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正"三权分置"开启中国集体林地"多元经营"时代2016年10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农户承包权、土地经营权"三权"分置并行,经营权作为一个独立权能,从权利束中分离出来,并允许进行流转,这为其他社会主体参与林业发展提供了产权制度保  相似文献   

2.
一、土地流转的含义和基本形式 土地流转指的是土地使用权流转,是指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户将土地经营权(使用权)转让给其他农户或经济组织,即保留承包权,转让使用权。农村土地流转特指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不包括农村建设用地等其他类土地。  相似文献   

3.
正恩施市承担着在坚持家庭承包经营长久不变的基础上,开展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森林保险制度和建立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四项试点改革任务,三年来,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圆满完成了改革任务。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探索了集体林地流转新途径。彻底改变现行的林地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制度无法保证流出方和流入方的权利义务的现状,让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独立,解决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于2001年在沁源县法中乡的马西和桑凹进行了“集体天然林家庭托管”的试点工作,试点工作进展十分顺利,农户表现出了较强的管护积极性,并在实践中创造出许多成功的经验。“集体天然林家庭托管”的核心内容是:(1)借鉴农村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成功经验,在集体林管护中稳定所有权,放活管护权,以森林管护合同为基本形式,把现有森林资源的所有权和管护经营权分离开来;(2)集体享有对森林资源的所有权,负责天保工程的全面实施和组织协调,进行宏观管理;(3)农户受国家委托,取得对森林资源的管护经营权,按照合同约定,对自…  相似文献   

5.
林地流转是建德市集体林区森林经营的有效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营好建德市集体林和农户自留山林实现建德市林业可持续发展,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来发展林区经济的最佳切入点是林地流转;阐述了林地流转的积极意义;林地流转的形式和应把握的政策及原则;流转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各级政府及林业部门的职能。  相似文献   

6.
《绿化与生活》2009,(5):21-23
(接上期)7.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 答: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1)明晰产权。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前提下,将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依法保护农民的承包权益。  相似文献   

7.
3、如何明晰林业产权?答:明晰产权,就是集体林权在保持林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或者其他经营主体。其具体方法是:已经划定的自留山,继续实行“生不增、死不减”、由农户长期无  相似文献   

8.
杨晗 《绿色科技》2014,(1):234-235
指出了集体林权制度是通过法律规定,对于那些属于集体的森林、林木以及林地拥有使用权和所有权。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内容是要分山到户,确定林农对林地的经营权和使用权,以及相关林木的使用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林权流转相关方面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且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重庆市南川区自2015年开展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建设以来,对林地有偿退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建设、家庭林场、森林保险等方面进行探索创新,全面完成试验任务,取得了很好成效。积极探索三权分置,推进集体林地规模经营。一是探索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离"办证。积极探索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开展"三权分离"办证,出台《南川区集体林地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试行)》,赋予经营权抵押、担保、贷款等更多权能。二是探索土地承包权和林木所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三权分置”改革中林农环境权益保障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林地使用权流转业已出现并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之相随的是,在林地流转实现过程中出现诸多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提出,在原有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基础上进一步分置,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经营)权、经营权分置并行.文中解读“三权分置”的逻辑构造,...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社会调查方法,对清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问题与对策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回顾清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历史沿革,在阐述清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改革存在的自留山、林权证、权属界定等方面问题,并提出依法使用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依法调解和处理山林纠纷,正确处理好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等对此次林权制度改革的对策,为进一步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提供建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借鉴马克思地租理论,概括一般意义上地租的存在条件:产权束的分离,较低的资本有机构成,市场经济环境和立地差异。据此对建国后我国森林地租的存在性问题进行分析,认为从实行土地改革到实行"林业三定"之前,不具备森林地租存在的条件。"林业三定"后森林地租在国有林区和集体林区出现,但产权主体模糊、产权束绞合等问题,使森林地租缺乏制度环境。林权改革促使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是森林地租及其表现形式明晰化的标志。  相似文献   

13.
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和基本政策,从法律视角透视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依据《物权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森林法》等法律法规论述了林权改革法律依据、林地承包经营权,林地使用权、林地使用权流转和林地使用权的特殊保护五个方面的法律规定。提出推进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强化其法定性,依法推动、规范有序、保障改革。  相似文献   

14.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现代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对桂东县集体林权现状以及现代林业建设所面临的林权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从完善森林分类经营,明晰林地、林木权属,建立林农自主经营机制等方面,提出桂东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为南方集体林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从珠海市城区集体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出发,分析城区林地管理现状,阐明城区林地存在的问题,确定城区集体林地转变为国有林地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6.
芷江县集体林权体制改革后森林经营扶持机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集体林权体制改革后,森林经营中林地使用权、森林经营主体、森林经营面积的变化,考虑森林经营的自然特性与公益特性,结合芷江的实际,分析国家财政对森林经营扶持,不只在经营商品林的补助和公益林的补偿上,也要在森林经营基础设施上给予财政扶持。  相似文献   

17.
文中对比国内外不同产权安排下林地流转影响因素及成效的研究内容与方法发现,由于林地产权制度和交易规模、交易主体的不同,对私有林地交易和集体林地流转的研究存在差异性.工业林地交易行为的研究基于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角度;家庭林地的出售受财产税等林地持有成本的影响较大,林地购入以休闲、娱乐等效用最大化为目标.我国集体林区小农户行为...  相似文献   

18.
农户流转收益是否合理,关系到农户长期利益以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目标能否充分实现.对遂川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地林木流转进行简单回顾,以林地林木价格理论作为流转收益合理性分析的理论基础,基于Faustmann林价公式和林木销售价法,构建流转收益分析模型,运用调研所获数据,分析农户流转收益的合理性.研究结论为:在没有采伐指标约束的情况下,林地与林木流转的理论价格明显高于农户流转收益;林地与林木的理论价格随采伐指标约束程度的增加而下降.在平均采伐指标获得率水平下,农户转出林地、林木所获收益不具有合理性.为使得农户流转收益具有合理性,既需要完善流转制度措施,也应优化生产制度.  相似文献   

19.
简述了江华瑶族自治县林地保护利用现状,分析了林地保护利用中林地供需矛盾突出、森林生态功能低下、经营管理粗放、自然灾害频繁导致的森林资源受损等问题,提出了严格保护林地、确保林地规模适度增长、优化林地结构布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