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生猪生产是曹甸镇的一项传统大宗产业,占全镇农业经济的35%左右,年生猪饲养量达3万头,多以农户各家各户圈养为主.为配合做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切实抓好曹甸镇生猪口蹄疫的防治工作,每年都必须落实猪口蹄疫O型免疫注射.  相似文献   

2.
随着永靖县动物防疫工作的深入,生猪注射口蹄疫疫苗引起反应的病例随之增加,就2006年秋季防疫中出现的23头猪进行了跟踪调查及治疗。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旬阳县高度重视动物防疫工作,在春季动物防疫大战中共防猪瘟48.5万头,防高致病蓝耳疫苗48.5万头,防猪W病苗48.5万头,占应免数100%,注射禽流感疫苗128.8万羽,占应免数100%;用鸡新城疫苗121万羽,密度达94%;强制免疫牛W苗8.18万头,羊w苗17.2万只.占应免数的100%;同时对48.5万头生猪.  相似文献   

4.
为了预防和控制生猪重大疫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养猪业健康发展,我国实行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强制免疫措施。近年来洋县在实施防疫过程中,常常发生生猪注射疫苗后出现停食,甚至死亡的防疫反应现象。以2010年秋防为例,全县共防猪瘟、  相似文献   

5.
针对口蹄疫的预防措施中最有效的方法是免疫接种,但当前传统的重大动物疫病春秋两防模式难以保证防疫质量.2010年花溪区在全省范围内首次开展了重大动物疫病常年免疫模式。笔者就花溪区常年免疫模式下的生猪口蹄疫免疫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猪口蹄疫免疫抗体合格率从2009年的71%提高到现在的84.67%,生猪口蹄疫常年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朱本传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20):109-109
猪O型口蹄疫疫苗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疫苗,但是注射猪O口蹄疫疫苗存在过敏反应,反应比例在0.1%左右,所以在注射猪O口蹄疫疫苗时,应积极做好预防和应对过敏反应,从而把损失降低到最小。  相似文献   

7.
牲畜一般春、秋两季进行免疫。牲畜免疫21天后方可外调。所有牛、羊在进行口蹄疫亚洲1型-O型双价灭活(浓缩)疫苗免疫时,首免时要采取二次免疫法:第一次免疫后间隔21-28天再进行加强免疫1次。以后每半年免疫1次。猪采用猪O型灭活苗首免时,也采取二次免疫法。第1次注射后间隔30天再注射1次。  相似文献   

8.
为了应用免疫层析试纸评价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效果,对50头试验仔猪进行免疫注射,并在首次免疫后28 d及2次免疫后20 d采血,通过试纸定量测定结果来监测试验猪抗体水平变化,同时对比猪口蹄疫病毒VP1结构蛋白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试剂盒的检测结果.结果表明,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能快速诱导产生高水平的抗体,首次免疫抗体阳性率达88%,2次免疫抗体阳性率高达100%.试纸定量测定结果表明,2次免疫后猪群免疫抗体水平整体显著提升,并保持在较高水平.与ELISA试剂盒比较二者具有相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分别利用"三苗同步、两点注射"的新型免疫方法和常规免疫方法,检测生猪重大动物疫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O型口蹄疫)的抗体水平,比较2者间的免疫效果差异。  相似文献   

10.
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抗体消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猪O型口蹄疫疫苗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方法]应用猪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1、灭活疫苗2和合成肽疫苗对198头试验猪进行至少2次免疫,定期采血后用液相阻断ELISA检测方法测定免疫前后抗体效价.[结果]在首次免疫时,疫苗免疫效果受母源抗体的干扰较大;仔猪首免后抗体很难达到完全保护(大于61og2)水平,应适当缩短首免与二免的间隔时间,尽量减少免疫空白期;合成肽疫苗的首免效果较灭活疫苗好,首次免疫推荐使用合成肽疫苗;如果生猪饲养周期过长,免疫2次的生猪出栏时抗体不能达到完全保护水平;规模场试验猪的母源抗体水平低于散养户,随着试验猪日龄的增加和免疫的加强,规模场试验猪的免疫抗体滴度逐渐高于散养户.[结论]该研究可为研究猪O型口蹄疫抗体变化和制定猪O型口蹄疫疫苗的免疫程序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目前,猪口蹄疫防疫的重要性已逐步被养猪户所重视,免疫口蹄疫灭活苗已成为养猪生产中的基本环节之一。但在免疫实践中,常常有部分猪只在注射口蹄疫灭活苗后发生过敏反应,严重者易死亡。轻反应较多见,注射疫苗后,生猪体温升高约0.5℃,食量减少,精神不振,不需药物治疗,一般24小时内即可自然康复。重反应发生率约1%,猪只注射疫苗后12小时内,体温升高  相似文献   

12.
多种疫苗分点同时注射与按免疫程序注射的免疫抗体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猪一次性分点注射猪脾淋疫苗、猪三联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疫苗、口蹄疫O型疫苗后,猪瘟的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和口蹄疫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比分次注射均较高,原因可能是多种疫苗协同刺激动物的免疫器官后有提高动物产生免疫抗体的作用。多种苗一次性分点注射,省事、省力,且免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赵小红 《农业与技术》2013,(12):182-182,220
通过对猪口蹄。型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观察该疫苗的临床应用情况如何,并确定其效果、检验该疫苗的区域适应性如何。于2011年7月5日至2011年9月20日期间,从融水镇5个规模养猪场2775头猪中选取100头肉猪以及50头种猪作为A组,选取融水镇东良村散养的150头肉猪作为B组,分别向两组总共300头猪注射两次O型灭活疫苗,观察其产生抗体的情况。A组100头肉猪首次免疫后抗体合格的共有26份,合格率达到52%;二次免疫后抗体合格的有47份,合格率高达94%;50头种猪首次免疫后抗体合格共50份,合格率达100%;二次免疫后抗体合格有50份,合格率高达100%;B组150头肉猪首次免疫后抗体合格的48份,合格率仅有48%;二次免疫后抗体合格96份,合格率达96%。说明A、B组共250头肉猪在首次免疫后抗体检验的合格率均未达到标准,二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才达标。A组50头种猪首次免疫后,检测抗体其合格率已经达标。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1102003批猪口蹄疫。型灭活疫苗(OZK/93株)能够适应融水县的地域。  相似文献   

14.
<正>生猪生产离不开防疫工作,通过防疫可以提高猪的免疫力,抑制细菌病毒的传播和漫延,减少或扼制猪重大传染病发生;通过对猪常见病的科学防治,可以控制猪普通病的发生。通过防疫和防治措施,确保生猪生产安全稳定发展。1猪的防疫猪的免疫工作在生猪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生猪开展免疫工作,既定期给猪只注射疫苗,疫苗进入肌体组织后过一定时间可以在体内产生免疫抗体,免疫抗体可  相似文献   

15.
猪口蹄疫与猪瘟猪肺疫双联苗同步免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与猪瘟猪肺疫双联苗同步免疫与分步免疫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同步免疫与先注射猪口蹄疫疫苗1月后再注射猪瘟、猪肺疫双联苗以及先注射猪瘟、猪肺疫双联苗1月后再注射猪口蹄疫疫苗3组注射反应率及免疫抗体效价差异不大,受试区随机抽查采集猪血清53头份进行抗体测定,猪口蹄疫免疫合格率为84.91%,猪瘟免疫合格率为84.9%,说明生猪一侧颈部深层肌肉注射猪口蹄疫O型灭活菌的同时另一侧可注射猪瘟、猪肺疫双联苗。  相似文献   

16.
一、做好动物疫病免疫 1.按照《2011年江苏省重大动物疫病春季防疫行动方案》和《2011年江苏省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方案》做好畜禽免疫注射工作。特别要加强对高致病性禽流感、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的强制免疫和免疫效果监测。  相似文献   

17.
农村散养猪口蹄疫免疫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制定在农村散养条件下猪口蹄疫控制的疫苗免疫策略。[方法]研究猪口蹄疫O型和亚洲I型母源抗体、口蹄疫免疫后抗体消长规律和猪瘟与口蹄疫免疫干扰。[结果]结果表明,仔猪口蹄疫O型母源抗体能保护15日龄内仔猪,而亚I抗体不能保护仔猪。2 ml免疫剂量组的O型和亚I抗体水平均明显高于1ml免疫剂量组,1次免疫接种不能形成免疫反应的抗体平台期,抗体效价迅速下降;2次免疫接种后60 d达到峰值,O型和I型抗体滴度维持长达60 d以上;猪瘟和口蹄疫疫苗同时免疫相互不发生干扰。[结论]结合农村散养实际情况,为提高免疫保护力,建议实行30日龄同时首免口蹄疫和猪瘟,间隔28 d进行二免,每次免疫剂量口蹄疫为2 ml/头,猪瘟为2头份/头。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了解、掌握遂宁市生猪口蹄疫免疫效果,以科学有效预防该病,2015年,随机抽取全市部分规模场、散养户以及屠宰场猪血清3100份,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监测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结果表明,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整体合格率为80.98%,其中抗体最好的是规模场,四个季度的免疫抗体合格率差异不大,各规模场商品猪在不同季度,猪O型口蹄疫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均达到80%以上,种猪多数场免疫抗体群体合格率达到了90%以上;散养户及屠宰场免疫抗体合格率分别为74.71%、71.96%。说明我市始终坚持"规模养殖场按程序进行免疫,散养畜禽实行春秋两季集中免疫、每月及时补免"的工作制度,坚持"应免尽免,不留空档"的工作标准,把口蹄疫等重大动物疫病免疫放在防疫工作的突出位置,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肉类食品在人们的饮食结构中占的分量越来越大,养殖业的发展也越来越快,但家畜疫病也频繁发生,对养殖业造成的危害很大,有些疫病甚至是毁灭性的。这两年随着防疫监督体系的完善和加强,主要依靠增加防疫次数来控制疫病的发生。我区牛羊1年进行三次口蹄疫O型-亚洲Ⅰ型双价灭活疫苗免疫,一是给国家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二是给基层工作人员增加了劳动强度。本实验通过春、夏、秋三季家畜口蹄疫抗体水平监测,以确定家畜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的增消情况,为科学制定防疫计划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近几年,兵团第3师46团生猪存栏常年保持在2 000头左右,出栏4 000头左右。按照国家和兵团要求,春秋两季集中免疫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3种疫苗,每10天注射1种疫苗,每次集中免疫时间长达1个多月之久,给防疫人员增加了大量的工作量,同时,养殖户也因猪接种疫苗的应激反应,造成猪只采食量下降、影响生长而产生厌烦情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