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史明 《现代农业》2011,(6):43-43
大豆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富锦市大豆产区主要害虫,近两年发生期有所提前,且危害也有所加重。大豆蚜虫具有趋嫩性,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植株受害严重时,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若不及时防治,轻者减少20%~30%,重者减产达50%以上。大豆蚜虫还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  相似文献   

2.
1 大豆蚜虫1 .1 发生大豆蚜虫 ( Aphis glycines Matsumura)属同翅目蚜科 ,是黑龙江省大豆产区主要害虫 ,近两年发生期有所提前 ,且危害也有所加重。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 ,严重时布满茎叶 ,也可侵害嫩荚。植株受害严重时 ,叶卷缩 ,根  相似文献   

3.
大豆蚜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成蚜或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嫩荚上刺吸汁液。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继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大发生年可减产20%~30%,甚至减产50%以上。除此之外,大豆蚜虫还能传播花叶病毒病。  相似文献   

4.
蚜虫的消长与春大豆花叶病毒病的田间流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黄色皿在江苏扬州、南京、句容等地春大豆田间诱集调查有翅蚜迁飞消长情况,定点定株调查春大豆无翅蚜数量变化动态。研究表明:迁飞的有翅蚜是春大豆花叶病毒病田间传播流行的主要介体,大豆植株上无翅蚜量的多少与病毒病的发生和流行没有关系;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的主要蚜虫种类有桃蚜(Myzuspersicae)、豆蚜(Aphis craccioora)、菜蚜(Rhopalosiphum pseudobrassicae)等,不同地区、不同年份迁飞种的种类、数量及出现时期有差异;在蚜虫迁飞高峰期间,大豆田间植株生育期越早,病毒病发生越重;用常规杀虫药剂防治这类非持久性蚜虫传播的大豆花叶病毒病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5.
1、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可危害大豆的嫩茎、叶和幼荚。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而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茎叶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减少,从而影响大豆产地。大豆蚜虫分有翅胎生雌蚜(体长0.9-1.6毫米)和无翅胎生雌蚜(体长1.52~1.95毫米)。  相似文献   

6.
大豆蚜虫属同翅目蚜科,是我县大豆产区主要害虫,近两年发生期有所提前,且危害也有所加重。大豆蚜虫具有趋嫩性,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集中在植株的顶叶、嫩叶、嫩茎上刺吸汁液,严重时布满茎叶,也可侵害嫩荚。植株受害严重时,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千粒重降低。苗期发生若不及时防治,轻者减少20%~30%,重者减产达50%以上。大豆蚜虫还能传播大豆花叶病毒病。此虫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高温干旱时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7.
大豆蚜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成蚜或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嫩荚上刺吸汁液.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继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及结荚减少.大发生年可减产20%~30%,甚至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8.
大豆蚜属同翅目蚜科蚜属,是我国大豆产区最主要的害虫之一,每年都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大豆蚜除了通过刺吸式口器刺吸大豆汁液造成危害外还可以传播大豆病毒病,其分泌的蜜露附着在大豆植株上也会影响大豆生长。大豆蚜大发生年份如不及时防治,轻则减产20%~30%,重则减产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9.
大豆蚜虫及其天敌田间消长规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大田系统调查结果表明;大豆蚜虫为害高峰期为大事产分枝开花期,百株蚜量高达18815头,造成大豆植株卷叶矮化率20%。大豆蚜虫的天敌共15种,菜高峰期数量为431头/百株;大豆蚜虫优势天敌主要有龟纹瓢虫,长扁食蚜蝇草间小黑蛛,菜蚜茧蜂,黑襟毛瓢5种。大豆蚜虫天敌消长一与大豆蚜虫消长曲线相似,但滞后5-7d。  相似文献   

10.
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研究了大豆植株形态对大豆蚜的寄生和天敌捕食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所表现的抗蚜性与其植株形态有关。裸大豆2个品种,大豆蚜10d增殖倍数分别为20.00和32.87;有茸毛大豆3个品种,大豆蚜10d增殖倍数分别为17.78,23.44和13.50。24h连续观察异色瓢虫对大豆蚜的影响,在捕食者的数量和发育阶段相同的情况下,瓢虫幼虫捕食量在裸大豆植株上为6.5头/h,在有茸毛大豆上为3.6头/h。  相似文献   

11.
大豆抗蚜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抗蚜性研究何富刚,刘晓东,颜范悦,王艳琴(辽宁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大豆是辽宁省及东北地区主要油料作物。大豆蚜(AphisglycinesMatsmura)是大豆常发性害虫,几乎年年发生。蚜虫为害可导致植株嫩叶卷缩,根系发育不良,茎叶短小,荚数及粒...  相似文献   

12.
大豆蚜是大豆上的重要害虫,大豆蚜虫具有趋嫩的习性,成蚜或若蚜集中在豆株的顶叶、嫩叶、嫩茎、嫩荚上刺吸汁液。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继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  相似文献   

13.
一、大豆蚜 大豆蚜又称蜜虫、腻虫等。以成虫和若虫在大豆植株生长点、顶叶和嫩叶背面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卷缩,叶面形成枯黄斑点,为害重时,植株生长不良,分枝数和结荚数减少,造成减产。田间百株蚜量达1000头时,应立即防治。防治药剂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2000倍液。  相似文献   

14.
大豆蚜虫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凤 《吉林农业》2007,(3):25-25
大豆蚜虫是大豆的重要害虫,俗称大豆蜜虫、腻虫,以成虫和若虫多在大豆植株的生长点顶部幼嫩叶背和嫩茎上刺吸植物液汁,亦可为害嫩荚。发生严重时造成茎叶卷曲、生长受阻、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数明显减少,大量的落花、落荚及籽粒不成熟,豆粒千粒重降低,苗期  相似文献   

15.
1 大豆蚜虫(腻虫) 大豆蚜虫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可危害大豆的嫩茎、叶和幼荚.豆叶被害处叶绿素消失,形成鲜黄色的不规则形的黄斑,而后黄斑逐渐扩大,并变为褐色.受害严重的植株,茎叶卷缩、发黄、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减少,从而影响大豆产量.大豆蚜虫分有翅胎生雌蚜和无翅胎生雌蚜.有翅蚜能迁飞,扩大危害范围.大豆蚜虫为害盛期在6月底、7月初.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在大豆田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少雨,容易使蚜虫大量发生,越干旱为害越重.  相似文献   

16.
春玉米蚜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作物,以成、若蚜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春玉米蚜还会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具体防治时,一是要注意  相似文献   

17.
本文探讨了连作大豆减产的生理生化机制。试验表明,连作大豆水分胁迫严重;内源激素GA3、IAA、ABA、ZRS含量变化,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抑制了植株的生长发育,尤其对冠部生长不利;连作大豆营养偏耗,根际土及植株中某些元素亏缺,尤以钾亏缺严重;根系活力下降,听质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
<正>大豆蚜虫是大豆的重要害虫,多在大豆植株的生长点顶部幼嫩叶背和嫩茎上刺吸植物液汁,亦可为害嫩荚。发生严重时造成茎叶卷曲、生长受阻、植株矮小、分枝和结荚数明显减少,大量的落花、落荚及籽粒不成熟,豆粒干粒重降低,苗  相似文献   

19.
我国已发现为害大豆的害虫100多种,发生普遍、对生产影响很大.现将大豆生产上常见的主要害虫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大豆蚜虫 大豆蚜虫以成虫和若虫聚集在嫩叶、嫩枝上吸取汁液为害,作物受害严重时叶片卷缩,生长停滞,植株矮小,结荚稀少,百粒重降低,是大豆生长期的重要害虫;如不及时防治,常导致植株死亡,一般减产20%~30%,甚至减产5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大豆新品系抗大豆蚜虫筛选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豆生产田无人工干预的情况下,依靠大豆蚜虫的自然发生、消长与危害,调查大豆叶部蚜虫群体数量,在370份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系中筛选鉴定出高抗大豆蚜虫的材料77份,抗大豆蚜虫的材料64份。高感蚜虫和感蚜材料192份,田间不同品系抗感蚜虫差异明显,蚜虫对不同材料选择性较大,建议生产中可选择种植抗蚜材料,以减轻大豆蚜虫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