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了黄菠萝的生态特征,分析了黄菠萝密植造林的目的及意义,探讨了黄菠萝密植造林的试验内容。  相似文献   

2.
黄菠萝是药木兼用优良树种,在山西大部分区域都有栽培。介绍了黄菠萝的生态学特性、育苗栽培管理以及造林技术,为其今后大面积栽培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3.
黄菠萝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也是珍贵的药材树种。文章详述了黄菠萝的育苗技术、造林技术及经营对策,旨在为其人工培育和持续经营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珍贵用材树种黄菠萝引种及人工林培育技术完成单位:山西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内容简介:项目针对山西省珍贵阔叶用材树种稀缺的现状,将原产于我国东北地区的珍贵用材树种黄菠萝引种到霍州、安泽等地,经过40余年的试验和观测研究,引种成功;根据黄菠萝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树种适应性评价,提出了黄菠萝在山西的适宜栽培区域;同时进行了黄菠萝播种育苗、造林、大苗移植等试验研究,总结出黄菠萝人工林培育系列技术,对山西省珍贵用材树种培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黄菠萝二年生苗木培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黄柏属(Phellodendron),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为东北地区地带性植被顶级群落一阔叶红松林的主要伴生树种,第三纪孑遗物种。由于黄菠萝的利用价值很高,近些年来对黄菠萝的采伐利用和过量采药的破坏,使黄菠萝的资源急剧减少,现已面临灭绝的危险。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已确定黄菠萝为二级保护植物。开展育苗研究,有利于培育优质壮苗,为造林提供物质保证。  相似文献   

6.
黄菠萝采种及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菠萝树的最佳采种期为9月15日 ̄25日,黄菠萝种子调制为水选,种子处理为雪藏处理,苗期按常规管理,当年播种苗产量为36 ̄60万株/hm^2,其中供造林的成苗率为60 ̄80%。  相似文献   

7.
通过林下造林、林下直播、林隙造林和林隙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对黄菠萝幼树的成活率、冻害率及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菠萝更新的最好方式为林隙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其成活率为100%、无冻害发生、而且长势良好;其次是林下直播,成活率为83.34%,无冻害发生,但幼树长势较弱;第三是林隙造林,其成活率为92.22%,冻害率为13.33%、冻害长度为29.50cm;第四是林下造林,其成活率为69.83%、冻害率为47.78%,冻害长度为16.67cm。  相似文献   

8.
红松(Pinus koraiensis Sieb et Zucc.)是东北东部山地的地带性树种和主要用材造林树种之一,也是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通过对柴河林业局群力林场红松黄菠萝混交林建设的研究,期望为今后的经营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 Rupr.)属于芸香科(Rutaceae),是我国东北地区著名的三大珍贵阔叶树种之一。母树林建设是黄菠萝造林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对黑龙江省海林林业局三部落林场母树林建设的研究,认为黄菠萝母树林位置应选在优良种源区或适宜种源区内,目的树种不少于51%,并能大量结实;母树林内要清除灌木,按照经营密度(0.6)进行管理,适时除灌松土;还应加强母树林保护,及时地预测产量和采收种子。  相似文献   

10.
黄菠萝经济林定向培育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菠萝经济林定向培育,能提高黄菠萝的自身价值和综合利用的功能,为市场提供材用、药用、特殊用的主要原料,充分提高经济和生态效益。通过短轮伐期的定向培育,可以在较短时间内获得黄菠萝的原材料,缓解市场对黄菠萝需求的矛盾。通过对黄菠萝的定向培育,增加了珍贵经济树种的比例,满足市场的需求,为今后生产单位发展黄菠萝提供了模式。  相似文献   

11.
简介几项植树造林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9年,林业部提出了造林六项基本要求即:适地适树、细致整地、良种壮苗、适当密植、抚育保护和工具改革,以及可能的灌水、施肥。造林六项基本措施的提出对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12.
风沙区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长岭县在风沙干旱区栽培樟子松的多年实践,总结了“一保、四改”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一保即保护好苗根,四改是:改一季造林为多季造林;改小苗造林为容器苗造林或带土坨大苗造林;改密植为大株行距造林;改人工栽植为机械造林。  相似文献   

13.
黄菠萝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的药、材两用树种,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树种。文章根据扎兰屯成吉思汗苗圃黄菠萝育苗试验,总结了黄菠萝种子繁育过程,以及苗期管理的相关技术。以期为今后在气候环境相似的地区大规模繁育黄菠萝种苗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人工栽植黄菠萝的重要性和前景,探讨了黄菠萝的繁殖及栽培技术,对黄菠萝的市场进行了调查预测,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松鼠的贮食行为及食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长岭县在风沙干旱区栽培樟子松的多年实践,总结了“一、四改”樟子松抗旱造林技术,一保即保护好苗根,四改是:改一季造林为多季造林;改小苗造林为容器苗造林或带土坨大苗造林;改密植为大株行距造林;改人工栽植为机械造林。  相似文献   

16.
采用剪根摘芽苗木处理方法,对黄菠萝与落叶松、云杉、红松等树种进行带状混交试验,观察黄菠萝保存率.结果表明,对黄菠萝幼苗采用剪根摘芽的苗木处理方法进行混交试验可以有效的提高黄菠萝保存率,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在中条山林区,首次发现国家Ⅱ级保护植物黄菠萝天然群落分布。利用GPS导航、地形图测算,结合环境因子对野生黄菠萝生存群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阴沟野生黄菠萝分布面积约0.5 hm~2;7个样方可划分为黄菠萝、山核桃、漆树3个群系;中度海拔、中坡位有利于黄菠萝生长,小阴沟黄菠萝多分布在20°以上的半阴坡,群落的盖度及优势种会影响黄菠萝幼苗的更新状况。  相似文献   

18.
(一)全面刷新过去的低产纪录广东省过去各主要林产的单产很低,今后需努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主要林产单产指标如下: 其丰产措施如下:1.密植造林:密植目的在增加单位面积株数,提早林木的郁闭,促进林木的生产,密植标准如下表:  相似文献   

19.
丛植造林,就是在一个种植点(穴)内栽二棵或二棵以上的树苗,因而又称“块状密植造林”或植生组造林。这种造林方法有很多优点,国内外都曾以不同目的进行过试验,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日本,认为这种造林方法能节省劳力,造林、抚育和采伐容易实行机械化,能增加木材产量,特别是在抗御风雪等自然灾害方面有显著的作用,所以曾对这种造林方  相似文献   

20.
以小兴安岭天然次生林中的胡桃楸和黄菠萝为对象,在对林分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入选率,采用形质指标作为胡桃楸和黄菠萝优良单株选择的评价依据;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分析,分别制定出了幼龄胡桃楸和黄菠萝优良单株选择标准,此标准适合在天然次生林单株定向培育选择时作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