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蛋种鸡不同产蛋阶段种蛋对孵化效果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选择了4个不同产蛋阶段的鸡群,分别收集种蛋进行孵化。结果显示:不同产蛋阶段的种蛋与其受精率、受精蛋孵化率和健雏率有着密切的关系。以产蛋高峰期的种蛋孵化效果最优,高峰后期次之,再次为高峰前期,产蛋后期为最差。  相似文献   

2.
吴忠良  曹义宝 《畜禽业》2005,(10):46-46
蛋鸡的产蛋率达90%以上的时期称为产蛋高峰期。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的长短,不仅直接反映了鸡群产蛋能力的大小,也影响着产蛋高峰后产蛋曲线的下降幅度,与全期产蛋量有密切关系。因此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提高蛋鸡的产蛋高峰,才能挖掘最大的生产潜力,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在生产中,大多数养鸡专业户十分注重蛋鸡产蛋高峰期的管理,而当产蛋高峰过后,往往疏于管理,使蛋鸡后期的生产性能不能得到充分发挥,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下面笔者根据多年养鸡经验,浅谈一下蛋鸡产蛋高峰过后的管理要点,供养鸡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林波  公静静 《畜禽业》2006,(12):37-38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不断扩大,问题也逐渐增多,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蛋鸡产蛋率下降。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开产后5-7周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按照自然规律平稳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原因何在?近年来由于产蛋下降综合症等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疾病,大量用药而效果不佳。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除某些疾病因素外,  相似文献   

5.
樱桃谷肉用种鸭一般在20周龄开始产蛋,24周龄时产蛋率达10%,27周龄时已有80%的产蛋率,至30周龄时,可以达到产蛋高峰90%。这时,如果饲养管理得当,高峰可维持较长时间,至48周龄以上才有所下降。种鸭的产蛋期可分为4个阶段:20~27周龄为产蛋初期,27~30周龄为产蛋前期,30~48周龄为产蛋高峰期,48~66周龄为产蛋后期,在这四个阶段中,饲养管理要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6.
林波  公静静 《畜禽业》2006,(24):37-38
随着规模化养鸡业的不断扩大,问题也逐渐增多,其中危害最大的是蛋鸡产蛋率下降。蛋鸡在正常情况下,开产后5~7周进入产蛋高峰期,高峰期维持8个月左右,以后产蛋按照自然规律平稳下降。但有的鸡场和专业户所饲养的蛋鸡开产、高峰和维持时间等延迟或缩短;产蛋率不稳定,达不到高峰;高峰期或产蛋上升期产蛋突然下降等,严重影响了经济效益的提高。原因何在?近年来由于产蛋下降综合症等病毒性疾病广泛流行,有些鸡场和专业户发现鸡产蛋下降就怀疑得了疾病,大量用药而效果不佳。其实,引起产蛋下降的原因很多,除某些疾病因素外,更重要的是一些非疾病因…  相似文献   

7.
蛋鸡人工换羽是我国部分地区常用的提升蛋鸡产蛋率和生产性能的方法。人工换羽是人为对鸡群强加应激因素,使机体的激素出现重新分配调节,从而完成换羽过程。换羽可以延长产蛋高峰时间,降低饲养成本,改善蛋壳质量,同时还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产蛋调整。但换羽过程对鸡群的应激很大,风险高,需要有专业技术支持,对动物福利也是个挑战。换羽技术有多种,目前主流的是短期多次换羽法,具有应激小、产蛋性能恢复快、产蛋高峰延长时间长、蛋壳质量改善明显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李富地 《畜禽业》2012,(8):22-24
<正>近几年,在生产中由于多种原因,出现了产蛋鸡达不到产蛋高峰或达到高峰后产蛋量迅速下降、蛋壳异常、无壳蛋增多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病鸡虽无明显症状,但产蛋率下降15%左右,且大量出现软壳蛋、薄壳蛋、畸形蛋或蛋壳颜色变浅,给广大养鸡户造  相似文献   

9.
霍清合  李芳 《畜禽业》2005,(2):20-21
罗曼褐蛋种鸡是德国罗曼育种公司培育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蛋性能高、性成熟早、显著的产蛋高峰和高峰后持久的产蛋力等特性;另外还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及较强的抗病能力,死淘率低,饲料转化率高,良好的蛋壳外形和内部质量,并且耐热、安静、不神经质,易于管理等优秀品质,深受广大养殖户认可。为了使养殖户更好地管理,取得最佳经济效益,根据笔者近几批的饲养经验,结合蛋种鸡生长发育及生产的各个不同时期来分阶段叙述。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单县的一些中小型养鸡场(户),普遍发生了蛋鸡在产蛋初期、产蛋高峰期出现水样粪便的症状,并伴有鸡群饮水量增大,产蛋率上升缓慢或产蛋高峰上不去等情况。该病症有的被误诊为鸡大肠杆菌病,继而投放大量的抗菌素;有的怀疑是当地水质问题;有的怀疑是饲料中食盐含量过高或饲料霉变等原因。  相似文献   

11.
张银仓 《畜禽业》2010,(2):49-50
<正>产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可达到产蛋高峰。这段时间是青年母鸡从生长期向产蛋期过度的重要时期,不仅体重仍在增长,生理上也发生着急剧变化。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状况是否符合鸡的生长发育和产蛋的要求,对整个产蛋期的产蛋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12.
在蛋鸡进入产蛋高峰后,高密度的产蛋频率对蛋鸡本身来讲就处于高强度应激状态,在疾病、饲料营养、外界环境突变等各种应激因素的作用下,鸡易引发产蛋率的急剧下降,如不采取及时的措施,产蛋率将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对生产和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损失。1引起产蛋率下降的主要  相似文献   

13.
冯艳风  刘丽  邵坤 《畜禽业》2002,(7):X048-X048
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性能,从而获得尽可能高的经济效益,科学的饲养管理是其根本途径.蛋鸡从16周龄起进入预产期,25周龄到达产蛋高峰,为防止产蛋性能下降必须采取一定的饲养技术.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郎应仁  李元中 《畜禽业》2002,(12):38-38
2002年4月山东淄博开发区某养鸡场饲养的5000羽新罗曼蛋鸡,出现不明原因的产蛋下降,从高峰时期的产蛋率95%经一周时间下降至30%,并伴随蛋小.  相似文献   

15.
李化铎 《畜禽业》2006,(3):30-31
肉用种鸡育成期均匀度的高低决定着鸡群开产整齐性、蛋重均匀程度和产蛋高峰产蛋率高低以及维持时问的长短。由于肉用种鸡食欲旺盛,饲料转化率高,沉积脂肪能力强,尤其在育成期更不易控制。因此,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就如何保证肉用种鸡育成期的均匀度简述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肉用种鸡育成期均匀度的高低决定着鸡群开产整齐性、蛋重均匀程度和产蛋高峰产蛋率高低以及维持时间的长短.由于肉用种鸡食欲旺盛,饲料转化率高,沉积脂肪能力强,尤其在育成期更不易控制.因此,结合本人工作实践,就如何保证肉用种鸡育成期的均匀度简述以下几点浅见:  相似文献   

17.
王树民 《畜禽业》2013,(6):73-74
<正>产蛋鸡猝死症又称产蛋疲劳症,是近几年来处门诊病例和蛋鸡生产中最突出的条件病之一。发病鸡大多是进笼不久的新开产母鸡和高产鸡,夏季易发,故又称新开产母鸡病和夏季病。1流行特点主要发生在产蛋鸡,以初产鸡和产蛋高峰鸡多发。鸡群采食饮水正常却有部分在夜间死亡。在早晨喂鸡时挑出死鸡,死亡鸡往往泄殖腔突出,肥胖鸡较多。鸡群不断出现瘫痪鸡,如发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单县的一些中小型养鸡场(户),普遍发生了蛋鸡在产蛋初期、产蛋高峰期出现水样粪便的症状,并伴有鸡群饮水量增大,产蛋率上升缓慢或产蛋高峰上不去等情况.该病症有的被误诊为鸡大肠杆菌病,继而投放大量的抗菌素;有的怀疑是当地水质问题;有的怀疑是饲料中食盐含量过高或饲料霉变等原因.在治疗期间,用抗病毒药配合抗生素治疗症状减轻,停药不久又开始复发.由于本病在无继发病的情况下一般不引起鸡只死亡,所以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马玺  叶占胜 《畜禽业》2001,(3):32-34
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无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自然换羽一般需要3~4个月的时间,而且自然换羽的鸡群,因为换羽有先有后,恢复产蛋也有快有慢,整个鸡群难于出现产蛋高峰,这对进行集约化的饲养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在实际生产中,为了缩短母鸡的换羽时间,提高鸡群的均匀度,常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所谓的强制制羽,就是人为地给鸡施加一些应激因素,造成强制激,引起鸡体的器官和系统发生特有的形态和机能的变化,表现为停止产蛋,体重下降,羽毛脱落和更换新羽,从而达到在短期内使鸡群停产、换羽,然后恢复产蛋,并提高蛋的品质,延长鸡利用期的目的。目前,强制换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种鸡与商品蛋鸡的生产中。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坝上长尾鸡蛋重变化趋势,以227只坝上长尾鸡母鸡为研究对象,每天记录产蛋情况对其蛋重进行统计研究。结果表明,坝上长尾鸡产蛋期间蛋重逐渐增加,开产日龄165 d,开产蛋重39.69 g,前期蛋重变化较明显,后期蛋重变化较缓慢,34~38周蛋重为47 g左右,鸡群开产日龄的整齐度直接影响开产后的产蛋率与鸡群整体蛋重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