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桉树经营新模式——记鹿寨县桉树中大径无节材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7年1月,鹿寨县长盛村黄道山林区采伐了一片2000亩、8年生的中大径无节桉树林,其年亩平均胸径、出材量分别为17厘米、16.2立方米,分别高出以往5年生桉树的40%、101%。胸径16厘米以上的桉树称为桉树中大径材,没有节子的桉树高品质木材称为桉树无节材。鹿寨全县境内有15万亩桉树大中径材林,其中无节材林1万亩。从2008年起,该县开始探索延长采伐周期培育大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广西桉树人工林可持续发展策略讨论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广西为桉树适生区,有良好的林业产业发展条件,并且是国家速生丰产商品林基地的主要区域;在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积累了丰富的桉树优良基因资源和丰富的育种、栽培的技术经验,为新世纪桉树人工林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桉树人工林能在短期内缓解我国木材特别是中、大径木材紧缺的状况,解决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减轻天然林、水源林和保护林的压力,达到天然林的有效保护,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因此,桉树是华南地区商品用材林基地的首选树种。在新世纪之初,必须调整广西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和策略。通过完善耐寒、中大径材新品种引进和改良,向桂北地区扩大桉树栽培面积,进一步对桉树人工林实行集约经营,将速生丰产林建设与退耕还林工程紧密结合,加快中大径材资源培育与利用产业的发展,使广西桉树产业在九五计划的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纸浆材人工林复合轮伐期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纸浆材人工林的经营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复合轮伐期的概念。纸浆材人工林实行复合轮伐期经营的材积收获量,将比单一轮伐期经营高出20%,再加上复合轮伐期生产的大径锯材市场价格高的因素,相应的经济收益将高出更多。复合轮伐期充分利用了地力和林木生长的潜力,它不仅是纸浆材轮伐期和大径锯材轮伐期的复合,也是经营目的的复合,体现了现代林业多目标培育林木的经营原则。  相似文献   

4.
江西省杉木人工林合理轮伐期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根据江西省高丘陵区、山区和南岭山地3个杉木栽培区的生长特点,不同立地不同培育目标有不同的成熟龄,而当立地条件和培育目标相同时,3个栽培区的成熟龄差异不磊,可以按统一的轮伐期经营。12指数级培育小径材为主的轮伐期为18~22年,14指数级培育小径材轮伐期为16~20年,16指数级培育中径材轮伐期为20~24年,18指数级培育中径材轮伐期为14~18年,18指数级培育大径材轮伐期为24~28年,20指数级培育大径材轮伐期为22~26年。  相似文献   

5.
桉树大径材培育--桉树培育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桉树作为纸浆材树种已经得到认同和广泛发展,但桉树作为高价值的大径材来培育的却不多.在培育大径材方面,桉树也存在明显优势:第一,桉树生长速度快.与中国常用大径材培育树种比较,桉树大径材的轮伐期可能只需其它树种的三分之一到一半时间,即10年左右.第二,桉树木材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主要有木材基本密度大,木材颜色较深,多为红色或深粉红色,结构紧密,纹理交错,坚硬耐久,是家具制造、室内装饰、细木工、镶木地板、雕刻、单板、胶合板及建筑用材的好材料.  相似文献   

6.
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研究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培育大径材用于实木加工是桉树人工林发展的趋势,但桉树人工林大径级原木的培育尚缺乏经验。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在桉树大径材树种选择、初植密度控制、间伐、修枝和施肥管理方面的现状及其对大径材生长和材性的影响,以期为桉树资源高效利用及大径材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广西桉树大径材培育前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桉树天然分布于澳大利亚,是广西主要速生丰产造林树种。桉树中的大花序桉(Eucalyptus cloeziana)、斑皮桉(E.maculata)、柠檬桉(E.citriodora)等树种的木材密度更大、硬度更高,适合培育大径材,是广西近年来重点研究的桉树种;一些国家已利用桉树培育大径材,加工成锯材,制作家具、木地板等,大径材价值高,市场需求大;此外,广西桉树发展的基础雄厚,培育桉树大径材前景好。  相似文献   

8.
由于按树速生丰产和利用范围的逐步扩大,许多热带和亚热带少林缺材国家和地区,近几十年来,迅速引进桉树,发展桉树人工林。有的国家引进和发展桉树人工林,在短期内解决了无材或缺材问题,或者由缺材一跃而变成木材出口国家。目前,世界桉树人工林经营的集约水平不断提高,各种桉树林亩蓄积年增长普遍达一至二立方米,最高的超过三立方米。树高年增长二至三米,胸径年增长二至四厘米。不少国家桉树的轮伐期在十年左右。浆粕和纺织用材的轮伐期只有五至七年。桉树树种改良普遍受到重视。有些国家已经  相似文献   

9.
根据多年对热带薪材林经营管理及林分采伐更新等的研究,总结了一整套经营技术,包括抹芽定株(保留2~3株/桩萌条)、追肥(复合肥300g/株)、采收更新的轮伐期(一般4a左右,超短轮伐期1.5~2a,桉树类与相思类树种的混交林约3年采收相思类树种)、采伐方式(短轮伐期薪材林皆伐、乔薪结合择伐或间伐)、采伐季节(避开雨季,最好时期为冬季,其次为夏季)、伐桩高度(桉树类约10cm、相思类约60cm高)以及其它与更新相关的林龄、桩径、树种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林山 《桉树科技》2004,(2):22-26
对雷州林业局现有桉树人工林进行结构分析,采取相应措施,力争通过一个轮伐期(5年)后把其桉树林分各龄级所占的面积逐步导入均匀状态,使调整期的森林生长量及蓄积量沿正向变动,并促使其桉树全林今后5年内达到完全调整林状态.最终构建桉树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框架,促使雷州林业局桉树人工林优化经营、高效经营.为如何提高桉树人工林的经营效果和经济效益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如今生态问题已上升到生态安全的高度,为建设"美丽中国",恢复由连年多代栽种桉树纯林所形成的生态环境,营建桉树人工混交林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混交林对改善立地条件、增强森林防护作用、抗性能力和提高效益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大片栽植桉树人工纯林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和国内外桉树人工混交林的试验研究特点,指出我国过去对桉树人工混交林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提高经济效益,而对提高生态效益的研究处于一个较低水平,并提出了桉树人工混交林营造技术的要点,以期消除桉树纯林种植所带来的弊端,为营造混交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桉树人工林生态问题评价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桉树是广东省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这一,并带来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面积桉树人工林存在着地力迅速消耗、水土流失、破坏林地水分平衡等问题,这主要是由于不适当的人为经营活动和一些外界因素所造成的。椐研究,桉树对水分和养分利用率是比较高的,由于生长量大,桉树对水分和养分的消耗量也较大,但桉树本身并不会产生不可逆转的生态危害。  相似文献   

13.
揭示桉树人工林不同成熟度的叶片器官所需营养元素变化以及土壤肥力对其影响,对于桉树营林和科学施肥具有重要的生产指导意义。选取广西隆安县小林镇和田东县思林镇的桉树2代萌芽林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两个人工林嫩叶、成熟叶、黄叶的C、N、P、K、B、Ca、Mg以及土壤C、N、P、K、Ca、Mg元素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植物叶片的N、P、K、Mg营养元素转移规律是黄叶向成熟叶和嫩叶转移,但C、Ca、B营养元素则是随着叶片的生长发育逐渐积累,黄叶中含量最高,说明施肥时应关注Ca、B元素的持续和有效供给。两片人工林都表现出类似的规律,说明土壤肥力的差异不影响桉树人工林叶片营养元素的内循环规律。桉树嫩叶营养元素含量及其生态化学计量比学特征具有与成熟叶和黄叶不同的表征,在营养物质研究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4.
桉树生态环境问题的研究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探明桉树人工林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广西桉树主要种植区域内开展了连续10 a的定位监测研究。研究结果比较确切地回答了社会上有关桉树人工林生态环境争议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桉树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广西桂中桉树人工林风险防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10年来广西桂中桉树发展迅速,所占比例为广西的桉树1/3,成为木材加工的主要原料,但仍存在不少经营风险,主要是品种单一、病虫害隐患大、抚育施肥粗放、霜冻灾害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等。本文针对所隐藏风险,提出防控规避建议,包括加强品种选育,增加造林品种;采取营林措施,病虫害采用综合防治;合理配方施肥,加强施肥除草管理;根据立地条件,做好区域树种规划;合理生产经营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等建议。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广西国有三门江林场桉树引种栽培情况,分析了桉树造林的综合价值,指出了林场桉树造林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对今后桉树引种栽培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重点培育高档实木用材、大径级板材、景观类桉树等,为今后桉树栽培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论工业人工林的生态经济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认为工业人工林是生态林业发展模式实施的重要环节,在我国林业发展中将扮演重要角色,但其生态结构单一,稳定性差,是一个高度输入输出的开放型林分。在各国的实践中,经济效益的高低并无定论。必须依据我国的国情选择适宜的发展方式,以保证其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主要人工林类型固碳成本核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广西主要人工林类型在一个完整轮伐期内的固碳成本现值动态变化及其敏感性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并分析不同贴现率对各人工林类型固碳成本的影响,同时结合木材收益分析主要人工林类型固碳成本与净收益,并且将净收益与不考虑木材收益时的固碳成本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主要人工林固碳成本现值均随林龄的增加而降低;各人工林类型在轮伐期末的固碳成本现值以木荷+枫香、杉木、桉树较大,其中,木荷+枫香每吨碳171.8~283.4元,杉木178.3~271.7元,桉树211.0~225.9元;马尾松、柳杉+水杉、木麻黄+檫树较小,其中,马尾松每吨碳133.3~218.9元,柳杉+水杉133.0~205.7元,木麻黄+檫树122.0~159.1元;栎类+青冈最小,每吨碳仅48.9~100.4元;以杉木为例的各项成本的年际波动明显影响所核算的固碳成本;采用较低贴现率与较高贴现率所计算出的各树种轮伐期末固碳成本现值相差较大,贴现率对木荷+枫香轮伐期末固碳成本影响较大,对桉树影响较小;在评价碳汇造林项目实施的可行性方面,固碳成本-净收益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漳州发展桉树实践的调研,认为:在经营理念上,注意桉树与乡土树种实行嵌合式造林,短周期与长周期结合培育中大径材,速生桉树与珍贵桉树相结合发展,木材利用与生态利用相结合考虑;在营林措施上,推广近自然经营、营造复层混交林、保护乡土植被、改良林地生态环境;在宏观管理上,坚持科技先行、政策引领、产业带动。这些做法对桉树产区可持续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桉树是桃金娘科、桉属植物的统称。桉树因为生长速度快、环境适应能力强而被广泛推广,我国的桉树种植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其中广东广西两省是主要的桉树种植地。桉树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为我国林业的发展、弥补我国木材空缺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不合理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式导致桉树种植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生态问题,为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基于生态理念的桉树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