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IPCC中碳排放量公式,结合能源消费数据,对北京和上海2005~2012年碳排放终端能源总量进行估计;运用LMDI模型定量分析了经济总量、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 2012年经济总量上升是推动北京和上海碳排放量增长的主要因素,能源结构调整是降低碳排放量的主要原因,产业结构调整是影响碳排放量原因之一.通过对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进一步分析得出北京和上海两市应通过能源结构调整,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率来减少碳排放,上海市应同时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降低碳排放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在解决能源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能源农业的概念,系统阐述了能源农业的特点以及中国在发展能源农业方面所要采取的能源作物的筛选、培育、标准化栽培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能源转化设备转化效率和转化机制以及区域发展规划制定等一系列的基础及基础应用研究措施。  相似文献   

3.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11届能源部长会议9月2日在北京闭幕,与会各方发表《北京宣言》。中国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介绍说,此次会议就加强能源安全和促进亚太地区能源投资和贸易、提高能源效率和发展可持续社区、促进清洁能源资源开发和化石能源的清洁化利用等四大议题广泛交换了意见,达成了一系列重要共识。第一,亚太经合组织能源部长们承诺,将继续强化2001年APEC各经济体领导人签署的能源安全倡议(ESI)。  相似文献   

4.
由于我国煤炭运输的疲于奔命、天然气和电力输送的利益纷争以及能源产地对能源利益高回报的追求,国内的主要能源产地几乎都选择了能源就地转化。在低碳经济的战场,能源加工转换作为一种经济技术手段也鼎力相助。与能源实践中二者各显神通的景象相反,能源加工转换颇受我国能源立法与研究宠爱,能源就地转化却被彻底遗忘。这种反差使得从能源法理论上研究二者的关系尤为重要。然而,这一问题至今不为能源法学界所关注。以《能源法》为研究视角,运用比较的研究方法,结合能源利用实践的研究表明,二者在能源产业链中的位置、实施的条件、实施的后果和法律管制基本相同;二者的来源、实施主体、实施目的、法律地位和性质不同。  相似文献   

5.
2008年12月14日,农业部科技发展中心、上海清洁能源研究与产业促进中心和壳牌中国集团在北京联合举行颁奖典礼,表彰壳牌2008年大学生能源调研项目的20项成果及团队。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农业部能源生态处的有关领导及壳牌中国集团主席林浩光等出席颁奖大会。  相似文献   

6.
《北京农业》2007,(12):44-45
当前,发展生物质可再生能源已成为社会热点。日前,在中国林业生物质能源发展研讨会上,有关专家认为,开发林业生物质资源,形成新的能源产业,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2008年1月3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在驻地举行了一场特别检阅仪式,对北京强欣顺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送光明到军营”工程圆满竣工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8.
近日从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获悉,一种卧放于地面之上、利用太阳能集热、自动出料的户用玻璃钢沼气池,于2009年5月26日在北京通过了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沼气专业委员会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鉴定认为,该产品在北方地区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9.
关于木材能源使用的一些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木材能源作为一种生物质能源,在人类使用的总能源消费中占很大的份额,但其实际的重要性和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认识。综述了当前人们对木材能源使用普遍存在的一些认识上的不足,并对其进行了分析,旨在提高认识,加强对木材能源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7月9日,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这是近30年来第一次围绕农村能源召开的全国性专题会议。会议提出要按照十二五规划纲要关于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  相似文献   

11.
发展能源农业是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中国具有发展能源农业的潜力和条件。要以生产和利用能源作物为重点发展生物质能源,同时要注意从国情出发,统筹兼顾,完善各项政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地调查、综合分析和结构优化,对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农村能源问题及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993年该地区生活能源总量短缺17.49%,即使林地过度采薪22.01%,90%畜粪直接用作燃料和大量购进生物质能,仍不能满足群众基本用能需求;能源结构中,生物质能占94.13%,商品性气、液态能仅占2.97%,通过作物和能源结构调整,农田生产潜力和能源技术的持续开发,可实现“粮食、能源、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的经济建立与巨大的能源消费基础之上,它是建筑在化石能源基础上的一种经济。但由于这一经济的资源载体将在21世纪上半叶迅速的接近枯竭,化石能源与原料链条的中断必将导致世界经济危机和冲突的加剧,最终葬送市场经济。人类正面临着巨大的能源压力,能源问题已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并演变成敏感的国际政治、经济和外交问题。中国是一个能源生产大国,同时又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能源消耗大为增加,一次性能源的产能与供需缺口扩大。在全球能源危机不断加剧的现实情况下,该如何突破能源瓶颈问题,开创一条适合中国自身的能源需求发展道路已成为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发展农村清洁能源,改变农村能源使用现状,是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这一问题高度重视,并在第六部分中专门予以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根据《决定》的精神,形成清洁、经济的农村能源体系应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5.
北京节能减排受经济增长影响较大。从经济增长角度来理解能源消耗,既有助于了解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变化,也能看清未来能源消费的重点。根据分析,经济增长带来两方面的改变,一是体量增大形成能耗总量的增大,但能源效率是提升的,一个是经济增长带来的居民及相关行业的能耗的增长,便得能源结构改变困难。从能源效率提升的结构分解看,北京的能源效率提升的来源,更多的是技术方面,是各行业的能源的利用效率的提升,经济结构的提升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16.
能源农业技术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能源问题是当前以及今后我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针对能源农业在解决能源问题方面的优势,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生物质能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界定了能源农业的概念及特征,系统构建了能源农业发展的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包括能源作物种植业、能源林业、能源畜牧业和以沼气工程、酒精发酵工程、秸秆汽化技术及能源转换装置为主的能源农业加工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农垦》2003,(11):7-8
为了落实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全面了解并掌握国家有关农村可再生能源工作发展的方向、重点及相关新技术,提高农垦系统可再生能源项目申报质量,农业部农垦局于2003年8月26—27日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农垦系统可再生能源工作座谈会”。会议邀请了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可再生能源处王久臣处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干旱半干旱研究所邱凌教授,上海明星洁能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曾邦龙总经理做了专题讲座。各  相似文献   

18.
《现代农业科学》2007,(7):12-12
在全球矿物质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开发利用尚不能普及的情况下,生物质能源的利用越来越受重视。  相似文献   

19.
世界若干国家生物质能源利用及有关问题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前世界生物质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总供应量的15%左右,由于各国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不同,生物质能源生产及利用水平差别也很大。如美国、瑞典、巴西、芬兰、丹麦、波兰和英国等已走在世界前列。经大量试验发现有2类能源植物比较有前途,它们分别是短期轮作矮林(SRC)和禾本科能源作物(HEC)。食品生产与生物能源生产之间没有冲突,生物质能源生林(SRC)和禾本科能源作物(HEC)。食品生产与生物质能源生产之间没有  相似文献   

20.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问题已成为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在解决能源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提出能源农业的概念,系统阐述了能源农业的特点以及中国在发展能源农业方面所要采取的能源作物的筛选、培育、标准化栽培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工设备和加工工艺、能源转化设备转化效率和转化机制以及区域发展规划制定等一系列的基础及基础应用研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