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筛选草莓枯萎病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草莓枯萎病菌的室内抑菌活性,采用田间试验测定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以及各单剂对草莓生长性状的影响和对草莓枯萎病菌的防治效果。[结果]枯草芽孢杆菌DJ-6与吡唑醚菌酯及1∶1、1∶2、1∶3、1∶4、1∶5混配组合对草莓枯萎病菌的EC50分别为5.311 5、4.008 6、3.570 6、3.350 9、3.218 9μg/ml;5种混配组合对枯萎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2.28、1.77、1.53、1.64、1.11,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大。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三种不同浓度混配及各单剂均有促进草莓生长和防治枯萎病的效果,其中高、中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和单剂处理。药后30 d和80 d测定枯萎病防治效果,高浓度的防效最高为100.00%和93.11%;中浓度的防效为92.49%和86.49%,高于低浓度和各单剂处理;低浓度的防效分别为82.61%和72.42%,高于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但低于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结论]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定植后的灌根浓度推荐为1 000~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葡萄炭疽病的增效生物复配杀菌剂,减少与替换化学农药使用。[方法]进行了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不同比例混配对葡萄炭疽病的室内抑菌活性测定,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其5种配比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结果]枯草芽孢杆菌与吡唑醚菌酯及1∶1、1∶2、1∶3、1∶4、1∶5混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EC_(50)分别为1.969 8、1.527 4、1.373 2、1.294 8、1.247 3μg/ml;5种混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是1.70、1.25、1.13、1.12、1.12,其中以1∶1增效作用最大。吡唑醚菌酯(EC_(50)为1.054 0μg/mL)的室内生物活性高于枯草芽孢杆菌(EC_(50)为15.017 5μg/ml)。药后50 d(采收前)调查结果表明,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1 500倍液、2 000倍液以及各单剂在葡萄结果期套袋前浸果对炭疽病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高浓度、中浓度处理高于低浓度与两个单剂处理:高浓度防效最高为90.03%,均高于其他各处理,其次为中浓度防效为87.01%,高于低浓度和各单剂,低浓度防效为84.11%,高于1 0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防效为64.60%)和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防效81.07%),对其他果穗病害如白腐病等也均有较好防治效果,防治效果与炭疽病防效趋于一致。[结论]20%吡唑醚菌酯·200亿cfu/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在葡萄套袋前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等果穗病害建议使用浓度为1 000~2 000倍液。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草莓繁育苗的产量和种植后草莓生产安全,进行了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秆菌可湿性粉剂防治草莓炭疽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对草莓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移栽前1d每667m2用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20g土壤喷雾+移栽前1000亿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浸苗的处理相对防效最好,且安全性较好,可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为有效防治附子病毒病、霜霉病、白绢病和根腐病,筛选出高效、低毒、无公害的防治药剂,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cfu/g)、异菌脲悬浮剂(500 g/L)、咯菌腈悬浮种衣剂(25 g/L)、22.5%啶氧菌酯悬浮剂、47%春雷·王铜可湿性粉剂、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和吡唑醚菌...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菌丝生长速率抑制法测定了7种杀菌剂对兰花根腐病菌的室内抑菌毒力,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药剂混配增效筛选实验。结果表明: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50%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对兰花根腐病菌的EC_(50)分别为9.87mg/L和14.28mg/L。二元混配增效药剂筛选结果显示: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和50%嘧菌环胺可湿性粉剂按照2∶1体积比混配,对供试病菌的室内抑菌增效作用明显,为最佳增效配比。  相似文献   

6.
正1预防用0.2%补骨脂种子提取物微乳剂1 500倍,或枯草芽孢杆菌10亿孢子/g可湿性粉剂600倍喷雾。2治疗发病初期用75%嘧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 000倍,或75%肟菌·戊唑醇水分散粒剂5 000倍,或250g/L吡唑醚菌酯乳油1 000倍,或40%苯醚甲环唑3 000倍喷雾。  相似文献   

7.
几种杀菌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比较了3种杀菌剂对黄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30%醚菌酯悬浮剂、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对黄瓜白粉病防治效果良好,连续2次用药,可大幅提高防效。第1次用药后7天,30%醚菌酯悬浮剂1000倍液的防效为70.34%,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各处理的速效性较好,防效整体略优于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其250倍液防效最高,达到79.98%;第2次用药后7天,各处理的防效普遍达到85%以上,其中,6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和3亿cfu/g哈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180倍液的防效分别高达96.37%和97.10%。田间应用时,推荐哈茨木霉菌和其他药剂交替使用。  相似文献   

8.
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它们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质量比5∶1、3∶1、1∶1、1∶3、1∶5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半最大效应浓度(EC50)分别为1.038 8、0.358 3、0.612 9、0.530 1、0.232 6、0.232 8、0.329 6μg/m L;5种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29、1.33、2.29、1.84、1.22,其中以1∶1复配组合的增效作用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 000、2 000、3 000倍液及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葡萄炭疽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1.54%、90.80%、82.88%、76.43%、74.10%,防治效果排序为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简称复配剂)高浓度复配剂中浓度复配剂低浓度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因此,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复配防治葡萄炭疽病增效明显,其中以质量比1∶1混合后对葡萄炭疽病增效作用最明显,果穗套袋前采用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 000~2 000倍液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病害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9.
黑斑病严重影响铁皮石斛的产量和品质,但其防治用药目前登记较少。本研究在铁皮石斛黑斑病发生初期,分别施用吡唑醚菌酯、咪鲜胺、苯醚甲环唑、嘧菌酯和枯草芽孢杆菌5种药剂,调查叶片发病情况。结果表明,施用30%吡唑醚菌酯1 000、1 500倍液,45%咪鲜胺1 000、1 500倍液,25%嘧菌酯1 500、2 000倍液,防治黑斑病效果较好;施用40%苯醚甲环唑1 000、1 500和2 000倍液,枯草芽孢杆菌(1 000亿芽孢·g-1)每667 m2施用20、30、40 g时防治效果不理想。因此,建议使用30%吡唑醚菌酯1 000~1 500倍液、45%咪鲜胺1 000~1 500倍液、25%嘧菌酯1 500~2 000倍液防治铁皮石斛黑斑病,为铁皮石斛黑斑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esne)品种红颜为研究对象,以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复合微生物菌剂3种微生物菌剂作为试材,同时设置25%吡唑醚菌酯悬浮剂作为化学药剂对照、清水对照,研究3种微生物菌剂对草莓炭疽病、白粉病、灰霉病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及其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微生物菌剂均表现出对草莓炭疽病较好的防治效果,均超过65%,且施用复合微生物菌剂的处理防治效果最为明显;在草莓白粉病防治上,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最为明显,超过60%,但施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的防治效果较差,均低于40%;3种微生物菌剂对草莓灰霉病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防治效果,为30%~55%。同时,3种微生物菌剂对草莓植株均具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对葡萄霜霉病的生防活性,采用叶盘法分别测定了黄麻链霉菌NF0919发酵上清液、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的室内毒力,并进行了防治葡萄霜霉病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NF0919菌株发酵上清液、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代森锰锌和烯酰吗啉对葡萄霜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的EC50值分别为96.2859、86.6038、69.9472和7.2636μg/mL。NF0919菌株发酵20倍液和1.0×1011cfu/g枯草芽孢杆菌DJ-6 WP1000倍液对葡萄霜霉病做预防性施药时,2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71.55%和70.71%,2次药后14d的防效分别为67.54%和68.19%;当做治疗性施药时,2次药后7d的防效分别为59.72%和56.07%,2次药后14d的防效分别为56.88%和57.46%。两种供试生防菌剂的防效相当,且保护效果与50%代森锰锌WP 300倍液均差异不显著,而治疗效果与40%烯酰吗啉SC 200倍液均差异显著。可见,黄麻链霉菌NF0919菌株和枯草芽孢杆菌DJ-6 WP对葡萄霜霉病具有一定的生防潜力与开发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10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的室内活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对苹果树腐烂病防治高效的生物源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分生孢子萌发法和离体枝条接种法,测定了10种生物源杀菌剂对苹果树腐烂病菌(Valsa mali)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及其在苹果离体枝条上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10种供试生物源药剂对腐烂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除3%中生菌素WP外,其他9种药剂对分生孢子萌发的抑制效果均优于对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其中,300亿·g-1解淀粉芽孢杆菌WP、1 000亿·g-1枯草芽孢杆菌WP和复合微生物菌剂3种药剂的室内毒力最强,对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0.69、0.89、1.88、0.19、0.039μg·mL-1和0.064μg·mL-1。其次为0.5%氨基寡糖素AS、3%中生菌素WP、5%香芹酚AS、0.5%小檗碱AS和0.4%蛇床子素SL 5种药剂,对菌丝生长的EC50为26.06~290.7μg·mL-1,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为8.29~136.0μg·mL-1。而0.3%苦参碱EC和2%农抗120AS对菌丝生长的EC50均>2 000μg·mL-1,显著>其他几种药剂,室内毒力最差。离体枝条保护试验结果表明,300亿·g-1解淀粉芽孢杆菌WP、1 000亿·g-1枯草芽孢杆菌WP、0.5%氨基寡糖素AS和复合微生物菌剂对离体枝条保护作用最强,其室内防效均>85%,而0.3%苦参碱EC和2%农抗120AS保护作用最差,其室内防效与其他药剂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这与室内毒力测定结果相一致。综上所述,300亿·g-1解淀粉芽孢杆菌WP、1 000亿·g-1枯草芽孢杆菌WP、复合微生物菌剂和0.5%氨基寡糖素AS 4种药剂可作为防治苹果树腐烂病的替代生物源杀菌剂。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与延缓抗药性产生.[方法]本研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其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吡唑醚菌酯与戊唑醇及5∶1、3∶1、1∶1、1∶3、1∶5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EC50(半最大效应浓度)值分别为1.038 8μg/ml、0.3583 μg/ml、0.612 9μg/ml、0.530 1μg/ml、0.2326 μg/ml、0.232 8μg/ml和0.329 6μg/ml;5种复配组合对葡萄炭疽病菌的增效系数(SR)分别为1.29、1.33、2.29、1.84、1.22,其中以1∶1复配的组合增效作用最大.田间防效调查结果表明,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药剂1 000倍液、2 000倍液、3 000倍液以及430 g/L戊唑醇悬浮剂5 000倍液、250 g/L吡唑醚菌酯乳油2 000倍液对葡萄炭疽病防治效果分别为91.54%、90.80%、82.88%、76.43%、74.10%.[结论]因此,吡唑醚菌酯和戊唑醇复配防治葡萄炭疽病增效明显,其中以质量比1∶1混合后对葡萄炭疽病菌增效作用最为显著,果穗套袋前采用25%吡唑醚菌酯·戊唑醇悬浮剂1000~2 000倍液浸果防治葡萄炭疽病害防效均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马丽  康洁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5):138-141
为了建立一种快速、准确能早期检测草鱼肠炎病原菌的方法,以患病草鱼为材料,制备点状产气单胞菌单克隆抗体(McAb),并鉴定其特异性和抗原表位;采用过碘酸钠方法,以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单抗,用试管凝集试验测定其活性;建立点状产气单胞菌McAb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确定包被单抗和酶标单抗的浓度,并测定其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1)获得了2株特异性强和抗原表位不同的单抗,其ELISA效价为1∶16 000。2)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体活性为1∶640。3)建立了包被抗体稀释度为1∶800、酶标抗体稀释度为1∶1 600的双抗原夹心ELISA检测方法,该方法与点状产气单胞菌呈强阳性反应,与近似菌无交叉反应,灵敏性为7×103cfu/mL。结论:制备的点状产气单胞菌McAb的效价高、特异性强;建立的双抗原夹心ELISA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性强,可应用于草鱼肠炎病原体的早期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5.
苹果炭疽叶枯病的田间防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凯润等药剂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金帅、嘎啦两个品种的炭疽叶枯病防治中,25%凯润乳油2 000倍+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700倍、25%凯润乳油2 000倍+43%戊唑醇悬浮剂3 000倍两个组合效果最好,且显著优于其他药剂组合。25%凯润乳油是防治苹果炭疽叶枯病的适合推广应用杀菌剂,在发病严重的果园,6月、7月尤其连续降雨前后要及时喷施该药剂。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N+离子束注入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和突变率的影响。[方法]对离子束注入前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时间、稀释浓度、稀释溶剂和菌膜干燥时间;采用N+离子束注入进行诱变处理,并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筛选菌株。[结果]N+离子束注入样品前处理最佳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20~24 h,利用无菌水将菌液稀释到106个/ml,菌膜干燥时间为0~60 min;离子束注入诱变的最佳条件为:注入能量30 kev,剂量为2×1014~4×1014ions/cm2,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为8.43%~26.71%,突变率为3.50%~5.43%。[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生防菌的辐射诱变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N+离子束注入对生防菌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和突变率的影响。[方法]对离子束注入前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优化,包括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时间、稀释浓度、稀释溶剂和菌膜干燥时间;采用N+离子束注入进行诱变处理,并通过平板对峙法和牛津杯法筛选菌株。[结果]N+离子束注入样品前处理最佳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培养20~24h,利用无菌水将菌液稀释到106个/ml,菌膜干燥时间为0~60min;离子束注入诱变的最佳条件为:注入能量30kev,剂量为2.0×1014~4.0×1014ions/cm2,枯草芽孢杆菌存活率为8.43%~26.71%,突变率为3.50%~5.43%。[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枯草芽孢杆菌离子束注入诱变育种方法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他生防菌的辐射诱变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6种杀菌剂对甘薯黑斑病菌(Ceratocystis fimbriata Ellis et Halsted)的毒力,结果表明,1%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和2%宁南霉素对甘薯黑斑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效果居前2位,其中后者对该病菌的EC50值为0.30μg/mL。探讨了7种药剂对甘薯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显示:以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对苗期黑斑病的防治效果最佳,防效达100%。  相似文献   

19.
以麦芽汁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研究干酪乳杆菌生长的碳源、氮源、营养因子及培养条件,通过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干酪乳杆菌的最优培养基配方和最佳培养条件,进一步选择菌种的最佳浓缩、富集条件。结果表明,培养基最优配方为麦芽汁培养基中添加1%乳糖、2%胰蛋白胨、20%西红柿汁和0.2%牛肉膏,初始pH 7.0;最适摇瓶装液量为100%。在最适条件下,37℃培养12 h后菌液中活菌数可达到1.37×1010cfu.mL-1。优化浓缩离心富集条件,4℃条件下,4 000 r.min-1离心30 min,离心后菌种存活率为76.27%,浓缩倍数为62.87,干酪乳杆菌高密度培养物中活菌密度可达8.62×1011cfu.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