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8 毫秒
1.
核桃根象(虫甲)又叫核桃黄斑象(虫甲),以幼虫蛀食核桃根际皮层,导致树木生长衰弱,甚至全株枯死,严重影响核桃产量。该虫在我区各县普遍发生,据在洛南石门公社红旗和长青两个大队调查,被害株率为69.2%,株虫口最多达110头。为迅速消灭害虫,确保核桃产量,1974年以来,对该虫进行了观察和防治试验,整理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核桃小吉丁虫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桃小吉丁虫是核桃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陕西商州区调查,有虫株率高达20-30%、严重的高达70%以上,主要危害核桃的枝条。幼虫蛀入1-3年生枝干皮层。枝条受害后,常表现枯梢,树冠变小,产量下降,甚至整株死亡。采用林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核桃枝枯病为洛南核桃三大主要病害之一,据调查在洛南受害株率达54%,直接影响核桃树势、产量。采取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对策,可有效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4.
核桃举肢蛾是核桃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核桃青果,使果变黑而早落,直接影响当年产量。1977年,我们在洛南县石门公社安沟、沙岭、下铺3个大队调查,61株结果树中,受害树就有49株,受害株率达80.3%,受害果率达39.9%。这3个大队当年因举肢蛾为害减产1/3,少收核桃4000多斤。目前,我国核桃产区,大都沿用6%可湿性六六六和25%滴滴涕乳剂防治此虫,但由于这两种药对人畜有累积性毒害,国家已列为淘汰药剂,货源越来越少。所以探索防治  相似文献   

5.
核桃根象(Dyscerus juglaus)是四川省青川、平武等地危害核桃最为严重的害虫之一。该虫2a一代,跨3个年度,以幼虫蛀食核桃根颈部皮层致使大树衰弱乃至枯死。越冬成虫3月中旬开始活动,6月开始产卵,至到9月。卵期10d左右。幼虫孵化蛀食核桃韧皮部危害,至当年11月,以幼虫形态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4月化蛹,蛹期20d~30d。成虫羽化后,当年可交配产部分卵,并以成虫在根颈部越冬。防治试验表明,以氧化乐果注射入树皮受害上方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斗争中,中共汾阳县委怀着对林彪、孔老二的强烈无产阶级义愤,抓大事,促大干,深入发动群众,大打防治核桃草履介壳虫的人民战争。全县共组织了一百八十一个突击队,参加治虫的达一万三千余人,到三月中旬,全县已有百分之五十的核桃树进行了防治。汾阳县共有核桃树一百二十五万株,正常年景,核桃总产达四百八十万斤左右。对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近年来由于核桃草履介壳虫的危害,有的地方核桃产量大大下降,著名的核桃产区南偏城大队,去年核桃产量比一九七一年下降了百分之三十。垣头大队有二千五百多株核桃受害,受害严重的已(?)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新疆早实核桃集约栽培研究的 8年试验结果 :定植 (嫁接 )后第 8年平均株产核桃 9.67kg(最高株产达 2 0 .0 2kg) ,平均每 hm2产核桃 410 5 .3 5 kg(最高 hm2产核桃 5 5 2 2 .2 5 kg,660株 / hm2 ) ,间种产值 5 90 0 .5 5元 ,产值效益达 4695 4.0 5元 ;8年间平均每 hm2年产核桃 1115 .78kg,间种产值 9842 .85元 ,产值效益达 2 10 0 0 .6元。提出了适宜早实核桃集约栽培的品种、品种搭配、栽植密度 ,前期间作方式、间种作物 ,施肥浇水 ,幼树整形修剪及病虫害防治等一整套树体和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对新疆乃至全国早实核桃生产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核桃营养丰富,是保健、治病、滋补、益寿珍品。陇南是全省核桃主产区,占全省核桃总产量的一半以上。目前,成县已栽植核桃50万亩近千万余株,年产核桃坚果9000余吨,产值近1.36亿元。随着近几年核桃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全县的核桃产业开始出现云斑天牛、核桃举肢蛾、核桃根象甲、桃核细菌性黑斑病等病虫害,严重地影响到产量与质量。通过对全县核桃树进行抽样调查与分析比较,结合药品、机械进行了防治试验。一、主要病虫害种类成县核桃树主要病虫害有6种,其中虫害5种,病害1种。即:云斑天牛、核桃举肢蛾、核桃根象甲、黄须球小蠹、核桃扁叶甲、桃核细菌性黑斑病。  相似文献   

9.
芳香木蠹蛾是危害核桃的主要害虫。通过对该虫为害加重原因分析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表明,在陕西镇安2年发生1代,以幼虫群栖危害核桃根茎皮层和木质部,使树势衰弱甚至枯死。采用林业防治、物理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 核桃举肢蛾(Aeoloscelis sp.)是核桃主要害虫,以幼虫蛀食核桃青果,使果变黑而早落,直接影响当年产量。1977年,我们在洛南县石门公社安沟、沙岭、下铺三个大队调查,61株结果树中,受害树49株,受害株率达80.3%,受害果率达39.9%。这三个大队当年因举肢蛾为害减产1/3,少收核桃4,000多斤。目前,我国核桃产区大都沿用6%可湿性六六六和25%滴滴涕乳剂防治此虫,但由于这两种药对人畜有累积性毒害,国家已列为淘汰药剂,货源越来越少。所以探索防治核桃举肢蛾的新途径,是核桃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我所自1976年以来,于洛南县石门科研基点,应用青虫菌、7216菌、苏云金杆菌、杀螟杆菌和白僵菌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情况整理如下: 一、田间套袋观察(一)分析杀虫的依据。通过观察,发现举肢蛾主要产卵于核桃青果上。卵经5—7天  相似文献   

11.
栗山天牛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栗山天牛Massicus raddei是近年来在我国东北林区危害严重的钻蛀性害虫,主要危害25 a生以上的辽东栎、蒙古栎等栎属树木。文章综述了栗山天牛的分布、寄主、危害、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及预测预报和防治技术,为其综合治理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最后,阐述了以生物防治为主的栗山天牛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2.
板栗常温保鲜贮藏的难点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板栗自身特点和生理特性,针对常温贮藏易发生霉烂、生虫、失水等难点问题,采取贮前预冷、选果、杀菌、灭虫等处理,并对温湿度采取控制等措施,减少或降低板栗在常温贮藏中霉烂、生虫、失水等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栗瘿蜂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栗瘿蜂是板栗的主要害虫。通过对该虫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表明,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松针蚧是油松的主要害虫之一,在陕西省商州区调查,有虫株率高达90%以上,平均2~3头/针,致使针叶枯死,成片林死亡。采用营林措施、生物防治、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黄连木种子小蜂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连木种子小蜂是黄连木的主要害虫,也是黄连木种子的毁灭性害虫。在陕西商州区调查,有虫株率达95%以上,种子被害率也在90%以上,致使黄连木种子损失惨重。采用营林措施、化学药剂防治等综合技术措施,防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调查分析表明,宾川县退耕还林工程造林成效难以达到预期目标,林农经济收益较低,究其原因之一是森林病虫危害,特别是地下害虫的危害.分析病虫危害发生的自然及人为因素,提出退耕还林工程中加强病虫防治工作,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强化营造林技术措施,加强森防队伍建设,严格检疫,强化抚育管理,优化退耕还林林分、树科结构,搞好工程区病虫害的监测预报工作等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栗实蛾是板栗的重要害虫。通过对该虫生物学特征及防治技术研究表明,该虫在陕西镇安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作黑红色扁椭圆形茧在栗林杂草、落叶下越冬,次年7月中旬开始化蛹,8~9月成虫羽化,9~10月幼虫大量蛀食坚果。采取林业防治,药剂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沙棘木蠹蛾是以危害沙棘为主的一种钻蛀性害虫,是我国公布的第一批林业危险性有害生物之一。从在内蒙古的分布状况、潜在的危险性、寄主植物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和危险性管理难度等方面对沙棘木蠹蛾进行了风险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木蠹蛾在内蒙古自治区属高度危险性有害生物,对内蒙古的生态系统、水土保持及农林经济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危害和扩散。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生长期定点定株定期果实害虫调查和贮藏期室内常温贮藏观测法,对安康市核桃果实害虫种类进行了调查。结果为安康市核桃果实生长期害虫有13种,隶属5目11科;核桃果实贮藏期害虫有3种,隶属2目3科;核桃生长期危害较大的果实害虫主要是核桃举肢蛾、核桃长足象、双鬃尖尾蝇和桃蛀螟;贮藏期危害较大的果实害虫是印度谷螟;首次发现并记录了角斑古毒蛾幼虫为害核桃幼果。  相似文献   

20.
1994—2000年对湖北西部地区的漆树害虫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查,确认直接危害漆树的害虫24种。其中对漆树生长造成一定威胁和发生严重的有根部害虫漆白粉蚧;蛀干害虫云斑白条天牛和橙斑白条天牛;食叶害虫粉筒胸叶甲、漆树直缘跳甲、黄色凹缘跳甲、银杏大蚕蛾、缀叶丛螟等。文章对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及危害特点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根据其发生规律提出了相应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