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杏果实黑斑病病原鉴定及病原菌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杏果实上发生的一种新病害——黑斑病进行了报道,根据病原菌致病性、生物学特性、培养性状及形态研究结果,鉴定其病原是一种链格孢菌(Alternaria sp.),适宜病原菌生长的温度为25~30℃,最适温度为28℃,适宜pH值为4~8,最适pH值为5.78.以蛋白胨或酵母汁为氮源,淀粉或乳糖为碳源有利于菌丝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25~35℃,最适温度为30℃,光照有利于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2.
刺五加黑斑病病原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不同酸碱度和不同光照条件下刺五加黑斑病病原菌的生长速率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5~35℃病原菌均可以生长,较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30℃,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30℃;在pH2~12时病原菌均可以生长,pH 6时最适生长;不同光照条件对病原菌菌落生长也有一定的影响,其中,连续紫外灯照射的菌落生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3.
为培育抗性强、观赏性优良的卷丹百合新种质,采用液体培养基悬滴法测定3个观赏百合品种‘Black stone’‘Tresor’‘Sorbonne’的花粉生活力;用蕾期授粉、正常授粉、延迟授粉、切割柱头授粉方式分别与母本卷丹百合进行杂交,对获得的杂交后代进行胚珠培养及增殖扩繁,采用SSR分子标记的方法鉴定杂种的真实性。结果表明:‘Sorbonne’的花粉萌发率总体高于‘Black stone’和‘Tresor’;蕾期授粉的结实率最高,为14.44%;卷丹בBlack stone’组合获得蒴果数量最多,共得到了17个蒴果;对杂交蒴果进行胚珠培养,得到9株F1代杂种苗;筛选杂种苗增殖扩繁的较适培养基为MS+30 g/L蔗糖+0.1 mg/L NAA+1 mg/L 6–BA+8 g/L琼脂;鳞茎膨大生根较适培养基为MS+80 g/L蔗糖+0.1 mg/L NAA+0.05 mg/L 6–BA+0.75 g/L活性炭+6.5 g/L琼脂,最适培养环境为黑暗培养;通过4对引物鉴定证实卷丹בTresor’的2个杂种株系为真实杂种。  相似文献   

4.
月季是一种世界上常见的、重要的观赏植物.2019年10月在河南省商丘市平原路、长江路、文化路等绿化带发现月季植株患有黑斑病,为鉴定河南省商丘市月季黑斑病病原菌,采集月季患病植株叶片,使用单孢分离法对该病原菌进行分离,纯化得到1株病原菌SQYJAA-1.对该病原菌SQYJAA-1进行形态学鉴定,利用室内人工接种的方法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对其rDNA ITS、GPD和EF1-α等3个基因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病原菌的分生孢子为棕褐色,呈倒棒状,表面有横隔膜和纵隔膜.该菌株能使健康月季离体叶片出现黑斑病病症.多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该病原菌菌株SQYJAA-1(ITS序列MN495846,GPD序列MK683866,EF1-α序列MT133312)与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ITS序列MN495797,GPD序列MK683865,EF1-α序列KY094931)聚于1个分支,由此确定河南省商丘市月季黑斑病病原菌SQYJAA-1为链格孢.生物学特性分析表明,SQYJAA-1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8℃,pH值为6.0,光照条件为24 h光照,最适宜SQYJAA-1菌丝生长的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商丘月季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月季黑斑病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月季黑斑病的危害程度、症状表现进行了调查和观察,着重对病原及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月季黑斑病在北京地区主要以无性阶段Actinonema rosae(Lib)Fr.进行危害,并以分生孢子在病落叶上越冬,但尚未发现有性阶段。分生孢子需在水滴中保持16h方可萌发。其萌发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在0~5℃及40℃孢子萌发均受抑制。在2%葡萄糖液中孢子萌发率最高(93%)。人工接种证明:病菌通过表皮直接侵入,潜育期为10天左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药食兼用型卷丹百合辐射诱变的生物学效应、变异特点。【方法】以湖南龙山卷丹百合为材料,用0~3 Gy 4个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其鳞茎,分析其辐射后代的性状表现及变异情况。【结果】经0、1、2、3 Gy 60Co-γ处理的成苗(株)率分别为100%、100%、60%和0。诱变卷丹百合第1营养世代(VM1)出现较明显的辐射损伤,其株高、茎粗、单株珠芽数、单株鳞茎鲜重均随着辐照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第2营养世代(VM2)的株高、单株珠芽数和单株鳞茎重等性状出现分离,且三者的变异具有一致性,均以2 Gy 60Co-γ处理的变幅较大。【结论】用60Co-γ射线辐射诱变卷丹百合有明显效果,适宜诱变剂量为2 Gy 60Co-γ;选择获得1株优良卷丹百合变异株。  相似文献   

7.
随着卷丹百合种植面积的扩大,卷丹百合叶部真菌性病害也越来越严重,尤其在2014年6~7月份,由于降水偏多,卷丹百合叶部病害大发生,6月中旬重病田卷丹百合枯死株率达50%~70%,部分田块卷丹百合地上部全部枯死。从卷丹百合发病叶片分离得到病原菌,进行致病性鉴定、孢子形态观察、18S r DNA序列分析,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半知菌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该菌菌丝生长致死温度为55℃;适宜p H为6~7;在供试的几种碳、氮源中,最适的碳源是麦芽糖,最适的氮源是酵母。  相似文献   

8.
新疆枣果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新疆地区严重危害枣果产业健康发展的枣果黑斑病,经形态学观察、病理学接种试验并结合ITS及RPB2基因片段联合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病原菌为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Q、WY菌株)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蛋白胨,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促进作用。Q菌株最适培养基为PSA,最适pH为5;WY最适培养基JA,最适pH为8。  相似文献   

9.
10.
介绍卷丹百合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选种、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卷丹百合无公害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传统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地锦(Parthenocissus tricuspidata)叶斑病病原菌进行了鉴定,并在室内纯培养条件下,采用生长速率法研究了病原菌在不同培养基、p H值、温度、光照、碳源和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和菌落形态。结果显示:病原菌为马卡假尾孢(Pseudocercospora macadamiae Deighton);病原菌生长较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和20%地锦植物煎汁的PDA培养基,适宜p H值为6.0~7.0,菌丝生长适宜温度范围为25~30℃,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最佳光照条件为全黑暗。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无病毒的优质种苗,以感染CMV、LSV和LRV的卷丹百合珠芽为试材,采用热处理、茎尖培养结合添加病毒唑的方法,运用RT-PCR方法检测病毒,探讨最适宜的脱毒方法。结果表明:对于CMV,仅通过茎尖培养,剥取0.1~0.3 mm大小茎尖培养脱毒率可达100%,但成活率仅为45%;对于LSV,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1~0.3 mm茎尖培养,脱毒效果最佳,可达90%以上;对于LRV,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4~0.6 mm茎尖培养,添加10 mg/L病毒唑可使脱毒率达90%以上。综合3种病毒的脱毒率和成活率,以38℃高温热处理20 d后,剥取0.4~0.6 mm茎尖培养,添加10 mg/L病毒唑,成活率较高,脱毒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以卷丹百合(Lilium lancifolium)鳞茎鳞片为外植体,探讨影响其分化的主要因素。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诱导卷丹百合鳞茎鳞片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2.0 mg/L+NAA 0.1 mg/L,诱导鳞茎鳞片愈伤组织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继代培养中发现,小鳞茎在添加50 g/L蔗糖MS培养基中生长量最大,添加40 g/L蔗糖有利于愈伤组织生长,且小鳞茎生根率高,生根数量多。  相似文献   

14.
以卷丹(Lilium lancifolium)的鳞茎、叶片和珠芽为外植体,建立了卷丹快速繁殖的植株再生体系,探讨了不同外植体、培养基对卷丹原球茎诱导、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鳞茎是最适合诱导原球茎的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的最佳培养基为MS+1.00 mg/L 6-BA+1.00 mg/L NAA;诱导原球茎的最佳培养基为MS+0.50 mg/L 6-BA+0.10 mg/L NAA+1.00 mg/L 2,4-D;较适合原球茎出芽的培养基为MS+1.00 mg/L 6-BA+0.10 mg/L NAA,较适合不定芽生根的培养基为MS+0.50 mg/L NAA。  相似文献   

15.
油菜素内酯对卷丹愈伤组织生长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百合科草本植物卷丹为试材,研究了油菜素内酯(BL)对卷丹(Lilium lancifolium Thurb)愈伤组织生长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MS 6-BA 1.0mg/L NAA0.1mg/L培养基中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BL(0.001~1.000mg/L),与对照相比,其愈伤组织鲜重增加率、愈伤组织分化率均有显著提高,浓度为0.010mg/L处理愈伤组织鲜重增加率最高,是时照的249%;浓度为0.100mg/L处理愈伤组织分化率最高,是对照的441%。处理组愈伤组织叶绿素含量、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最有效的BL质量浓度是0.010mg/L。处理组愈伤组织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稍有降低,但差异并不显著。表明BL能促进卷丹愈伤组织的增殖及分化并有保绿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明确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等地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 Hand.-Mazz)叶斑病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采用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通过观察病原菌形态特征、柯赫氏法则致病性测定,并基于ITS TEF1 rpb2基因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引起蒲公英叶斑病的病原真菌为细极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其在 PSA培养基上长势最好;最佳生长碳源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最适合产孢;最佳生长氮源为有机氮源蛋白胨;最适生长的 pH为 8;最适生长温度为 25 ℃。  相似文献   

17.
运用石蜡切片技术观察卷丹百合珠芽发育形态学特征,通过测定珠芽发育过程相关生理指标变化,研究其发育机理。结果表明,珠芽发育可分为3个阶段,珠芽启动期、膨大期和成熟期。植物内源激素IAA、ZR、GA_3对珠芽发生与发育起促进作用,而ABA、JA有利于珠芽成熟。蔗糖、淀粉等物质积累及相关酶活性变化在卷丹百合珠芽形成发育过程有重要作用,为卷丹百合繁殖发育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不同土壤消毒剂对药用百合病害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筛选用于百合大田土壤消毒的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消毒剂,以药用百合品种卷丹为供试材料,开展石灰、多菌灵、敌克松、抗重茬菌剂等4种药剂的土壤消毒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不施药)相比,在百合旺长期,施用石灰、抗重茬菌剂的发病率、病情指数、细菌数量、真菌数量显著降低,到了百合成熟期,差异不显著;各处理的株高、茎粗、叶片数量、最大叶片长宽、叶绿素等农艺性状指标及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施用石灰的产量为1248.23 kg/666.7m2,增产71.66%。施用石灰、多菌灵、敌克松、抗重茬菌剂等药剂进行土壤消毒对百合大田病害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和增产效果,其中,石灰、多菌灵、抗重茬菌剂等药剂能显著抑制细菌、真菌数量的增长,尤其是石灰消毒土壤的防病和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9.
为野生卷丹种质资源的繁殖、保存与利用提供依据,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方法探究NAA、6-BA和2,4-D不同配比对野生卷丹鳞茎不定芽诱导及再生植株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6-BA浓度下,生长素对野生卷丹鳞茎不定芽的诱导作用依次为NAA>NNA+2,4-D>2,4-D,最佳不定芽诱导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3 mg/L,平均产芽6.21个;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NAA 0.5 mg/L+6-BA1.0 mg/L,其增殖系数3.46;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NAA 1.0 mg/L,平均生根6.20个.  相似文献   

20.
卷丹百合RAPD-PCR反应体系的单因素逐项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建立卷丹百合RAPD-PCR反应的最适体系。[方法]用CTAB法提取卷丹百合的基因组DNA,通过采用单因素逐项优化的方法,对影响卷丹百合RAPD-PCR扩增的反应组分浓度进行优化。[结果]反应结果显示RAPD对模板的适应性很大;体系中Mg2+在1.5~3.0μl都能产生较清晰的RAPD带;dNTP较适合的浓度范围为0.4~1.6μl;引物较适合的浓度范围为1.5~3.0μl;体系中TaqDNA聚合酶在0.1~0.8μl的浓度范围内均有良好的扩增效果。根据上述结果,卷丹百合RAPD-PCR反应最适的反应体系为:20μl的反应体系中含基因组DNA 2.0μl,Mg2+2.0μl,dNTP 1.2μl,引物2.0μl,TaqDNA聚合酶0.2μl。[结论]该研究为在分子水平研究百合种质资源的分类及亲缘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