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是目前新疆农业发展的关键,是新疆农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本文在简单介绍新疆自1987-2014年间农业产业结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农业产值所占新疆农业总产值比重最大,平均为73.11%,牧业次之,平均为22.68%;渔业、林业产值所占比重较低但增速较快;粮食植面积逐渐减少,经济作物种植面积逐渐增加。分析解决环境、经济、气候等特点对农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为新疆的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Arc GIS软件和趋势倾斜率,对2005—2015年我国农业产值结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年间,我国大部分地区种植业产值比例和渔业产值比例呈上升趋势,牧业产值比例呈下降趋势。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林业产值比例呈下降趋势,南方大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种植业产值比例变化与耕地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化肥使用量相关性较强。林业产值比例变化与造林面积、森林蓄积量、森林覆盖率相关性较强。牧业产值比例变化与牧草地面积、种草面积相关性较强。渔业产值比例变化与近海和海岸面积、河流和湖泊面积相关性较强。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吉林省2001、2011年统计年鉴为数据源,选取一二三产业产值、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产值、耕地面积、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及人均GDP等数据分析10a来吉林省农业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吉林省西部产业结构变化明显,由二一三转型为二三一,产业结构升级为后工业阶段;但农业结构变化不明显,种植业仍占农业的绝对优势,种植业中,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占绝对优势,粮食作物中玉米占绝对优势。种植结构单一的态势10a变化不大。据此提出吉林省西部农业结构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了分析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变迁的影响。【方法】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北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从短期看,以种植业为代表的农业与牧业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而林业与渔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从长期看,农业仍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最大,其次为林业和渔业,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相对较小。【结论】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对北京市未来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分析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变迁的影响.【方法】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北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从短期看,以种植业为代表的农业与牧业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而林业与渔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从长期看,农业仍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最大,其次为林业和渔业,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相对较小.【结论】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对北京市未来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分析北京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收入变迁的影响.【方法】运用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等方法对北京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结果表明,从短期看,以种植业为代表的农业与牧业不利于农民收入的增长,而林业与渔业对农民收入增长具有较好的带动作用.从长期看,农业仍然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最大,其次为林业和渔业,牧业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相对较小.【结论】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对北京市未来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发展方向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基于VAR模型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对农民增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983-2007年<江西统计年鉴>的农业总产值和农民纯收入为统计分析数据,运用计量经济的向量自回归(VAR)方法,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几方面分析了宜春市农业各产业产值间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宜春市农业总产值不是形成农民收入增长的关键因素.从长期来看,牧业产值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因素最大,为32.36%;其次是渔业产值,为31.65%;第三是种植业产值为20.54%.另外,林业产值对农民纯收入的影响为9.67%.即牧业的发展对农民增收的贡献最大,其次是渔业、种植业.说明,牧业是宜春市未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杜江  安裕伦  林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2):6498-6500
以2006年毕节地区各县市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统计数据为基础,利用灰色统计评估对喀斯特地区农业商品产值发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5项农业经济产值中,渔业产值水平处于高类型指标,说明渔业产值在该区域内都高于平均水平;农业和牧业处于中类型指标,说明农业和牧业产值在该区域比较平衡,都接近平均水平;林业和服务业产值处于低类型指标,说明林业和服务业的产值水平在整个区域普遍较低,都低于平均水平。该评估结果可为区域合理利用分配农业资源和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基于山东省各市2003要2012年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的数据,应用经济学中的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的理论,对山东省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进行定量化研究。结果表明:空间结构分布:农业产值、牧业产值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的基尼系数分布在0.10~0.24,3种产值在山东省分布较均衡;林业产值的基尼系数分布在0.33~0.36,产值的空间分布比较集中;渔业产值的基尼系数在0.57~0.59,产值的空间分布非常集聚。时间结构变化:林业产值趋向集中,农业产值、牧业产值、渔业产值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趋向分散。通过研究产值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山东省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提供良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大冶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灰色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冶市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得到农村社会总产值与农业、非农产业总产值之间,农业总产值与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之间以及它们与部门内各产业产值之间,非农业总产值与农村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餐饮产值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剖析了该区产业结构内部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并针对大冶市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大冶市今后应重点发展旅游业、苗木花卉种植、蔬菜瓜果种植、牧业、农产品加工业。  相似文献   

11.
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比分析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区域差异,提升新疆与吉尔吉斯斯坦农业发展共识,发挥新疆在中亚地区重要作用,为加强区域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对比分析方法.[结果](1)吉尔吉斯斯坦农业资源环境总体上优于新疆.(2)新疆在农业经济水平、农业种植结构、作物单产、农业管理模式、农业技术水平均优于吉尔吉斯斯坦.[结论]建立新疆-吉尔吉斯斯坦技术交流、示范平台,加强两区域科技互补,促进两区域农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有利于农业资源要素合理配置,提高农业经营效益和效率.分析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可以为未来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提供决策参考,对深入推动我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各产业总产值数据,利用区位商法从整体上了解我国各区域农业产业结构调...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中国自加入WTO以来,农产品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不仅拉动了经济增长,更对各地区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影响。分析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以期对政府制定政策推动农业技术进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以及拉动农业生产率有所帮助。【方法/过程】文章采用DEA-Malmquist指数法对各省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测算,选取2002-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FE)进出口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进行分析。【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农产品贸易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显著为正,说明农产品对外贸易产生了正向的技术溢出。此外,人力资本、农业科研经费投入、公路基础设施及农业产值占比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正向影响,农作物受灾比例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据此提出应扩大农产品贸易规模;加大人力资本投入;增加对公路基础设施和农业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大农业救灾资金款项投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化发展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国农业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评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通过研究蜜蜂授粉与农业生产的关系,评估农业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为明确养蜂业在中国农业生产中的经济地位,推动养蜂扶持政策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方法】采用蜜蜂依存度估价法,评估2006—2008年间中国36种主要授粉农作物蜜蜂授粉的经济价值,并探讨农业生产对蜜蜂授粉的需求。【结果】蜜蜂授粉对中国农业生产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2006—2008年间36种主要作物蜜蜂授粉的年均价值高达3 042.20亿元,是中国蜂业总产值的76倍,相当于中国农业总产值的12.30%。农业生产对蜜蜂授粉的需求很大,2008年仅蔬菜、果树、棉花等作物需要授粉蜂群的数量就达6 000—8 795万群(15框蜂)。【结论】养蜂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蜜蜂授粉是不可或缺的农业生产投入,且需求巨大。应该重视养蜂业,既要提高蜜蜂授粉价值的社会认知度,同时也要为养蜂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优化海南省农业发展环境,明确地区性农业投资方向和重点,促进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提供参考。【方法】根据海南省18个市(县)的农业资源条件和特征及2011年统计数据,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并结合实际情况对海南省各市(县)域农业发展环境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海南省农业发展地域不均衡,18个市(县)中地处中部地区的市(县)农业发展环境评分较低,农业发展基础薄弱;而处于滨海平原地区的市(县)农业投资潜力较大,可以很好地支持农业发展。农业生产中的土地要素和资本要素对农业发展的作用较大,农业产业结构、技术等内生要素对农业发展贡献普遍不大。【建议】应采取加大农业投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依靠农业科技、推动农业发展,因地制宜,优化调整农业结构等措施,以推进海南省农业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宾县农作物格局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农作物时空格局特征分析是微观层面农户农作物选择影响机制研究的基础。通过分析宾县乡镇尺度农作物格局的时空变化特征,为农作物种植结构变化机理机制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基于黑龙江省宾县1996—2010年乡镇级统计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和GIS空间分析等方法,分析宾县过去15年玉米、大豆、水稻3种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播种面积数量变化及空间变化特征。【结果】1996—2010年宾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增加22.86%,主要是由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变化引起。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增加32.80%,经济作物减少52.84%,粮经比从88﹕12调整到96﹕4。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增加73.82%,种植比例不断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减少1.05%,水稻种植面积减少29.78%。主要粮食作物空间变化呈现较强的规律性,即玉米种植在全县范围内分布较均衡,大豆种植中心向东南部集中,水稻种植集中到宾县北部和西部地区。【结论】过去15年宾县农作物格局时空变化明显,分析掌握其变化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探究其变化的原因,为科学调整县域农作物种植结构、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张云兰 《南方农业学报》2021,52(11):3185-3194
【目的】动态评价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运行效率和可持续发展状况,为广西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对策建议。【方法】运用能值分析理论和方法,从能值投入、能值产出、系统评价三大方面建立33个指标,深入研究2000—2019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投入、产出情况和运行状况,并对农业绿色GDP进行核算;同时将广西的研究结果与全国平均水平、贵州、云南进行比较。【结果】2000—2019年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总投入能值和总产出能值分别增加9.54%和44.61%,辅助能值投入不足制约了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农业处于自然资源高度依赖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发展阶段,特色优势产业不突出。尽管系统处于可持续发展状态,但不够稳定,尤其是2015年以来,可持续性指数下降38.85%,表明系统仍面临较大的环境压力。人均能值用量和能值密度偏低制约了农民生活水平和农业经济发展。农业绿色GDP占比较低,且从2000年的60.13%逐渐下降至2019年的47.73%。广西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的可持续性指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和贵州,但低于云南;农业绿色GDP占比高于全国,但低于贵州和云南。【建议】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增加农业机械和科技投入,发展生态循环农业;优化能值投入结构,提升农业资源开发利用效率,维持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状态;充分利用森林和海洋资源,打造特色休闲农业、森林生态旅游和海洋农牧场,实现农业生态产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社会经济因素对农户农作物选择的影响机制,为优化农作物结构调整与制定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宾县384个农户进行随机调查,采用频率分析法,从生产要素投入、作物纯收益、作物出售情况、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及农业政策等5个方面,探讨其对农户种地积极性以及农作物选择的影响。【结果】作物纯收益的提高、新品种与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农业补贴与引导政策在较大程度上能够提高种地积极性。而在农户作物选择方面,主要受作物纯收益影响,其次为农业补贴与引导政策。【结论】为进一步促进东北地区未来的种植业发展,研究区应从增加基础设施投入、提高粮食作物收购价格、提供稳定收购渠道、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和拓展服务内容等方面调动农户种地积极性、优化农作物结构,并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9.
杜雄  张立峰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2):2788-2795
 【目的】讨论华北农牧交错区以退耕为特征的生态系统生产力的演替与增进机制,为区域保持持久生态恢复和经济发展的动力提供思路和技术依据。【方法】采用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在退耕后的生态系统中,退耕子系统的生物生产力比农作子系统降低38.34%~72.3%,其主要功能应偏重社会性的资源环境生产力,使理想中的“退耕-还草-养畜-赚钱”的良性循环难以实现。伴随退耕子系统的分化,农作子系统在自然与社会资源等方面汇集叠加,为退耕区域生态系统启动经济生产力新属性的阶跃奠定了基础。实证研究表明,通过退耕子系统与农作子系统的再度耦合,以及通过同田块创造以水肥为中心的微域生境分化与作物生产耦合,可使系统经济生产力提高8.85~13.35倍。【结论】退耕后生态系统的结构重建与开放运行,发挥市场经济下区域间互补性合作生产优势、建立开放式农牧生产结构,是华北农牧交错区系统生产力增进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0.
马述忠  冯晗 《中国农业科学》2012,45(15):3189-3196
【目的】过去数十年,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一直处于衰退之中。论文试图研究开放环境对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而预测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在未来的走势。【方法】应用基于Malmquist指数的DEA和效率回归方法。【结果】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存在显著的收敛倾向,并且这种倾向在开放环境中还会进一步增强。此外,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的“均衡”水平在近年来已先于真实水平并开始复苏。【结论】在开放的推动下,中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效率衰退将会终止,增长即将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