大,在24 h和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结论]人参皂苷及其衍生物在中、低浓度能够促进CEF细胞的增殖,且药物作用具有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0.
槲皮素对BEL-7402细胞生长抑制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朋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640-5641,5707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体外培养BEL-7402细胞,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细胞后,采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光镜观测BEL-7402细胞形态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槲皮素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其72h的IC50为4μg/ml。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经槲皮素作用6、12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结论]槲皮素对人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呈浓度相关性,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1.
陆祥  范桂金  陈伟  何志全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075-1207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三氧化二砷(As2O3)对体外培养的大鼠成骨细胞增殖、骨形成蛋白-2(BMP-2)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10、1、0.1μmol/L)的三氧化二砷作用于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48和72 h后,观察成骨细胞的形态,采用MTT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并通过RT-PCR检测成骨细胞BMP-2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0μmol/L As2O3组可见部分成骨细胞变圆变小,细胞核固缩、碎裂,细胞膜皱褶、凹陷;1μmol/L As2O3组成骨细胞数目众多和分裂相明显;0.1μmol/L As2O3组成骨细胞间连接紧密。10μmol/LAs2O3组大鼠成骨细胞OD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72 h OD值低于48 h 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1μmol/L组As2O3OD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而72 h OD值高于48 h OD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0.1μmol/L As2O2组72 h OD值与48 h OD值无显著差异(P0.05),且OD值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RT-PCR结果表明,10μmol/L组72 h BMP-2基因表达明显低于48 h,且BMP-2的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1μmol/L As2O3组72 h BMP-2基因表达与48 h无显著差异(P0.05),且BMP-2基因表达与对照组(P0.05);0.1μmol/L As2O3组72 h BMP-2基因表达明显高于48 h,且BMP-2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As2O3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BMP-2 mRNA表达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并且呈剂量-时间依赖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尿嘧啶(Uracil)和三磷酸腺苷二钠盐(ATP)对牛卵母细胞成熟及激活后孤雌胚胎发育的影响。[方法]在体外成熟培养液中添加不同浓度的尿嘧啶和ATP,研究其对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及激活后孤雌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在成熟培养液中添加50μg/ml尿嘧啶能够显著提高卵母细胞的成熟率、分裂率及孤雌胚胎囊胚率;在成熟培养液中分别添加0、250、500、750μg/mlATP,对卵母细胞成熟率影响不大,但添加500μg/ml ATP能显著提高激活后孤雌胚胎囊胚率。[结论]该研究为牛卵母细胞IVM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3种培养基对H9亚型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的增殖效果。[方法]采用DMEM+10%血清、低血清培养基(MEM-MD-611)、无血清培养基(SFE4Mega)3种培养基制备MDCK细胞单层,分别接种不同稀释度的H9亚型禽流感病毒。然后,分别加入含10μg/ml胰蛋白酶的3种培养基作为维持液,培养病毒,每隔24 h观察其细胞病变,并测定上清HA滴度。[结果]在培养72~96 h时,无血清培养基病毒液的HA滴度高于低血清培养基,而低血清培养基则高于含血清培养基。[结论]3种培养基均可用于制备禽流感病毒抗原,其中无血清培养基、低血清培养基更适用于流感病毒抗原的制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胰蛋白酶浓度对低致病力禽流感病毒在MDCK细胞上增殖后的HA滴度。[方法]通过3株禽流感H9亚型病毒分别接种MDCK细胞单层,加入含有不同胰蛋白酶浓度的DMEM维持液,每隔24 h观察细胞病变,并测定上清液中的HA滴度。[结果]当维持液中胰蛋白酶含量为10~20μg/ml时,培养液上清液中的HA滴度最高,达到7 log2(1∶128)。当病毒的接种浓度为10-3和10-4时,MDCK细胞在96 h几乎全部病变,峰值出现在接种后的72~96 h。[结论]当维持液中胰蛋白酶含量为10~20μg/ml时,有利于H9亚型AIV病毒在MDCK细胞上增殖。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本文研究了淫羊藿苷对鸡胚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方法】将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加入第二代成骨细胞中,分别于培养24、48、72h时,使用MTT法和PNPP法检测成骨细胞的增殖率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淫羊藿苷促进鸡胚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但增殖作用不显著。其中当淫羊藿苷浓度为20ng/ml时,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作用最强。【结论】淫羊藿苷能够显著促进鸡胚成骨细胞分化,对成骨细胞增殖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从实验室保藏的乳酸菌中筛选出耐酸耐胆盐能力较强的乳酸菌,并研究其对肠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及对肠道病原菌的抑制能力。[方法]通过模拟人工胃肠液及体外与IEC-6细胞共培养来分别研究乳酸菌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细胞的黏附能力,并利用单层琼脂平板扩散法测定其抑菌效果。[结果]试验的27株乳酸菌中,10株乳酸菌在p H 3.0的人工模拟胃液中培养3 h的存活率均大于44.00%,在p H 8.0的人工模拟肠液中培养4 h的存活率均大于51.56%,在含0.30%胆盐的培养基中培养24 h的存活率均大20.00%;其中菌株C13、A03、A17及A90对IEC-6细胞的黏附个数均大于8个/cell;菌株C13、A03对艰难梭菌、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的抑制能力较强,抑菌圈直径均大于22 mm。经16S rRNA测序将C13和A03分别鉴定为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结论]L.rhamnosu C13、L.plantarum A03的耐酸耐胆盐能力及对上皮细胞的黏附能力较强,对肠道病原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可作为良好的抑制肠道病原菌的候选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17.
杨萍  武学峰  姚旭辉  刘少兴  杨鸣琦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24-1125,1176
[目的]研究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与阿霉素的降毒增效作用。方法]分别采用6种不同浓度的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苦马豆素含量分别为10.00、5.00、2.50、1.25、0.62、0.31 μg/ml)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测量其IC50;然后用此代谢产物与2种不同浓度(60、6 μg/ml)阿霉素(ADR)联合处理HepG2,分析两者的增效作用。结果]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可抑制肝癌细胞HepG2生长,其对HepG2细胞作用72 h的IC50为1.25 μg/ml;ADR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HepG2生长,加入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后HepG2细胞的形态和存活率变化不大。结论]豆类丝核菌次级代谢产物与阿霉素体外联合不具有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肝癌CBRH-7919细胞,以不同浓度槲皮素处理细胞后,采用酸性磷酸酶(APA)法检测OD405nm;倒置显微镜观测CBRH-7919细胞形态变化;Rhodamine123染色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膜电位(△ψm)变化。[结果]槲皮素对肝癌CBRH-7919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并与剂量和时间成正比。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槲皮素作用后细胞密度明显降低。经10μg/ml槲皮素作用12、24、48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到Rhodamine123染色弱荧光细胞百分比逐步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下降。[结论]槲皮素体外能抑制肝癌细胞株CBRH-7919增殖,引起线粒体膜电位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