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螺旋体病(Borrelia GallinarumDisease)是由鸡疏螺旋体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是发热、厌食、腹泻和长期站立不卧等。早在1891年鹅疏螺旋体病暴发于苏联高加索,后世界各地陆续有一些禽疏螺旋体病的报道,我国也于1983年在新疆首次发现鸡疏螺旋体病。本病除感染家禽外,还可侵害  相似文献   

2.
家禽肠道螺旋体病Avain Intestinal spirochaetosis,AIS)被普遍认为是家禽生产中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疾病。本病由多种螺旋体引起。螺旋体为一类外形呈螺旋状的细菌,它们主要定殖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和家禽(包括猪、人类和家禽)的大肠中。  相似文献   

3.
猪痢疾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痢疾又称猪血痢、猪赤痢,是保育猪和肥育猪发生的一种粘液性出血性肠道传染病。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又称猪痢疾蛇形螺旋体)。本病可引起75%左右发病率,5%~25%死亡率,并造成康复猪生长缓慢,对养猪业有一定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4.
猪痢疾又称猪血痢、猪赤痢,是保育猪和肥育猪发生的一种粘液性出血性肠道传染病。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又称猪痢疾蛇形螺旋体)。本病可引起75%左右发病率,5%~25%死亡率,并造成康复猪生长缓慢,对养猪业有一定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5.
猪痢疾又称猪血痢、猪赤痢,是保育猪和肥育猪发生的一种粘液性出血性肠道传染病。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又称猪痢疾蛇形螺旋体)。本病可引起75%左右发病率,5%~25%死亡率,并造成康复猪生长缓慢,对养猪业有一定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6.
猪痢疾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痢疾又称猪血痢、猪赤痢,是保育猪和肥育猪发生的一种粘液性出血性肠道传染病。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又称猪痢疾蛇形螺旋体)。本病可引起75%左右发病率,5%~25%死亡率,并造成康复猪生长缓慢,对养猪业有一定的经济影响。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柳园地区的户养鸡群中,发现流行一种以黄疸、下痢为特征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发病突然,死亡率高。经细菌学检验,病原为鸡疏螺旋体。据资料记载,由鸡疏螺旋体所致的家禽螺旋体病,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而柳园地处北方,属干旱  相似文献   

8.
1螺旋体病 螺旋体病引起母猪繁殖失败的情况在各地均有发生,其病原为细密螺旋体属的多种螺旋体,对猪比较重要的血清型主要有澳洲型、波摩那型等,其中波摩那型是引起猪群暴发本病的主要病原。此外,犬螺旋体、黄疸出血热螺旋体、秋季热螺旋体、澳洲螺旋体等也可偶尔感染猪。本病的流行特点极为复杂,有些病原株猪易感,有些则在猪、犬、马及野生动物等都有感染。  相似文献   

9.
健康鸡的羽毛光彩鲜艳夺目,富有光泽,羽毛丰满,紧密依附在身体皮肤上。羽毛的色泽及其分布状况符合本品种特征。在鸡病临床表现中,常发现某些疾病引起羽毛变化。本文浅述鸡羽毛变化的病因及其在鸡病诊断中的参考作用。1羽毛变化类型及其病因1.1羽毛蓬乱病鸡周身羽毛表现蓬松零乱,而不是紧附于身体。引起羽毛蓬乱的疾病有:鸡急性型和慢性型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滑膜炎、家禽伤寒、家禽副伤寒、家禽伪结核病、鸡肉毒梭菌中毒症、家禽溃疡性肠炎、仔鸡坏死性肠炎、鸡麦氏弧菌性肠炎、家禽螺旋体病、家禽链球菌病、家禽猪丹毒、家…  相似文献   

10.
鸡疏螺旋体病全血组织灭活苗试验研究乔彦良,李东阳,高学运,陈如明(济南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250014)鸡疏螺旋体病是由鸡疏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鸡急性败血性传染病,1983年首次在我国新疆地区发现该病,本病流行季节对发病地区养鸡业危害较大。为探讨免疫预...  相似文献   

11.
1病原特点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肠道传染病。本病的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属于螺旋体科的密螺旋体属。猪痢疾密螺旋体需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其人工培养的厌氧条件十分苛刻。在健康猪肠道中存在小螺旋体和无害密螺旋体,容易与猪痢疾密螺旋体混淆。在猪痢疾密螺旋体感染和致病过程中,多种其他微生物包括肠道内固有微生物,有协助本病原寄居和加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猪痢疾又称猪血痢、猪赤痢,是保育猪和肥育猪发生的一种粘液性出血性肠道传染病。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又称猪痢疾蛇形螺旋体)。本病可引起75%左右发病率,5%~25%死亡率,并造成康复猪生长缓慢,对养猪业有一定的经济影响。1病原本病传染源是病猪和带菌猪。康复猪可带菌数月。病猪和带菌猪排出的粪便中含有大量病菌,很容易污染猪舍地面、饲料、饮水、饲槽、用具以及母猪体表和奶头。健康猪食入病菌后7~8日即可发病。慢性者也可拖至2~3月后暴发症状。2临床症状猪群初发此病时,多呈急性暴发,以后逐渐转成亚急性和慢性过程。最易发病的年龄段…  相似文献   

13.
汪艳华 《兽医导刊》2022,(2):115-116
猪痢疾是一种猪的肠道传染病,病原体是猪痢疾密螺旋体,还可称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病,猪血痢、猪黑痢、粘液出血性下痢.大肠粘膜出现出血性卡他性炎症,病程长的进展成为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是本病的特征性病变.此病最早在1917年秋在美国印第安纳州被发现,之后主要养猪的国家和地区差不多都有发生.1978年10月,在我国上海口岸检查到4...  相似文献   

14.
荷兰的一些农场发生了严重的肉鸡湿垫料综合征(wet litter syndrome),且不明病因。 荷兰家禽研究中心的Kouwenhoven调查了1991—1992年发生湿垫料综合征的几个肉鸡场后发现:病鸡生长缓慢、饮水增加、并有水样排泄物。有时发病的鸡群生长率下降10%以上,而饲料消耗量较正常鸡群高20%,因而导致巨大经济损失。 1 湿垫料综合征的早期症状 本病常见于3~4周龄肉仔鸡。病鸡油脂样排泄物中含有消化不良的饲料颗粒及大量  相似文献   

15.
猪痢疾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斌 《猪业科学》2010,27(2):28-30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又称血痢,黏液性下痢或细菌痢疾等,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B.hyodysenteriae)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Whiting(1921)首次报道本病,1971年才确定其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现归为短螺旋体属。目前该病遍及世界主要养猪国家。我国于1978年由美国进口种猪时发现本病,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经临诊观察、粪便及大肠黏膜检查、病原分离培养、动物接种等确诊为猪痢疾。  相似文献   

16.
猪痢疾(swine dysentery,SD)又称血痢,黏液性下痢或细菌痢疾等,是由猪痢疾短螺旋体(B.hyodysenteriae)引起的一种肠道传染病。Whiting(1921)首次报道本病,1971年才确定其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现归为短螺旋体属。目前该病遍及世界主要养猪国家。我国于1978年由美国进口种猪时发现本病,上海市畜牧兽医研究所经临诊观察、粪便及大肠黏膜检查、病原分离培养、动物接种等确诊为猪痢疾。  相似文献   

17.
鸡螺旋体病是由鸡疏螺旋体感染而引发的一种急热性传染病,每年的夏秋季节发病最多,波斯锐缘蜱是本病传播的重要媒介,也能通过血液途径传播;各种品种、日龄和性别的鸡都能感染,日龄越小越易感,死亡率也越高;病鸡以全身败血症表现为主,剖检也以内脏肿大和出血性病变为特征;预防本病必须加强鸡场的消毒,科学管理,同时注重蜱虫的消灭工作;四环素类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猪钩端螺旋体病是人畜共患病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本病是由猪感染钩端螺旋体而引起的传染病,可感染人。临床上病猪表现发热、黄疸、血红蛋白尿、流产、出血性素质、水肿等症状。钩端细螺旋体对人、畜和野生动物都有致病性。钩端螺旋体有很多血清群和血清型,目前全世界已发现的致病性钩端螺体有25个血清群,至少有190个不同的血清型。因此,要科学的了解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主要症状,病理变化,科学的制定综合性防控措施,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林可霉素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可霉素,是由链霉菌培养液中取得的一种林可胺类碱性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上主要作为速效抑制细菌生长的治疗用药。林可霉素在兽医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革兰氏阳性菌特别是耐青霉素的革兰氏阳性菌所引起的各种感染,霉形体引起的家禽慢性呼吸道病、猪喘气病,厌氧菌感染如鸡的坏死性肠炎等,也用于治疗猪密螺旋体痢疾、弓形体病和狗、猫的放线菌病。  相似文献   

20.
禽螺旋体病     
本病是禽类的一种热性、细菌性传染病,按其病程有急性和慢性,其特征为软脚、腹泻与麻痹,病原体为鹅疏螺旋体。该病发生于许多国家,特别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更为流行。在我国目前也见有此病报导,本病除感染家禽外,还可侵害其它野生禽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