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菌根能促进苗木早期生长,提高生物产量和造林成活率,增强对不良环境的抗性,还能产生某些生长激素物质促进植物生长。所以,菌根菌常有造林第三要素之称(第一要素是适地适树,第二要素为良种壮苗)。因此,充分发挥菌根的有效作用,这对加速我国林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柠条直播造林长势良好,特别是雨季造林成活率很高;在干旱少雨地区,能尽快起到防风固沙作用;对恢复植被、改良土壤也能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依据井陉自然条件特点,选择了连翘、椋子、香椿和扁桃作为特色经济发展树种,通过一系列造林技术的应用,取得了显著效果.采用密集坑截流及浅锅底形鱼鳞坑整地技术,并适当加大造林密度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容器苗造林,不但可以提高造林成活率,还能有效延长栽植时期.在条件不足的地区,采用截干造林,成活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4.
<正> 飞机播种造林是模拟天然下种更新的一种大规模绿化荒山造林方法,也是林业生产上一种现代机械化的造林方式。它具有速度快、省劳力、成本低、功效高等独特的优点;能深入到交通不便、人力不及的高山远山进行造林;只要抓住雨季有利时机,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完成大面积的荒山造林;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封山育林。但是,由于飞播造林受自然  相似文献   

5.
邵龙珠 《中国林业》2011,(21):43-43
小叶杨在我国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栽培历史悠久,栽培方法因地而异,多种多样,但是只要坚持培育壮苗、坐地苗,造林时用壮苗、大穴、深栽的造林方法,结合施肥、灌水、修枝等集约栽培管理措施,就能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不同造林密度对杨树无性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6种不同造林密度对5年生杨树胸径、树高和材积生长都产生了较大影响,不同造林密度下的杨树胸径、树高和材积存在着极显著差异。经比较选择2 m×3 m或2 m×2 m的造林密度营造工业原料林,能较大限度发挥林地生产能力,获取较好的经济效益,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柳栎树形优美,且抗高温和寒冷气候,是目前国内最具前景的多用途树种。考察了立地类型、栽植方式和苗木地径规格对柳栎造林成活率及苗高、地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地径2.0 cm裸根苗,通过宽窄行栽植能有效提高柳栎造林成活率,最大造林成活率高达91.86%。在出圃幼苗地径规格相同的情况下,柳栎造林成活率宽窄行栽植行植均匀栽植。栽植方式和出圃苗木地径规格均对造林后柳栎苗高及地径生长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杭州湾海涂造林后气象因子的变化进行的定点研究,结果表明:造林后林地内的月平均气温与未造林地上的差异不大,在冬季有一定的保温作用;在树木生长季节能明显增加空气湿度,而在冬季可适当降低空气湿度;海涂造林后在秋冬季能提高地温,春夏季能降低地温,并且能明显地降低风速;在树木生长季节林木有降低大气压作用,在树木停止生长后林木又有增加大气压作用。  相似文献   

9.
容器育苗是指在特制的容器内培育的苗木。容器育苗造林在我国始于上世纪50年代,80年代后期开始大面积用于生产,现在已逐步得到推广。容器育苗造林一般在气候寒冷、干旱多风、生长期短、土壤瘠薄的立地条件下推广应用,是今后抗旱造林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一、容器育苗的优点容器育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高,一般可达90%以上,干旱地区能达到85%以上;容器育苗造林无缓苗期,比裸根苗木生长快、郁闭早,能缩短幼林抚育年限;不须占用肥力较好的土地;缩  相似文献   

10.
对朝阳市不同宜林地类型采取不同树种、不同造林方式进行杨树造林效果调查,结果表明:土层河滩地客土填坑造林方法远远优于原坑土填坑栽植法;薄土层河滩地选择锦新杨造林,其效果好于辽宁杨;厚土层河滩地选择辽宁杨或108杨,造林效果好于锦县小钻杨;地下水位深水型河滩地采取深植法造林的地块“两率”高,林木生长状况良好,远远强于常规造林栽植法;浅水型(或返浆地)河滩地通过筑土埂栽植则能有效地防止水淹或长期浸泡,使树木造林成活后能正常生长;在易受洪水冲袭型河滩地按流水方向呈雁翅形排列定点深植法营造的杨树林分,可有效地防止洪水的冲袭和危害,且保存率高于与主河道呈直角定点挖掘栽植的林地。  相似文献   

11.
为探索山区杨树造林的最佳方式,提高造林成效,2002年3月在建始县高坪镇采用带根苗造林、截干苗造林、插干苗造林3种不同的栽植方式对MD19等10个无性系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带根苗造林的效果最好,造林后能迅速成林,成活率、保存率均高,生长最好;无性系中以MD19、MD110生长最快,在生产中可以大面积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落叶松轻基质网袋容器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轻基质网袋造林,就是将轻基质材料装进可降解的无纺布制成的两端开放的圆桶内,苗木根系能穿透无纺布,造林时无需退袋。落叶松轻基质容器苗造林技术,对降低造林成本提高造林成活率意义重大,对此,进行了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滩地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中下游滩地是特殊的造林地。滩地造林技术 :选择造林地块要注意滩面高程及地下水位等因子 ;造林地整理要加强沥水 ;选择耐水湿且耐旱树种 ,中至大密度冬季造林。可采取多种产业复合经营的模式 ,加强管理 ,能获得较好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进行苗木分级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日本落叶松Ⅰ级苗造林,成活率高,保存率好,能促进林分快速郁闭,缩短培育周期,提高林木的生长速度;选择Ⅰ级苗造林10a后,保存率仍能达到93.6%,比混合苗造林保存率提高19.5%,树高生长量提高30.3%、胸径生长量提高50%,林木质量优异,林木分化不明显。日本落叶松苗木分级造林是今后人工更新应提倡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蓝果树容器育苗及造林试验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蓝果树种子发芽、1a幼苗生长节律,造林后苗木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大部分蓝果树种子发芽率在30%以下,发芽率不高;蓝果树1a容器苗高生长能达47.55cm,地径生长能达到0.46cm;造林3年后,高生长能达到463cm,地径生长能达到6.9cm左右。  相似文献   

16.
采用立体方型整地造林 ,不仅能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 ,和其它整地类型相比 ,还能减轻水土流失 ,且作业技术简易宜行 ,省工省力 ;适用于所有的坡向、坡位和坡度 ,有广泛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我省杨树造林面积最大,特别是平原地区多为杨树.杂草对杨树幼林、特别是造林当年的幼树影响很大,如果不及时铲除,杂草丛生使苗木被压,容易产生病虫害,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及保存率.大面积杨树人工林传统用人工除草,耗时费力,成本高;而化学除草能灭除杂草于萌芽中.为了在杨树幼林使用和普及化学除草,我们进行了化学除草试验,筛选出几种除草剂品种及配方,可用于新植杨树幼林,并适合于间作大豆、玉米的杨树幼林.  相似文献   

18.
壳斗科3树种直播造林试验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丝栗栲、青冈和毛果青冈直播造林的试验研究表明:直播造林能有效提高造林成活率,但树种间差异显著,青冈达94 00%,毛果青冈为83 92%,丝栗栲仅63 59%;壳斗科树种种子的含水量较高,种子发芽基本上不需外加水分;防止啮齿类动物挖食是直播造林成功的关键,预防方法有:行为信息应用、选择种子丰年播种、清除造林地灌草等。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盐碱地造林苗木成活率低下的问题,在滨州市博兴县泰丰林场重度盐碱地,进行了卡氏造林法与一般造林方法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卡氏造林法能有效降低土壤的盐分含量与pH值,能显著提高土壤盐碱情况下造林苗木的成活率,同时卡氏造林法能有效改善苗木的株高、冠幅、地径、分枝数等指标。  相似文献   

20.
<正>在当前太行山区气候干旱和造林立地条件日益困难的情况下,各地均采用了容器育苗造林,大多数树种为针叶树种,阔叶树种较少。近年来灵寿县在浅山干旱阳坡采用了杏树容器育苗造林,既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生态效益,又能发挥其经济效益,为广大农村所接受,根据近年的实践,总结杏树容器育苗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