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果树盆景的根、干、叶、枝、花果是观赏的整体,果树的布局,大小,多少,色彩是其艺术造型的重要欣赏部分。在多年的果树盆景生产过程中,总结出一条小技巧,对家庭培育果树盆景的朋友或许有所启迪。三月下旬四月初,果树盆景开花的时节,花瓣开放1~2天时,恰遇阴雨天气,喷施硼 相似文献
2.
人人都希望健康长寿,而健康长寿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在我看来,盆景与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盆景是我国几千年的文化精粹,是咱们中国人的生活情趣与园林艺术的结晶。 相似文献
4.
夕阳红时鬓已白,不谋其政做盆栽。盆中耕出山川美,天增岁月人康泰。这首顺口溜是对我退休以后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凡有离、退休经历的老人,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时,大部分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而我对退休以后的生活,却没有一点的不适应,相反倒觉得:退休以后好就好在时间完全由自己支配,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现 相似文献
5.
我与盆景的初次相识,时间:1978年;地点:湖北沙市。那年我得了鼻咽癌,在武汉同济医院放疗化疗,弄得头上一根毛也没有。出院后有段散淡的日子,一天走到市委花房,看了好些玫瑰、茶花、海棠;突然一盆五针松撞入眼帘至今记得那虬曲的干、苍劲的枝、青翠的叶,面对那盆树,刚出院的我,不由不想到生命的曲折与坚韧。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位钳工。今年50岁。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没有其他嗜好,就是喜欢侍弄花草。近几年,我常去附近某单位的花房参观、学习,逐渐迷上了盆景艺术。在有经验同志的指导下,居然也培养出了30多盆被内行人称为有一定观赏价值的盆景。附图榆树盆景《独立》(见25页左下 相似文献
7.
一暴雨倾注——这是1985年春天的某日,我和树友躲在山间石洞里,守着刚找到的野桩,心里充满喜悦。这已不是这年头一次上山寻“宝”了,但这年却是我漫长的盆艺之路的开始。少时总与杂书有缘,功课则不敢恭维,从小就不务正业,也就注定功名无望。某日,在山野闲走,忽然间生出难以放弃的亲热感,生出将美景搬回庭院,摆放案头的心意。人类独立于自然界的那天起,有意无意总将自己放在自然界的对立面。人的幸福一定要以自然界的牺 相似文献
8.
就象我的名字一样,我从小就很喜爱树木,对盆景更是情有独钟。同时也很喜爱家乡的风情,我生长在广东的一个水乡,每当罗鼓喧令,龙舟竟渡,爆竹警醒飞 相似文献
9.
我有数盆紫藤盆景,一直以来我对它们钟爱有加。它们带给我的令人陶醉的美,让我觉得为它们付出多少心血和汗水都是值得的。也因此,我摸索出了一些自己的培育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果树盆景集观树形、赏佳色、品鲜果于一体,自有其吸引人的魅力。它饱含大自然的神韵及情趣,以型载果,以果成型,型果兼备。果实的形态、分布、大小、多少、色泽、叶果比等都与盆景内涵的表达紧密相关。部分果树盆景,观之心旷神怡,食之甘甜爽口,让人爱不释手。果树盆景在构图上要求自然入画,一般用接、摘、抹、剪、扎、扭、撑、拉等技法, 相似文献
11.
我酷爱水石盆景。少年时代就喜爱用煤碴堆置假山,饲养几尾蝌蚪在盆中,以寻乐趣。而真正动手制作盆景,那还是从参观上海植物园后才开始的。记得1983年初春,我第一次去盆景园参观,见到殷子敏先生创作的《沙漠驼铃》《象的故乡》等作品, 相似文献
12.
我是医生,亦是病人如今,年临花甲,酷爱盆景已成为“痼疾”忆“人到中年”之际,我得了两种麻烦的慢性病,一是浸润性肺结核,二是胆结石症。经治疗,病情虽得到某些控制,但终不能取得痊愈,反复发作,深为痛苦。然而,由于疗养,在太湖之滨逗了一个春秋,却给山重水复的太湖优美景色吸引住了。太湖这幅斑斓绚丽的天然画图,扣开了我的心扉,使我神思飞驰,心旷神怡。“缩太湖群山为袖珍,移占桩奇木成室景”虽然我人离别了太湖回归苏州,心却留恋着太湖风光佳 相似文献
13.
<正>我的山水盆景主要是以桂林山水为蓝本的。在创作中力求用清、通、险、阔(即清雅秀丽、通远而有层次、山峰奇险而水面开阔)的表现手法,来再现桂林水秀石亦秀、山奇洞也奇的自然景色。 相似文献
14.
盆景这枝东方艺术奇葩,正处在非击碎传统的旧的习惯势力的桎梏而不能发展的前夜! 盆景艺术无意于用来表现文学或绘画中通常着力塑造的那种典型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盆景艺术有它自身独特的素材和题材。因此,过去人们人云亦云地称它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显然是片面的;也是文学语言中比喻这种修辞格在使用时暴露出来的跛足之处。除了一部分艺术素养较高、结构知识较全面的人 相似文献
15.
2008年春,我将培育8年的造型梅花从圃地挖出。剪枝、修根后栽入泥瓦盆中养护。之后连浇两次大水,使盆土吃透水,须根与土密合。以后每7-10天浇一次水,枝条展叶后每隔5~7天浇一次水。 相似文献
16.
我今年54岁,自幼喜爱盆景艺术。近10年来,我绝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潜心制作盆景上。我培植的盆景,全部是我们南通的特产树种——雀舌罗汉松。从剪头插苗开始直至棕扎造型,全部自己动手。自《中国花卉盆景》杂志1984年12月创刊以来,我一直是该刊的忠实读者,在杂志的长期指导下学到了很多盆景制作的知识和经验。我边学边干,兴趣越干越浓。我的雀舌盆景园在二楼屋顶平台上,不论是光照、通风透气,条件都比较优越,加上精心照料,株 相似文献
17.
我摆弄盆景已经四、五年了,家里杂七杂八也有一百多盆;自认为好的,也有几十盆。但我的盆景真正算是杂木类,拣的、拾的、要的、换的、穷尽许多方法,倒也搞出了许多小名堂。不要说拿出去展览吧,就在我附近,起码也有许多人认为我是弄盆景的,看的、问的、想买的,上门讨教的,我成了不十分懂盆景但喜欢盆景的百姓心中的『杨老师』。既然有人叫我『杨老师』,我就来讲讲几盆盆景的创作过程吧。 相似文献
18.
黄士东先生的赤松盆景《听涛》,是4年前早春在市场上购买的一株下山桩。此桩多干多枝,交叉丛生,布局杂乱无章。买回后稍作处理,用蚂蚁沙栽在大土陶盆中,浇透水,放进塑料棚。因时值早春,阳光不强,故没有遮阳。至惊蜇前后.顶梢抽芽成活。之后生长缓慢,长势不佳。隔年秋后桩头才恢复生机,其表现为针叶葱绿,芽多而饱满。为积蓄养分,为复壮做准备,黄先生通过反复推敲,除保留主干和副于外,将多余的干锯掉、主干芽头抹掉。考虑到副干长势弱,没修剪抹芽。一直放养到第三年酷暑过后,才进行初次造型。 相似文献
19.
<正>果树盆景集观树形、赏佳色、品鲜果于一体。树体需结有一定数量的果实,果实的形态、分布、大小、多少、色泽、叶果比等都是构成果树盆景艺术的重要因素。部分果树盆景,不仅有观赏价值,果实也可食用,一举多得。果树盆景构图要求自然,一般用接、摘、抹、剪、扎、扭、撑、拉等技法,整体造型苍古中见清秀,满树果实点缀在翠叶之间。以往过分讲究盆景树体的古老苍劲,采用重修强剪整型的手法,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29日,在2016全国盆景交易大会举办的精品盆景拍卖会上,29盆精品盆景的落槌价达到325.7万元,无底价起拍的20盆小微型盆景更是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盆景拍卖是中国花卉协会盆景分会为了拓展盆景销售渠道、推动盆景产业发展的一次有益尝试,在业内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相似文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