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红艳 《吉林蔬菜》2018,(10):10-11
嫁接是防止保护地瓜菜连茬土传病害和低温障碍的最有效途径,具有增产、优质、抗逆、减少农药污染等作用。特别是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瓜菜嫁接栽培愈显得更加重要。1品种选择及育苗1.1砧木选择要求具备与接穗亲合性强、抗逆性强、抗土传病害、根系发达、耐低温、不影响接穗果实和品质。  相似文献   

2.
嫁接栽培是防止保护地瓜菜连茬土传病害和低温障碍的最有效途径,因具有极好的优质增产、抗逆性,可大幅减少农药污染等作用,备受生产者广泛推广应用,特别是保护地生产,瓜菜嫁接栽培显得效果更加显著. 1 品种选择及育苗 1.1 砧木选择:应具备亲合性强、抗逆性强、根系发达、耐低温、不影响接穗果实品质.黄瓜、西瓜、西葫芦最好嫁接砧木是云南黑籽南瓜,也可用南瓜、当地葫芦等.  相似文献   

3.
正嫁接是防止保护地瓜菜连茬土传病害和低温障碍的最有效途径,具有增产、优质、抗逆、减少农药污染等作用。特别是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瓜菜嫁接栽培愈显得更加重要。1育苗技术1.1砧木选择要求具备与接穗亲合性强、抗逆性强、抗土传病害、根系发达、耐低温、不影响接穗果实和品质。黄瓜、西瓜、西葫芦最好的嫁接砧木是云南黑籽南瓜,也可用南瓜、瓠瓜、当地葫芦等。茄子常用的嫁接砧木有托鲁巴姆、crp刺茄、野茄、红  相似文献   

4.
<正>嫁接是防止保护地瓜菜连茬土传病害和低温障碍的最有效途径,具有增产、优质、抗逆、减少农药污染等作用。特别是保护地生产的迅速发展,瓜菜嫁接栽培愈显得更加重要。1育苗技术1.1砧木选择要求具备与接穗亲合性强、抗逆性强、抗土传病害、根系发达、耐低温、不影响接穗果实和品质。黄瓜、西瓜、西葫芦最好的嫁接砧木是云南黑籽南瓜,也可用南瓜、瓠瓜、当地葫芦等。茄子常用的嫁接砧木有托鲁巴姆、crp刺茄、野茄、红茄、番曼托罗等。番茄常用砧木有knvf、bf兴津101  相似文献   

5.
不同砧木嫁接对大理紫长茄生长及土传病害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理州蔬菜生产基地的轮作倒茬变得十分困难,蔬菜土传病害因此蔓延传播,国内外茄果瓜类蔬菜防治土传病害多采用嫁接技术,表现出良好的抗病增产效果.由大丽轮枝菌引起的黄萎病和由尖镰孢菌引发的枯萎病是大理州茄子生产上主要的两种土传病害,严重地制约茄子生产.本试验利用云南丰富的野生茄子资源,进行优良砧木的选择.通过不同砧木嫁接对大理紫长茄生长及土传病害抗性影响的研究,筛选出与接穗的嫁接亲合力高,抗逆能力和吸收水肥的能力强的野茄品种,进而探讨嫁接茄的抗病丰产原因.  相似文献   

6.
嫁接是防止保护地瓜菜连茬土传病害和低温障碍的最有效途径,具有增产、优质、抗逆、减少农药污染等作用。荷兰、日本、保加利亚、韩国等国已广泛应用于生产,我国从七十年代起,开始进行黄瓜嫁接栽培,目前山东、辽宁、吉林、北京等省、市已大面积推广。新疆八十年代栽培面积仅千余(亩)。九十年代以来,西瓜、茄子、番  相似文献   

7.
茄果类蔬菜中的番茄。茄子和瓜类作物一样都受到土壤传染性病害的威胁。由于蔬菜产地的专业化和保护地栽培的发展,连作增多,土壤病害有逐渐加重的趋势。目前,利用抗性砧木进行嫁接栽培是预防土壤病害的最有效的途径。近年来,日本继瓜类嫁接之后,茄果类蔬菜的嫁接也迅速地普及开来,,据1982年统计,日本的保护地栽培中、茄子96%,番茄16%采用了嫁接栽培。 嫁接的优点不仅可以避免病害,还常由于砧木特别是异种砧本比接穗原株根系发达。吸肥力强,因而接穗生长旺盛,可获增产。如果以嫁接的果菜与未嫁接的果菜相比,即使在后者不发生病害的情况下,前…  相似文献   

8.
利用嫁接茄子高抗土传病害、生命力强等特点在日光温室内进行再生栽培,育苗、定植1次可连续收获两茬。文章从砧木与接穗的选择、育苗与分苗、嫁接方法、嫁接后管理、定植和田间管理等方面,介绍日光温室茄子嫁接再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曹翠文  林鉴荣  李莲芳  郭爽 《蔬菜》2014,(11):54-55
选择优良砧木进行茄子嫁接可从根本上防止茄子土传病害的发生。嫁接技术内容包括砧木与接穗的选择、播种育苗、嫁接准备、嫁接、嫁接后管理等。  相似文献   

10.
成都地区早春茄子嫁接育苗能有效解决土传病害造成的严重为害,其栽培技术主要是选择合适的砧木和接穗品种,适时播种和嫁接、假植,合理进行嫁接后管理。  相似文献   

11.
何丹 《长江蔬菜》2021,(17):48-50
瓠瓜,又叫长瓜、蒲子、夜开花等,是诸暨市种植面积较大的瓜类蔬菜之一,栽培茬口以早春大棚栽培为主,由于连年种植瓜菜,导致土地熟化,病害加重,根部土传病害尤为严重,有的地块已经无法再种植瓠瓜自根苗[1].而瓠瓜嫁接育苗技术可有效降低瓠瓜蔓枯病发病率,提高瓠瓜产量和效益.诸暨市经济特产站经过多年的瓠瓜嫁接育苗及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总结出了 一套适合本市瓠瓜生产的嫁接育苗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茄子嫁接新技术,是茄子传统栽培技术的一项重要改革,应用这项技术,既可以防止茄子的土传病害,又可以大幅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形成了茄子周年生产的新格局.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砧木选择原产于日本的托鲁巴姆.托鲁巴姆与接穗的亲和力非常好,抗病性和抗逆性较强.接穗品种选择辽茄七号紫长茄、9318长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保护地黄瓜的发展,黄瓜枯萎病( 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和黄瓜疫病(Phytophthora melonis)有加重趋势,成为生产上的一大难题。这两种病害俗称死秧或死藤,是一种土传病害。枯萎病菌是从根部侵染的导管性病害,疫病菌则借流水多从茎基部侵染。嫁接黄瓜是利用南瓜对这两种病具有高度抗性这一特性进行防治。同时,嫁接砧木云南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具有耐低温,根系发达,生长势强的特性,故嫁接黄瓜结瓜早、瓜条多、产量高。 我国在80年代初已开始推广黄瓜嫁接技术,但发展较慢,主要原因是嫁接费工,还需要嫁接夹子…  相似文献   

14.
嫁接技术是温室瓜菜栽培中的主要配套技术,也是一项重要的增产、防病措施,能解决连作障碍、土传病害等问题,并增强植株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及抗逆性,延长生产时间,从而增加产量和效益.具体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兴区西瓜集约化育苗产业发展迅速,通过生产实践,总结出1套适合大兴区西瓜集约化育苗的技术.技术关键点在于选择市场需求的接穗品种和适合当地土壤条件的砧木品种,掌握播种和嫁接的合适时期,采用贴接方法嫁接,嫁接后进行适宜温、光、水管理,病害预防等.生产的商品苗生理苗龄在3叶1心期至4叶、子叶完整、茎秆粗壮、接口愈合良好、...  相似文献   

16.
茄子四种嫁接育苗方法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保护地茄子连作栽培,其黄萎病、枯萎病发病率高达30%-50%,已成为制约保护地茄子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国内外的研究和生产实践表明,采用抗病性强的野生茄子砧木进行嫁接栽培,较好地解决了茄子重茬和土传病害的难题。适于茄子嫁接的砧木有:赤茄、刺茄、托鲁巴姆、金理1号等。接穗品种选用应根据栽培季节和当地消费习惯来决定。常用的品种有:六叶茄、七叶茄、天津二苠茄、丰研2号、茄杂1号等。茄子的嫁接方法较多,但嫁接效率和效果差异较大,1997-1998年我们对4种茄子嫁接育苗方法做了比较,结果如下。一、劈接法劈…  相似文献   

17.
胡静  章鸥  何从亮  阎庆九 《蔬菜》2012,(2):13-15
采用嫁接育苗方式栽培茄子,是目前预防茄子土传病害较为理想的栽培方式,具有明显的效果。从茄子砧木和接穗的品种选择、育苗技术、嫁接管理技术、嫁接苗栽培过程中发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等方面,总结茄子的嫁接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樱桃番茄为蔬果两用作物,由于连年种植,各种病原菌在土壤中不断积累,导致连作障碍发生严重。侧芽嫁接栽培是指利用接穗苗通过摘心使其萌发4~5个侧芽,利用侧芽作为接穗来嫁接的一种方法。该嫁接方式可有效解决番茄连作障碍,防治青枯病等土传病害,而且嫁接植株具有抗逆性强、产量高的特点,有利于提高番茄品质,保护生态环境。相对于顶芽嫁接,侧芽嫁接可节约大量种子和农药投入,减少接穗育苗工序,缩短育苗时间,降低  相似文献   

19.
刘慧颖 《吉林蔬菜》2013,(Z1):12-13
茄子嫁接新技术,是茄子传统栽培技术的一项重要改革,应用这项技术,既可以防止茄子的土传病害,又可以大幅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形成了茄子周年生产的新格局。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砧木和接穗的选择砧木选择原产于日本的托鲁巴姆。托鲁巴姆与接穗  相似文献   

20.
桂林市的资源县、龙胜县利用山区特有的小气候种植番茄以及永福县进行秋季番茄栽培,由于多年种植,加之高温多雨天气较多,病害(尤其是青枯病)发生严重,多芽嫁接技术应用面积逐年增大,为进一步规范桂林市夏秋番茄嫁接育苗技术,现根据桂林市的实际情况总结了一套桂林市夏秋番茄多芽嫁接育苗技术规程. 1 砧木和接穗品种 1.1砧木品种 选择抗根部病害、嫁接亲和力强、对接穗果实品质影响小、已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亲和、亲农、亲家日本等砧木品种. 1.2接穗品种 选择果实品质好、硬度高、果型美观、丰产性好、连续坐果能力强、耐贮运且市场适销的格雷、73-574、73-597等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