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选养优良品种鸡。优良品种鸡生长快、早熟、新陈代谢旺盛,饲料消耗少,经济效益就会提高。2.选好育雏季节。合适的育雏季节可以提高育雏成活率,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育成后蛋鸡群高产稳产。春雏宜在2-月培育,秋雏宜在8-9月培育。  相似文献   

2.
<正>冬春季节是鸡、鸭、鹅育雏的大好时机,但由于气温多变,给雏禽的成活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了解雏苗的生长特性,掌握育雏的关键技术,才能有效提高雏禽的成活率。现介绍培育雏鸡的关键技术:1.开水与开食。进鸡前烧好开水凉好,1000只鸡至少10千克,小鸡运到放入育雏棚即用,每包开食  相似文献   

3.
对育雏季节分别为春、夏和秋季的3批南海黄鸡的生产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育雏季节对饲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育雏的种鸡产蛋率上升速度最快,在开产后的第7周达到产蛋最高峰,然后缓慢下降;秋季育雏的种鸡全期产蛋量最高,达到110.47枚,其次是夏季育雏(100.75枚)和春季育雏(95.38枚);春、夏、秋季育雏的种鸡产蛋期间采食量分别为113.34、116.21、111.89 g/d,秋季育雏的最低,夏季育雏的最高。秋季育雏的每枚种蛋耗料量最低(170.15 g),春季育雏的最高(199.63 g);春、夏、秋季育雏的南海黄鸡成活率分别为94.46%、96.22%和96.00%,夏季育雏的成活率最高,春季育雏的成活率最低。可见,秋季育雏的南海黄鸡父母代种鸡,开产后产蛋率迅速上升,高峰产蛋率最高,饲料消耗量小,每枚种蛋耗料量最少,饲养成本最低,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鸡业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但是,不少农村养鸡场鸡舍简陋、疫病防疫意识不强、养殖人员技术低下、等因为,造成了育雏的成活率低,养殖效益不高.如何提高育雏的成活率,笔者认为科学孵鸡与育雏,是保证鸡的成活率、提高鸡的产蛋率和产肉率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5,(7)
<正>养鸡是广大农民的重要致富项目。要想养好雏鸡必须选好苗鸡,重视育雏消毒,掌握育雏温、湿度,注意饲养密度,做到科学饲喂,保证育雏成活率达到95%以上。1.选好苗鸡农家培育雏鸡,首先要选择信誉好、质量有保障的种鸡场引进苗鸡。健壮苗鸡活泼好动、眼大有神、脐部愈合良好、绒毛清洁富有光泽。如发现  相似文献   

6.
春季是育雏养鸡的黄金季节,但春季温度低、雨水多、湿度大,雏鸡容易患病,尤其是2周龄内的雏鸡更容易得病死亡.要想使鸡长得快、长得好、成活率高,在饲养管理上要严格把好"六关".  相似文献   

7.
<正> 为了提高育雏成活率,降低育雏成本,我们进行了山羊奶育雏的试验。共育雏鸡1100只,历时140天,成活1050只,成活率达95.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养鸡生产中,育雏是关键的环节。虽然一年四季都可以育雏,但养殖成效的高低和成年后的生产力,却因育雏季节的不同而有着显著差异。选择适宜的育雏时机,是养好小鸡的前提。春雏3月至4月中旬孵出的雏鸡称为春雏。这个时期气候转暖,对育雏非常有利,雏鸡成活率高;新鸡到8至9月就能开产,正是老鸡停产换羽季节,能弥补淡  相似文献   

9.
春季,是全年中孵化育雏的黄金季节。为了提高育雏成活率,育雏中必须把好“三关”,即温度关、饲料关、疾病防治关。1.温度关育雏温度适宜而平稳,是提高成活率的首要条件。一般原则是:前期宜高,后期宜低,小群宜高,大群宜低;弱雏宜高,强雏  相似文献   

10.
贵妃鸡是集观赏与肉用价值于一身的高档珍禽。该文从贵妃鸡的引种、接雏、育雏、疫病防治及病死淘汰鸡处理等几个关键环节介绍了提高育雏成活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正> 雏鸡一般指的是0~6周内的幼鸡。因幼鸡从出壳后到离温前这一阶段需要借助于人工给温才能得到正常生长发育,故又称为育雏期。雏鸡的培育,是鸡只以后获得高产稳产的基础,育雏的成效,直接影响着雏鸡的成活率和成鸡的生产性能。故在此期应创造适合雏鸡生长需要的最佳环境条件,育出高产的雏鸡群。农家育雏,大多喜欢  相似文献   

12.
《新农业》2017,(9)
<正>科学的培育雏鸡,不仅能使小鸡健康成长,而且对成鸡的生产性能和种用价值、鸡场鸡群的更新、生产计划的完成等都有巨大的影响。因此,认真搞好雏鸡的培育工作是非常重要的。集安市某鸡场,商品代蛋鸡雏采用桑拿式育雏,不但提高了育雏的成活率,而且成鸡的免疫力也有提高。雏鸡从出壳后到离温前需要人工给温的养育阶段叫育雏期。此时期雏鸡生长发育快,蛋用型雏鸡8周龄时体重比出生体重增加15倍。但此时体质非常娇嫩,  相似文献   

13.
抓好肉鸽的春夏季节饲养管理,是发挥肉鸽生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现将春夏季节鸽群管理要点简介如下: 一、抓好肉鸽繁殖,提高雏鸽成活率 春夏季节是肉鸽产蛋、孵卵、育雏的最佳时期,为了提高雏鸽成活率,养鸽户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在肉鸽的产卵期,必须按时进行照蛋.  相似文献   

14.
雏鸡阶段的饲养是后备鸡饲养管理的重点。雏鸡生长代谢旺盛,体温调节能力弱,消化机能与抵抗力都较低,因此,做好育雏期的饲养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何提高育雏成活率,培育出健康、生产性能高的鸡群,是养殖户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雏鸡培育与饲养管理的技术要点,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育雏是养好鸡的关键,雏鸡饲养管理的好坏,是养鸡生产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不仅影响雏鸡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还影响生产性能,从而影响经济效益,因此,必须针对雏鸡的生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搞好雏鸡的饲养管理,以提高雏鸡的成活率,更好地提高鸡的生产性能。1前期的准备工作1.1育雏舍的维修及育雏用具的准备和消毒进雏前1周,将育雏舍维修好,并备齐育雏用具:料盘、饲槽、饮水器等,一并  相似文献   

16.
春季一般是育雏鸡的季节,但有些养鸡户却把育雏时间选在冬季.冬季育雏鸡,来年春季即可长成青年鸡,夏秋之交就能产蛋.  相似文献   

17.
<正>一、育雏方法一是用育雏笼育雏,热源有电和其他燃料。其优点为鸡舍单位面积饲养效率高,节约垫料和热能,成本低,劳动生产率高,可控制白痢、球虫病的发生和蔓延,提高育雏成活率。二是网上育雏。雏鸡饲养在距地0.5~0.6米的网上,网眼以能漏粪、不伤害鸡为宜,周围栏网以防雏鸡钻出,2周后可将料槽和饮水器挂于栏网外。其优点为管理方便,雏鸡不与粪便接触,可减少疾病发生,育雏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8.
育雏工作搞得好坏,不仅影响小鸡的生长发育和本阶段的育雏成活率,而且与以后这群鸡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生产性能的高低都有密切关系。根据雏鸡生长发育的基本规律,从育雏前的准备、育雏的方式、育雏的条件和疾病的防治等四个方面介绍了鸡的育雏。  相似文献   

19.
<正> 小鸡初生至6周龄的饲养叫育雏.育雏得好,成活率可达95%以上,差者低于30%提高雏鸡成活率应掌握下面几点.一、掌握雏鸡的生理特征1、怕冷不能抗寒.雏鸡初生体重才35-38克,被毛稀薄而短,体温比成鸡低3℃,又不会自身调节体温,所以,特别幼小娇嫩,经不起寒冷的侵袭.才一周龄内的雏鸡在16℃以下和47℃以上,仅能生活数小时而死亡.2、生长迅速,代谢旺盛.雏鸡是生长  相似文献   

20.
郑飞 《中国畜禽种业》2011,7(11):134-134
冬季由于日照时间短,天气寒冷,鸡舍通风换气不好,鸡群容易发生各种疾病。因此做好管理工作,给鸡群一个适宜的生存环境,提高鸡的抵抗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1鸡舍温度温度与鸡的体温调节、运动、饮水及饲料的消化吸收都有密切的关系。雏鸡在育雏时,鸡舍的温度(特别是冬季)决定雏鸡培育的好坏、成活率的高低。一般初始温度为33~35℃,随着鸡日龄的增长,每周逐渐减少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