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Bermuda marine waters are not in equilibrium with the bulk carbonate sediments with which they are in contact, and they are supersaturated with respect to pure calcite. This apparent supersaturation seems to result from a metastable equilibrium between sea water and the most soluble solid phase available locally in excess.  相似文献   

3.
基于光伏模块的等效电路模型,结合simulink中的S函数,建立了光伏电池仿真模型。利用该模型,可以模拟实际光伏模块产品在不同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下的I-V和P-V特性。分析了常见的最大功率跟踪(MPPT)方法爬坡法,并建立了仿真模型。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涝峪苔草不同生长季节的微量元素变化,对涝峪苔草在春、秋、冬三个季节的Mn、Zn、Fe、Cu、Mg等5种微量元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被测样品干重在不同季节由高到低表现为,秋季>春季>冬季。季节的变化对涝峪苔草体内微量元素有着一定影响,从不同季节几种元素的含量来看,Mn的含量冬季高于春季和秋季,差异极显著(p<0.01);Zn的含量冬季高于秋季和春季,差异不显著(p>0.05);Fe的含量冬季高于春季和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Cu的含量春季高于秋季和冬季,差异显著(p<0.05);Mg的含量冬季高于秋季和春季,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不同生长时期黄檗的组成抗虫性,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分别对6、7、8月份的37年生和56年生的健康和受害黄檗的雌、雄株叶片内CAT、POD和SOD活性差异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生长时期对黄檗叶片内保护酶活性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健康和受害的黄檗叶片内CAT、POD和SOD的活性均表现为7月份>8月份>6...  相似文献   

6.
用索氏提取法和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从菲律宾和坦桑尼亚引种的非洲山毛豆紫花和白花品种叶片中的鱼藤酮含量在不同生长季节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非洲山毛豆中鱼藤酮的含量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其中,紫花品种叶片干粉中鱼藤酮含量在8月份和11月份最高,为0.46%;5月份最低,为0.14%.白花品种叶片干粉中鱼藤酮含量在10月份最高,为0.31%;6月份的含量很低,只有0.08%,而在4月份和5月份,白花品种叶片提取物中检测不到鱼藤酮.另外,比较了不同地区种植的非洲山毛豆品种中的鱼藤酮含量.  相似文献   

7.
川黄柏和凹叶厚朴树皮及韧皮部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黄柏和凹叶厚朴是两种重要的中药材.树皮由外向内为周皮、皮层、初生韧皮部的纤维束和次生韧皮部.它们的筛管分子具有复筛板或单筛板,P—蛋白质和筛管淀粉.伴胞为与筛管分子等长的一列或单个细胞.筛管寿命在川黄柏中最长为1年,在凹叶厚朴中则不超过8个月.形成层活动时间在川黄柏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中旬,在凹叶厚朴中是3月中下旬到11月下旬.两种树的木质部或韧皮部在3月中旬已开始分化,木质部和韧皮部分化停止时间在川黄柏中分别是11月中旬和12月下旬;在凹叶厚朴中分别是9月下旬和11月下旬.在冬季均有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凹叶厚朴中部分分化的筛管分子于秋季形成,翌年3月中旬成熟,同年9~10月瓦解,川黄柏枝条冬季平均保留170.2μm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而凹叶厚朴在径向仅保留数列细胞宽的具功能韧皮部区越冬.  相似文献   

8.
合肥地区鸡隐孢子虫感染及其季节动态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合肥地区4个鸡场的120个粪样进行检查,结果表明,鸡隐孢子虫感染率为50.83%;每日检查1次(30个粪样),连续12个月对同难鸡场鸡隐孢子虫感染与季节的关系进行观察,发现鸡隐孢子虫感染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春,夏,秋感染率较高,冬季感染率下降。  相似文献   

9.
不同光照强度下红锥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全光照,全光照的80%、30%和20%光照强度下,2年生红锥幼苗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季节变化,探讨红锥幼苗生长对光强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低光强下(30%和20%光强)的红锥叶绿素荧光参数Fo、Fm、Fv/Fm、Fv/Fo和φ PSⅡ值均明显高于相同时间段高光强下(全光照和80%光强)的对应值;同一光照强度下的Fo值,与光照和温度存在相似的变化趋势,1、2月变化最大,其他月份变化比较平缓;Fm、Fv/Fm和Fv/Fo值在6—8月份呈波动式下降趋势,说明该季节的光照和温度对红锥幼苗光合作用有一定的负效应;遮荫条件下的红锥幼苗叶绿素a、b和总叶绿素含量均上升,且与全光照条件下差异显著,30%光强下含量最高;类胡萝卜素含量随光强降低,稍下降后呈上升趋势,20%光强下最高,与全光照下差异显著。南宁地区红锥幼苗进行适当遮荫或让其在林下生长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0.
为评估橄榄蛏蚌的营养价值,以淮河橄榄蛏蚌为材料,采用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及生化方法测定了软体部营养成分及矿物质元素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显示:在3月、6月、9月、12月含肉率在58.03%~62.61%,6月含肉率显著低于12月(P<0.05),与3月、9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12月与3月、9月含肉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水分、粗脂肪无显著季节性差异(P>0.05),粗蛋白在6月、9月、12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低于3月(P<0.05),灰分在6月、9月、12月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显著高于3月(P<0.05);淮河橄榄蛏蚌软体部(干物质)含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10种,总氨基酸含量在52.12%~54.31%之间,必需氨基酸含量在20.57%~21.94%,呈味氨基酸含量在19.09%~19.43%,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含量在4个季节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检测元素中,Hg因含量低而未检出,检测结果显示Mn、Fe、Zn、Cu、Pb、Cd这6种元素在4个季节无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橄榄蛏蚌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较好的食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93年5~11月份、1999年4~10月份和2006年的5~11月份,在地处晋西南的隰县阳头升乡竹干村和后堰村,以铗捕率或笼捕率的变化作为衡量种群数量的标准,开展了对社鼠(Rattus confucianus sacer)种群数量季节消长的研究。结果表明,社鼠种群数量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主要是繁殖和死亡两大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种群每年在9月份出现一次数量高峰,由5、6、7、8月份的繁殖行为形成。10月份以后,由于气候和食物等条件恶化,致使部分鼠体死亡,特别是上一年越冬鼠的大量死亡,使社鼠种群数量随之下降。  相似文献   

12.
土壤氮库由多种形态氮组成,不同形态N素的季节变化是影响土壤氮素植物利用效率的重要因素.在国家紫色土肥力定位监测点,研究了全氮、碱解氮和微生物生物量氮在不同大小团聚体中的季节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原土全氮(TN)季节性波动不显著,变异系数为2.31%;而碱解氮(MN)、微生物量氮(MBN)在原土与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原土中碱解氮在秋季最高为131.8 mg/kg,而原土微生物量氮在冬季最低为21.9 mg/kg.不同粒径团聚体中全氮、碱解氮、微生物量氮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秋季(10月)和夏季(7月)团聚体土壤中微生物量氮较低,而冬季(1月)和春季(4月)微生物量氮较高.2007年秋季土壤大团聚体(2.0~0.25 mm)中MBN最高为24.2 mg/kg,其余粒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为12.2~17.0 mg/kg.春季(4月)和秋季(10月)团聚体土壤中全氮(TN)和碱解氮(MN)相对较高,冬季(1月)和夏季(7月)相对较低.2008年冬季土壤小团聚体(0.25~0.053 mm)中TN最低为1.10 g/kg,其余粒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为1.40~1.45 g/kg,而粉砂和粘粒(<0.053 mm)中MN最高为136.7 mg/kg,其余粒径之间差异不显著,为105.5~112.5 mg/kg.微生物量氮的季节变异系数是全氮和碱解氮的2倍左右.研究认为微生物生物量氮的季节性变化大于全氮和碱解氮,不同粒级团聚体中微生物量氮、全氮和有效氮量具有相似的季节变化模式;土壤全氮的季节变化主要受温度和水分的影响,而土壤碱解氮的变化则和作物生长,秸秆分解有关,气候变化和作物生长周期则是土壤微生物量氮季节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13.
北京西山典型游憩林空气悬浮颗粒物季节变化规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百望山森林公园为例,对北京西山3种典型游憩林一年四季空气颗粒物浓度进行了昼夜观测,结果表明:①北京西山游憩林空气颗粒物总浓度最低的季节是秋季,其他3个季节相差不大。②同一游憩林不同粒径大小的空气颗粒物浓度的季节变化具有明显差异,可吸入颗粒物和其他2种细颗粒物冬季最高,夏季次之;PM10浓度在秋季最低,PM2.5和PM1.0浓度在春季最低。③3种游憩林相比较,随着冬、春、夏、秋的季节更替,侧柏林空气颗粒物浓度较混交林和黄栌林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4.
郁耀闯  王长燕 《中国农业科学》2016,49(21):4149-4159
【目的】研究黄土丘陵区典型农作物玉米和谷子生育期内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季节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该区的粮食安全生产和土壤侵蚀过程模型建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黄土丘陵区玉米地和谷子地为研究对象,在6组不同的水流剪切力条件下(τ=5.71—17.18 Pa),借助坡面径流冲刷试验测定土壤的分离能力,结合土壤侵蚀过程WEPP模型,利用线性回归方法推求土壤临界剪切力(τ_c),分析了玉米和谷子生育期内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黄土丘陵区玉米和谷子生育期内土壤临界剪切力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P0.05),整体呈上升趋势。玉米地τ_c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又升高的季节变化模式,变化范围为1.51—4.89Pa,平均值为3.0 Pa,最小值(1.51 Pa)出现在五叶期,最大值(4.89 Pa)出现在收获期;谷子地τ_c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季节变化模式,变化范围为1.06—6.53 Pa,平均值为2.93 Pa,最小值(1.06 Pa)出现在幼苗期,最大值(6.53 Pa)出现在成熟期。玉米地和谷子地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季节变化由土壤黏结力、初始含水量等土壤属性的季节变化和作物根系生长所致。两种作物地的土壤临界剪切力与土壤黏结力、初始含水量和作物根重密度间呈正相关关系。在玉米和谷子生育期内,利用土壤黏结力、初始含水量和作物根重密度可以较好地模拟两种作物地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季节变化(R~20.74,NSE0.72)。【结论】作物根系、土壤黏结力和初始含水量等的季节变化是影响玉米地和谷子地土壤临界剪切力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土壤临界剪切力与根重密度、土壤黏结力和初始含水量间呈正相关关系。用根重密度、土壤黏结力和初始含水量等参数能够较好地模拟玉米地和谷子地土壤临界剪切力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15.
辽东山区3种次生林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辽东山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杂木林、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3种次生林群落土壤转化酶、淀粉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次生林群落土壤酶活性均呈明显的垂直分布特性,即随土壤深度的增加,酶活性逐渐降低.次生林群落土壤酶活性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点,不同群落酶活性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蒙古栎林的土壤转化酶、淀粉酶和脱氢酶活性最高,胡桃楸林最低,但胡桃楸林过氧化氢酶活性相对最大.4种酶活性在不同群落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这可能与植被类型、凋落物的多样性或植物根系分泌物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黑龙江省东南部林区啮齿动物群落结构和数量季节变动规律,利用铗日法采集标本以及林业部门和各林场提供的数据,于2008年1月-2010年12月通过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黑龙江东南部林区共有啮齿动物21种,隶属3目、8科、16属,占黑龙江省的70%。其中古北界17种(占80.95%),广布种4种(占19.05%),在动物区系组成上以古北界为主。季节变动夏季数量最高,春季最少。而年间变动较为稳定。在捕获的数量上看棕背鼠平(Clethrionomys rufocanus)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7.
太湖北部湖区颗粒物吸收特性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太湖北部不同湖区2005-2006年4个典型月份水体中悬浮颗粒物的吸收系数进行研究,系统分析了太湖北部湖区水体中颗粒物吸收和浓度的时空分布变异规律.结果表明,颗粒物吸收在4 个月中存在明显差异,夏秋季浮游植物吸收特性得以显现,而冬春则类似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特性随波长增加大致按指数规律衰减,吸收系数值夏秋航次的测量数据明显高于冬春航次的测量数据,在空间分布上也有所差异.非藻类颗粒物吸收光谱斜率(Sd)值除7月稍低于其他3个月外,整体时空相差不是太大;浮游植物特征波长的吸收系数与叶绿素a浓度具有显著性正相关,1月相关性最低,其他3个月差别不大.总颗粒物、非藻类颗粒物吸收系数与总悬浮物(TSS)、有机(OSS)、无机颗粒物(ISS)均存在显著性相关,且其相关系数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TSS>ISS>OSS,季节排序为冬春高于夏秋;浮游植物吸收系数只与有机颗粒物有弱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8.
对社鼠(Rattus nivivenler confucianus)的褐色脂肪组织(BAT)、肝脏、心脏和后肢肌肉组织总蛋白和线粒体蛋白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BAT的平均鲜质量和相对质量从春季到冬季逐渐增加,各季节之间存在权显著差异;BAT组织总蛋白各季节无显著差异,线粒体蛋白以春季最高,夏季最低,各季节之间有显著差异;肝脏组织总蛋白和线粒体蛋白含量均呈冬春季高、夏季低的特点,各季节之间的差异分别达到权显著和显著水平;心脏组织总蛋白无季节性差异,线粒体蛋白的季节变化与BAT的线粒体蛋白相似;后肢肌肉组织总蛋白在各季节问无显著差异,线粒体蛋白表现为春秋季高、夏冬季低,有显著差异。社鼠的BAT、肝脏、心脏与产热有密切的关系,而后肢肌肉与产热的关系尚难以定论。栖于亚热带地区的社鼠常年生活在较为温暖的环境中,低温并不是影响社鼠生存的决定因子,因此BAT、肝脏、心脏和后肢肌肉的组织总蛋白、线粒体蛋白含量的季节变化较高寒地区鼠类更为温和。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不同利用方式土地氮磷流失的规律,对位于亚热带低丘区的3种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小沟谷中不同季节的溪流水样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中氮磷的化学形态和浓度因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地表径流强度和季节的不同有较大的变化。总磷(TP)浓度一般是旱地>水田>林地,非雨期地表径流磷主要以溶解态排出,雨期磷主要以颗粒态(PP)排出;地表径流中TP浓度雨期>非雨期,夏季>秋季>春季>冬季,TP的流失具冲刷型特征;可溶性总磷(DTP)水田>旱地>林地,雨期略高于非雨期,夏、秋季>春季>冬季;PP/TP雨期>非雨期。可溶性全氮(DTN)浓度水田>旱地>林地,夏、秋季>春季>冬季,非雨期>雨期;有机氮(OM-N)浓度水田>林地>旱地;NH_4-N占DTN的比例水田>旱地>林地;NO_3-N占DTN的比例旱地>林地>水田。  相似文献   

20.
To accurately evaluate the carbon sequestration potential and better elucidat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arbon cycle and regional climate change, using eddy covariance system, we conducted a long-term measurement of CO 2 fluxes in the rain-fed winter wheat field of the Chinese Loess Plateau.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nnual net ecosystem CO 2 exchange (NEE) was (-71.6±5.7) and (-65.3±5.3) g C m-2 y-1 for 2008-2009 and 2009-2010 crop years, respectively, suggesting that the agro-ecosystem was a carbon sink (117.4-126.2 g C m-2 yr-1). However, after considering the harvested grain, the agro- ecosystem turned into a moderate carbon source. The variations in NEE and ecosystem respiration (R eco ) were sensitive to changes in soil water content (SWC). When SWC ranged form 0.15 to 0.21 m3 m-3, we found a high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NEE 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and a high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R eco and soil temperature (T s ). However, the highly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ere not observed when SWC was outside the range of 0.15-0.21 m3 m-3. Further, in spring, the R eco instantly responded to a rapid increase in SWC after effective rainfall events, which could induce 2 to 4-fold increase in daily R eco , whereas the R eco was also inhibited by heavy summer rainfall when soils were saturated. Accumulated R eco in summer fallow period decreased carbon fixed in growing season by 16- 25%, indicating that the period imposed negative impacts on annual carbon seques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