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生态高值农业的研究还存在许多空白与争议,需要进行生态农业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总结。当前长江中下游生态高值农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包括:生态高值农业内涵与特征、生态高值农业体系构建和发展生态高值农业的政策措施等。因此,长江中下游生态高值农业发展战略研究的框架应包括如下几方面:农业现代化及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进展研究;生态高值农业理论研究;长江中下游生态高值农业的实践研究;长江中下游生态高值农业体系构建研究;长江中下游生态高值农业的发展战略与制度创新研究。  相似文献   

2.
河姆渡碳化稻中普通野生稻谷粒的发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亚洲栽培稻(O.sativa L)起源于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 Griff),中国是亚洲栽培稻起源地之一的观点已被世人所公认。关于我国栽培稻的具体起源地,主要有:五十年代的华南说,七十年代的云贵高原说,八十、九十年代的长江(中)下游说,迄今尚未定论。长江(中)下游说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是明确在远古的新石器时期(7000年前),长江(中)下游地区是否曾经生长、繁衍过普通野生稻。  相似文献   

3.
稻作起源的研究在农业历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目前农业考古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重大课题。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之一,有着悠久的稻作历史,中国稻作的起源就显得更为重要,一直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中国的稻作起源于何处,中国的学者有各种不同的意见,概括起来有“云贵高原说”,“华南说”,“长江中下游说”等观点,前两种观点的共同缺憾是仅着眼于野生稻分布的考察和遗传变异多样性的研究,缺  相似文献   

4.
《百姓》2003,(12)
游说渐成行业缘起饭店“大堂”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代,游说行业相当火爆,说客不仅在国内向国君兜售治国良方妙计,而且周游列国穿梭斡旋。提出合纵连横的苏秦、张仪是说客,一代圣人孔子也是有名的说客。有位美国政治学家说过:美国政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利益互动。为了各自的不同利益,美国诸多的社会领域、行业、企业、团体等争相组织、配备和寻找自己的游说队伍或代言人,由此构成了围绕华盛顿国会山兴起的美国游说业。有人说,它是美国社会的毒瘤;也有人说,它是美国民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认为,美国的游说起源于国会,主要针对国会议员。19世纪初,国会不像现在常年开会,议员一般不在华盛顿买住  相似文献   

5.
中国糯大麦品种资源及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彩梅  张京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2):4244-4249
 【目的】鉴定中国糯大麦种质及了解中国糯大麦的地理分布状况。【方法】采用I2-KI染色方法,对7 713份中国栽培大麦种质资源进行糯性鉴定及地理分布研究。【结果】共鉴定出252份糯大麦品种,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云贵、青藏高原。其中黄河中下游分布区是以河南为中心,长江中下游分布区以江苏为中心,云贵、青藏高原以云南和西藏为中心。【结论】中国糯大麦品种资源丰富,地理分布区域广泛。研究中国糯大麦可以更好地促进专用大麦育种筛选优异种质,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糯大麦遗传资源起源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农机购置补贴是一项惠民政策,是国家拨出的专项资金对购买新机具的农户、居民和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组织给予补贴,此项已开展了十余年,惠及千家万户,政策深入人心。和县是农业大县,地处皖东,行政区划属于安徽省马鞍山市,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土地面积1319平方公里,土地耕作面积79万亩,以稻、麦、油、蔬菜为主要农作物,被誉为长江中下游平原最大的"菜篮子"。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在和县已实施多年,大大提高我县的农  相似文献   

7.
中国主要生态区小麦施肥增产效应分析   总被引:39,自引:7,他引:39  
【目的】分析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小麦的化肥增产效应,为小麦进一步增产和提高化肥效率提供依据。【方法】总结近年来全国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示范数据,通过化肥偏生产力、农学效率等指标分析中国主要农业生态区小麦施肥的增产效应及其变化特点。【结果】各区域施肥量水平较高且差异明显,其中黄淮海区施肥量最高,为383 kg.hm-2;北部高原区施肥量最低,为233 kg.hm-2。西北区和长江中下游区的化肥增产作用高于北部高原区和黄淮海区。化肥偏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区域是西北区,为23.9 kg.kg-1;最低的地区是黄淮海区,为17.4 kg.kg-1。化肥农学效率的最高的地区是西北区,为9.7 kg.kg-1;最低的地区是黄淮海区,为4.2 kg.kg-1。与20世纪80年代初相比,长江中下游区和西北区的氮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21.6%和5.6%,而黄淮海区和北部高原区分别降低了46.0%和12.4%;北部高原区和西北区的磷肥农学效率分别提高了13.7%和10.4%;黄淮海区和长江中下游区分别降低了38.6%和6.24%。【结论】各区域小麦施肥水平明显提高且差异加大,化肥增产作用仍很显著,增产效应差异明显,粮食低产区不一定是化肥高效区。合理施肥,提高化肥养分效率仍然是各区域小麦增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长江中下游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产区之一,江西省位于长江中下游的粮食产区之内,为我国的粮食生产贡献力量。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水稻主要产区之一,水稻成熟快、面积广,所以水稻的种植技术对于水稻的收割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水稻的种植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如皋市地处长江中下游,是农业大市,油菜是主要油料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0万亩.但在品种上存在产量不稳、品质欠优的状况,寻求适合我市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油菜新品种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0.
世界稻作农业发祥于何处?这个问题一直是稻作史上的疑案。海外学者最初根据印度古稻及云南三种野生稻的存在,倡导“云贵高原──阿萨姆说”。后来,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了大批7op年前的栽培古稻,子是国内学者首倡“长江下游说”。当湖南波县彭头山遗址出土9000年前的栽培古稻后,国内学者又倡导“长江中下游说”。江苏连云港古稻的出土,则又有学者提出“黄河下游首创说”。而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出土8000年前的栽培古稻后,不少学者提出“长江中游──淮河上游说”。亦有学者作泛论,主张“亚洲稻作文化圈说”(‘)。原始稻作的起…  相似文献   

11.
黄爱华 《农业考古》2012,(6):374-377
江西地处中国内陆长江中下游的鄱阳湖平原地区,物产丰盛,资源丰富,农产品的种类繁多,盛产稻米等多种农产品,在全国农业经济中历来占据重要的地位。但江西农业生产规模偏小,总量不大。近几年来,在推进全省农业结构战略调整中,农业获得了较快的增长,尤其在中部省份是以粮食、水产、山林产业为主体的特色农业优势较  相似文献   

12.
渍害是长江中下游地方农作物主要灾害之一,本研究在溃害的监测、预警和风险评估实现的基础下,设计了一套基于册BGIS的渍害监测预警信息实时发布系统,达到实时发布溃害的监测、预警的目的。本文从系统的用户分析、软件设计方法、实现关键技术和具体功能等方面分析系统如何设计与实现的。该系统为长江中下游地区农业科技人员和农民及时掌握渍害信息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3.
<正>当前,华南、西南、江南中稻和东北单季稻处于齐穗至灌浆乳熟期,华南、江南、长江中游晚稻处于分蘖期,长江下游和江淮单季晚稻处于拔节至孕穗期,田间病虫发生发展速度快。其中稻飞虱短翅型成虫在江南和长江中下游晚稻区增长速度快,局部虫量高,重发威胁大;稻纵卷叶螟在长江中下游晚稻区虫卵量较高,呈加重发生态势;稻瘟病在华南、江南、长江中下游晚稻区扩展速度快,江苏局部  相似文献   

14.
大费育稻考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近年以来,我国大量野生稻的发现和考古发掘出的稻谷资料,越来越证明我国是世界稻作起源的中心。可是,在进一步探讨我国稻作起源的具体地区及其族属问题时,目前尚有争议。从其中有重大影响的云南说与长江下游说,都集中在长江以南地区看来,稻作起源于我国南方,在学术界似乎已经成为公认的历史事实。因此,认为江南是我国栽培稻的发源地,而北方种植的水稻则是从南方传来的,就似乎是无庸置疑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农家科技》2011,(2):7
<正>该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10017。属籼型三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7.4天。2007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0.3千克;2008年续试,平均亩产580.5千克。  相似文献   

16.
中国棉花主产区的优势动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良斌 《湖北农业科学》2014,(13):3195-3198
利用比较优势模型和中国三大棉区2006-2010年的数据对中国棉花主产区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实证检验,旨在为中国主棉区提供一个动态优势比较。结果表明,在2006-2010年间,规模比较优势最高的为新疆;效率比较优势最高的是黄河中下游棉区的河南省;效益比较优势最高的是长江中下游棉区的安徽省。三大主产区均具有综合比较优势,以新疆棉区最高。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和县这样身处长江中下游,但是被发达工业地区包围的农业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在周边地区飞速发展下衬托的越发凸显。因此,对于2020年能否实现全面小康,和县这个欠发达地区急需进行扶贫路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水是农业的命脉,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是人类的命脉,离开水人类就不能生存;水是不可替代的有限资源,水是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帮助大家树立科学的水意识,保护水资源、水环境,营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的社会风气,我们辑录了我国水资源的一些基本情况,以飨读者。1 母亲河水情堪忧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长江洪水泛滥,黄河缺水断流,情况严重。长江上游过量砍伐森林,陡坡开荒,造成生态恶化,水土流失。长江中下游过水性调蓄湖泊,由于多年的泥沙淤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缩小了6700km2,达40%;…  相似文献   

19.
一、皖河农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安徽农垦皖河农场地处长江中下游北岸,行政区划在安庆市大观区(安庆西郊),距城区18公里,东临长江,北倚皖河。农场占地总面积77.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800公顷,林地300公顷,水面200公顷。总人口2.61万人,劳动力资源充裕,是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农场。  相似文献   

20.
循环农业是将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视为整体加以统筹协调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阐述了长江中下游丘陵地区发展循环农业应树立科学的理念、遵循科学发展循环农业的战略规划原则,选择适宜的模式、推动创新,并加强政府的引导,以期促进循环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