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金华市主要城市园林植物综合滞尘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金华市市区主要城市园林植物(乔木12种、灌木及小乔木19种、草坪植物4种)进行综合滞尘能力量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园林植物的综合滞尘能力为常绿乔木〉常绿灌木〉落叶灌木〉落叶乔木〉草坪植物。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绿地建设中的植物选择与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上海新建绿地植物群落结构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类型及不同规模的上海新建绿地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结果表明:①住宅区绿地的乔木、灌木种类最多,分别为18和23种;厂区绿地最少,分别为9和11种。厂区绿地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比值最大(0.95),单位附属绿地最小(0.58);住宅区绿地落叶灌木与常绿灌木比值最大(0.33),厂区绿地最小(0.14);厂区绿地的乔灌种类比值最大(0.82),而单位附属绿地的最小(0.66)。②随着绿地面积的增大,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种类、物种总数均呈增多趋势但最终都趋于稳定,落叶灌木与常绿灌木的比值渐大,常绿乔木与落叶乔木的比值渐小,乔灌种类比值先增大后又减小。③植物的高度和径级为倒“J”型分布或近似倒“J”型分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大量资本随着居住区诞生投入到居住区种植设计上来,盲目的追求效果表达使得投入成本激增,限额设计在此时应运而生,根据具体限额要求将居住区分为3大等级,提出居住区种植设计相对应策略。总体原则如下:在设计初期根据实际情况对软、硬质及水电部分成本比例进行限定;根据软质总成本高低,对种植空间进行限定;根据种植空间关注程度高低对苗木单体形态进行限定。一般情况下,植物的规格与等级成正相关、植物的层次与等级成正相关、植物的供应量与等级成负相关,即等级越高,植物层次越丰富,特型植物、色叶植物越多,且体量越大,古树名木越多。不同等级下具有不同的种植模式,以北京地区居住区为例,具体模式如下:第1等级——特型点景树+色叶大乔木+常绿背景+色叶小乔或灌木+地被花卉;第2等级——特型点景树+常绿背景+小乔或灌木+地被花卉或色叶大乔木+常绿背景+小乔或灌木+地被花卉;第3等级——大乔木+常绿背景+小乔或灌木。  相似文献   

4.
南京城市道路绿化带植物结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南京市主城区24条干道上的道路绿化带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南京市现有道路绿地主要应用的乔木树种有26科、69种,灌木19科、34种;出现频度最高的乔灌木分别为悬铃木42%、海桐64%;常绿、落叶树种的数量配比为1.00:1.24,其中乔木的常绿、落叶树种数量配比为1.0:1.3;乔木与灌木种类配比为2:1,数量配比约为1.0:3.2。为进一步做好南京城市道路绿地绿化景观建设工作,需要在充分考虑或体现或尊重南京的地域气候、人文历史条件等基础上,根据适生、功能、景观等方面的综合要求进行道路绿化植物的合理配比。  相似文献   

5.
《安徽农业科学》2020,(2):135-138
[目的]筛选适合唐山地区生长、具有良好滞尘能力的园林植物。[方法]利用洗脱-质量差值法测定叶片滞尘量,分析不同种类植物和不同生活型植物滞尘能力。[结果]不同植物滞尘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落叶阔叶乔木中,二球悬铃木、紫叶李、玉兰滞尘能力较强;落叶阔叶灌木中,黄栌、珍珠梅、木槿滞尘能力较强;草本植物中,萱草、二月兰滞尘能力较强;常绿针叶乔木中,油松、侧柏滞尘能力较强;常绿针叶灌木中砂地柏滞尘能力高于铺地柏;常绿阔叶灌木中金叶女贞滞尘能力最强。不同生活型植物滞尘能力差异显著,从高到低为常绿阔叶灌木、落叶阔叶灌木、落叶阔叶乔木、草本植物。[结论]该研究为城市绿地规划和设计提供了参考,有效提升了唐山市绿地生物滞尘效益。  相似文献   

6.
以北京市交通污染区典型植物(乔木、灌木、草本)为研究对象,不同季节采集土壤和植物样品,测定和分析植物-土壤系统硫素分布特征和季节动态。结果表明,在生长季植物体不同器官总硫含量存在差异,均表现为根叶叶鞘茎,这种分布和植物各器官的功能相一致。植物各器官总硫含量均具有季节变化特征,各器官总硫含量在生长季内均表现为先增加后降低趋势,不同季节相同器官硫含量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根中总硫含量明显高于植物地上部各器官总硫的含量,即根是硫的重要储库。乔木、灌木和草本土壤总硫和有效硫含量具有明显的分层性,即沿着剖面从上到下逐渐降低,在0~10 cm达到最大,相同土层均表现为乔木灌木草本,不同层次土壤总硫、有效硫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夏季达到最大,之后有所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与土壤-植物硫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是影响土壤-植被硫含量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苏州市主要园林植物滞尘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苏州市不同地点的常见园林植物滞尘能力进行了测定分析,表明了不同园林植物间的滞尘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异。乔木树种中广玉兰、紫薇滞尘能力强,垂柳、银杏弱;灌木树种中大叶黄杨和海桐滞尘能力强,金叶女贞和红花木滞尘能力弱;常绿针叶树种中雪松的滞尘能力强于黑松。选择树种时应优先选择滞尘能力强的植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叶面积(SLA)是植物关键的功能性状,受气候及系统发育影响且与叶片元素含量关系密切,探讨SLA和这些因子的关系,能够反映植物环境适应及资源收支的策略。同时,乔木、灌木是两种不同生活型植物,研究相关的适应策略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对长白山海拔梯度上森林样地内常见乔木和林下灌木进行比较,利用DNA条形码序列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分析了SLA与叶片元素含量、气候因子和系统发育间的关系,并研究了SLA与叶片元素含量关系及这类关系所受气候和系统发育的影响在乔、灌木间的差异。结果(1) 乔木、灌木SLA均与年降水负相关,与温度条件(最冷月均温、潜在蒸散量)正相关。和灌木相比,乔木SLA受系统发育的影响更大。(2) 乔木、灌木SLA均与TN(全氮)、TP(全磷)含量正相关,与TC(全碳)含量负相关;乔木、灌木SLA和TN、TP间关系的斜率差异显著,和TC间关系的斜率差异不显著。(3) 系统发育影响乔木、灌木SLA与TN、TC间关系的斜率;气候因子影响乔木、灌木SLA与TC间关系的斜率,这两类因子也影响灌木SLA和TP关系的斜率;但乔木SLA和TP关系的斜率不受上述因子影响。结论乔木、灌木SLA对环境的适应及资源收支的策略基本相似,但SLA和TP间关系的影响因子在乔木和灌木中存在一定差异。相对于乔木,林下灌木有趋同进化趋势、SLA普遍较高且对气候更敏感,可能会在叶片内存储更多的磷来满足生存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海淀公园木本植物多样性。[方法]采用随机样方分析法,对北京海淀公园120个样方中的树木种类、数量和规格等进行统计。[结果]共调查了21科34属42种1 097棵木本植物,木本植物群落处于发展的中前期阶段,其树龄分布基本呈金字塔类型。木本植物的常绿与落叶种类之比约1∶6,数量之比约1∶3,同种常绿树种的使用重复度较高。乔木层的树种优势度相对灌木显著。乔木的物种多样性整体优于灌木,分布上乔木和灌木的均匀性基本类似。[结论]调查结果为城市植物多样性的相关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植物造景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分析,介绍了城市居住小区植物造景应遵循的七大原则,提出小区绿化的植物选择应形成季相变化、尊重居民喜好、以乔木为绿化骨干及选择保健植物等,小区绿化的植物配置应处理好常绿和落叶树种的关系、乔木与灌木的关系、建筑区与植物造景的关系及地被植物的利用,最后提出了城市居住小区绿化植物造景的七大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1.
李晓征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428-1430
对乡土树种在南宁市22条主要城市道路绿化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并对其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宁市现有道路绿地主要应用的乡土树种中乔木有18科、37种,灌木22科、28种;出现频度最高的乔灌木乡土树种分别为扁桃63%,黄金榕73%;乔木与灌木的种类比为1.3∶1.0;乔木的常绿、落叶树种的种类比37∶2。在此基础上,针对目前乡土树种在南宁市道路绿化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道路绿化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2.
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对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与植被生物多样性的关系.【方法】在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地段设立样方,调查了森林植被特征,并运用冠层分析仪测定了森林的冠层结构和光环境特征.【结果】青城山常绿阔叶林乔木和灌木层物种丰富度、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均高于草本层,乔木层丰富度高于灌木层,但两层间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差异不明显.乔木、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冠层上方的光量子通量(PPFD)显著负相关,灌木和草本层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与冠层下方PPFD显著正相关.草本层均匀度与冠层孔隙度和开度呈正显著相关,与郁闭度呈负相关.【结论】青城山常绿阔叶林冠层结构及其引起的光环境变化对草本层的影响较乔木层和灌木层明显,尤其是对草本层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影响更显著.在青城山低山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演替进程中,林下光照强度大小是影响林下植物生长和演替的重要限制因素.  相似文献   

13.
应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全面调查锡林浩特市露地越冬的乔木、灌木、藤本等树种。结果表明:锡林浩特市共有树种67种,其中常绿树种8种,落叶树种59种。总结了锡林浩特市园林绿化树种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锡林浩特市园林绿化树种的规划与选择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以10 cm航空影像为数据源,以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为基础,对连云港市花果山的森林植被景观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麻栎树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麻栎和松树是主要优势树种,乔木总面积占到研究区植被面积比例的70.75%,研究区植被结构较好。竹林(以金镶玉竹为主)和茶树是研究区内数量较多、分布较广且有区域特色的灌木;除2种主要灌木外,研究区还有大量混合生长的其他灌木,其面积总量和分布范围都仅次于麻栎树。研究区森林景观多样性指数较低,某些树种,如麻栎,景观优势度较大。森林景观以人工林为主,各种树种随机分布,形状受人工干扰较多。  相似文献   

15.
物种多度分布是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应用对数模型对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的物种多度进行预测与检验.结果表明:万木林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隙内外的乔木和灌木物种多度都遵从对散级数分布.  相似文献   

16.
玉溪大学校园绿地园林植物应用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样方方法对玉溪2所大学校园园林植物的种类及应用进行了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该区有园林植物63种(含变种、变型及栽培种),隶属30科40属;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分别有31种、23种和9种,乔/灌(不包含草本植物)为1∶0.74;常绿植物29种,落叶植物25种(不包含草本植物),常/落为1∶0.86。综合分析了玉溪大学校园绿化现状存在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戴月  吴瑞云  崔妮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303-15307,15340
采用典型样地法和群落多样性指数模型法调查和分析了二妃山的植物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样地中共有植物88科243属329种,以灌木和草本物种的多样性较高,乔木物种尤其是常绿乔木的多样性偏低。山体植被主要分为4个植被型组、7个植被型、18个群系、21个群丛,包括零散分布在下坡的落叶阔叶林,较大面积分布于中上坡的常绿针叶林,以及大面积连通或点缀其间的灌丛和灌草丛。山上缺乏自然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等植被。由于垃圾填埋、挖方、修路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植物群落的结构和物种组成都较简单,具有"乔-灌-草"3层结构的复层林甚少,物种多样性水平总体不高。不同植被类型的物种多样性指数H'、D和均匀度指数Jsw表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落叶阔叶林>常绿针叶林;落叶阔叶灌丛>常绿阔叶灌丛>草丛群落。群落内各层的物种多样性表现为:常绿针叶林(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落叶阔叶林(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皆以乔木层的物种多样性水平最低。为提升二妃山作为城市生态绿楔的价值,促进人居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提出了保护和优化其现状植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华北地区冬季景观树种选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树种冬季景观质量评价模型,筛选以提升冬季景观质量为主的优良绿化树种,为华北地区冬季景观树种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依据树木观赏器官(姿态、茎杆、果、叶、芽)的生物学特性,以《华北树木志》为主,结合《园林树木1600种》及相关文献,初选华北地区312种乔木、455种灌木树种,并进行分类整理;收集影响树种冬季景观质量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建立树种冬季景观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并进行综合评价。  结果  筛选出的优良乔木树种,位于第Ⅰ等级的常绿乔木3科7属12种,落叶乔木20科26属43种,其中新疆杨的观赏价值最高,相对综合指数为0.450 3%;第Ⅱ等级的常绿乔木4科10属15种,落叶乔木26科36属94种。优良灌木树种,第Ⅰ等级的常绿灌木8科10属23种,落叶灌木15科23属58种,其中红瑞木的观赏价值最高,相对综合指数为0.362 5%;第Ⅱ等级的常绿灌木5科6属8种,落叶灌木24科49属110种。  结论  筛选出的第Ⅰ等级、第Ⅱ等级的乔木、灌木树种可分别作为冬季景观质量提升的优、良绿化树种,华北各城市可根据立地条件选择适宜树种,提升冬季植物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