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2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0%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  相似文献   

2.
<正> 1 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棚温高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2 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风换气,每天2~3  相似文献   

3.
一、温度过高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棚温高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二、通风不良菇棚内通气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0.1%以上),易闷死菇蕾,再遇高温死菇更为严重。要结合天气情况,注意通风换气,每天2~3次.气温高应在早晚或夜间进行。  相似文献   

4.
1.薄皮菇的成因厦对策 薄皮菇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快.加上蘑菇密度大、营养供应跟不上所致。产生薄皮菇还与品种的特性有关。贴生型品种大多数出菇密.容易产生薄皮菇,产量低.质量差。气生型品种培养料和覆土层过薄.再加上喷水少而轻,造成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也会产生薄皮菇。覆土后调水期间由于喷水轻、喷水次数多、调水快,细土调水后菇房通风少,菇房内空气湿度大,菌生长的部位过高.子实体结在细土表层.根基浅.  相似文献   

5.
一、金针菇的"看天"管理 根据秋、春季节气温变化进行催蕾长菇管理,在秋末春初可利用寒流快要结束时催蕾,在回暖阶段现蕾,这样出菇整齐,菇体健壮. 1.晴朗天.出菇期应加大菇房空气相对湿度,白天不通风,晚间通风.露菇、壮菇在晚间进行.  相似文献   

6.
薄皮菇的形成是因为温度偏高、子实体生长速度快,加上蘑菇密度大、营养供应不上所致。产生薄皮菇还与品种的特性有关。贴生型品种大多数出菇密,容易产生薄皮菇,产量低、质量差。气生型品种,培养料和覆土层过薄,再加上喷水少而轻,造成营养和水分供应不足,也会产生薄皮菇。覆土后调水期间喷水次数多,细土调水后菇房通风少,空气湿度大,菌生长的部位过高,  相似文献   

7.
一、草菇死菇原因1.菇房通风与保湿不协调。草菇是好气性真菌,需大量水分,通风过多易缺水死亡。通风不足易造成二氧化碳过多而缺氧死亡。2.菇房温度骤变。南方栽培草菇大部分用泡沫菇房,对恒温恒湿起重要作用。但若受台风袭击时没能及时关闭门窗,或遭冻害时没有及时加温,或遇持续高温时没能及早通风降温,或喷洒在地板上的井水过多,降温太快,小菇承受不了温度骤变而成批死掉。  相似文献   

8.
蘑菇生理性病害的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地雷菇1.1特征菇根长,菇形大而不圆整,菇盖上沾有较多泥土,所以又称顶泥菇。1.2病因发菌前期菇床通风过强烈,导致粗土层含水量偏低,加之覆细土过迟,菌丝难爬上土层,造成出菇部位偏低;有的是由于过早地喷出菇水,而且喷水量过急过大,造成菌丝下沉,使子实体原基在培养料面和粗土层之间形成,当子实体发育受覆土的挤压,从而产生了“地雷菇”;还有的是播种太迟,棚内气温偏低,抑制菌丝向粗土层内生长,造成菌丝难以爬上土层,出菇部位较深,而形成“地雷菇”;还有的是培养料过湿或料内混有泥土,造成有利于“地雷菇”形成的环境条件,从而形成“地雷菇”。  相似文献   

9.
<正> 1 持续高温。在出菇前期,菇棚温度达到20℃以上,致使菇床水分蒸发和菇体新陈代谢加快,水分及营养供应不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可导致小菇蕾因缺乏营养和水分而枯萎死亡。 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加强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2 通风不良。菇棚长期通风不良,氧气不足,二氧化碳浓度过大(大于0.1%),子实体发育的代谢热不能迅速排除,  相似文献   

10.
王德明 《油气储运》2005,(10):34-34
持续高温 当出菇阶段气温高于23℃连续3天以上,菌蕾生长受到温度的抑制.而此温度正适合菌丝的生长发育.从而使菇蕾营养产生逆向输送,导致菌蕾失去营养与水分供应而死亡。因此.早秋出菇期需有抗高温的措施准备.如采用向阳面搭建荫棚,菇房地面喷水以及适当推迟堆料时间,避开高温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袋栽香菇,在子实体分化、现蕾时,常发生烂菇现象.其原因主要有:长菇期间连续降雨,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菇房湿度过大,杂菌易侵入,造成烂菇;有的属病毒性病害,使菌丝退化,子实体腐烂;有时因管理不善,秋季喷水过多,相对湿度高达95%以上,加上菇床薄膜封盖通风不良,二氧化碳积累过多,使菇蕾无法正常发育而霉烂.      ……  相似文献   

12.
现将双孢菇死菇的原因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温度过高 菇棚突然升温或持续几天高温达20℃以上,再加上通气不良等易造成死菇.出菇期应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和天气变化,根据气温调控棚温,配合调节通风换气,严防棚内出现高温.  相似文献   

13.
一、巴西菇优质干品 将采收的巴西菇洗净,在通风处晾干或晾晒2小时。将烘干机(房)预热至50℃后稍降温,按菇体大小、干湿程度将鲜菇分级,并均匀地排放在烘干机(房)的竹筛上,菌褶朝下。大菇、湿菇排放在筛架中层,小菇、干菇排放在筛架顶层,质差或畸形菇排放在筛架的底层。烘干分为3个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主要介绍了金针菇发菌期和出菇期易出现的异常现象及防止方法。重点论述了发菌期菌种不萌发、菌种块萌发不吃料、菌丝发黄生长缓慢等问题,出菇期的不现蕾、菇蕾发生不整、袋壁出菇等10个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每个问题提出了具体的防止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在双孢菇生产中,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以及管理措施不当,会影响菌丝和子实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影响了产量和品质。 1.播种后菌丝不萌发、不吃料 播种后菌丝生长不良,菌种不萌发、不吃料,只在料面生长并出现萎缩现象。这是由于菇房内的温度、通风情况及温度不当等原因造成的。若培养料表面偏干,可及时喷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氢钾水溶液;如排过湿,则要加强菇房通风;当菇房内气温较高时,要采取降温措施,使其达到适宜的温度范围;当菇房内有氨臭味时,要及时加大通风量,在培养料面戳洞,排除氨气。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利用杏鲍菇冷库菇房设施进行香菇周年化出菇的技术内涵,从技术理念、设施环境、转色、催蕾、疏蕾、成菇管理及转茬管理等方面比较分析了菇房周年化出菇技术的优势,并简述了香菇新品种庆科212的菇房周年化出菇技术要点,为实现香菇全工厂化周年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金针菇采收时长得不整齐,在市场上不好卖,其原因主要是出菇期管理不当造成的。采取以下合理的管理措施可有效预防金针菇出菇不齐。1.蕾期。采取催蕾管理措施,将菇房门窗打开,增强光照和通风,向空间喷雾状水,使菇房空气相对湿度提高到90%,降温至10℃左右,同时松动袋口,以诱发菇蕾,但这时一定不能把袋口的塑料薄膜全部撑开,以防培养料水分蒸发,影响菇蕾形成。几天后,当培养料面出现棉花状菌丝或黄色水珠时,  相似文献   

18.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菌棒持续出菇时间长达15天以上,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笔者经过多年的菇场管理,摸索出一套快速催蕾方法。现将其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盖囊菇 (PleurotuscystidiosusO .K .Miller)又名盖囊侧耳 ,为高温性种类 ,特别适合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栽培 ,产量高 ,品质好 ,耐贮藏 ,鲜食制罐皆宜。出菇期正在鲜菇较少的夏秋季 ,市场前景看好。在福建、广东等地 ,可利用夏季蘑菇休闲的菇房进行栽培 ,能提高菇房的利用率 ,增加菇农的经济效益。盖囊侧耳可利用甘蔗渣 ,特别是已提取过木糖、酒精的细蔗渣来作为栽培主料 ,这对甘蔗渣的综合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生态习性野生时在夏秋季生于柳、杨、枫、槭、悬铃木 (法国梧桐 )等阔叶树的死节、枯干上。盖囊侧耳营养生长阶段 ,菌丝白…  相似文献   

20.
双孢菇在出菇阶段.由于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菇床上经常发生部分小菇蕾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严重时床面的小菇蕾成批死亡。造成产菇量和经济效益的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