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麦的成熟包括蜡熟和完熟两个时期。试验研究表明,小麦在蜡熟末期千粒重达到最大,是最适宜的收获期。收获过早,小麦尚未充分成熟,籽粒不饱满,产量低,收获过晚则容易断穗落粒,造成损失,而且由于呼吸消耗,籽粒干重下降,品质变差。小麦适宜收获期的植株特征为:叶片由叶尖到叶鞘顺序变黄,茎秆节间呈金黄色,秆子变黄,唯茎节和穗节微带绿色;远离麦田观察,植株上下皆黄,中间呈一条黄绿带。籽粒表面变为黄色。可用指甲切断。断面呈蜡质状。  相似文献   

2.
三空栽培技术对玉米籽粒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玉米生产中籽粒水分高的问题,对玉米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籽粒含水量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在玉米乳熟期及蜡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与对照处理组水分含量无显著差异,2015年在完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含水量为22.43%,对照处理籽粒含水量为31.18%。2016在完熟期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玉米籽粒含水量为22.64%,对照处理籽粒含水量为33.41%。玉米三空栽培模式下能有效降低玉米果穗不同部位籽粒含水量,果穗基部含水量降低最显著,2015年降低12.54百分点,2016年降低15.21百分点。三空模式不仅能够降低倒伏率和增加玉米产量,同时还能有效降低玉米籽粒含水量,加快脱水速度。玉米三空栽培模式是适宜黑龙江省玉米生产的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3.
1、玉米秸在乳熟期至蜡熟期青割的玉米秸都可以制作青贮饲料,但生产上多利用收穗后的玉米秸,即当玉米果穗成熟,而玉米秸下部仅有1~2片叶枯黄时收割,此时含水量约70%,正适合青贮.但玉米秸很易粗老,若收割不及时,叶片会很快枯黄.当茎上有1/2叶片枯黄时,含水量在70%以下,青贮时则需补加水分.适宜水分的判断标准为用手捏碎秸秆,以指缝问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宜.  相似文献   

4.
正5月,很多地区的冬小麦逐渐由扬花期开始进入灌浆期,其中小麦灌浆期又分为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腊熟期、完熟期。那么,小麦什么时候收割比较好呢?是完熟期吗?在农村,有经验的农民都知道这么一句话:"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丢"。这句话说的是小麦最佳收获时期是在九成熟,而不是十成熟的时候。也就是说,小麦腊熟期才是收割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5.
一、玉米花粒期的生育特点 花粒期玉米的营养生长日趋停止,转入以开花、授粉、受精,籽粒形成及成熟为主的生殖生长阶段,是玉米一生中代谢的旺盛时期,需肥需水仍然较多,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玉米开花后经传粉、受精,便开始了籽粒发育.按种子的形态、含水率、干物质积累的变化,大致可分成四个时期.形成期,15~20天,体积达成熟时的2/3.乳熟期,15~20天,体积达高限,含水率降至50%,干物质积累最快.灌浆期(蜡熟期),10~15天,体积和干物质重达上限,苞叶开始发黄,果穗与茎秆分离.完熟期,蜡熟末期以后,于物质停止积累,耔粒脱水加快,具本品种特征,黑色层形成为完熟期,是玉米生理成熟的标志,是玉米收获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6.
过去群众有:“八成熟十成收,十成熟八成收”的说法。那究竟对不对呢?从七四年开始,我们连续对郑引一号小麦的适宜收割期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均以达到“五黄”(即麦叶黄、叶鞘黄、茎杆黄、麦穗黄、麦粒红黄发亮)蜡熟期收割的面筋多,粒重高。74年是5月29日蜡熟,千粒重37.5  相似文献   

7.
1、玉米秸在乳熟期至蜡熟期青割的玉米秸都可以制作青贮饲料.但生产上多利用收穗后的玉米秸,即当玉米果穗成熟,而玉米秸下部仅有1-2片叶枯黄时收割,此时含水量约70%,正适合青贮。但玉米秸很易粗老,若收割不及时,叶片会很快枯黄。当茎上有1/2叶片枯黄时,含水量在70%以下,青贮时则需补加水分。适宜水分的判断标准为用手捏碎秸秆,以指缝间有水渗出但不下滴为宜。  相似文献   

8.
为快速、准确监测小麦成熟度,合理制订收割时间,本研究以不同品种小麦为研究对象,在灌浆中后期获取试验区无人机RGB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对RGB图像进行Lab空间转换,提取a分量值,分析小麦籽粒形成期、乳熟期、蜡熟末期、籽粒形成期倒伏和乳熟期倒伏不同状态下小麦a值的变化特征,对小麦从籽粒形成期到乳熟期的a值进行归一化处理,构建成熟度监测指标MCI。通过多光谱影像分析不同成熟度小麦的光谱特征变化规律,基于优选波段特征,选用比值植被指数(RVI)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别作为反演MCI的自变量,构建小麦成熟度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NDVI构建的小麦成熟度监测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718 7,拟合效果良好。研究采用2021年和2022年RGB影像和多光谱影像对小麦成熟度监测模型进行了验证,MCI预测值和参考值的均方根误差(RMSE)2021年为0.029 8,2022年为0.040 5,验证结果表明通过构建的小麦成熟度监测模型反演小麦成熟度空间分布是可行的。研究结果可为高空遥感大范围监测小麦成熟度,确定小麦适收顺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虞城县小麦倒伏原因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小麦产量的提高,对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品种选用或栽培技术不当,高产与倒伏的矛盾更加突出,尤其是在小麦生长中后期,常常发生局部或大面积倒伏,严重影响小麦籽粒灌浆,降低千粒重,造成小麦减产.同时倒伏麦田通风透光性差,因高温高湿使病情危害程度加重.小麦倒伏发生的早迟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抽穗前倒伏,一般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20%~30%;乳熟期倒伏,减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10.
小麦吸浆虫俗称麦蛆,属双翅目,癭蚊科。有麦红吸浆虫和麦黄吸浆虫两种,在大荔县主要危害的是麦红吸浆虫。小麦吸浆虫属毁灭性害虫,由于虫态个体小,幼虫在小麦灌浆期吸取小麦粒浆液而致使籽粒干瘪,危害隐蔽,虫量大,一旦暴发,产量损失惨重,一般年份可减产10%~30%,重发年份可损失小麦产量40%以上,  相似文献   

11.
小麦蜡熟至收获期,受个体发育及田间管理因素影响,成熟不一致,加上麦田杂草,小麦机械收获难度较大.据调查,一般机收损失15~30公斤/666.7米2,机收损失率高达30%,沙湾县进行小麦应用"克芜踪"催枯催熟试验示范,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克芜踪"催枯催熟,可有效促进小麦成熟,减少机收损失8.2~28.5公斤/666.7米2,此项技术现已在沙湾县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2.
克无踪又名百草枯,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和催熟剂。小麦蜡熟期喷施克无踪,每667平方米可减少机械收获损失25~50公斤,同时能提高机械收获效率和促进小麦成熟。该技术已在鹿邑县个别乡镇大面积推广。1.小麦喷施克无踪的增产效应。小麦蜡熟期是人工收获的最佳时期,但不利于机械操作  相似文献   

13.
李勇真 《河北农业》2005,(11):25-26
一、适时收割的玉米秸是一种最优良的青贮饲料作物。一般选用夏播中晚熟玉米品种,果穗成熟、大部分秸秆茎叶青绿时收割。从乳熟期到蜡熟期,玉米秸都可以制成品质优良的青贮饲料。如利用收穗后的玉米秸调制青贮,玉米果穗成熟,而玉米秸下部仅有1—2片叶变黄时收割,此时不但可以从单位面积上获得最大营养物质产量,而且水分(约含量70%)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最适量,有利于乳酸菌发酵,易制成优质青贮料。收割时应剔除整株枯黄或霉烂变质的玉米秸。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控释尿素对提高水稻氮肥利用率和产量、改善水稻品质的作用机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配施[处理1为对照(不施氮肥,CK),处理2为100%普通尿素,处理3为40%控释尿素+60%普通尿素,处理4为60%控释尿素+40%普通尿素,处理5为100%控释尿素]对水稻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氮肥利用率以及产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100%普通尿素相比,施用控释尿素能显著提高水稻齐穗期和乳熟期叶片中的硝酸还原酶活性,特别是乳熟期最为明显;总体能显著增强水稻齐穗期和乳熟期叶片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齐穗期至蜡熟期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其增强效果在齐穗期最为明显;能显著提高乳熟期和蜡熟期叶片的蛋白水解酶活性;总体能显著增强水稻齐穗期至蜡熟期籽粒中的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酰胺转化酶活性;能显著提高水稻产量及氮肥利用率,提高幅度分别为16.0%~21.4%和30.7%~48.5%;并能显著增加籽粒蛋白质含量。上述指标均以处理4增强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过早或过晚地收获农作物 ,对产量和品质都会造成影响。过早收获 ,因籽粒尚未充分成熟 ,会降低籽粒品质 ,又会减少粒重 ,降低产量 ;过晚收获 ,则会造成籽粒脱落在地 ,减少收成。因此 ,要做到增产丰收 ,就必须掌握各种农作物的最佳收获期 ,以防伤镰和落镰而影响产量。1 水稻收获时期要根据成熟度来确定 ,一般在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收获 ,即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最佳收获期。收获过早籽粒没有充分成熟 ,秕粒、青粒多 ,出米率低 ,米质差 ;收获过晚 ,茎秆倒折 ,稻壳厚 ,米质发暗无光泽。一般来说 ,当水稻植株大部分叶片由绿变黄 ,稻穗失去绿色 ,穗中部变成黄色 ,小部分枝梗干枯 ,稻粒饱满 ,籽粒坚硬变成黄色 ,有的品种虽然茎叶还呈绿色 ,但籽粒已成熟 ,就应收获。2 玉米玉米应尽量晚收 ,以使茎秆中残留的养分继续向籽粒中输送 ,增加粒重 ,提高产量。因此 ,一般在完熟期收获。其特征是 :植株基部叶片变黄、苞叶呈黄白色而松散 ,籽粒变硬并呈现出本品种所固有的粒型和色泽时为玉米的最佳收获期 ,一般在10月5日前后收获为宜。3 高粱收获的最佳期是蜡熟末期 ,此时籽粒中的干物质积累已达到最高峰。主要特征是 :籽粒稍有黄...  相似文献   

16.
一、选种 青贮玉米分为三种类型:青贮专用型、粮饲兼用型和粮饲通用型。青贮专用型是指只适合青贮的玉米品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内,收获包括果穗在内的整株玉米;粮饲兼用型是指在获得高产玉米籽粒的同时,还可获得大量家畜可利用的玉米秸秆;粮饲通用型既可作为普通玉米种植,在成熟期收获籽粒,用作食物或配合饲料,又可作为青贮玉米种植,在乳熟期至蜡熟期内,  相似文献   

17.
对4种鲜食玉米穗乳熟期的成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鲜玉米穗授粉后,籽粒、穗轴、苞皮含水量均呈下降趋势,在乳熟期脱水速率和干物质的积累速率的大小是:籽粒>穗轴>苞皮.不同品种玉米的灌浆速率和呼吸强度的总体变化趋势为初期低,中期高,后期又降低.籽粒呼吸最强的时候,也是籽粒灌浆最快的时候;带苞皮玉米穗的呼吸强度小于去苞皮玉米穗;籽粒和苞皮的呼吸强度大于穗轴.鲜食玉米采收后加工之前,带苞皮散放于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较去苞皮放置营养物质损失少.  相似文献   

18.
一、技术简介(一)技术背景及应用地区近年来,豫西夏玉米在9月20日左右开始收获,乳线(即籽粒外部的黄白线)位于基部的1/2~1/3处,这时,玉米正处于果穗籽粒蜡熟期,籽粒灌浆时间不足40d,籽粒含水量在40%以上,成熟度差,这时收获,千粒重低,品质差,产量损失在10%左右。(二)技术优点及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19.
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提高,对小麦品种和栽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如果品种选用或栽培技术不当,高产与倒伏的矛盾依然突出.根据小麦倒伏的早迟不同,对产量的影响也不同.抽穗前倒伏,一般减产30%~40%;灌浆期倒伏,减产20%~30%;乳熟期倒伏,减产10%左右.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9个高粱品种为试材,研究了高粱颖果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及蛋白质组分,清蛋白、球蛋白、谷蛋白、醇溶性蛋白、赖氨酸、色氨酸、淀粉、丹宁的累积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清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在颖果发育的各个时期均为最少,仅占总蛋白质的10-15%,累积高峰在灌浆至乳熟期;谷蛋白的含量居第二位,在成熟颖果中占总蛋白质的20-30%,累积高峰在灌浆至乳熟期;醇溶性蛋白的含量在颖果发育的各个时期均居首位,累积高峰在蜡熟至完熟期;赖氨酸含量随颖果成熟度的提高而减少,积累高峰在灌浆期;色氨酸的累积过程则和赖氨酸相反,蜡熟至完熟期颖果中的含量最高;总淀粉和直链淀粉的累积过程基本一致,随颖果成熟度的提高而上升,累积高峰在蜡熟至完熟期;枝链淀粉则相反,累积高峰在灌浆至乳熟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