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磷化氢—风险中的主要的粮食薰蒸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于一九七二年至一九七三年对多次磷化氢熏过的粮食中残留量进行的室内试验与生产调查采样测定的结果表明: 1.室内用磷化氢熏蒸小麦、稻谷、玉米、花生和生产采样测定的结果证明经磷化氢多次熏蒸的粮食中磷化氢的残留量并不会随着熏蒸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只要经过充分的散气,磷化氢的残留量都可以降低到允许标准以下。 2.室内试验证明用磷化氢熏蒸粮食,会在粮食中形成非挥发性残留。这部份残留不能用通气法除去。随着熏蒸次数的增多,非挥发性残留也越多,在接近生产的试验条件下熏蒸,第一次熏蒸的粮食中非挥发性残留量最高。稻谷为6.2—10.5P·P·M,小麦为2.6—8.0P·P·M。第二到第十次熏蒸的粮食中非挥发性残留均较第一次为少。稻谷为1.5—8.2P·P·M,小麦为0.7—5.4P·P·M。 3.从磷化氢态的残留量考虑,用磷化氢多次熏蒸粮食是可行的。但对非挥发性残留部份应引起注意和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磷化氢(PH_3)为我国最常用的熏蒸剂,杀虫效果十分良好。此种气体的来源有磷化铝,磷化钙和磷化锌等。而磷化钙除大工厂生产外,现在有不少省份,在县、市、公社都能进行土法生产,价格低廉,有备战意义,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熏蒸剂。但磷化氢为一种剧毒气体,为了保护人民健康,对用磷化氢熏蒸后粮食中的残留情况,应进行了解,以掌握散气后残毒的消失规律,作为制订残毒标准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一种在减压下研究气体可燃性的试验方法已有了发展,并已用于测定磷化氢在各种氧气浓度和各种低压[直到2×10~4帕(150mmHg)]下的燃烧爆炸最低浓度。在25℃,5%的氧气,2×10~4帕的条件下,磷化氢发生爆炸的最低浓度是1.67%。在氧气为20.99%的大气里,磷化氢爆炸的最低浓度是1.85%,在99.99%的氧气里最低浓度是2.18%。试验结果说明磷化氢用于粮食熏蒸时,可以用排风扇将其气体分散于粮食里,以增加杀虫效果。不会因此降低空气压力引起燃爆事故。因为磷化氯用于熏蒸,其浓度远远不会达到1.85%。  相似文献   

5.
粮食中磷化氢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戴学敏 《粮食储藏》1994,23(5):42-44
对磷化氢残留量的气相色谱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法简单、灵敏、快速,灵敏度可达0.o1μg/kg.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市大、小春收获季节时有霉雨气候发生,导致了部分高水分粮入库.对于高水分粮的熏蒸是否高水分对粮食吸附磷化氢有影响?还应作研究和探讨.本文通过对不同水分的稻谷、小麦等大、小春主要粮种对磷化氢吸附能力的实验测定,探讨水分对粮食吸附磷化氢能力的影响,以便对生产性熏蒸提供参考.我们在1983年以来的研究中发现稻谷对于磷化氢的吸附能力远大于玉米、小麦、大豆等粮种,其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本刊讯碘甲烷作为一种新型熏蒸剂农药已在美国、日本、新西兰等国家批准使用。近日,中国科学院生态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桂斌院士及其研究组发现碘甲烷对汞的光化学甲基化的影响,产生的甲基汞或对环境生态造成污染,进而威胁生物体健康,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8月19日的《自然通讯》上。  相似文献   

8.
在粮食熏蒸过程中,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磷化氢浓度实行远程检测,可减轻粮库保管员的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检测数据及时、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
引言关于熏蒸气体被贮藏物吸附,以及在后来的放气和贮藏期间散失的论文,已经发表了不少。多数工作都是在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关于残留物在通常条件下的存留数量,虽然为实际工作提供了重要数据,但很少谈及决定粮食解吸作用的潜在机理。进行解吸测定获取数据时,常常忽视了对某些参量进行控制。看来,由不同研究小组发表的一些显然是矛盾的结论,很可能应归结于此。试图建立数学模型的研究者们,已经确认了仔细控制所有参量的重要性。遗憾的是,那里分析的残留量,远比实际中发现的多。所以不能肯定这些推断的正确性。物品水分是一个重要参量,但在放气实验中很难将其控制在预定含量上,所以一直没有对其进行控制。实验工作一般是在温——湿控制室中进行,物品水分最终将与室内空气的水分趋于平衡。但要实现相反的过程就很困难了。另外,物品自身的水分含量决定物品的性质  相似文献   

10.
磷化物作为粮食薰蒸剂已经广泛使用,但它残留在粮食中的允许剂量要求很低,以往采用氯化亚锡为还原剂的钼兰法,虽然灵敏度高,但是有时会出现假阳性,且测定系数波动性较大。本实验探讨了改用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的钼兰法,并且加用起催色、稳色作用的酒石酸锑钾,效果良好,适于广大保粮基层目视比色和光电比色测定。一、仪器:  相似文献   

11.
长食酪螨(tyrophagus longior)、粗足粉螨(acarus siro)和普通食毛螨(glycyphagus destructor)的卵在10℃对每种供试熏蒸剂均具有较高的忍耐性,而这些螨类的活动期对供试熏蒸剂则是敏感的。用最高试验剂量的溴甲烷、磷化氢、环氧乙烷、甲酸乙酯、甲氯丙烯和溴乙烷仍不能完全杀死长食酪螨的卵。根据杀死各种卵所需的ct积而确定的另一些熏蒸剂的毒性增加顺序是:甲基氯仿、四氯化碳、二氯乙烷、甲酸甲酯、二溴乙烷和丙烯晴。一般  相似文献   

12.
<正>2007年全球杀菌剂市场为93.26亿美元,较上年增长7.4%,占全球农药市场的24.0%。一、各类结构杀菌剂的发展情况及2007年全球销售额按结构,共把杀菌剂品种划分为15类。从2002年至2007年的年均增长率都呈增长趋势;2006年至2007年的增杀菌剂市场概况  相似文献   

13.
全国保粮系統广泛采用磷化物作为杀虫药剂。对于熏蒸后在粮食中的磷化氢残留量,卫生部暫定原粮不得超过0.05P.P.M,成品粮不得含有。为此,需要有一个与此相适应的痕迹量磷化氢的測定方法。目前,保粮系統有的采用对苯二酚作为还原剂的钼兰比色法。本文,选用氯化亚錫作为还原剂的钼兰比色法,探討了显色的适宜条件和应用于熏蒸粮食中残留量的测定。結果:方法較灵敏,准确度較高,尤其是在选定的条件下标准系列清晰易辯,0.001P.P.M也能用目視比色察觉,便于无光电比色仪器的广大基层保粮单位进行目視的比色測定。  相似文献   

14.
几种因素对粮食吸附磷化氢能力影响程度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利国 《粮食储藏》1999,28(4):18-22
通过正交试验测定并比较了粮种、水分、温度和PH3剂量绎粮食吸附PH3能力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上述诸因素对粮食吸附PH物大小依次为:剂量〉粮种〉温度〉水分。在3种受试粮种中,对粮食吸附PH3能力影响的大小依次为:稻谷〉玉米〉小麦。  相似文献   

15.
前言我省广大保粮职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土法上马,从本省实际情况出发,十多年来,在使用熏蒸剂防治贮粮害虫工作上,采用了磷化锌加酸、自制磷化铝粉剂、土窑法和电弧法烧制磷化钙等发生磷化氢的方法。由于磷化氢优点很多,多年来是我省处理贮粮害虫最主要的熏蒸剂,所处理的虫粮占处理总数的90%以上。但是,近几年来,不断出现磷化氢用药次数频繁,剂量加大,效果不好以及污染增多等反映,推其原因则说法不一。考虑到我们科研部门就是要想基层所想,急生产所急,课题要来  相似文献   

16.
主要储粮害虫对磷化氢抗性及对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粮食储藏》1995,24(5):81-86
  相似文献   

17.
粮食熏蒸剂残留量的测定国内过去广泛使用的是比色测定法。近年来随着分析方法的进步,出现了混合熏蒸剂残留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法。从粮食中提取残留的熏蒸剂供作气相色谱分析的方法据报导有甲苯共蒸馏、快速蒸  相似文献   

18.
19.
利用磷化氢防治仓库害虫,虽然大约已有四十年的历史,但目前仍然是人类除治贮藏害虫的最重要手段之一.其所以能够长期持续地被人们所采用,无疑是由于现在还没有发现具有更多优越性可以取代的新品种.从现有报导看来,这种可能性在近期内仍然不大.然而,对于这种具有许多独特优点的杀虫气体,大约在出现以后二十多年里,有关毒性和毒理方面的研究进展较慢;大部份的报导长期停留在应用上的药效测定.只是近十年来,在害虫对其产生抗性的实例日益增多和人们在食品卫生要求日益严格的情况下,方引起较多的重视,相应开展了较多的研究工作.若干较有远见的科学工作者,  相似文献   

20.
粮食中磷化氢残留量测定方法,目前广泛应用的磷钼兰光度法,其标准曲线斜率小,各浓度的标准溶液之间的色差小,不够理想。如先按一般条件形成磷钼兰,然后加入罗丹明B,即形成磷钼兰—罗丹明B三元络合物,可使灵敏度提高二倍以上,标准曲线斜率增大,如图1所示,重现性、稳定性均较好。磷钼兰—罗丹明B络合物可稳定二小时,其最大吸收峰在590毫微米,0~5微克磷化氢/50毫升服从比尔定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