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树桩盆景的制作中,总会遇到不理想不协调的枝干,这些枝干的生长部位和生长形式各有不同,但都会直接影响桩景的整体构图,破坏桩景的美观形象。因此,制作中应尽量避免这些枝干的存在。这些枝干可统称为桩景制作中的违忌枝(也可称为忌用枝)。笔者特以墨图示意,供初学者参考。图1,直立枝:是指枝干的中轴线与盆面垂直,沿中轴线向上生长的枝干。直立枝特别能吸引人们的视线,看上去十分“刺眼”,枝形生硬死板,会直接破坏桩景的形象。在制作中,不管直立枝处于桩体的哪个部位,都不能保留,应从基部切除。  相似文献   

2.
岭南树桩盆景作品,以自然型为主,全部采用“蓄枝截干”的修剪方法。所谓蓄枝截干,就是待树木的枝干长到一定粗度时,要进行强度的剪裁,再在枝干上选留角度位置适合的新枝,待这些新枝干蓄到比枝干稍细,再次进行剪裁,使之长出横枝,以后每节都如此施行。采用这种折枝构图剪裁,枝托从小到大、由下而上取势,使枝干与叶比例恰当,上下匀称,枝干瘦硬俨如曲铁,树形近乎天然。要培植这一类型盆景,必须假  相似文献   

3.
对开“破竹”拿弯,就是把一条文直枝干劈成等分两半后重又相合绑扎成一股,以降低枝干强硬度,利于拿弯扭曲的办法之一种。一、适应范围: 直形枝干,枝径在1.5至2.5厘米之间,直段长度多适应在15厘  相似文献   

4.
涂白术简述     
耐翁先生在《盆栽技艺》中提出:盆景的剪裁表面上是“剪枝”,而实质上却是“留枝”。这对克服某些初学者拿起枝剪就把看不入眼的枝干统统剪去的不良习惯,确实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菊花腹接     
菊花腹接,以黄蒿为砧木,可使黄蒿的一枝同时嫁接两个菊花接穗和蒿干上直接抽生菊枝,克服了“劈接”法在黄蒿枝干髓心发白老化时嫁接不易成活的弱点。“腹接”法由于不是在嫁接同时就剪去接口上部的黄蒿,一次不活仍可再次嫁接。菊花“腹接”法多在4—7月份黄蒿生长期使用。具体做法是:先把5—6厘米长的接穗下端两侧各削一刀成楔形,削面长2.5厘米左右。然后在黄蒿枝干上需嫁接的部位,  相似文献   

6.
桩景《枝遒嫩落东风老》,是由挖得的双干雀梅培育而成。第一年主要是养胚。秋后隔半月施薄肥一次,以充分发酵的豆饼、人粪尿为主。使桩坯发育健壮。第二年在其体眠期攀扎造型。在树桩最高部位安排树冠。枝干中下部采用疏枝的办法,使枝叶各部充分承光饮露。尤其是侧枝和小枝干,我注重吸取岭南派盆景的技法,以剪为主,用“鹿角”、“鸡爪”等枝法来表观它  相似文献   

7.
小叶冬青老根桩盆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叶冬青可制作成各种树型、各类规格的树桩盆景。而更为突出的是:小叶冬青在土面以上的粗老根桩,虬曲弯转,形状优美,干肌古朴斑剥,受长年虫注土蚀,坑凹洞穴较多,枯凹面积较大,色泽枯黑,形似山崖陡悬。又能借助桩上的部份侧根活皮,屈强地向上萌发枝叶,郁郁葱葱,与残缺古朴的老根桩形成鲜明的对比。笔者被此类老根桩所吸引,利用它制作成老根桩盆景。现介绍“露干式”和“矮状式”两种类型。一、露干式:这是利用桩上的枝干造就成与根桩相协调的树型。其枝干能独立成型,而又不失与根桩相配成景。枝叶集中在枝  相似文献   

8.
用“截干蓄枝”法培育榕桩盆景,经常要截掉枝干。截下的废枝有的收尾自然,有的侧枝四向散射,略加修剪就得一棵小树。能否变废为宝,用废枝育出桩材? 笔者这盆榕桩是用废弃的枝干培育而成的。1996年春末截一榕桩顶枝,截口枝径3厘米,两侧互生枝径约1厘米的侧枝,剪后取之嫌小,弃之可惜。思前想后还是种在一个花盆里。第三年入夏定托移植,第四年根部出现薯块,七年培育共剪三刀。成型桩高17厘米,四托一顶。2003年3月剪后摄下照片。今后培育重点是促使顶冠丰满。自培自育桩材是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是解决桩材来源的主渠道。用榕枝扦插育苗,成活率高。劝君善待废榕枝。  相似文献   

9.
倒挂抬头式是一种变换的悬崖造型形式。其特点是头根部弯曲挂钩,稳固钩挂在盆身上。自然界中很少见。创作实例也并不多。笔者是在长江边芦围荡里几十年前的一旧堤上找到。那里环境险恶,堤岸已被江水冲毁大半,芦根密布。树根奇形怪状,其中选出附合倒挂抬头式造型条件的,一次性截干到位。地栽一年后直接上高筒盆养护。借用岭南蓄枝截干法创作。因倒挂抬头式枝干向上,有足够的生长空间,采光充足,枝干生长快,到位率高,故成型时间  相似文献   

10.
那么,在江淮地区如何应用截干蓄枝造型法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克服急躁思想,耐下心来:“急于观景”是初学者特有的通病。桩坯成活后,总是想早日成型观赏,于是忍不住反复修剪。殊不知,这正是截干蓄枝造型法的大忌。由于过早、过多的修剪,致使枝条长势渐弱而达不到理想的粗度,与整体枝干的过渡不协调,会造成枝脉主次不分。再者,截干蓄枝造型法的  相似文献   

11.
制作榕树桩景,不论是桩头榕或薯榕,只要茎杆苍老、造型美、有自然的古树姿态,就是优美的盆景。不要过于追求动物形象,要“好象”不要“真象”如果忽略了大自然的古树姿态,就失去了盆景艺术的意义。榕树盆景的特点,就在于能从枝上长出空、气根,沿枝干蜿蜒下垂,久之,根茎枝干交错,悬根露爪盘结盆面,古态盎然。现就以下三个问题,谈一点自己的经验。一、空气根培养法当你的一盆榕树盆景培养到枝叶茂盛时,只要在需要空气根的枝干上,用铁线圈  相似文献   

12.
经过截枝蓄干的树桩盆景,其截枝断面往往与桩景的自然姿态和苍老肤色不协调。枝干直径超过2厘米的老枝更是如此。我用硫酸亚铁对此做了改造,收效显著,几乎可以乱真。首先将截枝部位的棱角削去,使与树干成自然的流线型。再根据整个枝干的表面朽蚀状态,对截枝断面进行模仿枝干纹路的雕琢(不一定都需要)。然后,把数粒硫酸亚铁(约2克左右)放入50倍的清水中,  相似文献   

13.
贵刊93年第9期陈新民同志的“野生雀梅也有回片现象”中的基本观点是错误的。一、作为树木生长的正常现象,“育枝”不但野生的有,盆中也极濒繁。生长良好的盆栽雀梅无论年份多少都会出现育枝。但它至多只分散养份,削弱局部长势,而极少“其生长点以上枝干死亡”现象。盆栽如此,生长相对旺盛的野生雀梅更是如此。二、衰老、虫害、外力伤残、生态环境剧变之下的野生雀梅有可能  相似文献   

14.
这个作品是用普通枣苗嫁接龙枣枝而育成的。龙枣在盆景制作中不多见。笔者也是初次尝试。龙枣因它的枝干如龙形而出名。笔者借用龙枣这一自身特点在制作时重修剪,少拉扎,随时注意出枝角度及枝干过渡的自然流畅。创作中重点是借势取势及重心安排。  相似文献   

15.
《巧云飞渡》是以观叶类的代表树种黄杨为素材,采用“扎为主,剪为辅”,自幼盆中培养与地上培养交替加工的方法,是用不同粗细的棕丝,因枝制宜地运用各种棕法(扎法),将枝叶扎成平整的“云片”,叶叶俱平。云片欲上,各显俊秀,虬枝盘曲;每一片内的小枝,扎成若干弯曲,弯弯相套,枝不搭枝。在一寸长的枝条上扎成三个小弯,称做“一寸三弯”,修剪时着重剪除枝片中向上或向下生出的枝叶,保持枝片的平整和造型的美观。剪扎的顺序一般是从主干到枝叶,从基部到梢部,先大枝后小枝,先顶片  相似文献   

16.
笔者几年前获得一红牛筋木桩材(如墨图所示)。根盘至出枝位的主干直径4.2厘米,干形粗矮倾斜。在距根盘8厘米高的主干上,长有四棵粗细相近、向四面幅射状生长的分枝干,形成“轮生”的态势。按一般选材的要求,属不可用桩材。但经观察审视,认为可对枝干进行利用和改造。现将情况简述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什么方法既能使桩景缩短制作周期,又能使桩景苍劲之中有柔性,保持雄伟、遒劲、自然,富有涛情画意呢?如用金属丝缠扎弯曲,成型较快,但枝干欠遒劲。如采用“蓄枝截干”法,枝干苍劲,但成型较慢。我在实践中,摸索出一种名之曰‘吊扎截干’的新方法,既缩短制作周期,又兼南派苍劲、北派柔和于一身。现将制作过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盆景树桩,在必须拿弯的枝干已超过需要拿程度的柔软性时,为使枝干在拿弯扭曲处降低屈侧的压力及伸侧的张力,以便较易拿弯及拿弯后快速定型,笔者采用在枝干准备拿弯处之一侧(屈侧方及伸侧方均可),用锋利的刀片,连树皮带木质,斜向12度至15度角切开至近枝径约1/3至2/5左右,切成游离皮瓣,好象舌头的样子(皮舌)。待切好的游离“皮舌”恢复原位后,再拿弯扭曲造型,这种方法称为“半边舌状瓣  相似文献   

19.
“月季”石榴是矮生石榴的一种变异,植株矮壮,枝干劲壮古朴,枝虬叶细,根系发达。因其花果期长,终年可供观赏故名“月季”石榴。是盆景的好材料。月季石榴可为城市居民提供树桩素材,养桩采用下列方法,比较方便。①播种:四季均可进行,但以春季为好。播种后覆土厚度为种子的3倍。播种后保持盆土湿润,10余天可发芽,半个月即出苗。②扦插:冬春取硬枝、夏秋取嫩枝扦插,生根后可移植。  相似文献   

20.
此真柏的困难之处,是自头绪起便有三枝相同大小的枝向上分叉,这也是其缺点。虽然仅是20厘米左右的“小品”,但就现在的树姿而言,若让其枝叶继续繁茂生长的话,那它便无法脱离素材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