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辉 《甘肃农业》2006,(6):258-259
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变相使用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是一种极其恶劣的审讯方式。作为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侦查环节出现的一种经犯人权的不文明现象。虽然我国在立法上早已被法律明文规定禁止,但司法实践中仍相当程度的存在,导致了一些因刑讯逼供出现的冤假错案.即严重经犯了当事人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和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伴随着法治与文明的进步,近些年就如何杜绝刑讯逼供的发生一直成为法学理论界.司法实务界的一个研究的热点。鉴于此,本文从刑讯逼供产生的历史渊源入手,对现代意义上的刑讯逼供罪作简要分析;通过对部分法律制度的缺陷,查找了导致刑讯逼供的原因;根据刑讯逼供产生的原因,就如何杜绝刑讯逼供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
刑讯逼供是中国刑事司法中的一个长期存在、影响恶劣却又十分顽固的问题。近年来被昭雪的诸多冤假错案的形成也无不与刑讯逼供存在很大关系。文章通过阐明刑讯逼供产生的机制、体制及社会等影响因素,分析了中国治理刑讯逼供的手段及其治理措施的局限性,并从完善沉默权制度、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国家赔偿制度以及建立侦押分离机制、律师在场制度等方面提出了遏制刑讯逼供的举措。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侦查程序中,侦查机关拥有强大的权力,而且缺乏有效的制约,往往致使犯罪嫌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在侦查中,刑讯逼供等违法现象屡禁不止。为此,笔者建议法官以中立的身份介入侦查,构建我国的司法审查机制。  相似文献   

4.
美国军事司法禁止强制性自证其罪规则,与"米兰达规则"有着本质区别。尽管二者在法源上相同,但建立的规则不同。美国军事司法禁止强制性自证其罪规则确立了禁止刑讯逼供原则、预先告知原则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虐囚事件充分暴露了美国军事司法禁止强制性自证其罪规则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的日益发达以及新闻媒体的广泛关注和大量报道,在全国各地的冤假错案中刑讯逼供致使受害人蒙冤入狱乃致死亡的事件,得到了社会各界热烈的讨论和广泛的关注。刑讯逼供不仅严重地妨碍司法公正侵犯他人权利,而且还会使公安机关在民众中的形象大打折扣。刑讯逼供不仅是一个法律问题,同时它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在本文中笔者仅从法社会学角度对刑讯逼供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邓小俊 《甘肃农业》2005,(10):145-145
刑讯逼供行为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我国刑事诉讼法对刑讯逼供行为举证责任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为预防和杜绝刑讯逼供犯罪,立法应当规定刑讯逼供采取举证责任倒置原则,并允许法官进行推定。本文通过分析最近两起影响比较大的因为刑讯逼供等原因而造成的冤假错案,从理论和实务的角度阐述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的必要性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王少辉  张芾 《甘肃农业》2005,(8):113-114
刑讯逼供发诸西周,几经变革,终乎清末变法,存续几千年,其消极作用影响到今天的。结合刑讯逼供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刑讯逼供既是古代社会在国家弱控制下中结合个因素的较优选择,也是当今社会有效控制的国家从效益最大化视角看必须屏弃的痼疾。  相似文献   

8.
在侦查程序的司法实践过程中,人权保障的缺失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这主要表现在刑讯逼供屡禁不止、侦查主体滥用侦查强制措施等方面。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侦查程序中人权保护理念不到位,其中侦查权力缺乏有效监督与制约成为关键。问题的进路首要之处在于对侦查程序中人权保护进行伦理反思,牢固树立保障人权观念。同时,健全侦查程序法律制度、完善侦查权的配置设计、引入侦查司法审查机制、建立侦查侵权救济机制,从而实现侦查需要与人权保护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与WTO的反倾销守则和其他国家的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相比,无论在审判机构的独立性,还是在受案范围、审查程序以及审查标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我国法律制度中的一个漏洞,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为完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对目前的一些观点作出了评述。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与WTO的反倾销守则和其他国家的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相比,无论在审判机构的独立性,还是在受案范围、审查程序以及审查标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是我国法律制度中的一个漏洞,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为完善反倾销司法审查制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也对目前的一些观点作出了评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界关于司法制度的研究也不断发展。在此背景下,顾培东基于其法哲学、法社会学、法经济学与诉讼法学的学术背景,对我国司法制度的相关内容进行具体研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司法学说体系。顾培东的司法学说以法治自主型进路为顶层设计,进而衍生出司法公正学说、司法开放性学说和司法改革学说。其司法学说兼具理论性与实践性,对于我国司法改革与法治建设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孙梦 《甘肃农业》2006,(6):237-238
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对于司法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的讨论也更加的深入。传统观点所以为的司法体制改革是诉讼法研究的领域的观点早已显得过时,对于司法改革今年来出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的趋势,特别是宪法学者开始从宪政体制的角度来考虑司法体制改革的问题。从传统的宪法理论和权力结构体系来看,我国并无独立的完整的司法权体系,司法机关的地位也是不独立的,而司法独立却正是司法改革的三大目标之一。  相似文献   

13.
司法公信力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标志。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我国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的现状不容乐观:社会公众对法院与法官普遍缺乏信任,法院判决难以顺利执行,缠诉缠访事件居高不下,甚至出现了一些暴力袭法事件。此种现状严重影响了人民法院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司法公正的实现与司法权威的生成。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与政治语境下,应当从法院、法官与社会公众三个层面,以促进司法独立、司法民主与司法公正为核心,通过观念培养、制度改革以及规则构建等途径提升人民法院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14.
佘祥林一案,堪称中国当代冤案的一枚“标本”,它全面深刻地揭露了我国当代司法体制的种种弊端。此类冤案的发生,不仅给公民个人带来了无法挽救的损失,也给整个社会、国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后果。当然,其出现是有一定原因的、是必然而非偶然的。同时,它的出现也正暗示着司法改革势在必行。调整司法理念,完善司法制度,促进司法公正是维护法治、保障人权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相伴发生的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各种社会矛盾存多发性态势。法院作为矛盾集发地,时刻处在舆论风口浪尖,这是司法不公开的隐痛,群众亦对司法不够公开的情况下权力寻租现象存有隐忧,导致司法得不到民众信任,影响司法权威。此种背景下,正确处理好司法公开与媒体的关系便有了强烈的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民主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和发展,司法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司法判决在法治社会中所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判决能否被社会公众所认同、能否与社会心理相契合,是当前人民法院工作能否被人民群众所接受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树立司法权威,构建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鉴于此,通过社会上发生的实际案例,对司法判决与社会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列举了二者之间发生冲突的主要原因,并且提出了有利于司法判决与社会心理之间良性互动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社会关系愈加繁杂,纠纷也繁多,仅仅依靠国家化的法院体系无力承担纠纷的充分解决。民众参与司法,由其自己化解纠纷是十分重要的纠纷解决渠道。本文通过一场论战揭示了什么是现阶段我国民众参与司法的最好方式。  相似文献   

18.
司法具有公信力是司法的本质要求,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本文结合经济学观点,以司法与公信力关系为理论基础,探讨了我国司法公信力缺失的现状及根源,并简述了进行司法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以之与读者讨论。  相似文献   

19.
辩诉交易是美国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可以有效地减轻司法系统的负担,节省司法资源。辩诉交易违背了我国的司法改革方向和目标,且无法保证其公正性,现阶段我国不宜引进。  相似文献   

20.
刘茂盛 《甘肃农业》2003,(12):81-81
刑讯逼供是前资本主义时期 ,国家调查取证追究犯罪的重要手段。诚如 ,马克思曾经断言 :和中世纪刑律内容连在一起的诉讼形式一定是拷问。资本主义革命以民主反对封建专制 ,以人权对抗封建等级制度 ,强调“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刑讯逼供对人权的藐视、对人格的侮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