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巩志 《福建茶叶》1999,(4):52-53
宋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讲、名冠天下"!宋徽宗赵倩以建安北苑为背景,撰写了《大观茶论》,赞誉"北苑龙凤茶,采摘之精,制作之工,品第之胜、烹点之妙,莫不盛造其极"。建州凤凰山之北苑,是全国贡菜制作中心,是中国古代精制茶发祥地,其龙凤贡茶是我国茶叶生产中一颗绚丽璀灿的明星。研究中国宋代茶文化必从贡茶说起.而讲贡茶又离不开建茶。我国贡菜制度在唐代已经确立。代宗大历五年(770),在顾清山设贡茶院,官营茶叶自此始。条至陆羽著作《茶经)问世,对中国茶文化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然而(茶经)不第建茶,放北苑条、武…  相似文献   

2.
建茶是闽北茶叶的总称 ,生产历史悠久 ,在茶叶发展史上有过不可磨灭的功勋 ,唐贞元中首创研膏、腊面茶为贡 ,南唐北苑立茶官 ,北宋太平兴国初特置“龙焙” ,龙团凤并从此诞生 ,取代了江苏阳羡历史名贡茶。历五代宋元 ,垂延四百多年盛名不衰 ,史家称“龙凤盛世”。北苑贡茶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 ,以及花色品种 ,层出不穷。于是饮茶习俗风行九州 ,饮茶方法从煎茶发展到斗茶、点茶、分茶和设茶宴。烹茶时已讲究茶质、水质、茶具、火侯和冲泡技巧。唐、宋建州“煎茶法”、“点茶法”、“斗茶法”已是武夷茶艺的雏型。不愧为“建溪官茶天下绝”。…  相似文献   

3.
罗昊 《中国茶叶》2023,(4):69-74
宋代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科技、创新繁荣昌盛的时代,当时茶业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宋代采取贡茶等政策以加强对茶业的管制以增加财政收入。相较于唐代,宋代贡茶不但求早求量,而且注重品质。北苑茶诗是我国诗歌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称得上是宋代茶文化兴盛的标志。文章研究了宋代茶文化著作和相关文献资料,探讨了北苑茶诗与贡茶及二者之间的联系,提出贡茶的发展促进茶诗进步的初步结论,以期为我国优秀传统茶文化的传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史探究     
北宋建阳学者熊蕃所著,其子熊克增补的<宣和北苑贡茶录>…(以下简称熊氏茶录),迄今近900年,世事沧桑,读者无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该书中"至于唐末,然后北苑出为之最"之后小字夹注的"贞元中,常衮为建州刺史,始蒸焙而研之,谓研膏茶".笔者联想起有不少人提出不同看法,陈述于后,请多指正.  相似文献   

5.
正值建团市建县1800年、设市4周年庆典之际,“北苑茶”学术研讨会于1996年10月4日在建巨市召开。建欧是中国乌龙茶主产区之一,1995年其外贸出口量达到3060吨,所产的闽北水仙、北苑乌龙茶等享誉海内外。建茶历史悠久,南北朝时建州就有人工种茶和茶叶加工。北苑龙凤团条,是我国茶叶生产中的一颗摧现的明珠,它始于南唐,盛于来元,衰于明朝,在这四百多年间,它一直作为“贡茶”,专供皇家享用。建区东郊凤凰山方圆三十里是北苑龙凤团茶的发源地和主产区。由于茶树品种优良“建茶皆乔木”。“茶树分七类”和丁谓创制龙团茶,后经蔡襄改进…  相似文献   

6.
郑立盛 《福建茶叶》2000,(Z1):42-43
北苑茶产于宋代建安县 ,即今建瓯市。北苑茶作为贡茶源于后唐 ,盛于宋 ,经历了唐、宋、元、明四个朝代 4 58年 ,是我国茶业史上最辉煌壮观的一页。北苑茶文化也由此发展 ,博大精深 ,独成体系。本文就北苑茶文化作个初步探讨。一、北苑茶文化的主要形式与内容1、斗茶 宋代北苑茶品质的不断提高 ,又促进了茶叶品饮技术的提高 ,在茶人互相比试茶的品质高低的活动中 ,形成了一整套斗茶艺术 ,并为朝廷士大夫所仿效。斗茶要经过灸茶、碾茶、罗茶、候汤、盏、点茶六个步骤。灸茶 ,是把茶饼放到炭火上去烘烤。碾茶 ,把烘烤过的茶饼碾细。罗茶 ,用…  相似文献   

7.
《福建茶叶》1990,(1):45-47
从陆羽《茶经》的论述,可以看出我国唐代饮茶方式巳由粗放解渴式过渡到细煎慢啜式的品饮。《茶经》描述的茶以饼茶为主,提倡的品饮方式则是煮饮。 福建茶产始于唐以前,但有文字记载的则自唐始,而盛于宋。唐冯贽撰的《记事珠》称:“建人谓斗茶为茗战”,说明闽人斗茶习俗始于唐,但未盛行。宋代我国贡茶中心由江苏的阳羡移到福建建州北苑之后,经丁渭、蔡襄和赵佶等的提倡,上自宫廷官宦,下至  相似文献   

8.
新世纪之春 ,3月 10日。北苑之春茶会于福州凯闽茶艺苑举行。茶会以北苑茶为主题 ,回顾北苑千年茶都发展简况 ,探讨当今北苑茶发展方向。还品尝了荣获金奖的“水仙王”、“乌龙王”。茶会主办单位有 :福建省茶文化研究会、中国新闻社福建分社、建瓯市北苑贡茶协会、福州凯闽茶艺苑。省茶文化研究会林心炯会长谈茶会的收获 :发扬北苑茶成就 ,建茶为贡 ,见于五代闽 ,盛产于唐、宋、元、明 ,是历史辉煌壮丽的一页。古代茶叶技术进步 ,较大体现制茶技术的进步 ,贡茶采制技术又是集中表现。会上 ,省博物馆介绍“宋元建安北苑茶焙遗迹考” ,这七处…  相似文献   

9.
毛文锡《茶谱》载:"福州柏岩极佳。"民国出版的《闽侯县志》(1930年)也载:"茶……《茶谱通考》云:建州之北苑先春、龙焙,福州之柏岩。"说明福州柏岩是一种好茶,它产于福州的什么地方?毛文锡,字平珪,五代十国高阳(今河南高阳)人,出自书香门第,家学渊源,十四岁便得中进士,仕途上更是平步青云,后任后蜀翰林学士,升为内枢密...  相似文献   

10.
陆游与建茶     
马舒 《福建茶叶》1997,(2):45-45
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中年时期,曾在巴山蜀水间任官约八年,其爱国诗篇流入京都临安(今浙江杭州),为宋孝宗赏识,调他回朝,拟再任朝官。但为当朝主和派,竭力反对,不久陆游即被任为“提举福建路常平茶事”(简称“茶使”)。这时陆游为54岁,时在南宋淳熙五年(1178年)八月。福建在当时为著名贡茶的首要产地,“茶使”便是一个美差。陆游的好友周必大为诗祝贺:“今有云孙持使节,好因贡焙祀茶神。”陆游去福建上任,十月,他写了《适闽》诗说:“春残犹看少城(指成都)花,雪里来尝北苑茶。”表达了当年年初从蜀地出发,年底到福建品…  相似文献   

11.
建瓯北苑是宋代贡茶产制中心,中国团饼茶最高制作工艺的发祥地,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宫廷御茶园。北苑在制作技艺上的独到之处,成就了中国贡茶史上最长的御茶。北苑御贡贯穿五代十国、宋、元、明数朝,时间长达458年。北苑贡茶的制作技艺的精妙绝伦及北苑贡茶在制作过程中所体现的匠心,在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统筹发展的今天,更应得到深入的挖掘整理,让后人得以精神上的滋养。  相似文献   

12.
五代十国时期,福建为闽国,建瓯为建州,霞镇村一带为北苑里(明代初年东吉里划入,改为吉苑里)。其时这里有位茶园业主,姓张名廷晖(字仲光,号三公)。他于闽龙启元年(933)将其住地凤凰山及其周边三十里茶园敬奉给闽国设为北苑御茶园,闽王因此封他为“阁门使”。自有了御茶园的献立及其以后的繁衍,中国茶业便开始走向高峰。首先是自闽国开始,历代朝廷都在建州(后又称建宁府)建“龙焙”(即御焙)、设茶衙,置官督制,并在全国产茶区施行茶政及其榷茶制度,由此促进了国内茶树品种选育、茶树栽培、茶园管理、茶青采摘、茶品研…  相似文献   

13.
北苑茶产于建安(令福建建瓯县),为宋、元两朝的贡茶,曾极盛于北宋。由于“建安不但形成为宋朝制茶和茶学的中心,而且宋朝茶书大多以建安贡茶为内容”,历代学者对建安北苑茶研究颇多,但对北苑的称指则有异同,本文就这些方面作初步考证。 一、史料中的“北苑” 1.北苑茶焙。《福建通志》四十五卷“古迹”中载:“五代北苑茶焙在凤凰山麓”。《元丰九域志》在  相似文献   

14.
巩志 《福建茶叶》1995,(1):40-41
“君不见武夷溪边栗粒芽,前丁后蔡相宠嘉。争新买宠各出意,今年斗品充官茶。”诗中的“前丁后蔡,”指的是北宋时福建转运使丁渭和蔡襄,他两受诏在建州造贡茶,深得皇帝的喜爱,蔡襄改制剂“小龙团”,御批为“上品龙茶,于是建州(闽北)北苑茶随之广为传开,被诗人称赞为“建州官条天下组。”蔡襄(1012-1067)字君漠,亦称忠惠、瑞明。宋代茶学家同时也是文学家和书法家。兴化军仙游(福建仙游枫亭)人,自幼勤俭好学,天圣八年(1030)进士,先在泉州任职,庆历三年(1043)知谏言,赞助范仲淹的庆历新政,次年出知福州,政福建路转…  相似文献   

15.
福建省茶产业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产茶源于汉、兴于唐,而盛于宋。新石器时代,福建宁德就有彩釉陶茶具。有文字记载最早见诸于南安市丰州古镇的莲花镇石上的摩崖石刻“莲花茶襟太元丙子”(376),这比世界最早的茶书陆羽《茶经》(780)间世要早404年。陆羽《茶经》记载:“福州、建州(今建瓯)所产之茶,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代以北苑贡茶和斗茶活动闻名于世。  相似文献   

16.
建安(今福建省建瓯县)东,众山连绵,广三十多里,有内茶园三十六所,外茶园三十八所。内园中有山一座,宛如翔凤俯饮之状,因名凤凰山。山下茶焙面向北方,南唐时,始称为北苑。据丁谓《北苑茶录》载:官私之焙千三百三十有六,而独记官焙三十二。计东山十四焙,南溪十二焙,西溪四焙。北山二焙中,北苑茶推居首位。  相似文献   

17.
蔡襄字君谟,福建仙游人,是北宋的一位著名茶人,他以创制小龙团茶和著作《茶录》闻名于世。我在1984年曾写了“蔡君谟与茶”,刊登在《福建茶叶》第4期上,现根据新收集到有关他的茶诗方面的资料,写一续篇,蔡襄有茶诗二十余首,这些茶诗,既是福建的珍贵茶事史料。又是中国茶文化的精品,特撰之以文供大家研究和欣赏。北苑十咏这十咏包括:出东门向北苑路,北龙、茶垄、采茶、造茶、试茶、御井、龙塘风池、修贡亭。纵观这十咏,它写了北苑的地理位置(第一、二首),贡茶(龙凤团茶)的采制和品尝(第三、四、五、六、十首),优质的条…  相似文献   

18.
福建茶文化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梓金 《福建茶叶》2000,(Z1):12-13
福建产茶文字记载 ,最早见诸南安县莲花峰石刻“莲花茶襟” (公元 376年 )。陆羽《茶经》对福建建州等地产茶有“往往得之 ,其味极佳”之誉。八世纪福建列入全国主要茶区 ,为茶税主要来源之一。宋代采造茶叶供皇室饮用的贡焙 ,由江苏阳羡改设在福建建安 (今建瓯市 )的北苑。北苑贡茶经蔡襄等人的倡导 ,茶叶采制技艺的精湛 ,品饮的考究 ,“莫不胜造其极” (《大观茶论》)。与此同时 ,品尝 ,评比茶叶的“斗茶之风”更风靡全国。这时也是我国茶文化的繁荣时期 ,论述北苑茶采制技艺、品饮艺术的著作与诗文空前繁盛。以著名的蔡襄《茶录》 ,范仲…  相似文献   

19.
十一、丁谓、蔡襄—龙凤团茶龙凤团茶是北宋的著名贡茶,产于福建的建溪等地,茶的形状如团饼,团饼上印有龙凤花纹,所以叫龙凤团茶。该茶由丁谓(北宋大臣)、蔡襄(北宋书法家)两人先后创制而成的。据《广群芳谱·茶谱》:“建州有大小龙团,始于丁谓,成于蔡君谟(蔡襄),宋太平兴国二年,始造龙凤茶,  相似文献   

20.
以建溪流域为主的闽北各县(市),是我国有名茶区,古代所产茶叶统称“建茗”即“建茶”。见于记载的最早有五代时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卷上载:“选人王休,居太白山下,日与增道异人往还,每至冬时,即溪冰敲其精壶存煮建茗,共宾客饮之”。此即为公元712~741年建茗──建茶已传输至陕西眉县、名闻国内了。古代茶叶是绿茶类蒸青片茶、散茶,建州以片茶为主且最多最著名。片茶即团饼条。龙、风等是其花色品种。片茶“片大极硬,须场侵之,方可碾。”(毛文锡《茶谱》935年)。由于其制造方法是茶树鲜叶经蒸、捣、拍、穿、封、焙。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