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百合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百合是最重要的园艺作物之一,它不仅是世界著名的切花,而且是蔬食和药用佳品。百合鳞茎无皮,易受病虫为害,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其中某些病害尚未找到有效的防治方法(赵祥云等,1999)。应用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百合现代栽培品种中,为百合的品种改良开拓了新途径。一、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建立良好的基因转化的离体再生系统即基因转化的受体系统是植物基因工程的重要前提条件,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主要依赖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自1957年Robb离体培养百合鳞茎成功以来,百合的组织培养技术已取得显著进展。…  相似文献   

2.
植物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花药组织培养技术在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中已应用广泛,研究阐述了花药组织培养的技术发展现状,系统地论述了植物花药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的不同、培养基配方、接种方式、培养条件的不同对组培结果的影响,并对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进行概述,使花药组织培养技术研究体系更加清晰系统。  相似文献   

3.
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是植物生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必须科学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生产,对提高植物生长发育都起到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从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概念、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历程、影响次生代谢物产量的因素进行阐述植物组织培养生产次生代谢产物的因素,希望为研究植物组织培养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非组培遗传转化法在农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植物基因工程技术取得了重要进展,在农作物品种改良和育种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植物遗传转化所采用的受体系统,大都依赖于细胞组织培养技术才能获得转基因植株。因此,对于大豆、小麦等组织培养难度高、品种依赖性强的作物,寻找新的转化方法很有必要。着重介绍了几种非组培转化方法的技术原理及其在农作物上的应用,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技术和实用型技术,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尤为突出。针对高职院校植物组织培养教学中的研究性实践项目匮乏、实习基地建设、学生毕业实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该文探讨了高职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性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措施,认为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加强研究性项目的实践技能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从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促进生物产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正>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发生褐变的现象普遍存在,这一问题经常成为影响外植体分化,甚至存活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克服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外植体褐变的最新研究成果,对影响外植体褐变的因素和解决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分析,以期为植物组织培养快速繁殖以及再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有着很强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是在生物学学科中应用性课程里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本课程主要是促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培养专业应用性人才这门课程专业性、实践性、应用性极强,是培养生物科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门特色鲜明的课程,其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而该课程改革能更好的促使教学一体化,让教学环节衔接连贯,学习过程中能持续有效的获得相应知识和实践操作能力,突出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8.
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现状与前景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物组织培养作为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各个领域.本文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应用现状,指出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学研究、育种学研究的基础地位和在林木花卉育苗产业中的科技支撑与保障作用.同时通过对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当前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一些范例,提出了我国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对策与展望.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植物组织培养和人工种子的基本概念及植物组织培养在农业上的应用,如利用植物组织培养进行植物离体快速繁殖、培养无病毒苗、选育植物新品种和种质资源的保存与交换等。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玉米组织培养技术发展十分迅速,玉米组织培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科研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浅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基本原理、意义及面临的一些问题,综述了玉米子房和幼胚系统的组织培养研究、玉米茎尖和根尖离体培养研究和玉米花粉和花药培养研究。  相似文献   

11.
植物转基因育种研究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并取得辉煌成就,高效转基因的前提是高效的组织培养再生系统。植物组织培养的再生能力受基因型决定,不同基因型间再生能力差异很大,且多为数量性状。对高效转基因育种的追求使得研究再生相关基因显得很重要,国内外在水稻、小麦、玉米、大麦等多种作物上开展了再生相关基因的定位研究,发现了一些QTL位点。在高效再生QTL克隆方面,仅在水稻上克隆了PSR1基因,并确定PSR1为铁氧还蛋白亚硝酸盐还原酶,将PSR1转化到低再生能力的品种中,提高了该品种的再生能力。对植物再生相关基因的QTL定位及克隆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再生相关基因作为一种新型选择标记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针对常规植物组培存在的问题,从植物无糖组培实用化角度出发,研制了带有新型CO2施放装置的180 L植物无糖组培容器及其环境控制系统,采用小流量控制、三通阀调节和PWM控制方式,实现了对CO2浓度的精确控制,控制精度达到±50 μmol·mol^-1;采用穴盘覆膜与气体循环吸附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容器内相对湿度的自动控制,控制精度达到±22%.通过圆叶海棠的无糖组培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组培苗的生长环境和生理品质的提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植物组织培养为研究植物病害的病程和寄主——病原物相互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资料表明,在不长的历史中,已取得多方面的积极结果。本文对在组织培养特别是愈伤组织培养上表达植物抗病性的方法和影响抗病性表达的诸因素,如组织培养类型、培养基成份、组织培养继代数、愈伤组织质地和大小、接种量、培养温度和光照等作了概括的叙述。  相似文献   

14.
植物开放式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慎  郭陶然  邓志瑞  黄俊逸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281-14283,14288
由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形成过程入手,首次提出了植物开放式组织培养发展的3个阶段,即探索阶段、奠基阶段和快速发展阶段,并分别加以概述,最后对未来开放式组织培养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多方面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危害甘蔗的主要病害、甘蔗茎尖脱毒技术的发展及原理、甘蔗茎尖脱毒技术在生产上的应用、影响甘蔗茎尖脱毒效率的因素等方面介绍了甘蔗茎尖脱毒组培技术,提出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绝对浓度和配比、培养基的状态及如何解决培养中的酚污染等问题仍是甘蔗茎尖脱毒培养研究的热点。由于碱性孔雀绿、2,4-D、硫尿嘧啶、TS制剂(一种病毒钝化剂)等在其他作物组织培养脱毒培养中可以提高脱毒效率,因此,今后需研究这些化学制剂在甘蔗组培脱毒中的应用效果,并继续深入研究间歇浸没式反应器和植物无糖组培快繁技术等先进技术体系在甘蔗中的应用,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提高甘蔗组培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6.
茶树组织培养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柳  汤浩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7):1960-1963
概述了茶树组织培养在快速繁殖、种质资源保存、次生代谢物生产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论述了基因型、外植体、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茶树组织培养的影响.指出茶树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7.
植物组织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黄海波  淡明  郭安平  贺立卡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2):2632-2633,2894
论述了植物组织培养中污染、褐变和玻璃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提出预防和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植物转基因技术的实用化标准和策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实用角度出发,综合评述了植物转基因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植物转化系统的实用化标准:提出了植物遣传转化研究各个方面(包括组织培养、基因转移、转化体筛选、基因表达等)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9.
李子峰  胡永红  刘庆华  王佳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3):2998-2999,3001
综述我国牡丹组织培养研究现状及进展,着重介绍以种子、茎尖、芽、幼叶、叶柄、根等作为外植体进行培养的研究成果。牡丹组织培养的技术已经逐渐趋于完善,但对于大规模生产还存在困难,主要在组培品种少,培养物褐化、玻璃化、生根难以及培养基的筛选、合适的外植体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植物组织培养及其应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简述了组织培养的概念、原理及方法,概述了植物组织培养在植物快速繁殖、无病毒种苗生产、花药培养、单倍体育种、胚胎培养、细胞培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生产、植物细胞突变体筛选、原生质体培养、体细胞胚胎和人工种子、组织细胞培养物超低温保存及种质库建立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