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河蟹养殖池中青苔的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河蟹人工养殖规模和养殖效益正在不断扩大和提高,亩产量也有所增加,但每亩养殖水面所获得的养殖效益却不尽相同,低的只有1000多元,最高的可达万元左右,一般为2000~5000元。造成养殖效益出现巨大差别的原因,除了河蟹养殖过程中的生态条件、营养水平和管理水平不同外,还与技术措施的运用合理与否有着较大的关联,  相似文献   

2.
河蟹养殖池套养鳜鱼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蟹养殖池中套养其他名贵鱼类,现已成为养殖户增加养殖经济效益的常规方法。淮安市楚州区近几年主要推广河蟹养殖池中套养鳜鱼,给养殖户带来了可喜的收益,但也有部分养殖户盲目实施套养,导致失败。在此笔者认为在河蟹养殖池套养鳜鱼要想获得成功,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池塘条件  相似文献   

3.
明晶 《科学养鱼》2006,(11):76-76
水体的颜色是我们经常用以判断水质好坏的宏观指标之一。有经验的人可以根据水色推断池水的浓淡和浮游生物的多少及大致种群组成,并判断水质的优劣,从而采取相应的水质调控措施,可以说,看水色是养殖的基本功。下面粗略地介绍几种常见水色及其成因,以供参考。一、茶色或茶褐色此  相似文献   

4.
正1蟹饲料的投喂由于河塘载蟹量较大,如何进行科学投喂是关键,而饲料质量又是影响河蟹规格和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生产上不少单位采用冰鲜的饵料鱼,解冻后直接投喂。但这种饵料鱼往往带有致病菌,河蟹摄食这种冰鲜鱼后,易患病,主要是肠炎病和肝脏肿大等。为了提高螃蟹自身的食欲及饲料品质,改善螃蟹肠胃吸收功能,所以在喂食饵料鱼时先要进行消毒,在解冻时可以选择EM水产专用型菌液对饵料鱼进行预处理,用EM-水产净水·改底专用  相似文献   

5.
一、河蟹生物学特性:河蟹学名中华绒螯蟹,属甲壳动物,是洄游性的水产养殖品种;秋冬季从湖泊顺江而下到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交配产卵,而后孵化出的蟹苗再逆江而上,到水草丰富的浅水湖泊育肥,土长。河蟹适宜于偏碱性的清瘦水质,水体的水质调节就成了养殖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在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水质条件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苗种的产量与质量。水质受多种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直接影响,经常处于较大的变动之中,因其检测手段的局限性导致盲目地大量使用抗生素和大量换水成为大多数技术人员在河蟹人工育苗过程中进行水质控制的两大“法宝”。然而,大量使用抗生素将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和苗种的赖药性,可能获得较高的苗种产量和较低的苗种质量,低质量的苗种必然将风险带入到下一个养殖环节;大量换水除了增加养殖生产成本外,更难以在育苗水体中形成稳定的生态环境,不利于苗种的正常生长,一旦换水不及时则水质很…  相似文献   

7.
养蟹就是养水,有过多年养殖经验的养殖户对此都有深刻体会。三天两头看到水色剧烈变化,心里就会很焦急。有些池塘水色长期稳定在黄绿色,即使刮风下雨也不会剧烈变化,此种池塘河蟹养成规格一般都较大,有套养青虾的,青虾产量也很好。那么如何调节稳  相似文献   

8.
<正>常熟地区现有养殖池塘面积约6 013.33 hm2,其中河蟹养殖面积超5 333.33 hm2。2021年水产品产量超2.46万t,其中鱼类产量1.35万t,虾蟹类1.05万t,还有其他一些特色水产品种,为市民餐桌提供了丰富的优质水产品[1]。但随着配合饲料大量投喂、冰冻杂鱼大范围使用以及养殖动物排泄物的增加,导致水体中氮、磷等污染物超标,造成水环境污染[2-4]。近年来,长江“十年禁渔”、天然水域禁捕等环保措施陆续出台,传统的池塘养殖,已经到了转型的关键节点。渔业生产必须走低碳、绿色、循环的养殖模式[5]。  相似文献   

9.
<正>近几年,随着土池育苗技术的日益成熟,蟹苗的产量、质量均得到了大幅提高。笔者多年来一直从事河蟹的人工繁殖,在生产中发现不少育苗场在育苗后期水质易变化,造成部分育苗池塘减产,甚至绝产,给育苗场带来不小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现象,笔者从2006年开始,对育苗过程中水质的控制进行了探索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张燕 《水产养殖》2020,41(3):53-54+57
<正>在河蟹养殖池中栽种适当适量的水草能够吸收水体和淤泥里的氨氮和亚硝酸盐,维持水体中的理化因素=子的稳定,有效的净化水质;水草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从而增加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使水质呈现氧化状态,从而降低有害无机物含量;水草能够有效的固定底泥,有效的减少水体中营养盐的含  相似文献   

11.
河蟹养殖水质管理及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享誉海内外。近年来一直是我国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一、水质管理1.彻底清塘、晒塘、消毒。消毒用生石灰,清塘可用清塘净、统统杀等药品。2.水草种植:蟹大小、看水草,水草对河蟹养殖十分重要。①水草是河蟹优良的天然饵料生物;②净化水质;③提供隐蔽蜕壳场所;④遮荫降低水温。养殖池中的水草前期一般占养殖面积30%~40%,水温高时要达70%,水草品种以丝草、苦草、伊乐藻、水花生等为主。  相似文献   

12.
加利福尼亚大学农业工程系开发了一种养殖池水质参数自动监测系统。这套独立的微处理机系统主要包括:微电极自动记录仪、气象站以及特殊的水样采集浮箱。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系统能监测和记录下列数据:(a)气象参数、包括太阳辐照度、有效光合照射能、风速、风向、气温、相对湿度和降雨量;(b)池塘环境数据,取深度175厘米以内的8个深度层,测量内容包括溶氧、温度、pH 值和有效光合照射能。本文介绍了该数据监测系统在水产养殖研究中的应用,将来进一步改进的可能以及改型用于其它有关水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正一、虾苗投放前的准备工作1.药物清除池塘中的小杂鱼,避免青虾投放后摄食幼虾,影响回捕率。2.进水泵口用80目的密网过滤进水,防止养殖中再将外源水中的野杂鱼带入。3.在青虾苗投放前杀虫并消毒,适度肥水。二、自繁虾苗套养1.开挖一个边角塘,池塘大小根据繁育苗种需要而定。2.增设水车式或微孔增氧设备。  相似文献   

14.
15.
河蟹育苗话水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河蟹育苗生产过程中,水质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关系到育苗成活率的高低,决定着育苗生产的成败,必须高度重视。判断育苗水质的好坏一般有两种方法,即肉眼观察法及水质测定法。肉眼观察法是,在育苗过程中,经常用取样杯采取育苗池水进行观察,如其中的河蟹溞状幼体摄食力强,游动自如,无死亡,则说明水质优良;反之,则  相似文献   

16.
通过在河蟹(Eriocheir sinensis)育苗池中添加微生物制剂调控水质,降低育苗过程中的用药和换水量,提高幼体的变态率.在试验组中分别添加光合细菌和芽孢杆菌及二者混合制剂,与批次的对照池进行比较.试验组的水质状况均好于对照组,幼体变态率平均提高了20%,抗生素等药品使用量平均减少85%,病害发生率平均降低31%,对照组的换水率为485%,而微生物制剂处理组均为150%,平均减少换水量56%,生产成本平均降低21%.微生物制剂在河蟹育苗中能有效控制氨氮等有害物质,降低换水成本,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7.
张坤 《河南水产》2009,(2):17-18
近年来,随着我省南美白对虾养殖产量的提高,虾池发病率大幅度上升,不仅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损失,甚至影响到南美白对虾在我省的推广和发展.我省南美白对虾养殖周期短,从5月20日后水温上升到23℃并稳定在20℃时开始放苗,到9月底成虾出池,养殖周期只有约130天左右.养殖中出现的水质恶化,不仅影响成虾的规格和商品价值,严重的可引起虾病发生而引起死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19.
长期以来人们把河蟹养殖的要素归纳为"水、种、草、饵",往往忽视土壤对河蟹生长的重要影响.在生产实践中,同一区域不同的片区、相同的气候条件与水源,若土质不同,河蟹的产量与品质会出现较大的差异,这充分说明土壤对河蟹养殖的好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的养殖实践经验,就河蟹养殖池土壤(底质)的前期改良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高温期是河蟹养殖一年中最关键的时期,很多养殖朋友早期塘口环境非常好,但一到高温期,水草就上浮腐烂、蓝藻暴发、最后河蟹伤亡。蓝藻是单细胞原核生物,又叫蓝细菌、蓝绿菌、蓝藻或蓝绿藻,或称为蓝菌门。常见的蓝藻有色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等。蓝藻毒素主要有肝毒素、神经毒素、胃肠接触性细胞毒素。这些毒素能引起水生动物肝脏出血、呼吸衰竭、肠炎等症状。细胞毒素有很强的杀细胞作用或"抗生"作用,因为河蟹养殖过程是肝脏转化为性腺的过程,蓝藻的肝毒素会进入河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