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半矮生型单季晚粳稻氮肥不同运筹田间试验表明 :从基蘖穗0.5∶0.2∶0.3的氮肥运筹分配能有效地控制分蘖苗数,增加有效穗,达到“前足中控后促”和中群体、高成穗率、高结实率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1材料与方法 参试品种(品系、组合)13个,分别是8优052、ZH222、加04—210、富优1号、申优693、杭糯2号、加优22—5、富优0272、丙03—128、浙优9814、丙03—01、R0325和秀水63(对照)。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浙江省单季晚粳区开展的常香粳1813引种试验,鉴定常香粳1813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病性,为该品种的引种工作和大面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品种不同移栽密度产量和产量性状进行灰色关联分析,根据灰色关联度大小确定不同移栽密度下产量性状对产量贡献大小,提出豫南粳稻生产上应通过选用个体优势强、大穗型品种,适宜移栽密度1.7万穴/667m2、及时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加强孕穗肥和粒肥的施用等栽培措施构建高质量水稻群体。  相似文献   

5.
高产水稻品种株型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金丰”是上海市农科院作物所育成的优势高产晚粳新品种 ,2 0 0 1年通过上海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0年湖州市示范种植面积 36 0hm2 ,平均单产 85 0 0~ 90 0 0kg/hm2 ,市区长超镇优质晚粳示范方内 2 1 2hm2 ,平均单产达到95 0 0kg/hm2 ,充分显著了增产潜力。 2 0 0 0年 ,为了明确“金丰”在本地区大面积生产条件下的适宜密度和肥料水平及其科学运筹 ,建立高产群体 ,我们进行了有关的试验研究 ,以期为高产栽培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条件供试品种为“金丰” ,土壤肥力中等偏上。1.2 试验设…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浙北地区从上海等地引入杂交晚粳稻种植 ,高产示范方产量可达 975 0kg/hm2 以上 ,高产田产量超过 1 0 5 0 0kg/hm2 ,栽培不得法产量平平 ,这说明杂交稻有增产潜力 ,关键在于掌握好高产栽培技术。根据系列对比试验与高产农户示范结果 ,现对杂交晚粳稻高产技术环节作一分析。1 早播早栽浙北地区 5~ 1 0月温光资源丰富 ,据嘉兴市近 5年来气象资料 ,5~ 1 0月平均积温 4 2 80 .6℃ ,太阳辐射能67.7千卡 /时 ,日照 1 2 0 6时 ,分别占全年 74 .4 %、61 .6%、5 8.1 % ,充分利用这一时段的温光资源是单季稻高产潜力所在。目前种植几…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试验,综合各参试品种特征特性、生育期、抗性、经济性状及产量等因素,嘉58、嘉66两个品种表现较优秀,可定为秀洲区晚稻主导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9.
高粱高产育种应重视株型和穗结构性状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士杰  刘晓辉  李继洪 《种子》2007,26(3):83-84
阐述了高梁高产育种株型和穗结构性状改良问题。通过株型改良可改善形态、降低株高、增加密度、增强抗倒性、提高收获指数。但只注重株型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株型与产量性状和穗性状结合,注重形态与机能结合。穗性状改良有利于增加穗粒数,提高穗粒重,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株型改艮和穗性状改良是现阶段乃至今后高梁高产育种的方向和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0.
两系杂交晚粳高产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项试验和大田示范考察,着重从高产苗穗粒结构、合理密植、肥水管理等4个方面分析技术措施与夺高产的关系,并提出了两系杂交晚粳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1.
粳稻叶型的遗传与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夏仲炎 《作物学报》1983,9(4):275-282
本文通过对17个粳稻品种和 F_1及 F_2各3个杂交组合,进行粳稻叶型的遗传与选择的研究,经3年的试验结果:一、通过对杂交后代的遗传动态分析,表明粳稻剑叶的开张角、长和宽皆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二、通过对遗传力和相关系数的估算,表明剑叶宽、基角和开张角的遗传力较高,特别是剑叶开张角的相对遗传进度也较高,并与叶的长、  相似文献   

12.
水稻不同群体结构的丰产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1961—1962二年试验结果,对三种不同类型的水群体结构,即“少苗促进分蘖”、“中苗促进分蘖”、“多苗控制分蘖”在不同施肥水平下的丰产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指出:在施肥量较少时,以“多苗控制分蘖”的群体产量较高;在施肥量较多时,以“少苗促进分蘖”的群体产量较高。本文还从每亩穗数与每穗粒数的关系、叶面积动态以及干物质的积累和分配等方面,进一步分析了上述三种群体结构产量形成过程的特点。关于分蘖的多少对水稻群体发育的影响,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杂交水稻根系生长与呼吸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报道了对4个杂交组合稻株的根系形态、根重量和体积、根蛋白质含量和呼吸强度所做的研究。结果表明,4个组合的根系生长量(根系重量和体积),杂种均具有超亲优势;抽穗—灌浆期根蛋白质含量和呼吸强度出现一个峰值;杂种根系在长度、直径、侧根及表层根发生上兼有双亲特征;杂种根呼吸强度不具有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14.
稻谷籽粒压缩特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含水率对稻谷籽粒压缩特性的影响,通过Brookfield质构仪对不同含水率的稻谷籽粒(含水率10.63%、12.25%、13.71%、15.18%、16.53%w.b)在Z轴(短轴)上的压缩特性进行测定,得出含水率对稻谷压缩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压缩形变的增加,稻谷籽粒受到的压力逐渐增加,当到达破裂点时达到最大值,随之急剧减小。随着含水率的增加,稻谷籽粒的压缩最大破坏力、最大破坏能、表观接触弹性模量逐渐减小,压缩最大破坏应变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5.
任颐  臧存芳 《种子》1990,(3):20-26
棉花良种产质量的形成除生态气候条件外与株型的关系十分密切。当前联产承包、讲究综合效益的情况下,中等密度逐渐取代过密过稀群体,中壮株型(高度适中、植株健壮、根系强盛)逐渐取代高大株型和矮小株型,经济施肥和适促适控逐渐取代大肥大水和多促多控,为大多数良种繁殖地区所接受,并充分显示良好的经济效果。本文就不同株型对棉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行连续2年的研究,旨在探讨一定密度条件下不同株型农艺、经济性状的比较及其相关,最佳株型产量的合理结构,各生育阶段的发展动态,株型塑造的最佳选择等,为良种繁殖和优化株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糙米储藏过程的品质变化与米粒图像颜色特征参数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不同储藏温度条件下的糙米脂肪酸值,同时用扫描仪采集糙米图像并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提取图像颜色特征,考察了储藏过程糙米的表面颜色特征参数的变化及其与脂肪酸值的关联.结果表明:用图像处理方法可以检测出糙米储藏过程米粒表面颜色的变化;糙米表面的亮度值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和储藏温度提高而增大的趋势最明显;糙米储藏过程的亮度值变化与脂肪酸值增加的趋势基本一致,全部糙米试样两者的相关系数为r=0.81,具有较强的关联性,提示了用图像处理方法及用米粒颜色特征参数表征糙米储藏过程品质变化的有效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17.
杂交稻种传真菌及稻种药剂处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晓兰  罗宽 《粮食储藏》2001,30(4):14-17
测定了19个杂交稻组合、亲本和3个常规稻种上种传真菌的种类及数量,进行了种子带菌部位及病菌系统侵染的观察。阐明了稻种带菌率与发芽率之间的关系。并筛选出了几种有效的稻种真菌消毒剂。  相似文献   

18.
朱恩俊 《粮食储藏》2008,37(3):45-48
分析稻米加工过程中碎米产生的原因,进而对大米加工的降碎工艺进行系统的探讨,对改进稻米加工工艺和设备、正确掌握操作技能、提高大米加工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真空包装是大米销售包装常用的一种保鲜技术。为减少真空包装大米在流通过程中的破袋问题,研究了真空包装时不同包装材料和真空度对大米脂肪酸值的影响,以2014年产粳米为实验材料,选取不同包装材料PE、PA、PET、PE与PET复合加工材料,厚度16丝(1.6 mm)、18丝、20丝、22丝及包装的真空度-0.07 MPa、-0.08 MPa、-0.09 MPa作为三个变量,在恒温恒湿箱中进行加速劣变150d的条件下,研究对大米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度为-0.09 MPa的包装大米脂肪酸值在储藏90d后几乎没有增加,但与真空度为-0.09MPa的包装的差异不显著(P0.05);采用PA20丝厚度时脂肪酸的含量变化不显著,说明20丝厚度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效果;五种包装材料比较时,复合材料的包装在储藏150d时脂肪酸含量最低,与其他材料包装的差异,说明复合材料对大米的包装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探讨稻谷挥发性物质与糊化特性相关性。将当年新收获的稻谷储藏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定时测定稻谷的挥发性物质和糊化特性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稻谷峰值粘度、最低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和胶凝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且温度越高升高得越明显;温度和时间对糊化特性影响极显著(P0.01),且交互作用明显;利用电子鼻对不同储藏时间的稻谷挥发性物质进行检测,并利用PCA和LDA两种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糊化特性(峰值粘度、最低粘度、崩解值、最终粘度和胶凝值)不同的样品处于不同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