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临床上,脾虚慢草、反胃吐草、宿草不转比较多见。草果对这些疾病有很高的疗效。《元亨疗马集》中虽有几个用草果的方剂,但不作为主药。《饮膳正要》上说:“草果性味辛温无毒,治心腹痛,止呕补胃,下气”。李东垣说:“草果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益真气,消一切冷气膨胀,化疟母,消宿食。”《本草正义》上说:“草果性温燥烈,善  相似文献   

2.
症状牛拉稀、不吃生草,只吃少量干草。临床检查,其体温正常,瘤胃蠕动微弱、无力,口流清涎、浑身发颤,脉象沉迟,鼻汗不成形,大便少而溏稀。病机本病多由饲养管理不当,饥饱不匀,感受风寒,寒湿内侵所致。由于湿困脾土,肌肉失去动力,则四肢无力,浑身发颤,由于阴气内积于脾胃而胃主受纳,致成胃纳不佳。治则平胃散加减。处方苍术80g、厚朴60g、陈皮60g、干姜60g、山楂60g、麦芽60g、建曲60g、槟榔60g、藿香60g、官桂20g、甘草20g,连服二剂。方解苍术、厚朴、陈皮温中燥湿、健脾行气为主药;山楂、麦芽、建曲有“三仙”之称,加槟榔能健脾胃助消化、…  相似文献   

3.
平胃散出自明代<元亨疗马集>[1],以治马的胃寒不食症,追溯其源,来自宋朝的<和剂局方>.<元亨疗马集>:"平胃散:开胃.歌曰:苍八甘三陈厚五、七枣同擂五片姜,升水共调煎一沸,胃寒草少灌安康."<抱犊集>:"平胃散:此是胃寒,治牛胃寒不食草呕屎."[2]<猪经大全>以平胃散治疗"猪受疫不食症."[3]原农林部<兽药规范二部(草案)>:"平胃散:燥湿健脾,行气消胀.主治脾胃不和,腹胀泄泻,胃寒少食."  相似文献   

4.
凡是具有除湿化浊、醒脾悦胃功能的药物,称为化湿药,藿香即为重要的化湿药。 1巧用 藿香配半夏。藿香化湿醒脾、宽中快气、和胃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二者配伍,可除脾胃寒湿、降逆止呕。用于治疗寒湿内阻引起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等。藿香配佩兰。藿香味香性温,功能散表邪、化湿热、醒脾开胃、和中止呕,佩兰气香味辛性平,具有醒脾化湿而解暑作用。  相似文献   

5.
猪牛的寒泻证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一般在冬季、早春、晚秋较多见。其病因:空腹误饮冷水太多,或过食冰冻草料,损伤脾阳,脾胃运化失职,清浊不分,水液下注大肠成泻;夜露风霜、久卧湿地、阴雨苦淋,寒湿之邪内传脾胃;过服凉药损伤胃肠。临床上常见的小肠寒泻、寒湿困脾泻、大肠寒泻等症,其病位虽不相同,但病机都是寒湿内伤脾胃致泻,故统称寒泻证。治宜祛寒逐湿,健脾止泻。笔者用自拟的“阳蔼根散”治疗猪牛寒泻98例,疗效显著,现作报道,敬请验证指教。  相似文献   

6.
"阳明之腑,乃阳明胃及阳明大肠也".家畜阳明腑温病是以大便秘结为主要症状的临床常见病,外感、内伤均能引起该患.<伤寒论>云:"三阳(即太阳、阳明、少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为阳证".而在中兽医临床上,阳明腑温病多属半虚半实之证.<温病条辨>说:"阳明温病不大便,不外热结、液干二途,必先辨明而施治之".然在临床上又不乏医者不究机理,一概当作实证以承气之法寒下之,以致液亏津涸而亡.笔者现就对家畜阳明腑温病(除太阳阳明合病,三阳合病、太阳阳明并病而重证在表者)的认识与治疗体会作一简述,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7.
<正>凡是具有除湿化浊、醒脾悦胃功能的药物,称为化湿药,藿香即为重要的化湿药。1巧用藿香配半夏。藿香化湿醒脾、宽中快气、和胃止呕,半夏燥湿化痰、和胃降逆。二者配伍,可除脾胃寒湿、降逆止呕。用于治疗寒湿内阻引起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泻等。藿香配佩兰。藿香味香性温,功能散表邪、化湿热、醒脾开胃、和中止呕,佩兰气香味辛性平,具有醒脾化湿而解暑作用。二者相伍为用,其清热化湿、醒脾和胃之功效增加。用于治疗夏日伤暑、湿浊中阻、  相似文献   

8.
牦牛胃寒吐草症主要是由于外感风寒或久卧湿地、内伤阴冷,而使寒湿之邪侵袭脏腑,伤及脾胃,脾胃虚弱,胃不受纳而引起的一组以吐草为特征的病症.天祝县地处海拔2 040~4 870 m的高原地区,属于寒冷型高原气候,自然气候条件恶劣,牦牛胃寒吐草症的发病率较高,近几年,笔者总结经验,针对高寒地区牦牛胃寒吐草症,自拟温脾暖胃散结合西药治疗,自2006年以来共收治38例,治愈34例,治愈率达90%,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加味白术芍药散治疗山羊肝郁脾虚泄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泄泻的致病原因较多,但临床上以伤及脾胃多见.<景岳全书·泄泻篇>曰:"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可见肝脾所引起的泄泻,是在脾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笔者在治疗时则以治脾为主,注意顾及肝木,常兼用柔肝、升阳之法,以助其条达之性.近年来,应用白术芍药散加味治疗山羊肝郁脾虚泄泻27例,全部治愈.  相似文献   

10.
牛的脾胃湿寒症相当于西兽医认为的前胃驰缓,临床发病率较高,多因外感风寒、内伤冷水,致使寒湿之邪侵入脾胃,湿寒过胜导致脾胃功能降低.在临床实践中,根据<牛医金鉴>中的健脾暖胃散和五积散加减而成干姜蔻散,诊疗该病38例,颇为得心应手,大多一剂痊愈,介绍如下:临床症状:病牛精神沉郁,被毛粗乱无光,食欲、反刍减少,甚至废绝,耳、鼻、角发凉,舌色青白、津液滑利、重者口流清涎,触诊瘤胃空虚、柔软,大便正常或稀溏,体温、心跳、呼吸一般正常.  相似文献   

11.
中蜂囊状幼虫病是由病毒引起的蜜蜂幼虫传染病。俗称“勾勾病”、“倒驱病”、“蜂瘟”等。1中蜂治囊散治疗中蜂囊状幼虫病1.1配方:贯仲、苍术、粟壳各50g,青木香30g,甘草20g。配伍组成为10框蜂的用量。1.2方解:本方具有消炎、解热、杀菌、镇静、镇痛的作用,故对中蜂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管仲性味苦、寒、有毒,能清热解毒。苍术性味苦、辛、寒,能燥湿健脾,发汗解表,去风湿。粟壳性味涩、平、有毒,能涩肠敛肺,镇静镇痛。青木香性味辛、微苦、温,能行气止痛,和胃止泻。甘草性味甘、平,能补中益气,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缓和药性。2草药治疗…  相似文献   

12.
浅谈牛原发性前胃弛缓的辨证施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牛原发性前胃弛缓,中兽医称为脾虚不磨,万县一带称为脾虚慢草。笔者抓住“脾胃气虚”的特点,结合不同的病因、体质和症侯,将本病分为五种证型,即脾胃气虚型、脾胃虚寒型、寒湿困脾型、湿热蕴脾型和心脾两虚型。从1962年以来,在临床上按型拟法,依法立方,以方遗药,随证加减,共治本病84例。其中,脾胃气虚型36例(水牛28例、黄牛8例)  相似文献   

13.
生化汤出自<傅青主女科>,全方由当归24g、川芎12g、桃仁(略煮去皮尖,用麸皮煨至焦黄色)9g、炮姜6g、炙草3g组成.方中当归活血补血为主药,川芎祛风止痛、桃仁破血除瘀为辅药,炮姜温中散寒为佐药,炙草补中益气为使药,诸药合用,温经止痛,化瘀生新,故以生化为名,是治疗产后血瘀阻滞的基础方.  相似文献   

14.
消黄散出自《元亨疗马集》,系治疗马一切热毒及诸黄肿经验良方。笔者自1986年以来应用加味消黄散治疗家畜炎性水肿86例(马18例、牛38例、猪24例、羊6例),均获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1组方1.1组方黄柏21g,黄芩24g,连翘30g,双花24g,地丁24g,茵陈18g,花粉24g,川连18g,大黄21g,栀子24g,郁金24g,知母18g,甘草15g。结囊积液可加红花18g,赤芍18g。1.2方解本方是由大苦大寒、泻火解毒、燥湿利水、破瘀消肿药物组成。方中:黄柏、黄芩能清热燥湿为主药,连翘、双花、地丁、花粉、川连能清热解毒、消炎除肿为辅药,大黄、栀子、郁金、知母、红花、赤芍能破…  相似文献   

15.
"附子理中汤加减在兽医临床的应用"一文在<中兽医医药杂志>1999年第4期曾报道了治疗家畜低温症、肺寒气喘、胃肠寒痛、湿热证、贪饮凉水、寒湿泄泻、寒积慢草等.经临床应用,它对家畜阴黄症、公畜性欲减退、幼畜慢性腹泻、母猪产后低温、驴胃寒不食等症疗效也很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平胃散出自明代《元亨疗马集》[1],以治马的胃寒不食症,追溯其源,来自宋朝的《和剂局方》。《元亨疗马集》:“平胃散:开胃。歌曰:苍八甘三陈厚五、七枣同擂五片姜,升水共调煎一沸,胃寒草少灌安康。”《抱犊集》:“平胃散:此是胃寒,治牛胃寒不食草呕屎。”[2]《猪经大全》以平胃散治疗“猪受疫不食症。”[3]原农林部《兽药规范二部(草案)》:“平胃散:燥湿健脾,行气消胀。主治脾胃不和,腹胀泄泻,胃寒少食。”组成:苍术60g、厚朴45g、陈皮45g、甘草30g用量:猪、羊30~60g,牛、马180~240g。用…  相似文献   

17.
藤黄用于家畜黄症的治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藤黄又名玉黄、月黄,为藤黄科植物的胶质树脂,以半透明、红黄色者为佳,黑色者次之,含有藤黄素、藤黄酸、异藤黄酸.<本经逢原>:"藤黄性毒,而能攻毒".[性味]<海药本草>:"酸、涩,有毒".[功用主治]消肿散结,化毒,治一切痈肿和无名肿毒,止血,杀虫.能治痈疽肿毒、顽癣恶疮.外用:研末调敷、磨汁涂或熬膏涂.[用法]以醋磨浓,新笔蘸药,涂肿毒四围.  相似文献   

18.
<正>附子理中汤是临床常用方剂之一,该方具有补气健脾,温中散寒之功。方解:附子、干姜温中散寒,以复脾胃之阳为主药;白术健脾燥湿,以醒中运之机;党参益气补脾,振奋脾胃之气,共为辅助药;甘草和中补土,调诸药为使药,合用以奏温中祛寒,补益脾胃之效。主治脾胃阳虚,运化无权,自利不渴,呕吐腹疼,腹满不食,口淡舌白,脉迟缓,阳虚失血,病后喜垂涎、胸痹等证由中焦虚寒而致。笔者在多年临床实践中,运用该方随症加减,治疗家畜脾胃虚寒,慢性腹泻,顽固性流涎,慢性气胀  相似文献   

19.
四君子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治疗气虚证的基础方剂。1组成及用法人参45g(也可用党参45~60g代替),白术(土炒)45g,茯苓45g,炙甘草30g。水煎去渣,候温灌服。每剂煎二煎。2功用与主治益气健脾,主治脾胃气虚、运化乏力,症见四肢无力、食少便溏、舌质淡、脉细缓。3方解与症状分析脾虚则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故四肢无力;脾失健运,故食少便溏,舌质淡,脉细缓,乃脾胃气虚之象。治宜益气健脾,方用人参甘温益气补中,健脾养胃,为君药;以苦温的白术健脾燥湿为臣;以甘淡茯苓渗湿健脾为佐药,以炙甘草甘温益气调中为使药,四药合用,共奏益气补中、健脾养…  相似文献   

20.
穿心莲又名一见喜、印度草、苦草等,为常用的中草药,该药味苦,性寒,归肺、胃、大肠、小肠经,为清热解毒之要药,还有消肿痛、凉血止痢、抗菌、抗病毒、抗癌等功效,临床应用具有吸收快、药效长、生物利用度高、疗效佳、无明显毒副作用和药物残留等特点,笔者在兽医临床上更是验证了其应用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