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农业》2000,(9)
中共中央、国务院最近颁布了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决定。决定提出的今后十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目标是 :到2010年末 ,全国人口总数(不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控制在14亿以内 ,年均人口出生率不超过15‰ ;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 ;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 ;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 ,普遍开展避孕节育措施的“知情选择” ;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决定要求 ,对独生子女户发给一定数量的奖励费 ,城市独生子女父母退休时 ,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补助。对实行计划生育的家庭特别是只有女孩的家庭 ,在分配集体经济收入、享受集体福利、划分宅基地、承包土地、培训、就业、就医、住房及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给予适当照顾十年内我国人口不超十四亿  相似文献   

2.
随着计生政策的开放,新时期新形势下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做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质量是当前和今后一项艰巨任务。为了提高新出生人口素质,就必须因要制定优生优育政策,提升计生干部服务素质与水平,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等方面入手,才能有效推进该该项工作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鹤壁市淇滨区计生委在推动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过程中.以抓好奖励优惠政策的落实为关键,注重发挥社会职能部门的作用.逐步建立了一套以人为本.以利益关系引导和调节群众生育行为的工作体系.探索出了一条靠政策推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创新发展的路子,全区在20世纪90年代末就进入了人口低生育水平时期。  相似文献   

4.
<正>多年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显著成效,不仅完成了人口控制的各项任务,而且顺应人口形势的新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不断创新发展,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在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必然会对计划生育工作者提出新的要求。下面,结合实际工作谈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1以正确理解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脉络为基  相似文献   

5.
<正>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十三五"全国计划生育事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实施好全面两孩政策。贯彻落实《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推动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准确把握目标人群情况,科学提出人口计划建议。加强出生人口监测,跟踪评估政策实施效果。做好奖励扶助和社会制约等政策的衔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加强部门协同,合理配置妇幼保健、儿童照料、社会保障、学前和中小学教育等资源,  相似文献   

6.
从今年起,浙江省在去年试点基础上,在全省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按照规定,凡是夫妻俩均为浙江农业户口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在1973年到2001年期间没有违反计划生育法规、规章或政策生育,现存一个子女或子女死亡现无子女,年满60周岁、且在1933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农村老人,每年可以享受到不低于600元的奖扶金,直至亡故。奖扶制度将按“四权分离”的原则实行自下而上的操作程序。先由农民根据政策提出个人申请,经村委会审议上报,乡镇初审公示,县市人口计生部门审查确认,提交财政部门和指定的代理机构为奖扶对象建立个人…  相似文献   

7.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党的十八大进一步强调了加强计划生育工作,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重要意义。全球化、市场化、城市化、工业化的时代发展趋势深刻的影响着人们的文化观念,而转型期中国的历史巨变更引发了我国农村生育观念的嬗变。通过对浙南地区一个镇的实地调查,对当前我国农村家庭的生育意愿(包括生育目的、性别偏好、意愿生育时间、期望子女数等)进行分析,探析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厘清不同类型的生育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筑农村计划生育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正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草案提出,本修正案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1.提倡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条件者可再生育具体规定为,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符合法定条件的可以要求安排再生育子女,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同时明确,夫妻双方户籍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关于再生育子女的规定不一致的,按照  相似文献   

9.
据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介绍,当前的农村计划工作要集中力量抓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平衡出生人口性别比、抓好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服务与管理“四件大事”。  相似文献   

10.
今后,超生人群有可能面临更严厉的处罚。最近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山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订草案)》,大幅提高了超生处罚标准,对一些生育政策也进行了调整。今后,再婚夫妻再生育又多了一种可能。按照修订草案,“一方丧偶生育过一个子女,另一方生育过一个子女但依法随原配偶生活的”再婚夫妻可再生育。这主要是考虑到现在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1.
问:我与丈夫生育的第1个孩子是天生的残疾——出生时就没有双手,孩子现已2岁。现在,我们想再生1个孩子,不知道是否可以?如果可以,应当办理哪些手续? 答:《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15条第1项规定:如果夫妻双方生育的第1个(胎)孩子经设区的市、自治州或者省人民政府计划生育行政部门确定的病残儿医学鉴定组织鉴定,第1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项政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关于"人口红利"的话题被人们热切讨论。就这一深得民心的生育政策变化,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王培安副主任进行了解读。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项政策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请您介绍一下,我国是在什  相似文献   

13.
李颂光  李理 《湖南农业》2003,(10):25-25
问:我与丈夫生育的第1个孩子是天生的残疾——出生时就没有双手,孩子现已2岁。现在,我们想再生1个孩子,不知道是否可以?如果可以,应当办理哪些手续? 答:《湖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15条第1项规定:如果夫妻双方生育的第1个(胎)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指出: “建立和完善政府为主,社会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国家应使计划生育家庭优先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利益导向是全方位、多群众全覆盖的,不仅仅体现在奖扶政策兑现上,而且还应该在就学、就医、就业、养老、社保、生产、生活等方面体现出利益导向.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一个载体,动员社会力量参与.“五促五为”活动(促社会和谐,为特殊群体献爱心;促边疆稳定,为大龄青年搭鹊桥;促民族发展,为人口问题求突破;促脱贫致富,为计生家庭解难题;促家庭幸福,为育龄夫妇送健康)就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的产物,成为实现目标任务的载体.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是新时期计划生育工作的行动指南。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紧抓好计生工作 ,稳定低生育水平 ,才能促进人口与计划生育健康的发展 ,才能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正>2014年5月29日下午,河南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这标志着备受全省人民关注的"单独二孩"生育政策已经在河南省落地,并将于公布之日起正式实施。此次新修改的《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主要有三个方面内容变化:一是启动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二是取消了生育间隔。凡是符合再生育法定条件并有生育第二个孩子愿望的,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自主决定生育  相似文献   

17.
正新的形势给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始终坚持围绕跨越式发展这个主题,突出重点,着力创新运行机制,狠抓制度落实,推进依法行政进程,从而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经济建设与人口生产的协调发展。一、提高认识,在制度建立健全上狠抓突破要充分认识物质资料生产与人口自身生产的辩证关系,认识到人口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首要问题,是制约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牢固树立  相似文献   

18.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期生育条僦》规定 第十四条夫妻双方均是一千万人口以下的少数民族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审查,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相似文献   

19.
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与计期生育条僦》规定 第十四条夫妻双方均是一千万人口以下的少数民族的,由本人提出申请,经夫妻双方所在单位或者乡(镇)人民政府、城市街道办事处审查,报县级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安排生育第二个子女。  相似文献   

20.
1月25日报道,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姜痞云表示,“近年来一些地方出现的出生人口反弹、超生人口增多现象,与物质利益导向密切相关。‘多生子女多得益,少生不生子女吃亏’的现实,对计划生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