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张翔 《吉林农业》2010,(12):60-61
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是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随着耕地保护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认识逐渐提高,城镇建设和经济发展对各项建设用地的需求面临前所未有的瓶颈,实施建设用地外延扩张与内涵挖潜相结合的土地利用方式势在必行。为此,研究从界定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内涵出发,以广西宾阳县为研究案例,综合运用人均指标法、调查法、定性分析定量测算法等一般方法测算城镇工矿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结合宾阳县实际,运用调查法和投资强度法测算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并根据潜力来源,提出实现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挖掘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长株潭城市群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两型社会"的构建,集约利用城镇建设用地已成为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进程的内在要求。经查阅相关文献,结合长株潭城市群相关实际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相关数学模型,最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综合评价分析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  相似文献   

3.
在对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方法探讨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专项调查成果,分析了城镇存量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的潜力构成、面积;对肥东县城镇新增建设用地与存量潜力进行了统筹配置.其研究不仅为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量预测提供依据,而且为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科学制定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常德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现状及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宗连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10):14-16,95
本文通过对常德市建设用地利用现状水平分析,提出人均建设用地控制标准。再结合常德市低效、闲置建设用地的调查结果,对城镇(含园区)用地、农村居民点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潜力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安徽省城镇建设用地减量增长的内涵、意义、必要性和理论基础;以年度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存量建设使用指标,城镇人均建设用地和城市用地增长弹性系数分析安徽省城镇建设用地现状,全省城镇发展用地已从增量扩张向增量与存量并重转变,建设用地潜力为9.03万hm2;采取缩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挖掘存量建设用地潜力、增加建设用地流量指标等措施,既能保障新型城镇化用地需求,又能实现城镇建设用地减增量、甚至零增量,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  相似文献   

6.
程鹏  杨滢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6):14721-14722
以县级城镇为研究对象,将县级城镇建设用地新增指标分为优先保障用地指标、机动预留指标和分解到下级行政辖区新增指标3个部分。采用灰色关联度对影响城镇建设用地的因素进行度量,建立了分解到各个下级行政辖区指标的模型,可为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修中城镇建设用地指标的分解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前集约利用土地,转变增长方式,已成为各地挖掘土地潜力的重要方式.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农村居民点因存在用地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效率低等因素,土地利用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兵团农村居民点用地的现状分析和潜力预测,指出影响潜力实现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张军民  侯艳玉  季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8457-8460,8465
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分析山东省城市化发展的土地供需关系,探讨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潜力是否能够满足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通过使用联合国法、时间序列模型法、灰色系统模型和"S"型曲线模型法预测2020年山东省城市化水平,并利用人均用地指标法、限制条件修正系数法测算山东省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潜力,结果表明,测算出的现实潜力能够满足山东省城市化发展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并对农村居民点用地的集约利用提出相应的对策。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9.
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阎良区2010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以及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补充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的构成、测算方法和分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为226 hm2,主要来源于:(1)人口总数在200人以下的村庄;(2)人均建筑面积过大的村庄;(3)不符合中心村建设、分布散乱、布局不合理的村庄;(4)位置偏僻,生产、生活不方便的村庄。并根据新增耕地系数划分阎良区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潜力分区情况。  相似文献   

10.
城镇建设用地的利用效率问题从2008年开始一直是我国发展关注的重点。从生态文明视角切入,在对传统生态足迹模型改进的基础上,运用文献研究法、生态足迹法、数学模型法等研究方法,对成都市2005~2014年城镇建设用地面积数据进行生态分析。结果表明,成都市十年间城镇建设用地集约节约程度有所提升,建议今后在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同时兼顾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1.
层次分析法在中山市土地利用对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土地利用优化为例,在对其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了土地利用对策研究。首先将土地利用对策划分为战略目标、规划战略、制约因素和政策措施4个层次,建立土地利用对策模型和判断矩阵,并作一致性检验,求算出相应的权重,据此对土地利用对策措施进行排序,根据排序结果,认为中山市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的土地利用主要应采取合理布局,统筹安排各业用地,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在深入分析水资源潜力内涵和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的基础上,建立了水资源潜力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和评判指标,并将该模型应用于关中西安、咸阳、宝鸡、铜川、渭南5 个地市的水资源潜力的评判。结果认为,西安和铜川处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阶段;咸阳、渭南则处于饱和阶段;宝鸡市水资源利用处于开发阶段;以宝鸡市水资源开发潜力最大  相似文献   

13.
拉萨市“一江两河”地区土地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影响拉萨市一江两河地区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及其对拉萨的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影响 ,根据土地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的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14.
以现代城市生态学理论和传统的“山水城市”思想为指导,超越传统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层次,溶入社会及文化因子,在对甘南镇生态系统综合考察、分析和优化设计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构建了受市场经济模式指导的生态型城镇规划理论体系,以此完善生态型城镇布局,调和经济、生态和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现代化与城市发展有着必然联系.后者的发展为前者的进步注入了活力.但同时亦在一定程度上给农业发展带来影响.唯有采取合适的对策措施、进行综合协调.才能把不利影响控制在环境可承受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6.
谈小城镇环境保护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我国当前形势,阐述了小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分析了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小城镇环境保护的几项对策: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改善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和加强乡镇企业管理。  相似文献   

17.
天津团泊新城湿地资源开发及景观规划初探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湿地作为生态环境的基础要素,是城市景观单元中最重要的近自然空间。目前在新城建设中,大多数城市湿地的资源开发缺少系统规划,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等负面影响。在城市湿地景观建设中协调湿地的自然生态功能与经济、文化功能之间关系,是新城景观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以天津团泊新城核心地块规划为例,以城市湿地中动植物资源的特征和开发潜力为前提,从市场需求出发分析了湿地资源产业开发的模式和内容,然后基于产业开发着重探讨了新城湿地景观规划的诸要点,最后总结得出湿地型场地新城建设的开发思路。  相似文献   

18.
游客行为是其内在需求与景区资源的交互过程,把握游客行为及兴趣点是提升景区旅游品质的有效手段。以七宝古镇为例,融合游客定位追踪法(GVP)和游客受雇拍摄法(VEP),对游客路径游览、空间停驻和照片拍摄数据逐步展开分析。结果表明受古镇布局与游览资源的非均质分布影响,路径游览频次表现局部高度集聚与长尾特征;游客空间停驻受空间及风貌变化、人流密度等因素影响;游客拍摄兴趣受古镇标志景点的质量与文化内涵、规划布局等因素影响;对于七宝古镇,游客对江南水乡元素、地方传统文化元素较为钟情;古镇游线与重要标志景点分布决定了游客拍摄兴趣的变化;对高频路径、停驻点、拍摄兴趣点的空间分布差异进行了解释。GVT与VEP的结合,实现了对游客主观感受表达和客观行为观察两个维度的整合,为古镇旅游开发建设提供新的视角与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9.
保定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19-4321
采用综合评价法对保定市所辖的22个市、县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进行评价,揭示出保定市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集约利用、适度利用、低度利用和粗放利用的4个级别。然后对保定所辖县市城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开发土地集约利用潜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孙波  王婧静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3):16625-16627
结合当前形势,对工业小城镇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和小城镇环境生态建设理论与构建原理进行了剖析。强调对工业型小城镇进行生态规划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工业型小城镇生态规划的误区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小城镇生态规划的解决途径,以期真正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