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4 毫秒
1.
"土地财政"的风险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绘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4006-4008
追求土地收益和土地抵押贷款是地方政府主导城市化和扩大城市用地的真正目的,一些地方政府实行"土地财政"既是财政窘困的无奈之举,也反映出当前土地利用制度的不足,基于上述问题对"土地财政"的成因和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基于公共产品的土地整理供给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界定了土地整理的公共产品性质,具备非竞争性、非排他性,属于有益的战略性公共产品。在其产品类型认定的基础上,利用边际成本理论进行政府与私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供给效率的比较,以及多个生产主体的分析。分析发现在排他成本较高的条件下,私人参与土地整理供给的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受地方利益驱动,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比较存在土地整理供给不足及部分供给效率的损失。研究结论认为土地整理的供给主体是中央政府,转变政府供应、政府生产的传统模式为政府供给和生产相分离的新型模式更有利于土地整理综合效益的体现及社会福利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为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与社会投资者在土地整治PPP模式中的演化路径,对南京B街道土地整治项目中地方政府与社会投资者的演化博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会投资者期望收益r小于机会成本b时,地方政府的扶持可以提高社会投资者参与项目的积极性。随着土地整治PPP模式给地方政府和社会投资者带来的收益不断增加,地方政府的最优策略选择是扶持社会投资者、社会投资者的最优策略是参与PPP模式;在南京B街道土地整治项目中,社会投资者期望收益r大于机会成本b,社会投资者能稳定趋向参与土地整治PPP模式,地方政府对社会投资者的扶持力度受自身收益影响,当地方政府的收益越来越小时,扶持的力度会逐渐下降。为进一步提高提高社会投资者参与土地整治PPP模式的积极性,加快构建土地整治PPP模式市场,提出建立土地整治PPP模式激励机制,建立土地整治PPP模式的反向约束机制2个措施。  相似文献   

4.
肖君  兰涌 《农业与技术》2014,(8):211-213
在我国现行的土地财政和城镇化背景下,土地及其相关产业的租、税、费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资收入逐渐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本文分析了土地财政模式存在的财政、金融、社会、产业发展、房地产泡沫和过度"土地城市化"等方面的诸多风险,提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革建议:改革征地制度,严格土地供应;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完善市场机制的治理作用;规范使用土地出让收益,完善土地收益管理制度;改革财政体制,匹配地方财权与事权。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政府利用一系列土地供应政策对房地产市场进行宏观调控,在此背景下简述了土地供应政策对房地产市场影响的传导机制、时滞效应,分析了土地供应总量、供应结构及供应方式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土地供应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6.
利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方法,对非公益土地征用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参与非公益土地征用是因为非公益土地征用对其有着巨大的利益诱惑,在许多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正演变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在非公益土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存在着严重的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重新定位了地方政府非公益土地征用职能,并指出地方政府在非公共利益土地征用中的职能应向管理者、提供者、监督者、协调者职能转变,这是维护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和保护失地农民根本权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城市土地资产属性越来越显露,城市土地经营也逐渐走上舞台。作为城市土地所有权代表和管理者的政府,在城市土地经营中居于绝对的主导地位,是城市土地的合理使用和土地市场的建设关键所在。分析了政府在城市土地经营中的主导地位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发挥城市土地经营中政府作用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科学合理编制规划,提升土地资产价值;充分发挥宏观调控职能,保障土地利用的科学供应;设置运行机构,建立完善土地市场和各项制度等,以期能够为政府在经营城市土地过程中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干玲  朱健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312-6313,6316
发展工业是各级政府财税的主要来源,而当前工业用地的供应主要以协议出让为主,地方政府往往将地价作为调控杠杆,通过扩大土地出让面积、降低土地出让价格来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导致工业用地效率低下、土地闲置浪费等现象严重。在新一轮土地调控背景下,以江苏省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现状为例,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探讨工业用地出让价格的改革出路。  相似文献   

9.
杨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76-12678
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地方政府土地流转制度的变迁,分析了政府主导型土地流转的主要特点和内在缺陷,从社会治理视角分析了地方政府主导土地流转的治理成本,基于交易成本理论对地方政府流转土地的治理绩效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地方政府主导土地流转模式是一种基于部门利益最大化的资源配置模式,其微观功能和价值主要是激励与约束并重,其宏观功能要考虑国家对政策后果的综合治理。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土地流转制度的政策思路:培育多元农地流转模式,规范地方官员行为;强调构建和谐土地流转机制是中央职责;构建公众对地方政府的认同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密婷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3):4-5,39
目前地方政府把土地作为增加财政收入的工具,对土地财政依赖严重。该文分析了导致土地财政产生的制度变迁和政府行为选择,结果表明,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激励制度和土地利用制度的综合作用是促使地方政府走向土地财政的主要原因。同时也对土地财政存在的缺陷和所造成的危害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解决土地财政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农民土地权益的有效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是解决城乡矛盾及由此引发的社会利益冲突的关键.目前,我国农民土地权益受损主要表现在征地补偿标准偏低、补偿方式单一、土地征收范围过宽、征地补偿资金管理混乱等.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土地产权的法律界定不清是根本原因,现行征地制度不完善是制度原因,缺乏统一的利益表达机构是组织原因,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是直接原因,以经济为指标的政府考核体制是间接原因.有效保障农民土地权益,重点是要建立公平合理的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土地征用制度和和现行财税体制;改变单一的以经济为指标的政府考核体制;建立农民统一的利益表达机构.  相似文献   

12.
我国对土地利用规划公众参与的研究较多,但涉及到公众参与中政府角色的研究甚少.该研究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归纳分析法梳理我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的现状,描述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目前所扮演的角色,并指出两者角色不一的原因,由此提出相关建议.结果表明,由于存在利益博弈,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公众参与的过程中,中央政府是促进者,地方政府是消极配合者.为此,中央政府应从摆正公众参与的位置、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拓宽公众参与渠道、调节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和加强监督与惩罚机制5个方面着手完善促进者角色;地方政府应从积极培养公众的参与观念、制定相关法规、开辟参与渠道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轻对土地财政的依赖、调整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几方面着手转变为积极配合者,以促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公众参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城市土地供应政策对土地利用效果的作用机制,提升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综合运用R型因 子法、加权线性和法,从城市土地供应配置的合理性、城市土地供应执行力和城市土地供应效益三方面构建城市土 地供应政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市都市发达经济圈的城市土地供应政策进行绩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城市 土地配置基本合理,土地供应的执行力成效显著,土地供应经济效益较好,土地供应社会效益亟需进一步改善.研 究认为提升城市土地供应绩效水平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供地结构合理化;挖掘存量土地潜力,控制土地 自然供给;以“两规”为导向,尽快制定和完善城市土地供应计划体系;引入3S技术,实现城市土地供应管理科学 化和信息化.  相似文献   

14.
一、地方政府在土地征收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地方政府公务员在政策执行中曲解政策地方政府公务员存在自利倾向,在执行过程中,曲解政策,将政策朝自己有利的方面理解并执行。征地费与出让费之间如此之大的差价对地方政府产生巨大的诱惑,导致地方政府在强大的利益驱动下,以公共利益为幌子占用农村集体一些有很大增值潜力的"黄金地段",导致农民利益受损。另外地方政府土地管理部门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由于监督的缺失,公开性不够,存在暗箱操作现象,滋生寻租行为。政府由于自利性而随意征收农民土地,致使农民失去生活来源与依靠,势必会增加农村的不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陈春  冯长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18-16021
针对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过快的现状,从财政分权、政府博弈和土地制度3个方面对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政府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财税分权,加上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制度,促使地方政府具有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趋利行为,而我国的土地产权、土地征用制度和土地出让制度又让地方政府的趋利行为得以实现;提出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政府力量主要来自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规模经营与农民权益保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认为土地规模化经营过程中应以农民为市场主体,应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地方政府应该改变过去越权代包的做法,转向为农村土地流转市场的建立和农民权益的保障服务。  相似文献   

17.
城市土地是城市国有资产中最具活力、最具增值潜力的有形资产。提高城市土地供应配置绩效,是实现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必然选择。以乌鲁木齐市为例,从土地的结构配置效应、土地经济效应及土地公平配置效应方面,选取17个评价指标构建乌鲁木齐市土地供应配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对乌鲁木齐市2006~2010年土地供应配置绩效进行定量评价与分析,判断其土地供应的合理性,有效性,对城市土地供应做出综合绩效评价。同时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为乌鲁木齐土地供应提出合理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地方政府土地征用制度的绩效评价——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土地征用制度的绩效评价分析,归纳出地方政府土地征用制度的绩效评价标准,并以南京市为例,对地方政府在实施土地征用制度时可能产生的结果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马欣 《宁夏农林科技》2011,(12):165-166,174
针对目前我国经营城市背景下的政府城镇土地供应情况进行分析,着重指出城镇土地供应存在的问题和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矫正城市土地供应行为及政策偏差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李洋宇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89-9090,9097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快速增长特别是土地出让金的过度膨胀引发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受到了学术界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该研究系统地对土地财政的可能风险进行了探索,分析表明土地财政风险主要包括财政、经济、社会和法律4个方面:土地财政的波动性以及在地方政府收入中的重要地位,形成政府的财政风险;土地出让收益的高涨导致房地产业过度繁荣,干扰市场经济运行,构成地区的经济风险;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征地纠纷频发,影响地区的社会稳定;土地交易中不规范运作引发寻租行为,诱发土地违法行为,构成地方法律与道德风险。因此,亟需进行土地财政的优化改革以规避风险,实现土地财政与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