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石杉碱甲是治疗老年痴呆症最好的药物,蛇足石杉的石杉碱甲是石衫植物中含量最高的。本文从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组培灭菌、药用成分分离纯化及含量测定等方面的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石杉碱甲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研究了石杉碱甲的提取工艺.系用有机酸浸提、萃取、反萃取、脱色和重结晶等化学分离技术从千层塔中提取、纯化石杉碱甲.结果表明:①pH对石杉碱甲的存在形态有很大影响;②一定酸度下的液液萃取除杂效果理想;③活性炭的用量及吸附条件对除杂效果影响显著;④低温下氯仿的重结晶可得到纯度大于99%的高纯度石杉碱甲.  相似文献   

3.
易学文  张利  罗容珍  杜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98-19799,19838
[目的]筛选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方法]采用纤维素酶酶解细胞壁,从而溶出更多的蛇足石杉细胞中的物质,并设计正交试验选出酶法提取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用量0.125 g,酶解pH4.5,酶解温度60℃,酶解时间2.5 h;在此条件下,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的提取率为0.589‰;各因素中温度对纤维素酶的酶解效果影响最大。与酸提法相比,酶法提取的石杉碱甲的提取率提高了40.3%。[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提取率高,可用来提取蛇足石杉中石杉碱甲。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Extend-C18(150 mm×4.6mm,4.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02 mol/L磷酸二氢钾(8:92,V/V),检测波长为31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石杉碱甲在0.046~0.460 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2.70%,平均含量为0.025%.[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方法]色谱条件:色谱柱为ZORBAX Extend-C18(150 mm×4.6 mm,4.5μm),流动相为乙腈-浓度0.02 mol/L磷酸二氢钾(8∶92,V/V),检测波长为310 nm,柱温为25℃,流速为1 ml/min,进样量为10μl。[结果]石杉碱甲在0.046~0.460μg/m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45%,RSD为2.70%,平均含量为0.025%。[结论]该方法简单、易行,可用于长柄石杉中石杉碱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笔者通过原植物形态观察和石蜡切片法对湖北恩施产蛇足石杉、皱边石杉、四川石杉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石杉属植物在原植物形态上较其他植物相对简单,叶片形态表现出大的差异,可作为鉴别的主要对象,叶片在大小、叶边缘和叶柄长度上有明显的不同;三种植物根、茎、叶显微形态均有共同的结构,但也存在一定差异,根部主要表现在维管束数目和筛胞排列方式上,茎部表现在茎维管束木质部脊状突起数目、维管束相对面积和韧皮部的排列方式上。  相似文献   

7.
千层塔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千层塔是民间沿用了上千年的中草药,其有效成分石杉碱甲能增强记忆,对老年痴呆症有显著疗效。对千层塔的发展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成果,从物种多样性、次级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生物转化和菌株石杉碱甲高产策略5个方面对蛇足石杉内生菌的研究概况进行综述。蛇足石杉内生菌应用前景广阔,其价值有待于深入研究与开发。本文总结的研究方法亦可为其他植物内生菌的研究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红英  向级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376-16377
[目的]优化选择千层塔中石杉碱甲的提取方法。[方法]采用Hypersil ODS2 C18柱,以乙腈∶磷酸盐缓冲液(pH值2.5)=20∶80(体积比)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用紫外检测器于310 nm波长处检测。用酸提取-氯仿萃取-甲醇定容与酸提取-碱调pH值-过滤上柱的方法进行对比试验,选择千层塔中石杉碱甲的最佳提取方法。[结果]石杉碱甲的浓度在5-55 μg/ml与其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RSD=0.95%。采用酸提取-氯仿萃取-甲醇定容的方法比较好,方法简单,快速,检测准确。用该方法进行提取,测得千层塔中石杉碱甲含量为0.40%。[结论]为更准确地测量千层塔中石杉碱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以千层塔内生真菌SHB为出发菌株,采用微波、紫外线、Co60射线、亚硝酸和硫酸二乙酯对内生真菌孢子进行诱变。诱变孢子悬液通过在PDA平板继代培养2次,把单菌落孢子转接至PD培养液中进行发酵培养,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发酵液,筛选出一株遗传稳定,产石杉碱甲能力较高的高产菌株wB3。其发酵产物中石杉碱甲为原始菌株的3.04倍。  相似文献   

11.
石杉碱甲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昊  潘利华  罗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67-12468
综述了有关石杉碱甲野生资源、人工栽培资源、组织培养资源、内生真菌资源的研究进展,为该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利用不同碳源、氮源对吉林地区牡丹叶斑病菌、人参黑斑病菌、曼陀罗黑斑病菌、大葱紫斑病菌等4种链格孢菌(Altenaria sp.)生长的影响进行对比.对碳源的利用情况研究表明,果糖为碳源时,牡丹叶斑病菌、人参黑斑病菌、曼陀罗黑斑病菌、大葱紫斑病菌各处理间病菌生长差异极显著,牡丹叶斑病菌生长具有绝对优势.对氮源的利用情况研究表明,牡丹叶斑病菌、人参黑斑病菌处理间病菌生长差异极显著;牡丹叶斑病菌与曼陀罗黑斑病菌、大葱紫斑病菌处理间病菌生长差异极显著;硝酸钠为氯源条件下,人参黑斑病菌处理比牡丹叶斑病菌菌丝生长略好,牡丹叶斑病菌比大葱紫斑病菌、曼陀罗黑斑病菌菌丝生长更好.  相似文献   

13.
张静  杨春雷  布都会  邵侃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9095-9097,9099
针对现阶段我国高等农林院校在研究生生源方面存在的数量较少、质量不高、学科专业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构建农林院校研究生优秀生源保障体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谷春艳  林琳  胡飞  张勇  高同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43-10445
[目的]探讨营养成分对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对从辣椒炭疽病发病病株上获得的2种炭疽病菌株进行了分离和鉴定,并采用十字交叉法和血球计数板法研究了营养成分(碳源、氮源)对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菌丝生长、产孢量及菌丝干重)的影响。[结果]黑点炭疽菌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碳源分别为麦芽糖和淀粉;红色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和葡萄糖,产孢的最适碳源为山梨糖。2种辣椒炭疽菌菌丝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牛肉膏和蛋白胨,产孢的最适氮源为酵母。[结论]为有效防治辣椒炭疽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郑肖兰  郑服丛  吴伟怀  李锐  陈瑜  贺春萍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1):5711-5715,5793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和氮源对橡胶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方法]采用查理固体培养基和孢子悬浮液培养,通过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测定试验,研究10种碳源和9种氮源对橡胶炭疽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菌丝生长试验表明,乳糖、D-果糖、葡萄糖、甘油、D-木糖5种碳源培养基的菌丝体生长量较好,生长量均≥7.87mm/d,L-山梨糖碳源培养基则效果较差;硝酸钠、甘氨酸、L-赖氨酸、L-组氨酸4种氮源培养基的菌丝体生长量较好,其生长量≥8.00mm/d,硫酸铵、硝酸铵、氯化铵、L-半胱氨酸氮源培养基则效果较差。孢子萌发试验说明,橡胶炭疽菌能较好地利用各种碳源和氮源,孢子萌发率最低的是在甘油碳源溶液中。[结论]对菌丝体生长和孢子萌发最有利的碳源是葡萄糖,对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较好的氮源有硝酸钠和L-组氨酸。  相似文献   

16.
马国良  马辉  马学斌  韩海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01-12503,12532
[目的]探讨油菜菌核病菌在外源营养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方法]以青海高原春油菜菌核病菌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碳源和氮源及不同pH对该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影响。[结果]适宜该菌核病菌菌丝生长和菌核形成的碳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和果糖,氮源分别为柠檬酸铵和硫酸铵,碳氮比为30∶1,pH范围为6.0~7.0。[结论]为控制和防治油菜菌核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木霉菌REMI转化子解磷筛选及其解磷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菅丽萍  刘力行  陈云鹏  薛春生  陈捷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179-6180,6191
[目的]为了获得具有防病和解磷双重功能的木霉菌REMI转化子。[方法]从康氏木霉菌(Trichoderma koningii)T30及其60株REMI(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基因整合技术)转化子中筛选出3株解磷作用较好的转化子,并研究不同碳、氮源对转化子TK!46解磷作用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碳源对转化子解磷能力影响较小,而氮源的作用较大,其中转化子在解磷过程中最适氮源是氨态氮。[结论]该研究为研制多功能木霉剂奠定了基础,但完全揭示木霉菌解磷机理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8.
范文忠  程丽  李云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020-16021
[目的]探讨不同碳源、氮源对花生网斑病(Phoma arachidicola Marasas Pauer & Boerema)菌丝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花生网斑病病菌菌种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在不同碳源、氮源培养基处理下花生网斑病菌丝的生长速率。[结果]适宜菌落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山梨醇,其次为可溶性淀粉、木糖;适宜菌落生长的最适氮源为硝酸钙,其次为硝酸钾、甘氨酸。[结论]该研究可为研究花生网斑病的发生机理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蛹虫草斜面固体菌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5种碳源(葡萄糖、乳糖、蔗糖、麦芽糖和可溶性淀粉)和4种氮源(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浸膏和柠檬酸氢二铵)对蛹虫草菌丝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培养基的最佳碳源和氮源种类;同时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对蛹虫草菌丝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碳源为可溶性淀粉,适宜浓度为20 g/L;最佳氮源为酵母膏,适宜浓度为5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