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分析了非豆科作物与固氮微生物的共生特性。研究了选育固氮作用强的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黍稷、高粱、马铃薯、禾本科饲草等)的基因型。以小麦为例,全面阐述了该研究的国际水平及规模。小麦接种固氮菌已初见成效(籽粒增产20—30%,蛋白质量提高50—90%)。  相似文献   

2.
《麦类作物学报》2005,25(4):F0003-F0003
李邦发,男,汉族,1957年生于四川省盐亭县。现为西南科技大学作物遗传育种研究员。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小麦育种工作。先后承担和主持了“九五”国家科技攻关96-002-03课题“主要农作物新品种(杂交种)选育研究”和全国丰收计划项目,参加了“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四川省重点科技攻关和“十五”四川省小麦育种攻关等国家、省、市重大或重点科技项目。作为主研人员,先后培育了绵阳15号、绵阳19号、绵阳20号、绵阳25号、绵阳28等7个优良小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达1500多万hm2,创社会经济效益70多亿元。作为主持人,先后培育出绵…  相似文献   

3.
4.
本文论述了有关促进植物育种进步的因素,指出取得进展的三大基础-育种目标的制定、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种质共享-应受到最优先考虑,这些因素将决定一个育种计划能否培育邮新品种,给出了把种质看作取得进展的比育种方法更重要的因素的理由。提倡鉴定或培育骨干种质,以构成育种工作的支柱,安排足够的资源用于亲本创建。杂交圃、潜在亲本和椟志种质的自身表现应受到重视,寻求杂交圃的遗传多样性则应置于第二位。植物育种革新包括发  相似文献   

5.
高产育种的方法及前景 I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7.
由于自然选择要强制作法去适应负竞争条件,所以聚积了大量携带有害基因的不利突变体,这对作物育种造成了很大影响。有害基因的携带量决定着作物在人工选择条件下的进货程度,也决定着要改良一种作物或培育一个新品种需付出多大努力和采取什么方法。  相似文献   

8.
9.
本文根据近年来浙江省小麦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小麦的地位,小麦产量提高与品种更换特点,回顾了小麦育种成效及其展望,为我省粮食生产上新台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需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从亲本选配、杂交类型选择、生理生化特性的改进等方面,分析了不同小麦育种方向的方法和途径,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作物杂种优势的利用和小麦再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回顾农作物杂优利用研究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对三大谷物杂种的产量优势进行了比较,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固有差异,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和讨论了三大谷物间杂种产量优势差异产生的原因,指出目前我国小麦再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仍然应该以常规有性杂交育种为基础,并对育种方法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6.
本文根据近年来浙江省小麦生产的现状,分析了小麦的地位、小麦产量提高与品种更换特点,回顾了小麦育种成效及其展望,为我省粮食生产上新台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育种成果福建省自七十年代初期开展小麦抗赤霉病育种以来,育成了一批抗赤霉病的品种(系)。其中有福建省农科院稻麦所先后育成福红壳13、福红壳19、福繁76、福凡916等,福凡76曾在福安有小面积推广,并提供中国农科院品资所作为抗赤霉病品系与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交流;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育成的闽抗76、闽抗115、闽抗130等;南平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建选4号、7705、77175等,曾在山区局部推广种植;宁德地区农科所育成的矮和尚、宁76—6524等。其中矮和尚表现中矮杆,早中熟,中抗赤霉病,适于闽东地区种植,亩产75~10kg,1989…  相似文献   

18.
潘晓春 《中国马铃薯》2007,21(5):300-301
<正>人工杂交是马铃薯的常规育种方法,是马铃薯育种的关键环节。早熟马铃薯品种一般只开一层花,花期约10~15d。晚熟品种第一层花开放后  相似文献   

19.
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实践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西北农业大学抗赤霉病育种的有关情况,并就抗源亲本、接病方法和选择指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超级小麦育种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超级小麦育种,是21世纪的主攻目标,选育9 750~11 250kg/hm2超级小麦新品种,是小麦育种工作者共同追求和努力的方向,也是笔者常思久盼的育种目标的幻想。为加快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步伐,尽早达到育种目标,针对超级小麦新品种选育的产量潜力、目标及主攻难点、选育途径进行了探讨,并为该品种的选育成功而奠定理论和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