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屈景斌棉宝”(文中简称“棉宝”)是重庆永川天堂化工厂研制生产的一种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了验证屈景斌棉宝对棉花的增产效果,石河子总场对该产品进行了大田施用试验。  相似文献   

2.
黑山棉一号     
一、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黑山棉一号”是从锦州地区栽培面积最广,适应性较强的优良品种——“锦棉一号”系统选育出来的。“锦棉一号”由“锦育九号”系选而成。“锦育九号”是“关农一号”与“斯字棉”的杂交后代。这个杂交组合变异类型比较丰富,具有“关农一号”的早熟、株型紧凑  相似文献   

3.
无棉毒素棉(以下简称无毒棉),是一种不含棉酚的棉花,具有“粮、棉、油”兼备的特点。棉籽所含油脂和高级蛋白质不经特殊加工,对于单胃动物和人即可直接利用。这一经济特性,引起了世界各植棉国的重视。一九六五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沙福特棉花试验站首先获得第一个无毒棉材料“23B”,以后又陆续  相似文献   

4.
高衣分棉“泗棉4号”的引进种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泗棉 4号”是江苏省泗阳棉花原种场最新培育并经审定的高衣分棉花新品种 ,原名“泗阳 16 7”。据介绍 ,该品种的衣分在 4 5 %左右 ,纤维主体长度 2 9.5 mm,比强度 2 1~ 2 3CN/tex,马克隆值 4 .5左右 ,皮棉产量比“泗棉 3号”增 10 %左右。为有效引进与推广该品种 ,2 0 0 1年春 ,我们首次从育种单位引进了该品种的脱绒原种 12 0 kg,进行了示范种植 ,并同时开展了密度与肥料组合试验以及与当地常规棉花品种的小区比较试验 ,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1 基本情况大田示范种植点主要位于本县棉花原种场和南莫镇青南村 ,两地面积分别为连片 4 .…  相似文献   

5.
“湘棉16号”(原编号“90-G3”)是湖南省棉花研究所用(岱27X86-1)F4作母本、(无酚1号X兰布南特低酚棉)F4作父本杂交后于1986年定型后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4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92年至1993年两年参加湖南省棉花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08.9公斤,比对照“泅棉2号”和“湘棉10号”分别增产7.85%和8.84%。1993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在省棉种所(有病点)亩产91.04公斤,在大通湖农场(无病点)亩产77公斤,均比对照增产。特征特性“湘棉16号”株高120厘米左右,植株松散呈塔形,果枝第一果…  相似文献   

6.
“湘棉16号”(原编号“90-G3”)是湖南省棉花研究所用(岱27×86—1)F4作母本、(无酚1号×兰布南特低酚棉)F4作父本杂交后于1986年定型后选育而成的棉花新品种。1994年1月经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92年至1993年两年参加湖南棉花区试,平均亩产皮棉108.9公斤,比对照“泗棉2号”和“湘棉10号”分别增产7.85%和8.84%。1993年同时进行生产试验,在省棉科所(有病点)亩产91.04公斤,在大通湖农场(无病点)亩产77公斤,均比对照增产。特征特性:“湘棉16号”株高120厘米左右,植株松散里塔形,果技第…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系统地阐述了麦后移栽棉的生长发育特性,从光能利用、营养代谢、物质积累与分配等方面,探讨了麦后移栽棉的生理特性,揭示了麦后移栽棉开花结铃规律。首先提出麦后移栽棉的光能利用为“高效型”,营养代谢为“旺盛型”;生长发育为“快速型”;开花结铃呈“集中型”。该研究在南京进行,本区光温资源优于沿海棉区,表明在热量资源丰富的江苏沿江、黑下河棉区,只要栽培措施得当,麦后移栽棉的产量水平可以达到麦套移栽棉水平。  相似文献   

8.
通过“屈景斌棉宝”的大田应用试验,探讨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喷施“屈景斌棉宝”后,生长势明显增强,与对照处理相比,成熟期棉花株高较对照高1.2 cm,成铃数较对照多0.5个/株,棉花单产增加34 kg/667 m2,表明该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促进棉花生长,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原产澳大利亚的稀毛棉(G.pilosum)、皱壳棉(G.costulatum)、杨叶棉(G.populifolium)的核型。稀毛棉的核型公式为2n=2x=26=16m(4sat)+10sm,皱壳棉为2n=2x=26=16m(4sat)+10sm,杨叶棉为2n=2x=26=18m(4sat)+8sm。随体均有两对,一对位于第11对染色体的长臂上,另一对位于第13对染色体的短臂上。平均臂比和长度比分别为稀毛棉1.53和2.51、皱壳棉1.55和2.31、杨叶棉1.49和2.37,其核型均属于Stebbins的2B类型。对称系数稀毛棉为26.04,皱壳棉为27.93,杨叶棉为28.32。三者彼此之间的核型重合率均在90%以上。核型的同质性说明三者在起源上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0.
“豫棉一号”(原名新棉278)是以“陕棉四号”为母本,“刘庄一号”为父本,由新乡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培育而成。最近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产量高而稳等特点。据河南省1979—1980年两年棉花品种区域试验,36点次中,有31点次增产,其中27点次居一、二位,平均亩产皮棉183.41斤,较“鲁棉一号”  相似文献   

11.
海岛棉与澳洲棉、黄褐棉种间杂种F_1的细胞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研究了四倍体栽培种海岛棉与二倍体野生种澳洲棉、四倍体野生种黄褐棉种间杂种F1的主要形态特征及F1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粱色体行为。结果,(海岛棉416×澳洲棉)F1有的性状趋向澳洲棉,如茎、叶的茸毛、花冠颜色、花的开放形式;有的象海岛棉,如叶形、叶色、花药和花粉之颜色;有的则为中间型,如苞叶形状、铃形等。(海岛棉7124×黄褐棉)F1趋向父本黄褐棉的性状有:腺体较多,茎秆、叶片暗绿色,有茸毛,叶片掌状。短日照性强;表现中间型的性状有:花瓣黄色,有红心。两个组合F1的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的配对构型分别为31.4Ⅰ+3.90Ⅱ+0.02Ⅲ+0.02Ⅳ和0.24Ⅰ+25.71Ⅱ+0.098tⅠ″+0.039Ⅳ,这一结果表明,海岛棉与澳洲棉的亲缘关系较远,与黄褐棉的亲缘关系较近,但海岛棉与黄褐棉的染色体间已有所分化,可能存在染色体结构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中棉12号”原名中381,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用乌干达与邢台6871杂交的选系,在枯黄姜病圃、病钵内连续定向选育而成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3.
川棉65来源于川棉239×川棉243杂交后代,由四川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选育。该品种是抗黄萎病、抗枯萎病、抗红铃虫兼抗棉叶螨的多抗病虫型优质丰产棉花新品种。1998-1999年通过四川省棉花品种区试,2000年通过四川棉花品种生产试验,并同时获得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资助。2002年6月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经济性状特性如下。抗病兼抗虫1998-1999年四川省区试鉴定,川棉65黄萎病指18.5,枯萎病指6.8。1999-2001年经华中农业大学鉴定…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自育棉花品种冈杂棉0623肥料效应,探讨冈杂棉0623的合理的施肥方法,加快冈杂棉0623的推广。根据“3414”肥料试验模型,2水平推荐氮、磷、钾肥施用量分别为300、150、300kg/hm2。各个处理比对照均有增产,其中N2P2K2处理增产幅度最大为45.65%;且各个处理经济效益较对照高,其中N2P2K2经济效益最高为14768.76元/hm2。结合施肥量、产量及经济效益综合分析,在鄂东棉区推广冈杂棉0623施建议肥量:150-200kg/hm2,磷肥施用量90-100kg/hm2,钾肥施用量为150-200kg/hm2。  相似文献   

15.
泗棉一号     
“泗棉一号”是我场从岱字15号中系统选育而成,一九七○年定名。几年来,在各地试验推广,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强,受到群众欢迎。除江苏正在大力推广外,先后引种到安徽、上海、江西、四川、湖南、湖北、河南等十多个省市。据一九七六年统计,推广面积已达一百一十多万亩。一九七○年,“泗棉一号”初次参加江苏省棉花新品种试验,全省共十四个试点,皮棉产量居五个品种首位,比沪棉204、上海613等四个品种增产9.3—18.0%。一九七  相似文献   

16.
“农大棉6号”是河北农业大学棉花遗传育种研究室选育的棉花杂交种,2004年经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正式定名为农大棉6号。该品种生育期128天,早熟性好。生长后期单株结铃性强,且前、中后期铃重变化小,铃较大,铃重6克左右,衣分40.8%,子指10.8克左右;吐絮肥畅,容易采摘,茎秆较硬,抗倒伏。  相似文献   

17.
“屈景斌棉宝”(以下简称“棉宝”)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棉花生殖生长,提高棉花光合效率。为探讨“棉宝”对棉花增产效果,新疆农垦科学院试验场特设置如下试验。1试验材料1.1供试作物棉花品种中棉42号。1.2供试叶面肥屈景斌棉宝(由重庆永川市天堂化工厂提供)。2试验方  相似文献   

18.
三元杂种(海岛棉-色伯氏棉-陆地棉)的研究及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梁正兰  赵国忠 《作物学报》1996,22(6):673-680
采用棉属种间杂交新技术:对杂交铃施用GA3和NAA-离体培养杂种胚-试管内染色体加倍三者相结合,显著提高了杂交铃成铃率和成胚率,获得了海岛棉-色伯氏棉-陆地棉的三元杂种。研究了杂种性状的表现,育性的恢复以及性状的传递规律。从中选出了抗黄萎病、抗棉铃虫、抗棉蚜及高强纤维等5类选系,创建了我国的“HBGT”新资源体系,并首次用野生棉杂交育成了丰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石远321”,已通过国家黄河流域区试,1  相似文献   

19.
《新疆农垦科技》2006,(5):61-61
兵团机采棉技术交流研讨会召开,兵团副司令员胡兆璋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认为,经过近10年努力.兵团各级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对机采棉推广的认识普遍提高。目前,兵团已培养建成了一支机采棉工作队伍.同时.国内棉纺企业适应机采棉能力的提高、棉花清理加工设备实施技改及农业新技术、棉花新品种的推广应用,为兵团进一步推广机采棉技术。推进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20.
有色棉资源研究简报沈端庄程德荣(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南京210014)常见的棉是绿色茎、叶、铃和白色的花冠、絮。有色棉除茎、叶、花、铃有绿色、红色和淡黄色外,种子和棉絮还有深浅不同的绿色和棕色(淡棕、米色)等。我所在“七五”、“八五”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