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裸燕麦青引3号(Avena nuda L.cv.Qingyin No.3)为材料,研究了播量和行距对株高、生殖枝数、营养蘖数、总分蘖数、叶面积、穗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裸燕麦生产性状均有的影响.在播量60kg/hm2和行距20cm处理下,裸燕麦株高和叶面积达最高值;在播量120kg/hm2和行距20cm时的生殖枝数和总分蘖数最多,穗最长;在播量150kg/hm2和行距30cm时营养蘖数最多.  相似文献   

2.
行距和播量对麦宾草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藏高原黑土滩退化草地上,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了行距与播量对麦宾草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对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影响显著,二者对种子产量有显著的交互作用(P<0.05);30 cm行距的干草产量和种子产量都显著高于15cm行距,30 kg/hm2播量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其它播量处理(P<0.05),播量为15 kg/hm2的种子产量最高。以生产饲草为目的 ,麦宾草播种行距为30 cm、播量30 kg/hm2较为适宜;若收获种子,播量可减小到15 kg/hm2。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在高寒地区不同行距、播种量及施肥量对青稞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测定了巴青1号青稞的生育期、株高、考种、种子产量等。结果表明:行距和播种量对青稞生育期影响不大;株高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减少,随行距的增加而增加;种子产量在行距为15 cm、播种量为220 kg/hm2时达到最大值(242.5 kg/667 m2),故在生产上推荐采用中等播量、中等行距的栽培方式;当施肥量为60 kg/hm2时种子产量最高,达到3 856.5 kg/hm2。  相似文献   

4.
垂穗披碱草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行距的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试验探讨了在青海省环青海湖地区建立垂穗披碱草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播种行距,试验表明:垂穗披碱草播量为15kg/hm2较适宜,播量与行距的配置为22.5kg/hm2和30cm产籽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青海省海南地区建立多叶老芒麦种子田最佳播种量和播种行距,试验表明:多叶老芒麦播量以14kg/hm2较适宜,行距以45 cm较佳,播量与行距的最优配置为14~21 kg/hm2和45cm产籽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燕麦在高寒牧区引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了澳大利亚燕麦品种天鹅的栽培措施与生产性能之间的关系,建立了施肥量、播种量、行距对地上部分牧草产量、种子产量关系的函数模型。结果表明,高寒牧区澳大利亚燕麦天鹅产量的优良农艺措施为施肥量79~109 kg/hm2,播种量87~110 kg/hm2、播种行距22~27 cm;种子产量的最优农艺措施配置为施肥量95~118 kg/hm2、播种量81~117 kg/hm2、播种行距22~28 cm。  相似文献   

7.
高寒牧区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3个燕麦品种巴燕3号、青海444和YTA分别以150kg/hm2,225kg/hm2和300kg/hm2的播量及施尿素量;以行距10cm,20cm和30cm,在青南达日县进行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青海444在施尿素225kg/hm2,行距10~20cm,能较好地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可获得较高的产草量。  相似文献   

8.
在宁夏南部干旱半干旱区,对多年生禾草抗旱播种方法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播深是影响产草量的主要因素,其次为播量、行距,最后是播种方式.Ad3C1D1组合出苗率、鲜草产量分别为51.6%、39.02 t/hm2,均为最高,即播深3.0cm、播量7.5 kg/hm2、行距28.6 cm、播种方式为条播覆土的组合为最优搭配组合.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种方式对岷山红三叶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海拔2 450 m的岷县南部高寒阴湿地区进行岷山红三叶Trifolium pratense cv.Minshan干草丰产栽培试验,得到以下结论:条播为岷山红三叶进行干草生产的最佳播种方式,行距以20 cm最为理想,该行距下生长速度快,而且产草量最高。播种当年A组(行距20 cm)鲜草产量比对照组(撒播)高出4 987.5 kg/hm2,是对照组的1.27倍,差异极显著(P<0.01);A组鲜草产量比B组(行距40 cm)高101 kg/hm2,差异显著(P<0.05)。生长第2年,A组鲜草产量均高于对照组和B组,是对照组的1.16倍,差异极显著(P<0.01),是B组的1.02倍,差异显著(P<0.05)。不同播种方式对岷山红三叶鲜干比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播量和行距是实现紫花苜蓿高产和优质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为此,采用裂区设计,以播量(12.0、16.0、20.0、24.0kg·hm~(-2))为主处理,3个等行距(10、15、20cm)和2个不等行距(60cm+40cm间距、60cm+30cm间距,60cm即种植6行,行距10cm)为副处理,连续3年在甘肃荒漠灌区研究播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叶茎比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叶茎比无显著影响,对营养价值有一定影响。其中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含量随播量、行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年平均粗蛋白含量在播量为16.0kg·hm~(-2),行距为20cm时最高(20.06%),粗脂肪含量在播量为16.0kg·hm~(-2),行距为15cm时最大(3.42%),钙含量在播量为20.0kg·hm~(-2),行距为20cm时达到峰值(1.65%),磷含量在播量分别为12.0、16.0和20.0kg·hm~(-2),行距均为20cm时最高(0.19%);中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播量增加呈降低趋势,随行距增加呈增加趋势,且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播量为24.0kg·hm~(-2),行距为10cm时最低(31.7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播量为24.0kg·hm~(-2),行距为15cm时最小(25.64%);相对饲喂价值随播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随行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值在播量为16.0kg·hm~(-2),行距为20cm时最高(208.64%)。相同播量和行距下,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受生长年限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播量为20.0kg·hm~(-2)、行距为20cm是该地区的最佳播量和行距,有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黄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进行固定行距为30cm的播量试验,探讨了播量对黄花苜蓿草产量及种子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播量的增大,黄花苜蓿的草产量、分枝数、每枝小花数、结荚数和种子粒数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播量为10.5kg/hm2时,分枝数与草产量显著(P0.05)高于其他处理,且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方程Y=34.06X+2064;播量为14kg/hm2时,每枝小花数、结荚数和种子数最多(P0.05),而且结荚数与种子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回归方程为Y=2.626X-0.241。若在生产过程中同时兼顾草产量与种子产量,最适的播量范围是10.5~14kg/hm2。  相似文献   

12.
猫尾草引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岷山猫尾草和引进的日本猫尾草、百万猫尾草、百丽莎猫尾草等8种猫尾草在海拔2500m的岷县寺沟乡奔直寺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8种猫尾草鲜草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Goliatl猫尾草、日本猫尾草和岷山猫尾草产草量、鲜干比、植株高度均表现较好,可在高寒阴湿地区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3.
2001 ̄2003年,在岷县寺沟乡奔直寺对美国红三叶、加拿大红三叶、岷山红三叶进行引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比美国红三叶生育期短35d、比加拿大红三叶生育期短45d;现蕾期平均株高:岷山红三叶为95.8cm,比美国红三叶(株高90.4cm)高5.4cm、比加拿大红三叶(株高90.1cm)高5.7 cm;全年鲜草产量:岷山红三叶为70 995kg/hm 2,比美国红三叶(53970kg/hm 2)高17025 kg/hm2,是美国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32倍;比加拿大红三叶(41475kg/hm 2)高29520kg/hm 2,是加拿大红三叶鲜草产量的1.71倍,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岷山红三叶更适宜在高寒阴湿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松嫩平原苜蓿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松嫩平原,应用正交试验对苜蓿产量进行行距、灌水、施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以30cm行距处理产草量最高,干草产量15389.66kg/hm2;灌水以3次和1次为好;施农家肥22500kg/hm2增产效果好于施磷酸二铵150kg/hm2和施复合肥150kg/hm2处理;施尿素112.5kg/hm2增产效果最佳,平均产干草14673.61kg/hm2;行距30cm、灌水3次、施磷酸二铵150kg/hm2、施氮肥112.5kg/hm2处理产干草19395.83kg/hm2,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5.
张洁  王国生  程文定 《中国饲料》2013,(2):26-27,37
试验比较了岷山猫尾草和日本猫尾草物候期、产草量、种子产量等生物学和植物学性状。结果表明,岷山猫尾草成熟期较日本猫尾草早3~5 d、生育期较日本猫尾草短3~4 d,属早熟品种;岷山猫尾草种植当年和第二年干草产量显著高于日本猫尾草,种植当年种子产量较日本猫尾草高58%,分蘖能力、越冬性能、营养价值均高于日本猫尾草。从品种适应性角度分析,岷山猫尾草更适应岷县闾井的自然环境和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播期、播量与行距互作效应对秋闲田饲用谷子草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冀谷18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进行田间试验。[结果]播期、播量、行距各试验因素均对草产量有重要影响,其中,播期对草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播量,行距的影响最小;参试因素互作效应的显著项及其强弱顺序为:播期+行距行距+播量播期+播量。构建了数学模型Y=20.471-49.458X_1+0.211X_2+1.604X_3-0.010X_1X_2-0.030X_1X_3-0.039X_2X_3+0.030X_1~2+0.002X_2~2+0.118X_3~2,明确了以经济效益为考核指标的最优方案:播期为8月9日,行距为25 cm、播量为45 kg/hm~2。该方案草产量为7 219.11 kg/hm~2,经济效益为10 378.67元/hm~2,较优方案增收1 778.67元/hm~2,增幅20.68%。[结论]为晚播秋闲田饲用谷子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播种器由种子仓、导粒管、开沟器3部分组成,经试验示范,结果表明:岷山红三叶适宜播种孔径3mm,手动压力使种子仓内缩1.5cm,播种量控制在4.14—4.66kg/hm^2,与实际播种量4.5kg/hm^2相比变幅92.0%~103.6%;岷山猫尾草适宜播种孔径2.5mm,手动压力使种子仓内缩1cm,播量控制在3.58~4.02kg/hm^2,与实际播种量3.75kg/hm^2相比变幅95.5%-107.2%;结合导粒管、开沟器就能使种子均匀地流入播种行中。本播种器播种技术适宜于各种地形条件,在岷县9个乡镇示范推广380hm^2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8.
猫尾草不同品种的种子产量和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8个猫尾草品种在各试点的物候期、种子产量等指标.运用多点区域试验的方差分析法,分析了品种间、试点间、品种×试点互作间差异显著性;用通径分析法分析了种子产量各构成因素对种子产量的贡献大小.结果表明,Climax 和Coonl最适应于榆中,种子产量分别为543.76和476.95 kg/hm2;岷山、日本、Richmond 最适应于岷县点,种子产量分别为280.90, 156.51和150.34 kg/hm2;Barwa最适应于景泰点,种子产量达867.86 kg/hm2.在种子产量各构成因素中,单穗粒重对种子产量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疏花针茅种子适宜的播种行距和播种量,在青藏高原极度退化的典型黑土滩退化草地上,研究了行距和播量对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和播量均对疏花针茅牧草产量和种子产量有显著的影响(P0.05),当以行距30cm(A1)和播量30kg·h~(-2)(B3)组合下牧草产量较高,而种子产量以行距30cm(A1)和播量22.5kg·h~(-2)(B2)配置下较好。因此,在生产实践中,若生产饲草,疏花针茅适宜的播种行距为30cm,播量为30kg·h~(-2);若收获种子,则适宜的行距和播量分别为30cm和22.5kg·h~(-2)。  相似文献   

20.
甘肃荒漠灌区播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量和行距是实现紫花苜蓿高产和优质的重要栽培技术措施。为此,采用裂区设计,以播量(12.0、16.0、20.0、24.0 kg·hm-2)为主处理,3个等行距(10、15、20 cm)和2个不等行距(60 cm+40 cm间距、60 cm+30 cm间距,60 cm即种植6行,行距10 cm)为副处理,连续3年在甘肃荒漠灌区研究播量和行距对紫花苜蓿叶茎比和营养价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和行距对叶茎比无显著影响,对营养价值有一定影响。其中粗蛋白、粗脂肪、钙和磷含量随播量、行距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3年平均粗蛋白含量在播量为16.0 kg·hm-2,行距为20 cm时最高(20.06%),粗脂肪含量在播量为16.0 kg·hm-2,行距为15 cm时最大(3.42%),钙含量在播量为20.0 kg·hm-2,行距为20 cm时达到峰值(1.65%),磷含量在播量分别为12.0、16.0和20.0 kg·hm-2,行距均为20 cm时最高(0.19%);中性、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随播量增加呈降低趋势,随行距增加呈增加趋势,且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播量为24.0 kg·hm-2,行距为10 cm时最低(31.74%),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播量为24.0 kg·hm-2,行距为15 cm时最小(25.64%);相对饲喂价值随播量的增加呈增大趋势,随行距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其值在播量为16.0 kg·hm-2,行距为20 cm时最高(208.64%)。相同播量和行距下,紫花苜蓿营养价值受生长年限的影响。综合分析结果显示,播量为20.0 kg·hm-2、行距为20 cm是该地区的最佳播量和行距,有利于提高紫花苜蓿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