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忠  方平 《畜禽业》2000,(1):28-28
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日照时数少,给妊娠母猪的正常生长发育带来了不利影响,但如果注意饲养管理,同样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窝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两部分,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死亡率,要提高母猪的生产能力就要从决定母猪生产能力的因素入手,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整个生产母猪群的生产力。1选择优良母猪在规模化养猪生产中,商品猪的母本大都采用杂种母猪,因杂种母猪在繁殖性能上具有杂种优势,同时适合市场对瘦肉型猪的需求。在实际生产中,根据市场需要,内销于县乡镇的商品猪场,可选择长本,大本等二元母猪…  相似文献   

3.
日粮纤维在妊娠母猪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玉芬 《畜禽业》2000,(2):30-32
妊娠母猪能够很好地利用高纤维、低能量日粮,总结现有的研究结果,可以看出,采食高纤维日粮的母猪具有较高的产仔数和断奶仔猪数  相似文献   

4.
母猪无乳综合征即母猪产后综合征,是指母猪产仔后12-48h少乳或无乳的一类普通疾病。该病是产后母猪常发病之一,发病母猪一般预后良好,但常因治疗方案欠佳,导致病程延长,仔猪因不能及时吃上初乳而使成活率降低,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直接损失;有的母猪还因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死亡。本病主要症状表现为产后厌食或停食、精神沉郁,昏睡、发热、乏力、恶露,少数病例体温略有升高。为有效的诊治本病,我们连续三年对7个种猪场发病情况进行了调查,对179头发病猪,根据不同的发病症状和发病类型,采取催产、强  相似文献   

5.
母猪不发情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有些后备母猪达到性成熟、体成熟后不发情,初产母猪、经产母猪断奶后发情间期延长或屡配不孕,此现象除生理畸形外,称为母猪不发情。对于不发情的母猪,要先检查病史,是否发生过与繁殖障碍有关的疾病:如细小病毒,乙脑,PRRS,伪狂犬病,衣原体病,布病,猪瘟等。如有,首先应当做好这些病的疫苗注射工作。  相似文献   

6.
7.
提高公母猪繁殖力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提高繁殖力在养猪生产中对获得较高利润起到重要作用。生产实践表明:每次配种获得的活产仔数越多,经济回报越高。有理由相信在以后较长时间,提高公母猪繁殖力仍是养猪生产者优先考虑的内容。 1 猪群繁殖力组成 猪群的繁殖力简单地说受3个相互独立的因素影响,即母猪繁殖力、公猪繁殖力、饲养员的技术水平。3个因素通常对繁殖效率的作用是等同的。对于单个配种结果来看,每个因素所发挥的作用是等同的,但是对于一个猪群或  相似文献   

8.
何明辉 《畜禽业》2003,(8):43-43
优良的母猪从出生到性成熟,需8~10个月的时间,若不能正常进行配种,对养殖户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笔者在县种猪场及周边地区进行大量调查,发现有10%左右的母猪都曾出现过繁殖障碍问题。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因素很多,主要是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等。下面就母猪的繁殖障碍及防治措施谈一些看法:1先天性繁殖障碍及防治1.1表现子宫先天性异常,两性猪,先天性不育等。1.2形成原因因近亲交配或其它原因,造成母猪出生时已丧失繁殖能力。1.3防治措施此类母猪一经检查发现后,应立即淘汰。2母猪乏情及防治2.1后备母猪乏情2.1.1表现:一般…  相似文献   

9.
彭峰  朱松波 《畜禽业》2008,(7):24-26
<正>母猪是否高产直接关系到养猪业的经济效益,目前,由于近几年来繁殖障碍病的发生,高产母猪越来越少,现仅就提高母猪生产力的技术管理措施谈些个人观点,仅  相似文献   

10.
夏阳 《畜禽业》2012,(12):44
<正>近几年来,本地区外来品种生猪生产取得了全面发展,通过细化母猪繁殖环节中的技术措施,使母猪繁殖性能水平得到充分发挥,现将措施归纳如下。1严格选种选配1.1用于繁育后备母猪的纯繁亲本应具有优良的繁殖性能。1.2克服传统的见母就留的选种方式,选留的后备母猪体型要符合繁殖生产指标要求,有效乳头数7对以上.体况要健康,躯体各部位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11.
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伟  滕冰 《畜禽业》2000,(8):24-25
随着人们对于母猪选择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高产母猪表现为瘦肉串高、体脂水平低、产仔多、泌乳量增加、采食量低的特点,因此对于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几年的研究表明,赖氨酸、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与缬氨酸)及色氨酸等对于哺乳母猪具有特殊的生理意义,本文旨在对哺乳母猪的氨基酸营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催产素形成于丘脑下部的室旁核,并且呈滴状沿丘脑下部--垂体后叶径中的轴突被送至垂体后叶贮存起来.当体内外环境的刺激时,催产素就由垂体后叶释放出来.在分娩过程中,由于来自子宫和产道的的刺激,可导致催产索的释出.催产素有兴奋子宫平滑肌,引起子宫的收缩从而发生分娩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瑜  李荣基 《畜禽业》2000,(8):32-32
母猪繁殖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个猪场的发展与效果。一般来说,平均每头母猪一年产2~2.2胎、18~22头断奶仔猪,是令人满意的,但事实上,要达到这个指标并非易事。母猪的繁殖力,实际上与猪场的饲养管理,工作人员的责任心,疾病的控制是紧密相连的,下面就从饲养管理和疾病控制这两方面来探讨如何提高母猪的繁殖力。  相似文献   

14.
何新  陈凯 《畜禽业》1999,(5):45-46
<正> 母猪的死胎和流产给养猪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母猪的死胎和流产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1 营养性死胎流产 主要是饲料搭配不当,过于单一,营养价值不全,营养不良等。特别是蛋白质日粮不足时,形成胎儿的基本原料贫乏,胎儿发育受阻,甚至中断,造成死胎,极度缺乏造成流产。 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时,妊娠母体对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及对疾病的抵抗力降低,也会引起死胎、流产。V_A缺乏时,对上皮组织机能失去促进作用,往往导致子宫粘膜和绒  相似文献   

15.
朱丹 《畜禽业》2013,(5):50-51
哺乳期母猪管理的重点就是保证母猪安全分娩,多产活仔,促进母猪产后泌乳,同时要降低母猪断奶失重幅度,维持正常体况,以便断奶后及早发情,再次配种繁殖;还要确保仔猪健康发育,快速生长。文章介绍了产房管理这一关键生产环节的营养、保健、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张书存  高峰  董建江 《畜禽业》2002,(10):Y031-Y031
在过去的2~3年中,荷兰许多养猪场对母猪的饲养管理在朝着多产奶的方向转变.尽管调节了母猪的饲喂水平,由于每头母猪每年的产仔数在增加,因而每头仔猪所获得的母乳仍不足.一些专家提醒生产者对哺乳仔猪进行补饲.  相似文献   

17.
18.
郑永伟 《畜禽业》2007,(5):29-30
<正>近年来,我县实施生猪换种工程,大力推广外二杂母猪,使良种母猪得到迅速发展,但由于外二杂母猪发情不明显(不闹圈),养殖户不易观察,发情期与配种时间不易掌握,为此,现将外二杂母猪繁殖配种技术的要点简述于后,供养殖户和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凉山州会理县选取经风土驯化后推广的LY杂交母猪与会理县本地土母猪各200头,进行了为期3年的繁殖性能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初产母猪或经产母猪配种分娩率、窝产仔数、窝产活仔数、断奶仔猪数结果均显示为LY母猪高于本地母猪,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LY窝产仔数较本地高1头(P<0.05),年产窝数LY母猪高于本地母猪,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结果表明LY杂交母猪繁殖性能优于会理县本地土母猪。  相似文献   

20.
母猪生产的目的是生产数量多、个体大、健康良好的仔猪。在母猪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母猪饲养管理尤其是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仔猪的生产数量和质量。为此,饲养妊娠母猪总的原则是以控制合理的膘情、保胎和提高产仔数为目标,最大限度地发挥母猪的生产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