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正> 近年来,我们围绕着“郑州红鸡”的杂交、选育、推广和机械化养鸡试验场的兴建、投产,在科研与生产的相结合上进行了一些探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 郑州红鸡(原名新固始鸡)是在杂交改良固始鸡的基础上,选育而成的.目前其主要性状趋于一致,表现生长快、产蛋多和蛋重、大等优点,改变了固始鸡生长慢,产蛋性能低和黑喙黑腿的缺点.为进一步掌握郑州红鸡的生长发育规律及主要经济性状,为今后推广提供可靠的依据,我们从1979-1980年对郑州红鸡和固始鸡进行了主要经济性状的对比试验.一、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系我院试验鸡场同批次,体质  相似文献   

3.
郑州红鸡,是河南省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所用国外的新汉夏鸡和我省的固始鸡进行杂交选育而成的一种蛋、肉兼用型优良鸡种。这种鸡体型较大,生长速度快;肉细嫩、味鲜美;母鸡200天左右产蛋,年产蛋180个,每个蛋重一两一钱。  相似文献   

4.
正一、康乐蚌的来源康乐蚌是上海水产大学和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珍珠养殖场2000年至2006年历经7年时间共同培育而成,2007年1月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适宜在全国推广养殖的优良杂交种,它是以池蝶蚌选育群体为母本,三角帆蚌鄱阳湖选育群体为父本,杂交而获得。母本池蝶蚌从日本引进,取回后吊养于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珍珠养殖场的池塘进行保种,并进行群体选育,培育杂交配套系;父本三角帆蚌选用鄱阳湖群体,并进行群体选育,培育杂交配套系。鄱阳  相似文献   

5.
苹果新品种选育的研究是建国以来一直坚持进行的一项研究课题,其中杂交育种是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自1951年开始进行人工杂交,已做了337个杂交组合,选育出“甜黄魁”、“辽伏”、“伏锦”、“翠秋”、“迎秋”、“锦红”和“长红”等7个苹果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结合新品种选育,我们利用大量杂交原始材料,以“国光”(Ralls)、“红  相似文献   

6.
1970年利用当地优良推广品种黑农16(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和日本高产高蛋白品种十胜长叶杂交,经多代选育鉴定育成黑农35,1990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92年已累计推广近700万亩,并已大量出口。选育高蛋白高产大豆品种,在选择亲本时要选择高产性状突出、综合性状好的亲本,同时亲本之一蛋白质含量应较高,这样易于成功。为了提高大豆产量,必须选育秆强不倒的品种,可利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和无限结荚习性品种杂交;利用有限结荚习性品种之间进行杂交;用钴60等射线处理有限结荚习性的大豆;利用农家品种中的矮秆材料。对大豆后代材料可用不同肥水条件进行鉴定,同时用北育南繁、温室加代等措施来缩短育种年限。在大豆育种中要利用和保存好中间材料。  相似文献   

7.
<正> 为深入探讨小麦新品系郑州79201的丰产、稳产性,掌握其高产栽培技术,为品种利用提供信息,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我们用1985—1987两年全省不同生态区60点次区试资料,以大面积推广种豫麦2号为对照,对郑州79201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于后。一、材料与方法郑州79201为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1979年用郑州761与无芒77杂交选育而成。选用1985—1987年省区试资料,采用莫惠栋一年多点和多年多点方差分析法、模糊数学综合评判法以及多元回归和通径系数分析等方法,对郑州79201进行综合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8.
郑州红鸡是河南省农林科学院培育的一个蛋肉兼用鸡种.1976年以来,每年都有一些90日龄公、母鸡平均体重达到2.4-2.8斤的批次.为进一步了解其早期生长性能,1981年我们进行了生长速度、饲料报酬、存活率、产肉性能、体尺等观察试验.一、材料和方法在本所实验鸡场郑州红鸡繁殖群中收集种蛋入孵,1月25日出壳,选健康雏3050只做为育肥仔鸡.试验期1-3周龄采用笼养,3-  相似文献   

9.
郑6辐小麦品种是河南省农林科学院用(辉县红×内乡5号)F_1×黑麦杂交育成的郑州6号,经过1968、1969年连续辐射诱变选育而成的。1974年以来,经过鉴定试验、区域试验和多点示范表现增产显著,是我省中肥水平,水、旱地利用的一个优良新品种,目前,正在适应地区扩大繁殖推广。  相似文献   

10.
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1961年偶然发现一株天然杂交水稻,由此启发提出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观点,并开始从事杂交水稻研究;1970年带领助手李必湖、尹华奇等在海南岛的普通野生稻群落中,发现一株雄花败育株,命名为“野败“;1973年发表了题为《利用野败选育三系的进展》的论文,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一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用3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这一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水稻育种的指导思想;1995年,正式宣告两系法杂交水稻研究成功,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1997年,提出选育超级杂交水稻的技术路线;1998年超级杂交稻研究被列为总理基金资助项目;2000年和2004年,指挥超级杂交稻研究已分别达到中国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计划“第一期(大面积单产10500kg/hm2)、第二期(大面积单产12000kg/hm2)目标;随后,进一步提出超级杂交稻第三期要达到大面积单产13500kg/hm2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湖北红鸡     
湖北省农科院家禽研究开发中心经 9年系统选育培育成红羽褐壳蛋鸡新品 种:湖北红鸡。该品种包括一个父系、一 个母系。其纯系和配套商品鸡中等体型, 羽毛深红色,适应性强,产褐壳蛋,产蛋 性能好,遗传性稳定,制种简单,能继代 繁殖。2002年7月通过湖北省农业厅组 织的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正式 命名为湖北红鸡。  相似文献   

12.
正西瓜品种封阳3号(审定编号:桂审瓜2016023号)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广西信都红籽瓜研究发展中心、广西贺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选育。品种来源:母本EdSW05-008,利用ZXG00059与ZXG00222杂交,经7年10代选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父本EdSW05-105,利用"道县红"与"宁夏红"杂交,经7年10代选育而成的高代自交系。该品种符合广西西瓜品种审定标准,已通过审定,可在广西作籽用西瓜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杂交粳稻“秀优5号”的品种特性与栽培、制种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秀优5号"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经多年精心配组选育而成的杂交粳稻新品种。经国家区试和上海市区试及生产试验,已通过国审和上海市审定。南汇区于2004年开始引进试种,经多年示范和推广,目前已成为南汇区杂交粳稻主要  相似文献   

14.
《甘肃农业科技》2009,(11):F0002-F0002,F0003
向日葵已成为甘肃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其生产已逐步向规模化方向发展,播种面积不断扩大。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从1993年开始从事向日葵品种资源的征集与利用研究、优良杂交种选育、丰产优质栽培技术、新品种推广示范等工作。先后选育和引进的油葵杂交种陇葵杂1号、法A15、法A18等,其累计推广面积达100多万亩,为甘肃及同类地区向日葵科研及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5.
郑州9023是由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用[小偃6号//83(273-3/84(14)43]F3/3/陕213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早熟、多抗、适应性广的小麦新品种.2000年郑州9023的示范推广被列为河南省科委重点科技项目.  相似文献   

16.
<正> 选育和推广矮秆、抗倒、抗病品种,是进一步稳定和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途径。我省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先后选育和推广了郑引一号、郑州741、郑州742、郑州761、百泉41、百泉3039、百农3217、豫麦2号等小麦高产良种,在生产上发挥了显著的增产作  相似文献   

17.
<正> (一)选育经过:豫单8号是我所1982年在郑州本校农场用自选优系3184作母本,黄早4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经多年多点产比及两年河南省夏玉米区域试验结果,均表现高产稳产、株形紧凑、抗病抗倒、适于密植。丰产潜力大适应性广,在中上等水肥地区种植均可获得高产,现已大面积繁殖推广。(二)产量表现:经过1983、1984两年六点十一次产比结果,平均亩产542.52公斤,最高亩产656.25公斤。较我省推广玉米良  相似文献   

18.
吉林山黑猪     
<正>山黑猪是吉林精气神有机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从1997年开始,以从北京黑猪场引进的北京黑猪为父本、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引进的大约克夏猪为母本,采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分子育种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杂交、选育,历经12个世代培育成的优质瘦肉型黑猪,是第一个在我国北部山  相似文献   

19.
<正> 豫芝一号是1976—1978年杂交选育的新品种。经过省区域试验,全国芝麻良种江淮区域联合试验及省内外示范推广,到1985年全省推广面积约50万亩,省外推广面积约5万亩以上。现将选育经过、产量表现及其利用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宣威市玉米育种在育种队伍及基础设施、育种技术、品种推广等方面存在不足。为了改善这些不足,提出相应对策,包括突出宣威育种目标;充实育种队伍;创新玉米种质;加强高配合力玉米自交系的选育工作;调整宣威杂交玉米育种方向;加强地方种质资源的挖掘、改良和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