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雅丽 《河南农业》2006,(12):42-43
农民工是在经济能力、诉讼行为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的人群。由于经济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的有无及其程度直接关系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能否真正实现.因此.人民法院有必要对此两种能力有严重欠缺的农民工实行司法救助.切实保障这群体的合法权益.以期将对公民的权利平等保护由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2.
《百姓》2001,(4)
让那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但经济困难的群众打得起官司,有利于体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精神,保障司法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其次,“司法救助”真正体现了“人民法院为人民”的公仆精神,有利于进一步树立人民法院的公正廉洁形象,打击权钱交易等丑恶行为。最后,《规定》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经济上“贫弱”的当事人可向  相似文献   

3.
王冲 《甘肃农业》2006,(10):197-198
近年来,随着一批直接关系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案件的出现,诸如国有资产流失、沙尘暴、水土流失等,以及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一些部门随意涨价、部门利益至上、暴利经营等失信于民的行为时有发生,引起广泛的社会关注,使得公益诉讼逐渐成为一个司法热点话题。但是公益诉讼在我国立法上仍是一片空白,与法学理论界的强烈要求与法律建议相比,司法实践显得过于谨慎和保守,难以有所突破,使得我国的公共利益尚处于无人救济或救济不能的尴尬境地。本文从公益诉讼的含义和现今所面临的制度困境为切入点,在比较研究国外的诉讼模式的同时,也整合了国内学者的一些观点,以期对我国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在经济能力、诉讼行为能力方面存在严重缺陷的人群.由于经济能力与诉讼行为能力的有无及其程度直接关系到"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能否真正实现,因此,人民法院有必要对此两种能力有严重欠缺的农民工实行司法救助,切实保障这一群体的合法权益,以期将对公民的权利平等保护由形式平等走向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5.
诉讼漫谈     
什么是诉讼?诉讼的本质特点是什么?诉讼为什么会成为一种法律程序?人们为什么要将诉讼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这些问题曾经使笔者十分迷惘——至今仔细想来仍没有完全令人信服的解答。见到苏力先生的《法律是世俗的,不是理想主义的》一文,又勾起了对这些问题更多的迷惘与思考。“过分地注重程序,反而使中国的下层人民生活得更不好。程序多了,需要更多更好的律师,更好的律师意味着更多的钱”。还有:“像谁主张谁举证,刑事司法上的提前介入改革”带给谁“好处”了呢?  相似文献   

6.
德国、法国和日本的民事诉讼权利救济与实体权利的保护、法院权力的制约紧密联系。同时,上述国家更从宪法层次配置诉讼权利的救济,明确规定了可救济的当事人诉讼权利范围和救济措施,也从程序管理或司法行政措施的角度排除当事人诉讼权利的救济。德国、法国和日本的民事诉讼法都采取了“金字塔式”的诉讼权利救济模式,相比之下,德国和日本的救济模式更加接近,救济范围比法国更广,对法院职权控制比法国更严。  相似文献   

7.
以严格区分公、私为基础的传统诉讼模式在风险社会面临着不少挑战,如传统的诉讼分类难以涵盖不断涌现的新社会冲突、超个人的集体利益主体的诉讼资格问题凸显、个人诉讼成本的增加使其远离司法。为应对挑战,传统诉讼模式应当变革:一是通过集团诉讼或公益诉讼适度地扩大当事人资格;二是完善配套制度,降低受害人诉讼成本,提高其诉讼收益,使其既可能也愿意“接近司法”,而不是选择文明社会之前通行的“私力救济”。  相似文献   

8.
徐凤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09-11611
在传统法律不足以制止环境侵害的情况下,环境公益诉讼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救济环境公益的重要法律手段。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提出从创设环境权、扩大原告的起诉资格、放宽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及设立中立的环境鉴定机构等方面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9.
王立新  祁胜勇 《百姓》2007,(4):8-10
在当下的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1亿多城镇职工;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对农民医保有了制度安排,已在全面铺开之中。唯有城市里职工群体之外的其它城镇居民——城镇个体工商户、无业人员、职工家属、农民工、未成年人等成了医保制度“被遗忘的角落”,他们被称为城镇职工和农民之外的“第三类人”——而恰恰这个群体是城市里最脆弱的群体,甚至比农民还要贫弱。  相似文献   

10.
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惧官、避官,素有“民不与官斗”的说法,这种封建时代形成的意识传统非常有碍于社会进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国家,必定是一个法制国家,是一个公众普遍具有民主和法制意识的社会。我国《行政诉讼法》的颁布,确立了“民”与“官”在法律面前的平等原则。有了这个原则,老百姓就可以依法诉讼,依法告“官”,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也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相似文献   

11.
“诉讼”是农民寻求法律保护的第一步,而诉讼中成本与收益的比值又是决定诉讼效果的重要因素。现实生活中,农民诉讼门槛的一味降低与司法效率的提高在某种程度上又存在矛盾。本文将以农民诉讼的自身成本和社会成本为突破口.试图通过对农民诉讼成本的探完,找到一条较为行之有效的既保护农民诉讼权利又维护司法效率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2.
票据是票据权利的载体,票据丧失,持票人就失去了行使票据权利的物质依据。失票人必须及时依法采取有效的救济措施,才能使票据权利最终得以实现。但我国现行法律对票据丧失救济的规定还不够完善,难以充 分维护失票人的合法利益。为此,木文就票据丧失的挂失止付、公示催告和提起诉讼三种救济制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浅析我国行政指导的司法救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现代政府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行政指导正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发挥了巨大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法律上的问题,尤其是司法救济的缺陷,这也成为人们指责行政指导的主要原因。本文从行政指导的涵义出发,对当前中国行政指导实践面临的“合法性危机”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行政指导司法救济制度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环境污染侵权是一种有别于传统侵权的新型侵权行为,环境污染侵权一方面侵害了公民的传统民事权利,另一方面也侵害了公民的新型环境权。传统侵权救济机制在环境救济方面的失灵以及村民环境知情权的严重缺失是造成农民环境权利得不到救济的重要原因。构建包括基层组织调解、环境公益诉讼、风险救济机制等在内的多渠道新型环境侵权救济机制是解决农村环境侵权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勇 《湖南农业》2005,(5):26-27
“期间”在法律上指人民法院、诉讼参与人进行或完成某种诉讼行为应遵守的时间。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75条第1款的规定,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法定期间指法律明文规定的期间,行为主体在法定期间内依法实施的诉讼行为具有法律效力;而不遵守法定期间,则丧失  相似文献   

16.
刘同君  王筱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9):16662-16664
在村民自治的近30年中,村民与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组织之间的矛盾冲突逐渐显现,且对此类冲突的救济途径不畅通,广大农村农民的权益保护遭遇瓶颈。从我国现有法律规定以及诉讼体系来看,应赋予村民委员会等村基层自治组织以准行政主体的资格,通过修改和完善村民自治基本法律、宪法、行政诉讼法、刑法及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规定,对村民的合法权益进行相对畅通的司法救济,并辅之以调解救济,以到达保护村民利益最大化之目的。  相似文献   

17.
完善小额诉讼制度,首先明确案件的受理范围,不能规定得太过空泛。其次,针对当前的小额诉讼制度应规定救济途径,不应让一审终审和强制适用束缚了法院和当事人的手脚。再次,要理顺小额诉讼在民事诉讼法中的法律关系和地位。并且要重新规定小额诉讼的标的额,进一步明确小额诉讼的适用"额度上限"。小额诉讼制度进一步完善,必将促进我国程序多元化,解决纠纷程序分类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婚姻法》在追究婚内侵权行为民事责任上存在严重的缺陷,不能对受害人进行有效的司法救济。基于“人格独立“、“男女平等“以及婚姻秩序的要求,在民法这一私法范畴内,构建婚内侵权民事救济机制,确定不同的侵权救济方式,以及建立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由于另一方的侵权而寻求法律保护的司法救济制度,不仅有利于遏止夫妻间的侵权行为,维护受害者的基本权利,以及婚姻家庭的稳定乃至于社会的稳定,也是我国社会发展和完善民事立法的进一步要求。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非成熟态及其法律行为特征左继亮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及其内在要求都已表明:法制化是必由之路。市场经济即法制经济的命题实际上可以在另一种意义上理解为市场行为即法律行为。本文旨在面对现实社会运作着的法律,在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的“应然”命题下,从“实然...  相似文献   

20.
村民罢免村官,之所以遭遇“马拉松”,难以走出“搁浅”怪圈,其中的原因很简单。法律规定,村民大会应由村民委员会召集,且对于村委会消极不履行或怠于履行召集的职责,没有直接的救济程序。在决定切身利益的问题上,很多村官不会轻易弃权。可想而知,对于一个不愿退出政治舞台的村委主任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