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茶叶具有神奇功效,主要是它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等营养成分,茶叶中某些维生素的含量甚至超出一般粮食及蔬菜中含量的10~20倍。茶叶中的维生素如此之丰富就连有关连营养学家都感到惊讶。茶作为一门艺术,它向人类奉献了独具东方色彩的茶文化。著名营养学家于若木女士说:“中国人之所以智商较高,与具有悠久历史的茶文化不无关系。”茶叶中对人体有特殊作用的咖啡碱,能刺激神经,增强肌肉的收缩力,促进心脏活动,加强血液循环,刺激肾脏,增进排泄作用。多饮茶排尿正常,还可降低体内余热,使体温保持正常。所以,在医药上往往把茶作为利尿强心的兴奋剂。…  相似文献   

2.
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在茶叶经济活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茶叶经济活动中若没有茶文化的参与,茶叶仅只是一种农产品,一种嗜好性的饮料而已,不会像今天这样有高的经济价值;有了茶文化的参与茶叶经济活动,茶叶的经济价值即成倍数以上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沙宣  刘军芳 《农业考古》2006,(5):149-151,159
高朋贵友远方来茶,自古以来就和文化密不可分。由茶叶的加工、种类、品茶、茶道延伸出来的一系列茶文化,又和曲艺、诗画、宗教等文化相互融合渗透,使茶常常成为传播文化的重要媒介。据记载,第一个在中国学习饮茶,并把茶种带到日本的是日本学僧最澄。第一位把中国禅宗茶道带到日本的是荣西禅师。而与我国一衣带水的韩国,在茶文化上的启蒙也与我国茶文化的传播不无关系。因此,东方的茶文化十分发达并自成体系。上世纪末起,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西方国家的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茶。因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2、矿物质、氨基酸、茶多酚…  相似文献   

4.
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有一千多年历史的茶文化。所谓文化,从广义上来讲是指人类历史实践过程中创建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茶文化虽然只是中国文化体系的一部分,但它丰富的内涵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何谓“茶文化?”虽然当前众说纷坛尚无统一概念,但普遍的看法是指茶叶方面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是茶的精神文化。“茶文化”也可理解为人类在茶叶产、制、享用及其衍生而来的精神活动中取得的成果。概括地说包括有“制茶文化”、“饮茶文化”和“茶俗茶艺”三大部分。由于“茶文化”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  相似文献   

5.
中国和日本都是茶叶大国。虽然日本茶叶源自中国,日本茶文化也受中国茶文化影响颇深,但随着不断地与日本特有的民族文化相互交叉和融合,逐渐形成了属于日本自己的特色鲜明的茶道文化体系。研究中日茶文化的各自特点,对于研究世界茶文化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由于茶文化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比较中日茶文化发展方向的异同,也必将有助于对中日茶产业发展差异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论都市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上海市茶叶学会徐永成上海三年大变样,出了个茶文化节。这表明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茶文化。中华茶文化的传统特色同国际大都市现代化相结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都市茶文化。上海连续四届举办国际茶文化节,无论其规模、特...  相似文献   

7.
中国茶史上向来有“茶兴于唐,盛于宋”的说法。宋代是中国茶文化重要的发展时期和繁荣时期,当时茶叶区域日益扩大,茶叶产量不断增加,茶叶贸易得到发展,茶文化事项也丰富多采。与宋同时存在的辽金疆域,对茶文化向各地区、各层面扩展也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茶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茶文化,茶文化是茶业升级的决定性因素;丰富的茶文化内涵蕴含在茶叶品牌中,茶叶产品是短暂的,但茶文化是永恒的。所以,企业在塑造茶叶品牌的同时,还要同时大力宣扬汉中茶文化,努力增加汉中茶品牌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型的蔬菜,它与稻、麦、玉米、高粱一起被称为全球五大农作物。马铃薯又叫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其营养价值曾经长期被忽视,如今却成了营养学家青睐的蔬菜明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食物之一。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和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物质,优质淀粉含量约为16.5%,还含有大量木质素等,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  相似文献   

10.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之一,自古以来,茶叶种植就是我国的传统之一,一直延续至今,中华茶文化目前已经名扬中外。随着目前市场中对于茶叶的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大,必须要做好茶叶的种植和加工,这对于茶叶产量提升,促进茶叶种植水平和质量提升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茶叶的种植和加工技术,为茶叶种植提供一些技术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安溪县是著名的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茶王赛则是茶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解放后,茶王赛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有了较大的发展和创新。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茶叶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茶乡面貌日新月异,茶王赛更是大放异彩,从形式到内容都赋予时代的特色,对于提高茶叶质量,展示茶乡风采,弘扬中华茶文化,拓展茶叶市场,促进茶叶生产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一、茶王赛推本溯源现代的茶王赛是从古代的斗茶发展起来的。早时斗茶又称茗战、斗试,又叫点茶、点试,是评比茶叶质量…  相似文献   

12.
《福建农业》2009,(9):38-39
最近,营养学家经研究发现,黑色水果的抗衰老能力要远远高于其它水果。黑色水果之所以呈现出黑色外表,是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色素类物质,如:原花青素、叶绿素等,这类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性。相比浅色水果,黑色水果还含有更加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加人体的抵抗力。此外,黑色水果中钾、镁、  相似文献   

13.
马铃薯是一种粮菜兼用型的蔬菜,它与稻、麦、玉米、高粱一起被称为全球五大农作物。马铃薯又叫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其营养价值曾经长期被忽视,而如今却成了营养学家青睐的蔬菜明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食物之一。马铃薯的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维生素C以及多种矿物质,优质淀粉含量约为16.5%,还含有大量木质素等,被誉为人类的“第二面包”。  相似文献   

14.
茶文化在社区文化中的积极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文化在社区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上海宋园茶艺馆卢祺义近年来,茶文化已在不少社区蓬勃兴起,作为我国茶叶出口重要口岸的上海也不例外:各种茶艺表演及茶文化研讨活动此起彼伏,方兴未艾;闸北区政府以宋园茶艺馆为依托,决定把茶文化列为社区特色文化,目前正与上海市茶叶...  相似文献   

15.
第一届婺源国际茶文化节举办茶文化论坛,并召开婺源茶业发展战略座谈会,这是非常可喜的事情。欣喜之余,我作为一名从事茶叶生产、经营20多年的茶人,也想就茶文化与茶叶的话题谈一些看法,以供专家们参考,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16.
配方指导篇     
维生素E的生物学功能及在 养鸡生产中的应用 袁建敏 呙于明 维生素E对动物的生产性能和免疫力都有影响,日粮中维生素E的含量一直是营养学家考虑的问题。1984年NRC对蛋鸡和种鸡的维生素E的需要标准定为5IU/kg、10IU/kg。而其它商业公司推荐量为20IU/kg~40IU/kg。维生素E的需求量与动物的生产水平、采食量及环境控制有关。我国饲料原料维生素E含量很低,而且饲养条件与美国也存在很大差异,因而控讨我国饲养条件下蛋鸡和种鸡的维生素E的需要很有必要。 常用的液态饲料原料 随着饲料加工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养生·修性·怡情·尊礼──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生·修性·怡情·尊礼──论中国茶文化的内涵北京茶叶学会邹明华目录引论一、养生──茶文化的功利追求三、怡情──茶文化的艺术趣味二、修性──茶文化的道德完善四、尊礼──茶文化的人际协调余言引论饮食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因而它是人类开发自然、创造文明的一...  相似文献   

18.
从生态、健康、科学对茶叶资源的深层开发考虑,茶文化旅游应是休闲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  相似文献   

19.
如果以1989年9月18日上海市茶叶学会举办的茶文化研讨会为上海现代茶文化兴起的标志,那么上海现代茶文化已有17年的历程。这17年来,在政府部门、专业社团及社会各方面的通力合作下,上海现代茶文化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不仅打造出国际茶文化节、少儿茶艺以及社区茶文化活动等著名文化品牌,并成为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有力抓手,而且对倡导“国饮”、推动茶经济也是“功德无量”的。现在,上海人均茶叶消费从1990年代初的200克上升到900多克,全市茶叶店铺多达6000多家,各类茶馆有3000多家,就业人员也达到4、5万人等等。  相似文献   

20.
比较不同茶类水溶性维生素的含量,通过优化茶样预处理方法和色谱技术,建立一种RP-HPLC检测方法,测定5种不同水溶性维生素。结果表明,饱和醋酸铅溶液沉淀处理茶样溶液,在C18柱(4.6 mm×150.0 mm,5μm),检测波长为266 nm,流速为1 m L/min,流动相为甲醇和0.03mol/L乙酸钠-乙酸缓冲液(pH=5.5)混合,梯度洗脱的HPLC色谱条件下,茶样中VB1、VB2、VB6、Vc和烟酸5种维生素分离效果好。红茶中维生素C、维生素B1和维生素B2的含量较多,分别为3.69、2.92和5.18μg/g。绿茶中维生素B6的含量较多,为2.30μg/g。青茶和绿茶中未检出维生素B1,4种茶叶中均未检出烟酸。该检测方法有效地检测了4种茶叶中的5种水溶性维生素含量,可为茶叶品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