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地是草原畜牧业生产的基本生产资料之一,随着草原畜牧业的发展,草地生态环境正逐步恶化,草地资源生产力也逐步下降,严重影响到草原畜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草地的开发、利用对国计民生、生态环境及经济持续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夏悦  王国会  沈禹颖  马景永 《草业科学》2022,38(9):1869-1881
草地是我国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安全与国家生态安全息息相关.黄土高原作为我国重要的草原分布地,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探究黄土高原草地植被演变历程对该地植被的恢复重建及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文献查阅、史料探究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黄土高原草地植被的嬗变历程.研究表明:在地质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更新世到全新世中期,黄土高原草地植被随气候变迁经历了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的多次转变.到全新世晚期,由于暖期结束、气候总体变冷变干、人口基数增加和农耕文明的发展,黄土高原森林草原向干草原转变,草原带逐渐南移,草地植被破坏严重,面积不断减少,荒漠草原分布范围变广.随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展开,生态建设成效逐渐凸显.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退耕还林(草)、天然草原植被恢复与建设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保护修复试点等生态项目实施下,黄土高原的草地退化和水土流失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如今黄土高原山青草盛,绿意盎然,植被恢复已经到达区域水资源承载的极限,生态建设迈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仍需要探索新的治理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3.
天祝县草地综合顺序分类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草地综合顺序分类方法,利用天祝县及周边地区117个气象台站的资料和DEM分区修正,将天祝县草地分为寒温微干山地草原、寒温微润山地草甸草原、寒温湿润山地草甸、微温微干温带典型草原、微温微润草甸草原和微温湿润森林草原6类.同时考虑土地利用方式和草地退化程度,结合天祝县实际的草地资源分布图和草地的不同等级,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tGIS)工具,对天祝县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天祝县草地的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5.685亿元/年,其中微温微润草甸草原贡献率最高,达31.52%,寒温微干山地草原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低,贡献率为8.45%.  相似文献   

4.
<正>草地鼠害是草原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重要生态学问题。随草地退化和荒漠化进程的加剧,我国草地鼠害发生面积呈逐年扩增趋势。加上由害鼠终年不断的挖掘活动而加剧的草地退化、沙化,鼠害已成为恶化草地生态环境、遏制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生物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草原生物的多样性、草原生态环境建设成果的巩固以及人类的健康和生存。青藏高原气候等条件比较恶劣,是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脆弱、易遭破坏、恢复缓慢、覆盖度低、草地负载日益严重,害鼠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天然草地总面积11.8206亿亩(可利用面积9.5386亿亩),占全区总土地面积67.49%,比六十年代减少了7%,分布有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草原化荒漠、荒漠等五类地带性草地和低平地草甸、山地草甸、沼泽等三类非地带性草地类,其中典型草原类分布面积最大,占草地总面积38%。全区可利用草地饲草总贮量666.86亿公斤干草,平均亩产量70公斤。其中可利用饲草贮量409亿公斤。平均亩产量42公斤。年适宜载畜量4429.7万羊单位,与1985年中等年份草地实际载畜量相比,全区草地平均超载15%左右。由于草地长期超负荷放牧,目前,全区退化草地面积达3.7555亿亩,占全区可利用草地面积的39.3%。因此,根据草地产草量,确定草地适宜载畜量,实行以草定畜,严格控制草地超载过牧是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草地的一项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6.
我国北方草地退化严重,据测定90%的可利用天然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其中覆盖度降低、沙化、盐渍化等中度以上明显退化的草原面积已占半数.北方天然草原产草量明显下降,草原载畜能力明显降低.草原初级生产力是草原载畜能力的基础,也是衡量草畜平衡状况的基础和草原退化的重要指标.草原的过度放牧和退化伴随着植物种群的变化和地表覆盖度等的明显变化,寻找我国北方草原区和半农半牧区退化、沙化草地的植被恢复模式和整治对策,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盆地草地类型及其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达木盆地天然草地面积696.9万公顷,依据中国草地类型分类系统,可分为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类、高寒荒漠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高寒草甸类及沼泽类等8类、38个草地型。主要由于水分、热量条件的变化,导致柴达木盆地草地类型在东半部以温性草原类为主,西半部以温性荒漠类为主。受地形地貌特征及海拔高度的影响,草地类型垂直分布格局明显,从盆地中心至边缘呈现沼泽类、低地草甸类、山地草甸类、温性荒漠类或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高寒草甸类或高寒荒漠类。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肃南县天然草地资源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提出了肃南县草地资源保护利用对策:一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合理利用草原、保护草原生态的意识.二是根据草场退化情况做好天然草地的综合管护.三是根据天然草地植被生长情况加强对草地实行季节性休牧制度.四是强化放牧+舍饲的管理制度.五是科学施策遏制草地毒害草蔓延.六是加大...  相似文献   

9.
《中国草地》是农业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和中国草原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草地科学学术期刊。宗旨是在我国科技工作方针政策的指导下 ,积极报道我国草地科学研究的新成果、新进展与发展动态 ,传播草地科技知识 ,培养草地专业人才 ,开展学术交流 ,推动学科发展 ,为促进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服务。内容以草地科学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 ,兼纳开发研究与高新技术研究 ,主要刊登我国草地与牧草资源、牧草遗传育种与引种栽培、草地改良建设与培育利用、草地生态与保护、饲草料生产与调制加工、宏观决策与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实施基本草地保护制度促进草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草地保护与建设在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国草地资源破坏严重,草原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的现状,迫切需要基本草地保护制度的实施.建议实行草畜平衡制度、调整牧区经济结构和加大草原建设资金投入,以实现草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草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天然草地20,500万亩,牧区9县天然草地面积11,480万亩,占全省草地总面积的55.98%。甘肃省天然草地可分为高山草原(草甸)草地类,干旱草原草地类,半荒漠(荒漠)草原草地类,湿润草原草地类四个大的类型。而牧区的天然草地仅分布在高山草原(草甸)和半荒漠(荒漠)草原草地类两个类型中。从河西到甘南,牧区天然草地每亩产鲜草量在40.78~233.12公斤之间。总的看,我省(指甘肃,下同)天然草地的改造与扩大难度大,但牧区天然草地的建设,无论从哪一方面讲都要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2.
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在于草地管理.我国陆地上最大规模的生态系统就建立在草原之上,在草原环境形成能量流动与资源循环过程中,关系到人类未来生存环境与发展环境.因此,让草地畜牧业得以可持续发展,在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人类文明发展层面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过程中,各地对于草原资源的利用对草原生态造成了一定破坏,再加上气候以及土壤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导致草地畜牧业在当前背景下很难可持续发展.本文对草原管理与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进行了研究探讨,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天然草地灌水施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土壤肥力的富缺是决定牧草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草原合理施肥是提高土壤肥力、促进牧草生长发育、提高牧草产量、改善草群植物成分、增加牧草营养物质含量和饲用价值的一项关键技术措施.随着草地畜牧业的发展,牧草产业化、商品化进程的加快,草原"三化"的日益加剧,草原施肥将被国人所重视,草原施肥的面积将会大幅度增加,因此研制和改进草原施肥技术、提高施肥效果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青海湖区普氏原羚及鸟类栖息草地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湖流域普氏原羚与鸟类栖息的草地类型,以温性草原类、高寒草原类、温性荒漠草原类及高寒草甸类草地为主.本文分别简述了各草地型的植被结构、植物种类以及草地生物量,同时对普氏原羚、鸟类栖息地各草地型的生物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草地亮出“黄牌”肖德木最新的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数字表明,全国草地退化、沙化、盐碱化呈发展趋势,草地严重退化面积7300万公顷、沙化草地面积超过150万平方公里,比全国耕地面积的总和还要多。草地缺水面积2600万公顷、草原鼠虫发生面积2000万公顷。草地...  相似文献   

16.
20 0 3年 11月 2 1日由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院长龙瑞军陪同 ,与会代表 4 0余人到位于祁连山东麓的甘肃农业大学天祝高山草原试验站考察 ,代表们对天祝的高山草地 -牦牛系统表现了极大的兴趣 ,对甘肃农业大学高山草原试验站的工作和建设表示赞赏。此后还参观了景泰县半荒漠草地和甘肃农业大学生态农业公司的紫花苜蓿人工草地中国西部草地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政策国际研讨会代表考察西部草地类型多样性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草地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和中国草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草学学术期刊,其宗旨是:立足全国,面向世界,积极宣传和报道中国草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与重要成果,介绍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内容以草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为主,兼纳高新技术研究和直接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开发性研究,主要包括草原学、牧草学、草地学和草坪学等学科领域内有关草地与牧草资源、草地经营管理与改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草地学报》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和中国草学会共同主办的国家级草学学术期刊,其宗旨是:立足全国,面向世界,积极宣传和报道中国草学研究领域的新理论与重要成果,介绍新进展与发展动态,内容以草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为主,兼纳高新技术研究和直接产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开发性研究,主要包括草原学、牧草学、草地学和草坪学等学科领域内有关草地与牧草资源、草地经营管理与改  相似文献   

19.
《中国草地学报》(原《中国草原》、《中国草地》)是我国创办最早的国家级草业科学学术期刊,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农业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和RCCSE中  相似文献   

20.
草地优化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5,他引:5  
我国草原过牧,草地退化、沙化、荒漠化日益严重。草地管理,优化草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提高草原生产能力显得日益重要和突出。本文针对我国草地利用现状及生态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值得探讨的科学和实践问题,如禁牧、休牧、鼠害、蝗灾以及游牧文化和生态旅游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