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麦麸膳食纤维的制备与改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比较研究了不同浓度NaOH处理麦麸膳食纤维的效果,并用双螺杆挤压机进行改性,探讨碱处理的合理性以及挤压蒸煮的改性效果、原因。结果表明;碱浓度越高,半纤维素和纤维素损失越大,碱味越重,色泽越深,产品得率越低。双螺杆挤压蒸煮可使水溶性纤维转化率达10.98%,转化成份主要是半纤维素,同时挤压还影响物理性质。  相似文献   

2.
膳食纤维包括水溶性膳食纤维和非水溶性膳食纤维,其中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更重要的生理功能,可用于调节血压、降低血糖和血脂等。如何对膳食纤维进行改性以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已成为近年来食品工业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对植物中膳食纤维改性技术专利的申请趋势、申请产出国和申请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并从物理、化学、生物和联合处理4个研究方向对其技术方向和技术手段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以期为植物膳食纤维改性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酶法提取玉米芯膳食纤维方法,优化复合酶法改性玉米芯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制 备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工艺。【方法】以玉米芯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优化碱性蛋白酶、α- 淀粉酶和糖 化酶预处理提取玉米芯粗膳食纤维(TDF)条件,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酶(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法改性 IDF 制备 SDF 工艺。【结果】生物酶法提取玉米芯 TDF 条件:料液比 1 ∶ 10、pH 9.0、1.4% 碱性蛋白酶 50 ℃酶解 60 min;pH 6.5、0.3% 的 α- 淀粉酶和糖化酶(1 ∶ 1)、60 ℃水解 60 min,IDF 得率为 69.35%。复合酶法改 性 IDF 最佳工艺为:pH 5.0、温度 50 ℃、纤维素酶 1.2%、木聚糖酶 1.2%、酶解时间为 6 h、料液比为 1 ∶ 10, SDF 得率可达 22.16%。处理后的 SDF 持水力为 6.55 g/g,膨胀性为 6.69 mL/g,持油力为 4.65 g/g,分别比改性前 提高 40.26%、48.67%、74.16%。【结论】复合酶法改性玉米芯 IDF 制备 SDF 得率较单一纤维素酶和单一木聚糖 酶处理的 SDF 得率高,且显著提高产物 SDF 的持水力、持油力和膨胀性。  相似文献   

4.
以莜麦麸皮不溶性膳食纤维为原料,采用碱法对原料改性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优化改性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碱法对莜麦麸皮中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最佳改性工艺为pH值14、碱解温度90℃、碱解时间120 min、料液比1∶60。在此条件下,改性得到的莜麦麸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可达51.17%。  相似文献   

5.
用80%乙醇做溶剂提取桔皮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在不同条件下,对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对热、酸碱、蔗糖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香菇柄膳食纤维酶法改性及功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香菇柄膳食纤维酶法改性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香菇柄粉碎度180~250μm,纤维索酶添加量0.9%,酶解时间4.5 h,鹃解温度50℃,pH值4.5,液固比25:1,香菇柄中可溶性膳食纤维(Soluble dietary fibre,SDF)溶出量每100g为10.15 g.在此条件下获得的香菇俩膳食纤维为淡黄色的粉末状,粒度均匀,无特殊性气味,是较理想的膳食纤维.同时研究了香菇柄改性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结果表明,其结合水力为5.88g/g,膨胀力为7.521 mL/g,持油力为2.21 g/g,粘度为5.70mPa·S.  相似文献   

7.
提取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加酶量、酶解温度、酶解时间和酶解pH值对玉米皮膳食纤维提取率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提取玉米皮膳食纤维的最佳条件为复合酶添加量1.2%,酶解温度60 ℃,酶解55 min,pH7.0,提取率可达65.2%.玉米皮膳食纤维优质化挤压条件为物料加水量20%,挤压温度130 ℃,螺杆转速130 r/min,玉米皮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含量可由15.87%提高到21.65%.  相似文献   

8.
柠檬酸改性桔皮对水中甲基蓝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柠檬酸改性对桔皮生物吸附剂吸附污染物能力的影响,为桔皮的资源利用提供新途径,为污水净化吸附剂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粗桔皮(OP)为吸附剂原材料,以柠檬酸为改性剂,通过酯化反应制备出了改性桔皮吸附剂——柠檬酸改性桔皮(COP)和碱处理柠檬酸改性桔皮(MOP),以染料甲基蓝(MB)为污染物,采用恒温振荡处理法,考察了吸附剂用量、MB质量浓度、体系pH、温度等因素对OP、COP和MOP吸附MB能力的影响,并对其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进行了探讨。【结果】3种吸附剂对MB的吸附能力与体系pH有关,当pH为2~10时,MOP对MB的吸附能力变化不大,而OP和COP对MB的吸附能力,在pH>6以后才能达到吸附平衡。在相同温度条件下,3种吸附剂的最大吸附量依次表现为MOP>OP>COP;在30℃时,OP、COP和MOP的最大吸附量可达112.45,27.59和189.92 mg/g。3种吸附剂对MB的吸附均可在120 min后达到吸附平衡,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二级反应动力学模型,吸附热力学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桔皮吸附剂对MB的吸附为吸热的自发熵增过程。【结论】柠檬酸改性并经碱液浸泡后的桔皮,对MB有良好的吸附能力,是一种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污水处理生物质吸附剂。  相似文献   

9.
将植物提取物茶多酚与人工林木材相结合,利用真空浸渍法对人工林马尾松木材实施改性,探究其在增重率、尺寸稳定性、密度、色差、茶多酚溶出释放性能等方面的改性效果,并利用SEM、FT-IR手段表征木材改性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研究发现,4种不同工艺预处理中,微波预处理下的马尾松浸渍增重率最高,达到14.45%,且微波预处理后的改性材尺寸稳定性最好。微波预处理后不同浸渍浓度下的改性材中,密度提高最大,颜色改变最明显的浸渍浓度为80 g/L,且80 g/L浸渍浓度下的改性材药剂释放更持久。改性剂可与分布于木材结构组织内的某些基团发生交联反应,进而更好地发挥其抗氧化作用,并且与木材中的某些糖可能产生络合反应。  相似文献   

10.
通过L9(34)正交试验对麦麸膳食纤维荞麦面条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麦麸膳食纤维荞麦面条的工艺条件为:小麦粉∶荞麦粉为7∶3,5%麦麸膳食纤维,0.4%海藻酸钠,麦麸膳食纤维荞麦面条具有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1.
Interest in understanding the digestion behavior of starch in the presence of dietary fibers is growing due to the ability of dietary component to control the release and absorption of glucose. This presents an outstanding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food products by incorporating dietary fiber into starchy food products.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of different fibers and their behavior in the gastrointestinal tract (GIT) differ. To test the efficacy of these different fibers on starch digestion, static in vitro digestion models under conditions that mimic the human GIT are frequently used. Indeed, many efforts have been commit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various static in vitro protocols for starch digestion. Though not considered as the gold standard in digestibility studies in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atic simulated models provide a useful alternative to in vivo techniques for rapid screening of the digestibility of food products under conditions that simulate the human GIT. This review present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development of digestion techniques for simulating digestion conditions in the human GIT, with particular interest on starch digestion in the presence of dietary fiber in the three phases of digestions including the oral, gastric and the intestinal steps. This summary can benefit investigators in developing static in vitro digestion models designed to simulate starch digestion with relevant values of the quantifiable parameters, including pH, enzymes and simulated digestive fluids.  相似文献   

12.
分析和评价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的消化速率和消化程度的营养学特征。使用氨基酸分析法测定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的氨基酸含量和构成,计算氨基酸评分(AAS)和化学评分(CS)。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体外模拟胃肠消化的氮释放量及其消化速率。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A、B、C都含有18种氨基酸,8种必需氨基酸组成合理,其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61.00%、18.25%、18.24%和18.22%。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A、B和C模拟胃肠消化体系的必需氨基酸最高分别为207.6、66.8、62.4和64.2 mg/100 m L,分别占初始样品必需氨基酸总量的84%、94%、89%和92%。螺旋藻氮释放量慢于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A、B、C,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C又缓慢于A、B,胃肠消化后的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A、B、C的氮释放量范围为(88.09%±0.98%)~(92.24%±1.87%),三种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氮释放量之间的差异不显著,螺旋藻与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之间差异显著。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成分配比合理,体外消化速率稳定,螺旋藻和螺旋藻肠内营养制剂是营养支持的优良原料和制剂。  相似文献   

13.
为改善鲟鱼骨胶原的营养价值和生理功能,提高骨胶原多肽得率,提升水产品的附加值,采用碱性蛋白酶和中性蛋白酶复合酶解技术,以肽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正交设计试验优化骨胶原多肽的酶解条件。采用CCK-8法测定鲟鱼骨胶原多肽对人源结直肠癌细胞Caco-2、乳腺癌细胞MCF-7、肝癌细胞HeGp2、肺癌细胞A549及宫颈癌细胞HeLa 5株癌细胞增殖的抑制能力,并选取抑制效果明显的肺癌细胞A549为模型,进一步检测鲟鱼骨胶原多肽作用后对其caspase-1、caspase-3以及细胞膜电位的影响。结果表明:1)鲟鱼软骨胶原肽的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1.5×10~5 IU/g,骨粉与水质量比1∶25,酶解时间5 h,酶解温度50℃,碱性蛋白酶与中性蛋白酶酶活力比1∶2。该条件下骨胶原蛋白肽得率为(72.36±2.33)%;2)抑癌活性测定结果显示,鲟鱼骨胶原多肽通过激活凋亡蛋白酶caspase-1,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发生改变,膜电位降低,诱导caspase-3酶活力增加,酶活力可达149.9 IU/μg,进而促进细胞凋亡的发生,抑制细胞的增殖。鲟鱼骨胶原多肽具有抑制癌细胞增殖的能力,有潜在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优化‘红阳’猕猴桃(Actinidia chinensis cv. Hongyang)组织培养育苗技术体系,采用‘红阳’猕猴桃无菌组培苗的茎尖和叶片为材料,以ZT 1.5 mg·L-1为外源激素,筛选适宜的基本培养基,并研究不同外源激素及组合对‘红阳’猕猴桃间接、直接器官发生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合‘红阳’猕猴桃生长的基本培养基为OM。在OM + 2.0 mg·L-1 6-BA + 0.5 mg·L-1 NAA + 0.01 mg·L-1 2, 4-D培养基中,叶片愈伤诱导率为100%,不定芽发生系数为3.68;而带叶茎尖在OM + 1.5 mg·L-1 6-BA + 0.5 mg·L-1 NAA + 1.0 mg·L-1 KT培养基中培养60 d后,通过直接器官产生基茎丛生芽,其增殖系数可达7.65。试管苗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1/2 OM + 0.5 mg·L-1 NAA,60 d后平均不定根数为4.87,驯化移栽后成活率为90%以上。选择出了适宜‘红阳’猕猴桃生长的基本培养基,解决了组培苗叶片黄化、植株矮小和畸形的问题,且大幅提高了增殖系数。优化了‘红阳’猕猴桃的人工快繁体系,可为猕猴桃其他品种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制氟康唑纳米乳,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抑菌活性进行考察。【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筛选氟康唑纳米乳配方,用透射电镜、激光粒度分析仪对其进行形态和粒径分析,并进行稳定性考察,用微量液体稀释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氟康唑纳米乳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为:EL-40 26.2%,无水乙醇8.6%,乙酸丁酯3.1%,肉桂醛3.1%,氟康唑1.6%,蒸馏水57.4%。制备的氟康唑纳米乳为浅黄色澄清透明液体,透射电镜下为规则圆球形,平均粒径为15.2nm,分散性良好;经高速离心试验、热稳定性试验和光稳定性试验考察,仍保持澄清透明,未见纳米乳发生变化;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氟康唑纳米乳对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均为0.5μg/mL,其抑菌效果明显优于氟康唑原料药和特比萘芬。【结论】成功研制了氟康唑纳米乳,其稳定性好,体外抑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备纳他霉素纳米乳(NATA-NE),测定其对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青霉菌(Penicillium)和酿酒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综合纳米乳和纳他霉素的优势,将纳他霉素制成水包油型NATA-NE,以酮康唑和特比萘芬作为阳性药物对照,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真菌体外药敏试验方法M27A和M-38P,测定药物对3种受试菌株的MIC,并研究了NATA-NE的杀菌效果。【结果】NATA-NE对青霉菌、白色念珠菌和酿酒酵母菌的MIC值为1,0.5,0.5 μg/mL;NATA原料药、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对上述3种菌的MIC值分别为2,1,1 μg/mL;4,8,8 μg/mL和1,8,16 μg/mL,NATA-NE的MIC值均小于或等于其他3种药物。3种菌在2 μg/mL NATANE的作用下1.5 h后,均未见生长;NATA原料药则需要4 μg/mL、2 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而酮康唑和特比萘芬分别需要16 μg/mL、4 h和32 μg/mL、4 h才能达到同样效果。【结论】临床使用NATA-NE治疗动物真菌病时,可适当降低给药剂量和用药次数,以降低成本和对动物不可预期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不同柑橘膳食纤维的性能差异及提高柑橘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利用酶解法制备4种柑橘(脐橙、苹果柚、沃柑、柠檬)皮渣膳食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X射线衍射对纤维形态结构进行表征,并测定理化性质及体外抗氧化活性,通过主成分分析评价不同柑橘纤维综合品质。结果显示,酶法制备的柑橘纤维性能存在品种差异,柠檬纤维总纤维含量(67.63±0.46)%最高,脐橙纤维组成比例最好,沃柑、脐橙纤维水合性能和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强,苹果柚纤维在4种纤维中表现出最高表观黏度。综合评价从高到低排序为:脐橙纤维、沃柑纤维、苹果柚纤维、柠檬纤维。结果表明,酶法制备的4种柑橘膳食纤维均有较好生理活性,其中脐橙纤维综合品质最佳,作为食品添加剂有较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明确毛竹纤维提取物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其最佳提取方法。【方法】将毛竹纤维粉碎成粉末后,分别用水、乙醇、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按照1∶5和1∶10料液比(m∶V)分别提取1,2,4h,采用琼脂扩散法观察比较不同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作用,用倍比稀释法测定采用最佳提取方法得到的毛竹纤维提取物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和最低有效质量浓度(MBC)。【结果】毛竹纤维水提取物对3种细菌几乎无抑制作用;乙醇提取物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对其他2种细菌无明显抑制作用;乙酸乙酯提取物对3种细菌均有较强抑制作用。由此确定竹纤维提取物的最佳提取方法为:用乙酸乙酯作为提取溶剂,料液比(m∶V)为1∶5,提取时间为4h,在此条件下得到的毛竹纤维乙酸乙酯提取物对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分别为0.125,0.125,0.062 5 mg/mL;最低有效质量浓度分别为0.500,0.500,0.125mg/mL。【结论】毛竹纤维在料液比为1∶5时提取4h的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制红霉素纳米乳制剂,并检测其体外药效。【方法】利用伪三元相图法,以tween-80为表面活性剂、无水乙醇为助表面活性剂、乙酸乙酯为油相、红霉素原料药为主药,制备红霉素纳米乳,并对其形态特征、稳定性和体外药效进行检测。【结果】红霉素纳米乳的最佳配方(质量分数,%)为:红霉素1%,无水乙醇10%,Tween8030%,乙酸乙酯4.4%,去离子水54.6%。用该配方制备的红霉素纳米乳为澄清透明的液体,透射电镜下观察为球状液滴,粒径为10~100 nm,具有良好的分散性。红霉素纳米乳经高速离心和在-4℃、室温、60℃条件下留样观察,均未见纳米乳发生变化。红霉素纳米乳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分别是0.01563和0.125mg/mL。【结论】研制的红霉素纳米乳为澄清透明的淡黄色液体,稳定性良好,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均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分生孢子萌发率和菌落直径比较了3种杀菌剂对小麦黑胚病主要致病菌小麦根腐离蠕孢(B ip olaris sorok injana)和链格孢霉(A lternaria a lterna ta)的毒力作用,并在温室盆载和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进行了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杀菌剂、同种杀菌剂不同浓度之间存在明显毒力差异。从分生孢子萌发率看,敌力脱浓度为0.250μL/mL时对小麦黑胚病2种病原菌分生孢子萌发抑制率高达99%以上,代森锰锌浓度为350μg/mL时的抑制率达94.5%以上,而多菌灵浓度为500μg/mL时的抑制率不到40%,远远低于以上两种药剂。从菌落直径看,敌力脱的致死中浓度(EC50)值最小,对小麦黑胚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最强。在小麦灌浆初期对温室盆栽和田间小区种植的感病品种丰舞981于人工接种前2 d和接种后4 d分别喷施3种杀菌剂,小麦黑胚率调查结果与室内抑菌实验结果相似,敌力脱和代森猛锌对小麦黑胚率有较好的控制作用,而多菌灵效果较差。接种病原菌后4 d喷药处理的防病效果明显优于接种前2 d的喷药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