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德群  张治忠 《饲料工业》1992,13(11):37-40
本研究利用我省丰富的煤炭资源制成甲醇,再经微生物发酵生产出甲醇蛋白用作饲料。生产菌株为15357号菌。该菌最适 pH 值为7~8.温度32~34℃,是好气菌;生产的营养条件是甲醇:硫酸铵:磷酸二氢钾:硫酸镁;玉米浆为1:0.4:0.4:0.05:0.02;能利用硫酸铵、硝酸铵、硝酸钠、碳酸氢铵、尿素为氮源生长。该菌甲醇蛋白得率为40%以上,其粗蛋白为80%以上,各类氨基酸齐全,八种主要氨基酸含量丰富。采用15357号菌生产的甲醇蛋白为无毒产品,是安全的饲料添加剂。喂养蛋鸡应用试验表明。可代替鱼粉使用,其产蛋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
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细胞蛋白又称微生物蛋白或菌体蛋白,一般是指酵母、非病源性细菌、微型菌、真菌等单细胞生物体内所含的蛋白质,其粗蛋白含量可达45%—70%,且各种氨基酸搭配合理,维生素含量高,是比较理想的鱼粉替代物。国外,单细胞蛋白生产已成为一项具有巨大经济效益的产业,总产量达250万吨,其中前苏联为130万吨,美国80万吨。60年代中期,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原料主要以石油、乙醇、甲醇及天然气为主。70年代中后期,由于世界范围的石油危机转向以工业废液、纤维饲料为主要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这类资源来源广泛,成本低廉,成为当今生产…  相似文献   

3.
单细胞蛋白在饲料业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细胞蛋白饲料是一种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经菌体的大量生长繁殖以生产单细胞蛋白并用于饲料工业上,可替代一部分蛋白原料(如;豆粕、鱼粉等)。本文从单细胞蛋白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及其应用来阐述。  相似文献   

4.
美国一家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成功一种用天然气生产饲用蛋白的新技术。该项技术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先将天然气转化为甲醇;第二步是利用一种培养的甲醇酵母菌,在培养容器内使甲醇合成单细胞蛋白。据称,这样生产出的饲用蛋白与普通胶体蛋白差不多。这项技术为寻求蛋白资源开辟了新  相似文献   

5.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着中国饲料工业健康平稳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在解决世界粮食与蛋白饲料短缺问题存在较大潜质。经多年研究,单细胞蛋白在菌种选育、生产工艺、发酵原料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单细胞蛋白饲料成本仍居高不下,在饲料工业中一直未得到大量应用。提高生产单细胞蛋白生产菌株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简称NPN)利用效率和生长速度,是降低单细胞蛋白生产成本的关键。本试验从多株酵母菌中筛选出NPN利用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紫外照射诱变,以期获得菌体蛋白产量高的突变菌株。通过对14株酵母菌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确定其最适碳、氮源,并依据14株酵母的生长潜力、菌体蛋白产量、NPN利用能力等进行排名,筛选出综合性能较优的酿酒酵母菌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YI59)和N2(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solate AA2)。将酵母菌M和N2作为出发菌,进行紫外照射诱变。以葡萄糖、硫酸铵为碳、氮源,依平板菌落大小与液体发酵菌体蛋白产量进行初筛和复筛,最终获得菌落较大的3株突变菌MU23、MU3和MU5。经液体发酵复筛发现,MU3和MU5菌体蛋白含量较原出发菌M有显著提高,分别提高12.93%和11.82%(P<0.05),但菌体蛋白产量与出发菌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菌株MU23菌体蛋白含量与出发菌M无显著差异(P>0.05),但菌体蛋白产量较原出发菌M有较大幅度提升,为0.26 g/L,提高13.04%(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使用紫外照射诱变可以达到提高酵母菌NPN利用能力和菌体蛋白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正> 蛋白资源目前世界各国都较紧缺。巴黎第三次国际单细胞蛋白会议(1981年)曾提出以淀粉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是值得重视的方向。近年来不少国家都在进行这项研究。为节约外汇,减少昂贵的鱼粉进口,广东省科委于1985年11月委托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制4320菌体蛋白饲料,4320菌体蛋白饲料是以粗淀粉(薯类或籽实类)及其渣料(各种淀粉渣、果渣和某些工业废渣)  相似文献   

7.
利用淀粉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贵兰 《饲料工业》1996,17(8):38-41
利用淀粉废水生产单细胞蛋白(SCP)的研究黑龙江金丰玉米制品有限公司关贵兰所谓单细胞蛋白,主要是指细菌酵母以及藻类等单细胞生物体。单细胞蛋白生产原理实质上就是以工业方法培养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菌体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菌体中蛋白质可达40%~60%,其中...  相似文献   

8.
单细胞蛋白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又叫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是一种通过工业方法增殖培养单细胞微生物而获得的菌体蛋白.按生产原料不同,可以分为石油蛋白、甲醇蛋白、甲烷蛋白等;按产生菌的种类不同,又可以分为细菌蛋白、真菌蛋白等.  相似文献   

9.
菌体复合蛋白是由多株限制性氨基酸含量高、互不拮抗、生长同步的微生物混合发酵而成的菌类蛋白饲料。据测定,其粗蛋白含量为45%~60%,各种氨基酸含量的比例也与鱼粉相似,而价格比鱼粉低2~3元/千克。为验证菌体复合蛋白在肉鸡、蛋鸡日粮中代替部分鱼粉和豆粕的饲养效果,于1996年10月至1997年元月在广西畜牧研究所鸡场开展了本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菌体复合蛋白在肉鸡日粮中代替部分鱼粉和豆粕是可行的,但在卵用鸡日粮中的应用仍需在配方、试验设计等方面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单细胞蛋白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国单细胞蛋白的开发利用河南省农科院信息所章练红单细胞蛋白(缩写SCP)是指各种基质大规模培养细菌,酵母菌、霉菌、藻类和担子霉获得的微生物蛋白(或菌体蛋白),是食品工业和饲料工业的重要蛋白质来源。SCP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40%—80%,比大豆高33...  相似文献   

11.
利用工业废水残留的有机物生产单细胞蛋白饲 料,是解决饲料蛋白质紧缺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酵母又以生长速度快、菌体蛋白质含量高、蛋白质消化性好、氨基酸组分齐全、配比良好、B族维生素含量高、细胞个体较大等优点,在单细胞蛋白生产的微生物中占居首位。近年来,各国致力于酵母饲料的研究、开发,取  相似文献   

12.
正文章概述了单细胞蛋白的基本特性、生产原理,生产单细胞蛋白的微生物种类,以及单细胞蛋白的营养成分和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原料,介绍了单细胞蛋白生产的一般工艺,探讨了单细胞蛋白饲料的安全性评价、营养性评价和应用效果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展望了单细胞蛋白在饲料加工中的应用前景。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亦称微生物蛋白、菌体蛋白,是指细菌、真菌和微藻在其生长过程中利用各种基质,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培养细胞或丝状微生物的个体而获得的菌体蛋白。利用非食用资源和废弃资源(如  相似文献   

13.
利用生物技术制取甲醇蛋白(SCP)是一种单细胞蛋白,其蛋白质含量为40—80%,其中赖氨酸含量也高;它为解决人类食品与动物饲料开辟了新用途。本文介绍甲醇蛋白的营养成分与制取工艺。 甲醇蛋白(Single、Cell、Protein简称SCP)是由一种单细胞组成的蛋白,它以甲醇为原料、作为培养基、通过微生物发酵而制得。传统的单细胞是用糖厂、酒厂、纸厂废液中糖纤维、淀粉与纤维素等有机物为原料;所以国外把新型的甲醇蛋白称作为第二代单细胞蛋白。英国ICI公司曾称扩大世界食品范围的单细胞蛋白时代已经来到。甲醇蛋白的生产是微生物化工的前沿科研领域。  相似文献   

14.
以工业方式生产单细胞蛋白饲料,是实现我国饲料现代化的内容之一。由于甲醇具有易溶解、耐贮存、纯度高、来源易、几乎不潜有致癌多环烃等优点,近年来,以甲醇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受到了许多国家的重视。特别是酵母,因具有菌体容易离心过滤、核酸含量低、适口性好等优点,国外不少人选育出了高产甲醇酵母的优良菌株。在我国,近年来虽然对这一工作有所重视,但正式开展工作的还很少。我们于1978年上半年开始了这项研  相似文献   

15.
单细胞蛋白饲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单细胞蛋白又称生物菌体蛋白或微生物蛋白,是指酵母菌、真菌、霉菌、非致病性细菌等单细胞微生物体内所产生的菌体蛋白质,含量为40% ̄80%[1]。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保证家畜必需的蛋白饲料越来越缺乏,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统计,在20世纪末,全球的蛋白质短缺量约为2500万吨。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蛋白质饲料的缺口每年至少达1200万吨[2]。单细胞蛋白饲料不仅蛋白质含量高,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核酸、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动物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特别是植物饲料中缺乏的赖氨酸、蛋氨酸和色氨酸含量较高,生物学价…  相似文献   

16.
谷氨酸菌体蛋白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谷氨酸菌体蛋白(简称菌体蛋白)是味精生产过程中的副产品。它是谷氨酸生产菌生成谷氨酸经提取精制味精后的废弃菌体,通过分离、干燥、磨粉后制成的一种单细胞蛋  相似文献   

17.
<正> 单细胞蛋白是通过工业方式,在工厂的发酵罐中培养细菌、酵母之类的微生物而制成的蛋白质,实际上就是富含蛋白的干菌体。可供人类直接食用,也可以作饲料。单细胞蛋白工业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由于废糖蜜、农林付产物、甲醇、泥炭以及工业废水、废渣等都可用来生产单细胞蛋白,所  相似文献   

18.
甲烷氧化菌是能够利用甲烷和甲醇等C1化合物作为唯一碳源进行生长的革兰氏阴性细菌。从甲烷氧化细菌单细胞蛋白概念、生产过程、化学组成、营养以及对动物代谢和生长影响角度综述了甲烷氧化菌作为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蛋白资源目前世界各国都紧缺。1981年巴黎第三次国际单细胞蛋白会议提出以淀粉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是值得重视的方向。近年来很多国家都在进行这项研究。为了节约外汇,减少昂贵的鱼粉进口,自力更生发展我国饲料工业和畜牧业,广东省科委于1985年11月委托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制4320菌体蛋白饲料。经有关科研人员  相似文献   

20.
蛋白质饲料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着中国饲料工业健康平稳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单细胞蛋白(single cell protein,SCP)在解决世界粮食与蛋白饲料短缺问题存在较大潜质。经多年研究,单细胞蛋白在菌种选育、生产工艺、发酵原料等方面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单细胞蛋白饲料成本仍居高不下,在饲料工业中一直未得到大量应用。提高生产单细胞蛋白生产菌株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简称NPN)利用效率和生长速度,是降低单细胞蛋白生产成本的关键。本试验从多株酵母菌中筛选出NPN利用能力较强的菌株,并对其进行紫外照射诱变,以期获得菌体蛋白产量高的突变菌株。通过对14株酵母菌对不同碳、氮源利用的研究,确定其最适碳、氮源,并依据14株酵母的生长潜力、菌体蛋白产量、NPN利用能力等进行排名,筛选出综合性能较优的酿酒酵母菌M(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YI59)和N2(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isolate AA2)。将酵母菌M和N2作为出发菌,进行紫外照射诱变。以葡萄糖、硫酸铵为碳、氮源,依平板菌落大小与液体发酵菌体蛋白产量进行初筛和复筛,最终获得菌落较大的3株突变菌MU23、MU3和MU5。经液体发酵复筛发现,MU3和MU5菌体蛋白含量较原出发菌M有显著提高,分别提高12.93%和11.82%(P0.05),但菌体蛋白产量与出发菌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菌株MU23菌体蛋白含量与出发菌M无显著差异(P0.05),但菌体蛋白产量较原出发菌M有较大幅度提升,为0.26g/L,提高13.04%(P0.05)。综合上述试验结果,使用紫外照射诱变可以达到提高酵母菌NPN利用能力和菌体蛋白产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