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天然食品防腐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防腐一直是食品和畜产品加工业所面临的难题 ,在化学防腐剂和传统的物理除菌方法受到种种限制的同时 ,天然食品防腐剂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领域 ,也逐渐显示其优势。本文从天然食品防腐剂的作用模式及其微生物对这些防腐剂的抗性机制出发 ,讨论既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又能有效防腐的新的食品保护剂领域的趋向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生产加工食品,防腐剂是不可缺少的添加剂,利用一些天然植物提取食品防腐剂,不仅对人体健康无害,大多还具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在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保健意识不断增强、绿色食品大行其道的今天,天然食品防腐剂更显得越来越重要,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亟待开发。  相似文献   

3.
浅述可用于食品防腐剂的微生物物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些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抗菌物质,是安全的,天然的食品防腐剂,细菌菌素类,放线菌素,酵母和丝状真菌中的嗜杀毒素,霉菌生产的抑菌物质,食用菌的力物质等,根据较多文献综述了这些用于防腐剂的多种微生物物质,抑菌机理及来源于微生物的食品防腐剂行有的优势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双乙酸钠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国清 《饲料工业》2006,27(3):39-43
双乙酸钠,简称SDA,分子式为NaH(CH3COO)2,无水物相对分子质量为142.09Da,白色吸湿性晶体。略有醋酸气味,易溶于水(1g/ml)和乙醇,150℃分解,熔点为96℃。1982年SDA被美国FDA承认并通过GRAS资格,同年美国联邦政府按人类直接食用的食品添加剂的产品类别为其颁发注册号。1987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批准SDA在食品中作防腐剂使用,并制定了SDA的质量标准(FAO/WHO,1987),现行1994版。1988年德国禁用丙酸及其盐作面包及食品的防腐剂。推荐用SDA作防腐抑菌剂。1989年我国正式批准SDA作为食品防腐剂使用,国家标准GB2760-89,1996年修订为GB2760-1996,是我国正式批准使用的26种食品、14种饲料的防霉防腐剂之一。  相似文献   

5.
《饲料工业》2005,26(11):23-23
日本大阪中岗食品技术研究所从竹叶中提取出一种高效、天然、可食用、无毒副作用的防霉防腐剂。该发明经实际使用表明:按千分之三的比例把这种防霉防腐剂添加到各类食品水产品或饲料中,就能有效地抑制乳酸菌、枯草菌或霉菌的繁殖,从而防止食品或饲料的生侵泡霉变质。还可以把这防霉防腐剂兑成千分之一浓度的水溶液,或喷洒蔬菜、水果、水产品、肉品及饲料原料,也能起到防霉防腐的效果。日本从竹叶中提取防霉防腐剂  相似文献   

6.
蜂胶中抗菌活性物质的提取及其MIC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改进了传统的蜂胶抗菌物质的提取方法和工艺,制成新颖的蜂胶防腐制剂,并测定了它对常见食品污染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蜂胶作为食品天然防腐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近期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lantibiotic抗菌肽类天然食品防腐剂并获得了专利,它是一种由无害细菌产生的抗菌肽,可杀灭食品中的沙门菌、大肠杆菌以及李斯特菌。明尼苏达州立大学食品、农业和天然资源学院Dan O′Sullivan教授指出,lantibiotic可防止食物免受一系列致病菌的侵袭,作为一种天然防腐剂,它能防御对抗多种病菌。  相似文献   

8.
彼特  葛叶 《动物保健》2008,(2):57-58
乳酸菌(LAB)在传统上通常作为食品防腐剂,它对降低肠道病原体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彼特  葛叶 《兽医导刊》2008,(2):57-58
乳酸菌(LAB)在传统上通常作为食品防腐剂,它对降低肠道病原体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日本大阪中岗食品技术研究所从竹叶中提取出一种高效、天然、可食用、无毒副作用的防霉防腐剂。该发明经实际试用表明:按千分之三的比例把这种防霉防腐剂添加到各类食品或饲料中,就能有效地抑制乳酸菌、枯草菌和霉菌的繁殖,从而防止食品或饲料的生霉变质。还可以把这种防霉防腐剂兑成千分之一浓度的水溶液,浸泡或喷洒蔬菜、水果、肉品以及饲料原料,也能起到防霉防腐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国际食品安全体制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一些西方国家相继进行了食品安全体制改革,普遍建立了相对独立、精简的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而我国在经历了多次食品安全事件之后。改革已是必然之路。在食品安全体制改革方面,英国、日本和关国进行了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些值得重视的经验,这些管理模式和经验对于我国食品安全体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对近年来国际食品安全系统改革动态和趋势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就构建我国食品安全体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食草动物食性研究的主要方法及其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国内外常用的食草动物食性研究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常见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胃分析法、室内饲喂法、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法、直接观察法和利用法。粪便显微分析法分析结果较为精确,并且易于取样,相比较更适用于我国食草动物的食性研究。胃分析法要求研究者必须杀死动物,利用法精确性较差,而观察法多受研究条件的限制, 因此这3种方法多用于食物组成的定性描述,或是作为其它研究方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宠物数量的增多,宠物粮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加,其品质将直接影响到宠物的健康与生长发育,这使得宠物粮的品质受到宠物行业的广泛关注。益生菌是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能够改善肠道微生态平衡,增强机体免疫力,从而保证宠物健康生长。本文主要总结了益生菌在宠物行业中的应用效果,为其在宠物食品中的应用及其健康生长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不同地区食物消费对土地资源需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甜  唐增  孙廷艳 《草业学报》2017,26(2):53-60
通过对1980-2010年我国东、中、西部的食物消费和土地资源需求量的研究,发现植物性食物(谷物类)的消费量下降明显,而动物性食物肉禽类、蛋奶类和水产品的消费都呈上升趋势。人均植物性食物生产土地需求量呈下降趋势,东部地区从1116.88 m2下降到了431.08 m2,中部地区从931.84 m2下降到了460.06 m2,西部地区从985.97 m2下降到了446.55 m2,人均动物性食物生产土地需求量呈上升趋势, 年均东部地区从497.22 m2增加到了906.18 m2,中部地区从189.55 m2增加到了693.67 m2,西部地区从226.23 m2增加到了666.75 m2。东、中、西部的食物生产土地总需求量呈上升趋势,东部地区对土地需求量最多,西部地区最少。分析食物消费对土地总需求量的影响发现,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已经超过人口增加成为了土地需求量增加最重要的驱动因素。未来调整食物生产结构和引导健康可持续的消费观念是实现食物安全和土地资源安全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在确保转基因动物及其食品安全的条件下,搞好转基因动物食品产业的发展,对于有效解决资源短缺,食物不足,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要切实保证转基因动物食品安全,就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集成创新我国转基因动物及其食品的安全评价技术体系,为我国转基因动物及其食品的安全检测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为此,论文参阅...  相似文献   

16.
农区种草是改进农业系统、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从耕地、粮食与人口关系分析,我国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其中人的口粮中长期预测不过2 亿t,我国自给无虑,而饲料等非口粮用粮达5 亿t,现有耕地农业系统难以承担。而国际粮食市场容量不足,价格波动过大,不可依赖。数量巨大的饲料用粮需求是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真正严重的威胁。中国未来粮食安全必须向动植物产品并重型食物结构转变,进行新的食物生产与消费结构的调整是面对国际粮荒的长期战略。农区草业是将牧草引入传统耕地农业,在保证谷物生产水平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光、热、水、土等资源,在大幅度提高第一性生产的生产效率的同时,又为第二性生产提供优质、充足、廉价的饲料资源,以先进养殖业,提高饲料报酬率,提高草食型畜禽等节粮产品的比重,以保证动物性食品的充分发展而不加重谷物生产负担。所提供的生态服务功能无可替代。我国农区尚有4 968.5万hm2的土地资源发展农区草业,发展空间巨大。发展农区草业将酝酿一次对耕地农业的革命,不仅为改进农业系统提供最初的动力,而且可发掘农区草地资源,解放巨大食物资源潜力,实现人-畜分粮,是保证粮食安全的重大步骤。  相似文献   

17.
影响动物采食量调节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采食量高低对动物生长、繁殖和泌乳影响甚大。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也主要取决于采食量。在实际生产中,动物对饲料的采食量往往是动物营养的第一制约因素,因此,弄清影响动物采食量调节的因素对建立采食量的预测模型和调控饲料采食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食品追溯标准化工作现状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食品(农产品)进行全过程追溯是当今世界食品安全监管的发展趋势,我国在这方面进展相对国外较慢。文中分析了国内外食品追溯标准化工作现状,并以ISO22005∶2007为指导,重点介绍了食品追溯体系设计与实施的原则和要求,最后,为加快我国开展食品追溯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谣言的有效治理需要运用精准思维,实现精准治理。食品安全谣言基于互联网环境产生和传播,具有标签化、视觉化和社交化等特征,传播主体以中老年群体为主。当前,食品安全谣言治理制度与体系建设还存在薄弱环节,食品安全风险短时间难以化解,食品企业主体责任和互联网企业对谣言监管等领域仍存在突出问题。立足食品安全谣言治理体系和制度建设,围绕产生源头、传播媒介、传播主体等领域,统筹协调,精准施策,有助于实现食品安全谣言的精准治理和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20.
以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关系为对象,研究了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保持必要的耕地面积是我国粮食自给和安全的基本条件;然后采用卡尔多—希克斯改进的视角,勾画了耕地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关系的基本原理,认为降低耕地压力是粮食可持续生产的关键;提出我国未来粮食安全战略的宏观对策是高度重视耕地数量保持,并改善耕地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