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鳗鲡气单胞菌病一新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广和 《水产学报》1998,22(1):85-88
鳗鲡气单胞菌病一新种ANEWSPECIESOFAEROMONASASPATHOGENINEELS王广和王坚(海安县卫生防疫站,江苏省226600)钱晓明朱永祥王建明陆仁海(南通龙洋水产有限公司,江苏省226634)WANGGuangHe,WANGJ...  相似文献   

3.
运动性气单胞菌的毒力及其致病性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从不同地区发病罗非鱼脏器中分离到一种细菌,经理化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病鱼经清池、药浴、投药等综合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且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5.
徐永祥 《内陆水产》2003,28(7):27-27
2001年4月份我县的部分养蚌农户中发生蚌嗜水气单胞菌病,且病情严重,死亡率很高。笔者于5月份携病蚌前往湖南省水产研究所找有关专家研究防治对策,经过病原分离、转接,结果在病蚌中分离出嗜水气单胞菌病原株,确诊为蚌嗜水气单胞菌病。经过近3年的探索,已经初步掌握了蚌嗜水气单胞菌病的发病规律、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措施。现向广大养蚌农户作简单的介绍。1什么是嗜水气单胞菌嗜水气单胞菌是水体中广泛存在的一种条件致病细菌。目前,我国的科学工作者已提取3个变种,即白鲢嗜水气单胞菌,牛蛙嗜水气单胞菌和甲鱼嗜水气单胞菌。珠蚌最易感染的…  相似文献   

6.
7.
异育银鲫气单胞菌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从患病的异育银鲫中分离到2株致病菌,经人工回归感染,证实这2株细菌对异育银鲫均具有致病性。API系统(细菌自动鉴定系统)鉴定表明,这2菌株分别为嗜水气单胞菌(W1-L)和温和气单胞菌(S2-S)。药敏实验表明,菌株W1-L对新霉素、头孢拉啶高度敏感,菌株S2-S对新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呋肟、先锋必等高度敏感。新霉素、土霉素、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对菌株W1-L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32,256,32,32μg/mL,对菌株S2-S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为16,16,32,32μg/mL。  相似文献   

8.
2017年4月,四川省西昌某养殖场养殖的长丝裂腹鱼暴发一种以体表、内脏器官出血及角膜浑浊为特征的传染病。为探究此次疫病的病因,自病鱼的肝、脾和肾组织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LXP170412,在脑心浸液琼脂上28℃培养48h,形成白色、半透明、表面光滑的圆形菌落,人工感染试验证实了其病原性;通过表型特征特性测定、16S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鉴定,分离菌LXP170412为温和气单胞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温和气单胞菌LXP170412对强力霉素、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等敏感,对头孢拉定、新霉素、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丁胺卡那、恩诺沙星、青霉素、罗红霉素等耐药。试验证实,温和气单胞菌为此次流行病的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将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鳖保宁对中华鳖气单胞菌病的药效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用常规方法对中华鳖(Trionyx sinensis)常见病害进行细菌学检查,测定了鳖保宁及相关单味药对中华鳖主要病原菌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和豚鼠气单胞菌(A.caviae)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并观察鳖保宁预防鳖病害的效果,结果表明:20例患病鳖中共分离到28株细菌,其中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分别占32.14%和21.43%;鳖保宁及相关单味药对温和气单胞菌和豚鼠气单胞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其中鳖保宁的作用最强;鳖保宁预防鳖病害的效果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0.
齐口裂腹鱼维氏气单胞菌16SrDNA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齐口裂腹鱼病原菌的检测和生物学特性。从齐口裂腹鱼肠道中分离出菌株Spc0408, 采用常规形态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结合16SrDNA基因序列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构建系统发育树。该菌为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形,无芽孢。生化鉴定结果显示具该菌有动力性,H2S、尿素阴性、不发酵木糖、鼠李糖、山梨醇等;β-半乳糖苷酶、葡磷胨水、枸橼酸盐阳性等。菌株16SrDNA的长度为1443 bp,登录号为JF929912,其和Genbank中多株维氏气单胞菌相似性高达97%,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Spc0408和多株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簇。结合分离菌的表型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可以判定该菌株在分类上属于维氏气单胞菌,本研究可以对相关病原菌的分类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从齐口裂腹鱼(Sclizothorax prenanti肠道中分离出菌株Spc0408,采用常规形态特征的观察、生理生化试验、结合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该菌为革兰氏染色呈阴性,短杆形,无芽孢;该菌理化特性为具有动力性,H2S、尿素阴性、不发酵木糖、鼠李糖、山梨醇等;β-半乳糖苷酶、葡磷胨水、枸橼酸盐阳性;其16S rDNA长度为1 443 bp,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JF929912,与GenBank中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的相似性高达97%;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Spc0408和多株维氏气单胞菌聚为一簇.综合分离菌的生化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判定该菌株是维氏气单胞菌,从而为气单胞菌的分类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集约化养鳖中出现的多种鳖病主要是由气单胞菌引起的,文中叙述了作者在实践中总结出的几种防治鳖气单胞菌病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运动性气单胞菌分离、鉴定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碱性蛋白胨水(APW)的增菌效果与气单胞菌培养基(RYAN)的选择性效果试验,以及对运动性气单胞菌(Motil aeromonads)的培养特性、鉴定特征的比较观察,建立了运动性气单胞菌细菌学分离和鉴定的实验室检测程序。对8个模拟阳性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感染菌包括4株嗜水气单胞菌(A.hydrophila)、2株温和气单胞菌(A.sobia)和2株豚鼠气单胞菌(A.cavias)全部被分离到。对鱼粉、肉骨粉、牛肉粉、蛤蚧等60个动物产品样品,5个饲养牛蛙、鲫鱼和泥鳅的水样;6个牛蛙、鲫鱼、金鱼的病料进行检测,结果分离到20株运动性气单胞菌,其中8株嗜水气单胞菌,8株温和气单胞菌和4株豚鼠气单胞菌,实验表明,所建立的分离和鉴定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和敏感的方法,其检测程序不仅运用于进出境动物产品和环境样品的检测,也可用于动物以及淡水养殖动物气单胞菌病的诊断和监测。  相似文献   

14.
15.
16.
为查明引起拉萨裸裂尻鱼患病的病原菌,自濒临死亡的病鱼肝脏中分离到1株优势菌LS-01,经回归感染试验确定为致病菌.结合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试验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综合鉴定,同时探究菌株LS-01的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菌株LS-01为革兰氏阴性菌,基于16S rRNA和gyrB基因构建的系统发育树与中间气单胞菌聚为一支...  相似文献   

17.
丁文  袁丁 《科学养鱼》1999,(5):26-27
近十年来,北京和全国各地养殖的淡水鱼类都相继暴发了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传染病。阐明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的共性和区别于非致病株已成为研究控制该病的首要目标。近年来,各种检测嗜水气单胞菌方法相继被研究。本文将快速诊断嗜水气单胞菌病鉴定方法的研究报道如下。一...  相似文献   

18.
为调查鱼源气单胞菌毒力基因与其致病力的相关性,以2009--2018年从不同患病鱼分离的173株气单胞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检测毒力相关基因、测定溶血活性、腹腔注射感染异育银鲫等方法开展评价.通过管家基因gyrB分子鉴定结果显示,173株气单胞菌中维氏气单胞菌(119/173,68.9%)和嗜水气单胞菌(50/173,28...  相似文献   

19.
嗜水气单胞菌引致的金钱鱼细菌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分离鉴定实验室养殖的金钱鱼暴发性疾病的病原,利用传统病原分离的方法,从病鱼肝脏分离得到一株G–短杆菌(Ah201416),对其进行电镜观察和生理生化鉴定,对病鱼组织进行病理切片分析,并根据科赫法则,用分离株对健康金钱鱼进行人工感染。结果显示,该菌株电镜下观察细菌大小为0.8~1.0μm×1.0~2.0μm(宽×长),无芽孢和荚膜,生理生化特性与嗜水气单胞菌基本一致;16S r RNA序列(登录号:KR006248)与Gen Bank中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 ATCC7966)的16S r RNA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系统进化树与Ah聚为一支。病理切片分析发现,发病金钱鱼与正常金钱鱼相比,鳃小片细胞不同程度地脱落,伴有白细胞浸润;肠绒毛结构消失,肌肉层疏松明显;肾脏中肾小管细胞脱落,管腔中有坏死细胞,并出现不同程度的颗粒变性;肝脏细胞形态不规则,伴有血细胞浸润等病理损伤。人工感染实验表明,其对健康金钱鱼96h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为7.35×107 CFU/m L。研究表明,发病金钱鱼中分离的Ah201416菌株为嗜水气单胞菌,丰富了金钱鱼细菌性病原的研究,此结果为金钱鱼细菌性疾病的防治和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探明遵义金鼎镇合江源养殖场患病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的致病原因,通过对患有腹水、鳍条充血和游动缓慢等症状的黄颡鱼进行了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纯培养菌株MLT-1,经过回归感染证实其为黄颡鱼的致病菌,经生理生化和16S rDNA鉴定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同时采用乙醇提取法获得30种中草药醇提物,固体培养基打孔测试中药醇提物对MLT-1的抑菌作用,结果显示:诃子、大黄、烟叶、樟叶、桑白皮5种中草药对MLT-1的抑菌效果较好,诃子和大黄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BC)均为0.49 mg/mL,烟叶的MIC和MBC均为0.98 mg/mL,樟叶和桑白皮抑杀温和气单胞菌效果相同,MIC和MBC分别为0.195 mg/mL和3.91 mg/mL。结果表明诃子、大黄、烟叶、樟叶、桑白皮5种中草药可用于防治黄颡鱼温和气单胞菌细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